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ay06"></dl>
    <abbr id="oay06"><source id="oay06"></source></abbr>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家訪談:寫作慢慢地走向自由王國
    來源:《上海文學》 | 舒晉瑜  2016年12月05日14:36

    舒晉瑜:《顧氏傳人》是您較早的代表作,此后的系列作品,也都打著深深的地域烙印。您是怎樣開始“蘇州故事”的?一開始的創作順利吧?有無退稿的經歷?

    范小青:一開始創作算是比較順利的,在處女作發表之前,我只投過一篇短篇,那是在1979年,編輯老師讓我修改過,雖然最后沒有發表出來,但是對我鼓勵很大。1980年投出第二個短篇小說《夜歸》,就在《上海文學》發表了,應該算是很幸運的。

    其實在《顧氏傳人》之前的一些作品,已經開始有了蘇州的烙印,大概從1980年代后期開始,蘇州這個“我城”就進入了我的創作,從此以后,一直盤旋不離。蘇州是我的家鄉,是我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推開門窗,她就是我的街景,不開門窗,她是我心底的漣漪,睜開眼睛,我看見她的遠山近水,閉上眼睛,她就是我永遠的念想。她就在我這里,我也就在她那里,我和這個地方是不可分割的,是無法隔離的,所以在我的小說或其他作品中,我都不可能脫離我的“蘇州故事”,即使近年我的小說中不再出現像《顧氏傳人》這種鮮明的地域色彩和人物符號,但是我作品內在的靈魂的東西一定是蘇州的,最蘇州的。

    舒晉瑜:這么說,《上海文學》是發表您處女作的刊物?還記得當時編輯是誰嗎?愿意談談你們之間的交往嗎?對于這一發表自己處女作的刊物,有怎樣的感情?

    范小青:我的處女作短篇小說《夜歸》是《上海文學》張斤夫老師編輯的,從1980年以后,我經常在《上海文學》發表中短篇小說,在張老師退休前,都是由他編輯的,我沒有做過仔細的統計,但至少有幾十篇,包托我在1979年第一次正式投稿的那篇小說,也是張老師經手處理的,題目叫《進山》,張老師非常具體非常認真地提出了修改意見。我前面說了,這篇小說雖然沒有發表,但對我后來的寫作,卻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我至今還記得發表我處女作的那一期《上海文學》,是淺綠色的很淡雅的封面,幾十年來,這個溫暖的色彩始終盤旋在我心頭。

    舒晉瑜:童年的經歷對作家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人用“小巷文學”、“蘇州地域風情作家”來指認您的“我城”故事。在做文與做人上,蘇州對您有怎樣的影響?

    范小青:蘇州這塊水土和這個地方的人,特點是努力而不張揚,溫和而又堅韌,許多人常說,寧和蘇州人吵架,不和某某人說話,蘇州的性格也許是有些柔弱的,但決不懦弱,無論在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蘇州從來不把精力浪費在無謂之爭上,蘇州的環境是寬松寬厚的,在蘇州這樣的環境中,蘇州人勤懇地勞動,無論是“蘇州園林甲天下”、“紅欄三百九十橋”,還是今天的蘇州經濟發展,都是蘇州人辛苦創造出來的。我想,這些都是“我城”對我做人和為文上的重要影響。

    舒晉瑜:從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上手就寫短篇嗎?在我有限的視野內,您好像是寫短篇比較多的女作家。短篇其實對寫作題材、技巧和語言等要求更高,且市場效應一般,為什么您會這么執著于此?

    范小青:我的短篇小說是比較多。從1980年發表第一篇到現在,大概有三百多篇了。事實上寫短篇小說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不受任何外界的影響,無論它的市場效應還是其他什么效應好不好,我都喜歡寫短篇小說,不寫小說我會難受,不寫短篇小說我會更難受,所以會執著。

    舒晉瑜:早期的短篇,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細膩生動,瑣細到有些嘮叨,讀者也熟悉了您的“小青式”嘮家常般的敘事。我特別想了解您在寫作時是怎樣的心態,自己覺得耐煩嗎?是否沉浸其中?您如何看待個人化書寫與宏大敘事的關系?

    范小青:瑣細的嘮叨,自己當然是耐煩的、沉浸其中的,還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全然沒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是很自我的,太過自我,必定會局限自己的讀者群讀者面,近幾年我開始反思,自己覺得稍微利索一點了。

    個人的東西中,必定有歷史和時代的宏大,而宏大的東西,也必定是體現在某個具體的人和事上,這個具體的人和事,可以是大人物、大事件,也可以是小人物和小事件。

    舒晉瑜:您如何定位自己的這一類題材?世情小說或市井小說?您覺得自己寫作此類題材有何獨特性?

    范小青:我寫作三十多年,自己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小說定過類,寫作是最自由、最無拘束的一件事情,如果給自己定了類(無論這個“類”有多么的了不起,多么的時尚或多么的受追捧),那就等于給自己畫地為牢,談不上思想和創造自由了。

    只是從我的創作實踐來看,某一段時期,相對集中的寫作,作品風格也會相類似一點,但這是在自然的、主觀意識不太明確的前提下寫出來的。

    舒晉瑜:1987年,您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褲襠巷風流記》。從短篇到長篇的轉換,是否順其自然?

    范小青:無知者無畏。當時寫第一部長篇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從短篇到長篇轉換中間有沒有難度,有多大的難度,更沒有考慮或研究過怎么解決其中的難題,恐怕連轉換都沒有想過,幾乎就是盲目上馬,盲目寫作,那倒有一點順其自然的意思。等到長篇寫多了,才慢慢地知道有多難,才知道順其自然原來是怎么樣的境界。

    舒晉瑜:從事創作三十五年,回過頭來看,你覺得自己的創作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曾經寫了十年小說,又回過頭來寫詩歌也寫散文——我說“回過頭來”,是因為有些人寫作是先從詩歌散文開始,再寫小說。這樣的經歷,對您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范小青:首先,我對詩歌特別崇敬,我寫過各種文體,小說、散文、隨筆、報告文學等等,但唯獨沒有寫過詩,沒敢寫詩。

    寫小說的過程中,寫過一些散文,在1990年代時,報紙的副刊常來約稿,是應約而寫,寫著寫著,覺得散文似乎更能直抒胸臆,就當回事情了,寫了不少,但是后來停頓下來了,停頓的原因有二,一是自己還是更喜歡寫小說,二是有個朋友當頭棒喝,說,你的散文再怎么寫也不可能寫到你小說的水平。我就很少再寫散文了。現在偶爾寫一點,多半是人情難卻的應約之作,自己都覺得很慚愧。

    在寫小說的過程中寫散文,意義可能在于可以有更多一點的時間和方式去更清楚地思考自己。

    舒晉瑜:您是一位創作題材多樣、風格多變的作家。既有《女同志》等“三部曲”的官場小說,也有《城市表情》、《百日陽光》這樣描寫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作品,還有《誤入歧途》、《天硯》等“擬偵探”小說,每一位作家都會在創作中尋求變化和突破,不同題材的駕馭,對您來說有何困難?

    范小青:因為每一部長篇小說的寫作,中間都會有間隔,這種間隔很可能就是變化的開端,間隔的時候,應該就是思考的時候、學習的時候、積累的時候,經過了學習、思考和新的積累,創作上一定會有變化的,會嘗試著重新駕馭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題材。

    另外,長篇小說的創作,和自己的生活經歷也是有關系的,比如早些年我曾經在蘇州的司法機關體驗過生活,這個階段,可能會有疑似偵探小說出來,而我的“干部三部曲”,是我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

    舒晉瑜:在《女同志》之后,您又以何種心情寫作《赤腳醫生萬泉和》?再到后來的《香火》,這幾年您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大手筆,大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明顯的變化?

    范小青:過去我的創作是非常純粹地崇尚自然,寫到哪兒是哪兒,想寫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近幾年我多了一點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可能這就是變化的原因吧。

    舒晉瑜:從《在那片土地上》、《大通橋》、《過客》、《鬼話》到《香火》……您是一個比較擅長講鬼故事的女作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風格?

    范小青:哈哈,“擅長講鬼故事”,可能我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哦。

    我少年時期從城里來到農村,那個地方,是個桑農結合的地區,大片大片的桑樹,許許多多的河流,會擋住你的去路,擋住你的視線,讓你不知道那邊有什么,加上我當時的年紀,十多歲,半懂不懂,老是聽農民、聽知青講鬼故事,自己在農村上學的路上,老是膽戰心驚的,可能在我的心靈上留下了某種較深的印痕。

    舒晉瑜:為什么《香火》的書寫涉足這么多特殊的領域,類似禪語、對聯、算命卜卦、流言蜚語、人說鬼話、鬼說人話等?

    范小青:在農村,對農民而言,廟也好,佛也好,祖宗也好,很多都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宗教,與其說是迷信,不如說是他們的精神寄托,所以對于菩薩、對于和尚、對于死去的先人(鬼)、對于算命先生等等,他們往往是用同樣的態度在求助于他們,這就構成了《香火》中的眾多的特殊領域。

    舒晉瑜:《香火》中對佛教文化和鬼文化兩種傳統文化有深刻的表現。主人公香火經常打交道的就是兩類人:一是和尚,二是鬼。在寫作中,您覺得表現佛教故事的難點在哪里?對作家來說,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條件和素養?

    范小青:表現佛教故事的難點,是我自己對佛教的了解不夠深,我得小心地避開我的短處,以免露怯。其實《香火》不是一個純粹的佛教故事,如果要寫一個真正純粹的關于佛教的故事,我想我是寫不來的。

    舒晉瑜:評論稱《香火》是個“異類”,形式上近乎于當下時髦的“玄幻小說”或“穿越小說”,但內涵與品格上又有著堅實的現實主義質地,敘事上更是展示了“高難度”的技巧與功力。您怎么看?

    范小青:這樣的評價令我汗顏,當然也給了我極大的鼓勵。

    關于現實主義的質地,因為我本身就站在現實的大地上,我寫的就是生活,我平時的所有生活,都在為我的寫作積累現實的基礎。只是在寫作過程中,我遭遇到了一些變化。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就像在疾行的時代列車上,由于速度太快,節奏太強,變化太大,我們醒來的時候,常常會不知身在何處,得聚攏精神想一想,才能想起來,呵,昨天晚上我原來睡在這里。有一天我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住宿,晚飯后天已經很黑了,我到院子里散步,因為陌生,因為黑,到處影影憧憧,光怪陸離,有一瞬間,我忽然懷疑起來,我覺得我到了另外的一個世界,或者另外的一個星球。那天晚上,我做了很奇怪的夢,夢見了許多很奇怪的事情。或者,在我疑惑的那一瞬間,我真的已經脫離過了。

    一個人,如果身體過度勞累,如果心靈過度疲憊,是有可能產生出一些錯覺的,那么,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呢?有些感覺,果真是那么真實嗎?另一些感覺,真的就是錯覺嗎?

    許多本來很踏實的東西懸浮起來,許多本來很正常的東西怪異起來,于是,漸漸地,疑惑彌漫了我們的內心,超出了我們的生命體驗,動搖了我們一以貫之的對“真實”這兩個字的理解。

    有人讀了《香火》,覺得這個小說在寫法上有濃郁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其實我想,更主要的可能不是手法,而是感受,是感受影響了寫作的方式和寫作的技巧。

    舒晉瑜:多年來您致力于口語、方言的文學性探索,但是《香火》中很少有對人的外貌、衣著、面容及周圍場景的描述。您怎么看待敘述的繁復與簡潔?

    范小青:我的小說中一直以來都不怎么寫外貌、衣著、風景、周邊環境等等,到底是為什么,我說不清,也許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按照慣常的寫作要求來寫作,就是我前面說的,想怎么寫就怎樣寫。

    偶爾地使用口語、方言,也同樣是我在寫作過程中最有樂趣的地方,用到這些方言時,我會自個兒笑起來,真是一種享受,當然我得考慮更多的讀者能夠接受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會對口語和方言作一些改造。

    舒晉瑜:通過寺廟和祖墳地,您的筆下其實牽掛的還是時代生活的巨變,同時也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及當代中國社會的深刻反思。您希望通過《香火》傳達怎樣的理念?

    范小青:人對任何東西都應該存有敬畏之心(哪怕是鬼)。時代、生活變了,對生活的敬畏之心不能變,如果人對任何東西都失去了敬畏之心,人類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底線。

    舒晉瑜:《香火》呈現的不僅是一個佛教故事,更是一個“鬼”故事。《香火》中既有對胡安?魯爾福的借鑒,也有對中國化人鬼交流中倫理情感的繼承。您如何評價中外文學對自己的影響和滋養?

    范小青:我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不多,真是屈指可數,說起來慚愧,但是收獲卻是不小的,滋養很豐富,只是更多是潛移默化的,很難一一說清楚,總的來說,我從外國文學作品得到最大的啟示是,打破模式,不要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套子鉆進去。

    舒晉瑜:“對話”是您的創作比較常用的敘述方式,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對話之密集構成整個創作的風格,為何您如此鐘情這一方式?

    范小青:正如您所說,我寫小說比較鐘情人物的對話,經常用對話展示人物性格,用對話表達思想,甚至還用對話推動情節,這和我一開始寫小說就形成的習慣有關。我的小說創作較少使用比喻、詠物、狀事等手法,更多的是一種樸素的敘述,大白話的敘述,而其中的對話,基本上也都是大白話,因為我覺得我能夠在大白話中蘊含許多滋味,蘊含許多言外之意(當然,這是我的主觀意愿,客觀上,作品有沒有達到那樣的效果,那是另一個話題)。總之,這是我自己最喜歡的寫作方式和習慣,所以無論是長篇小說還是短篇小說,對話是我的最愛。

    舒晉瑜:《我的名字叫王村》中,弟弟對“我”的服從和模仿,無論言行還是內心,似乎暗示了他幾乎影子般的跟隨。“我”把弟弟丟了,又苦苦尋找,結局是弟弟被找來了,但是結局也不確定。這樣設置故事的結構,是有意強化什么?

    范小青:因為在小說最后,弟弟還是“我”找回來的,只是“我”雖然找回了弟弟,弟弟卻不承認他是“我”弟弟,所以結局似乎也是不確定的,而恰恰是這個不知道是不是“我”弟弟的弟弟,成為小王村最后一片土地的守護者。

    舒晉瑜:《我的名字叫王村》折射了中國社會變革中隱含的一系列問題,包括農村干部的競選、經營蒜廠的內幕、土地流轉的交易等,與洗腳妹的對話,又透露出農村土地被征用的現實……您平時通過什么渠道關注農村生活?為了寫這部作品,做了怎樣的準備?還是更多地依賴于想像?

    范小青:關于中國社會變革中的許多問題,比如土地問題,平時一直是很關注很留意的,在平常的日子里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可以積累素材。從現實生活來說,許多年來我和農村的關系始終都沒有斷裂過,從少年時期隨同父母下放到農村,后來又自己插隊到農村,再后來我父親和我先生都曾經在縣里工作,在我家生活了幾十年的保姆也是農村的,我家里有許多農村的親戚,等等,所以我和鄉村始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現在,從縣城,到鄉鎮,再到鄉村,我隔三差五就有機會去走一走。當然,除了這樣的日積月累,在寫作中,想像是極其重要的。

    舒晉瑜:小說第一句便是“我弟弟是一只老鼠”,這句《變形記》式的話語開始,作品便給讀者戲劇性的閱讀期待。小說中頻繁地使用歇后語,豐富和延展了“鼠”的內涵與外延,除此之外在作品中有無格外的用意?

    范小青:王全的弟弟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只小老鼠,這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譫語和妄想。關于鼠的這些語言,是有一些用意的,可能更多的是為了表達作為“鼠”的弟弟和作為“人”的我(以及所有人類)的區別——有時候,人不如鼠。

    舒晉瑜:王全與賴月的愛情,讓我看著很會心。雖然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感情,但是看著就感覺特別真實,著墨不多,卻寫得無比鮮活。您是怎么把握的?

    范小青:您的這個問題讓我特別開心,因為許多人似乎都沒有在意這一點,這其實是我蠻用心寫的一塊內容。一,寫他們三次交流都是通過短信,這也是我用心設計的,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交流不就是這樣嗎?二,這其實是小說整塊灰色中的一點亮色。

    舒晉瑜:您是一個風格多變的作家。每一部新作都會有新的突破,總讓人感到意外的驚喜。這種自我挑戰的勇氣和動力來自哪里?

    范小青:前些年的變化基本上是不自覺的,那時候作品風格變化,似乎是受內容的影響才變化的,但近幾年的變化,自己是有所努力的,確實是自我挑戰。勇氣可能談不上,但動力是有的,動力就來自于對于寫作的熱愛,因為愛了,所以想要做好,想要做好,就會想著怎么做才能更好,這就有了變化。

    舒晉瑜:您認為支撐自己創作變化的理念,來自閱歷與經驗順其自然的積累,還是有意識地設定目標?

    范小青:從19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開始,寫作三十五年,一個人最精華的歲月幾乎都用在這上面了,花了這么長的時間,琢磨寫作這事情,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十分的感慨。經歷的最大的變化,是從必然王國慢慢地走向自由王國,這里我用的是“走向”,而不是“走到”,走向是一個動詞,永遠在動著,永遠在走著,沒有哪一天可以說,我已經“走到”了。寫作風格上,也是從傳統的封閉式的寫作,慢慢走向現代的開放式的寫作。當然寫作不可能完全地隨心所欲,但至少自己的內心,是放得開了。

    舒晉瑜:勤奮多思,并且在文學創作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但是又具有特別時尚、不落潮流的前沿意識。既背靠深厚的文化積淀,又密切關注現實,您的作品總給人一種清新、超前而且目光深遠的印象。您覺得呢?這種通常意義的既腳踏實地,又能在天空飛翔的雙重潛能,來自哪里?

    范小青:“既腳踏實地,又能在天空飛翔”是我的努力的方向,也許我一輩子都達不到這個目標,但是我會努力的,雖然年紀不小了,但我始終會是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孩子。如果說我能夠站在現實和未來、文化積淀和前沿意識的交織中,我想,原因主要是生活加思考,因為生活太豐滿太深遂,我沉浸在生活中,不想思考也會思考,不想有收獲也會有收獲。

    舒晉瑜:在您的心目中,有沒有一個標高,希望成為怎樣的作家?希望寫出怎樣的作品?

    范小青:心目中沒有什么明確的標高,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作家。更享受的是寫作的過程,是接受(自己加給自己的)新的挑戰。

    舒晉瑜:閱讀的過程中始終特別矛盾的印象是,覺得您的語言汪洋恣肆不甚收斂,又覺得是刻意為之,精簡生動。對于語言,您有怎樣的追求?

    范小青:對于語言,我是有追求的,是刻意為之的,那就是我希望能夠用看似隨心所欲的大白話,一是說出更多的言外之意,彈出更多的弦外之音;二是體現出現代社會的時時處處的悖反和荒誕。

    舒晉瑜:您多數時間待在城市,但農村題材的作品卻在您的創作中占有相當的比重。什么原因使您鐘情于當代鄉村、農民生活的描寫?如此反復討論土地與人的關系,于您而言有怎樣的意義?或者準確地說,于中國文壇、于中國社會而言,有怎樣的意義?

    范小青:如果能夠廣義地理解,鄉村和農民與城市和市民,是否也是在同一精神層面的?我小說中的鄉村只是一個殼,而農民就是一類代表性的人物,其實我寫的是現代社會發生的劇變巨變,以及它影響到人類所發生的劇變和巨變。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全人類都面臨同樣的難題,而把這樣的故事、人物以及通過它們所呈現的意義,放在鄉村,是因為我覺得,在小說的藝術表達上,更能讓形式與內容較大程度地融合,能夠更符合我的創作個性,從而更準確地表達出我對現代社會的一些想法。如果有一天我寫到城市了,寫到城市的高樓大廈了,我想,原因也是這樣的。

    舒晉瑜:作為江蘇省作協主席,能否對江蘇省的創作隊伍做一個整體評價?

    范小青:江蘇作家隊伍整齊,穩定,后繼有人,江蘇作家潛心寫作,較少受外界的影響,這是江蘇作家和作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但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弱點,怎樣創新創優,是江蘇作家面臨的問題。

    舒晉瑜: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您通過什么方式了解民情民意,您的提案多集中在哪些方面?您覺得這一身份與自己的創作有何關系?

    范小青:通過平時的各種接觸、各種活動、豐富閱歷,了解社情民意,我的提案大部分集中在對弱勢群體的生活、學習、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上,這和我的創作也是有密切關系的,因為我的寫作的目光,也是更多的在社會低層。

    舒晉瑜:我所了解到的,很多人都覺得您性格直爽,人緣非常好。您對自己有何評價?

    范小青:我不大好評價自己,就說說對自己的要求吧:與時俱進,與人為善。

    舒晉瑜:您如何看待想像力的問題?相對而言中國的作家創作持續性不夠,從小說轉而隨筆或其他,而托爾斯泰年過八旬依然有經典問世。您如何看待持續性的問題,需要刻意保持嗎?

    范小青:想像力是作家的命根子,不僅要努力保持,還要刻意加強。

    舒晉瑜:在網絡文學上,像湖北等地對網絡文學和青年作家創作都有較為有力的舉措,江蘇省在這方面是否格外加大力度?您平時關注網絡文學嗎?對網絡文學作何評價?

    范小青:江蘇作協兩年前召開過一次全國性的網絡作家的會議,邀請了全國部分著名的網絡作家和傳統創作的作家批評家一起對話,效果還是不錯的;江蘇作協在發展省作協會員時,也很注重發展網絡作家入會;作協的一些文學活動以及讀書班等,盡可能地邀請網絡作家一起參與;前兩年江蘇作協和鳴鳳軒小說網聯合舉辦了網絡小說大獎賽等等,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如何以更大力度和幅度,和網絡作家接觸、溝通,互相了解,互相促進。

    舒晉瑜:您對網絡依賴多嗎?平時都利用網絡做些什么?有博客或微博嗎?

    范小青:沒有博客。依賴網絡還是比較多的,平時利用網絡發電子郵件、看新聞和看自己喜歡的一些內容,查知識,看電影電視劇,如果想看一部小說而手頭沒有紙質的版本,也會上網看。

    舒晉瑜:談談您平時的閱讀情況?

    范小青:平時的閱讀,不勉強自己讀。人和書也是有緣分的,一本書通過各種不同的原因和渠道到了你的手里,你就應該去讀它,如果一本書離得很遠,我一般不會去刻意地追來讀它。

    舒晉瑜:您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滿意嗎?最向往的生活是怎樣的?

    范小青:不太滿意,因為常常會心煩意亂。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心境平和的生活。

    舒晉瑜:作協主席的身份對創作有一定影響吧?您是如何平衡與創作的關系?平時的時間怎么安排?

    范小青:時間上是有很大影響的,但是從對生活的深入了解,對人生的歷練,對各方面知識的積累等等來看,工作對我的寫作又是有很大幫助的。

    要安排好時間是很困難很矛盾的,但是遠不如心境的痛苦,因為工作常常是會擾亂心境的,而寫作又需要有平靜的心境,從被擾亂的心境,回到平靜的心境,中間沒有開關可以瞬間轉換,更多是靠自己的毅力。對工作的認真和對寫作的熱愛,逼得我一定要平衡這兩者的關系。當然,所謂的平衡,它永遠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這幾年,就是在這種不斷平衡的過程中慢慢向前走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www.操操操| 99re热在线视频| 青娱乐国产精品| 青娱乐在线播放| 日本三级生活片|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高清资源黄网站在线观看|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 中国黄色一级大片|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国产yw855.c免费视频| 在线看www免费看|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美女被吸屁股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免费看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高清毛片免费看|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女大学生的沙龙室|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欧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www卡一卡二卡三|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成人综合|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韩国五感图r级无删减版|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免费|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女子校生下媚药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