中國作家網(wǎng) > 文學(xué)報刊社 > 文藝報 > 正文
“四川作家寫四川”采風(fēng)小分隊進(jìn)入理縣,并參加理縣的首屆羊角花節(jié)。我在電話里居然把“羊角花”聽成了“洋槐花”(后來才知道是主觀意識在為耳朵辯解)。對洋槐花有些許印象但不熟悉,因為在我的周遭并不常見,為了心中有數(shù),還煞有介事地在百度輸入“洋槐花”查閱一番,果然有許多地方辦洋槐花節(jié)。就這樣,我?guī)еダ砜h看洋槐花的心情出發(fā)了。
在成都與11位隊友會合,然后走進(jìn)理縣,一路上作家們海闊天空談古論今,誰也沒有說起花事。下榻畢棚溝,晚餐時,州文聯(lián)的鄭文麗在餐間獻(xiàn)歌,清晰地蹦出“羊角花兒”一詞,我才恍然大悟。生平第一次聽說羊角花。羞愧至極,臉紅至耳,所幸只有自己知道,趕緊趁敬酒之機(jī)飲一大口來掩飾自己的淺陋無知。
羊角花,那就更有意思了。因為我知道,羊角與羌文化有關(guān)。盡管當(dāng)時我還不知道,羊角花就是藏羌民族賦予杜鵑花的別名。
君不見凡是有羌樓的地方,重要門廳上都掛有羊頭圖騰?凡是羌人聚居地都有羊群出沒?你一定聽說過羌族為“云朵上的民族”吧? 羌人往往聚居在高海拔地區(qū),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羌樓樓頂,往往與羊覓食的懸崖齊高。仿佛羊只要縱身一躍,就能落在羌樓樓頂,再縱身一躍,就可回歸羌樓底部的羊圈。
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的文化靠代代口耳相傳!扒肌笔菨h語賦予他們的稱呼!墩f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形聲字在甲骨文中所占比例非常少,卻頻繁出現(xiàn)“羌”字。羌族自稱爾瑪人,奉炎帝為始祖。“羌”與“羊”的形聲關(guān)系,足以誘發(fā)我們對于羊角花中隱藏的羌文化密碼產(chǎn)生無盡聯(lián)想。
娜姆湖酒店的小閣樓別具風(fēng)情,客廳衛(wèi)生間在樓下,客廳外是觀景陽臺,樓上是臥室,比臥室略高的是一個寬敞的榻榻米。這樣的房間,非常適合作家們住下來寫作。一個人享受實(shí)在有些浪費(fèi)。于是我邀請兩位大俠來我的榻榻米“青燈耿窗戶,設(shè)茗聽雪落”,聊解浪費(fèi)之憾。
第二天因為從閣樓天窗依稀透進(jìn)來幾縷光線,早早地就醒了。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尋找羊角花。從榻榻米的窗戶望出去,依山而建的酒店被云霧繚繞著漸次隱沒,如入神仙之境;從樓下的觀景陽臺望出去,碉樓聳立,經(jīng)幡飄動,如進(jìn)異域之邦。
我在云朵之上,羊角花入不了我的視線。
早飯后,乘觀光車到達(dá)開幕式會場的路上,羊角花漸入眼簾。開幕式就設(shè)在上海子一大片羊角花林的前面。羊角花在藏羌兒女鮮艷的民族服飾面前似乎有些失色。但是他們對羊角花火一般的熱情和神一般的崇拜讓人感動。老人把他們連著羊皮帽的羊皮坎肩用一根木棍支在羊角花前,像供奉花神一樣;姑娘小伙兒則爭相把這些貢品、羊角花以及他們美麗的倩影一同收納于手機(jī)。
《太陽里走來的羊角花》旋律讓人心旌蕩漾:“日子沒有你羊角花,像一件破舊的衣衫;靈魂沒有你羊角花,像一把抖不開的雨傘……”
藏羌漢三族人民以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構(gòu)成了理縣,分布于藏羌文化走廊的腹心地帶雜谷腦河兩岸,相互通婚,相互幫助,不分彼此,是民族融合團(tuán)結(jié)的典型范例。這臺羊角花開幕式節(jié)目也由三族人民共同演繹。
“納嘖拉娜耶——羊角花……”羌族姑娘原生態(tài)嗓音一亮,聽者就如飲山泉,如浴愛河,清涼、迷幻、纏綿。小伙子羊皮鼓一敲,精神抖擻;羌笛一響,動人心魄。我突然明白一個道理,羌族真不需要文字,但他們必須要有舞蹈和音樂。文字的功能不過是傳承和傳播,而他們極具表現(xiàn)力的舞姿和聲音,一并解決了兩大命題!我甚至覺得羌族之所以能夠生存繁衍至今,皆因沒有文字。因為沒有文字,就不會有記載,沒有記載,秘密就不會外泄,像桃坪羌寨古碉以及地下水網(wǎng)的高科技建筑密碼就不會被外族破譯,因而得以自保。
5月的畢棚溝,是羊角花的海洋。5月的畢棚溝,羊角花以感恩的姿勢蹲著綻放。在我的照片和微信里,原始森林跪在雪山腳下,羊角花跪在森林腳下,藏羌兒女跪在羊角花前,我跪在藏羌兒女面前。
跪姿蹲式是一種虔誠,一種感恩,一種敬畏。
藏羌兒女敬天敬地,敬山敬水,敬花敬樹敬石頭,我沒有理由不敬他們——不僅關(guān)乎信仰,還關(guān)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