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里門外
這是個心情配不上天氣的下午。來到北京后,我的心情總是配不上這里的好天氣。來之前,有朋友送了我一些口罩,怕不夠,打算過段時間再送。我還沒來得及道謝,那些口罩就被我束之高閣了。窗外是天藍藍,白云悠悠,白云也想說明只有安靜才配得上這一切。
就是這樣一個下午,我想出去走走。推開房門,在回形走廊上走一圈,在每一扇門前駐足,仍舊是一點聲音也沒有。這讓我想起昨晚看的電影。《去年在馬里昂巴德》,電影還沒有看完,我現在已經很難隨隨便便看完一部電影了。我的腦子里還在回旋那一串串的法語詞匯,說的也是沒有盡頭的長廊,一切都是靜悄悄的,鏡頭在長廊上旋轉,突然出現一群不動聲色的男女,他們在看著你,又像在看你身后,這種感覺讓我毛骨悚然,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我至今還沒看完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一個古怪城堡,城堡里一些怪人在走來走去,我不知道接下來會有什么故事,或者什么都沒有,每一個鏡頭只是一個鏡頭,并沒有打算推演下去。這么說,我似乎正在把身處的魯迅文學院和那樣一個城堡做一個不恰當的類比。上課時,我曾抬頭向上仰望,看到了從樓頂瀉下來的光,證明了那些光影的流動。我似乎看到了走廊上的一年又一年,一些人在走廊上走來走去,有說有笑,出現離開又出現,接著又離開,或者憑欄胡亂看一眼,這一眼就看到了我,正在仰頭向上看的“我”。這一次凝視瞬間擊中了我,我看到了“我”,“我”何以站在這里,原來一切并沒什么大不了。
在此之前,我連一部電影也沒有耐心看完,別說翻書寫字了。在更早之前,還沒來魯迅文學院,知道我要來,好多人看我的眼光也變了,好像我來這里,突然讓我變得很不一樣。這種感覺怪怪的。除此之外,朋友們也開始對我有一些諄諄教導,當然也包括我的親人,因我的離開,不得不承受更為繁重的家庭事務,他們為了我能夠好好學習,心頭一橫,就放我去了。他們以為是放虎歸山,我也這么以為,可事實并非如此。我吹著口哨就來了,一來就被保安冷冷看了一眼,繼之就進了貼著我大名的屋子,把外面的世界關在外面。這是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這是我的屋子,我茫然四顧,至今仍在回憶一屁股坐在床上灰頭土臉的樣子。當然那不一定是真的,畢竟兩個月過去了,哪怕兩個小時過去,我也很難找到那時的真切感受,就像上課時,仰頭向上看,竟然看到了走廊上的“我”。我所能知道的,就是坐立不安,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寫不下一個句子,翻不下一頁書,總感覺門外在發生什么。隔一段時間,我會打開門看看,除了空空的走廊,我一無所獲。這些人都在干什么,是我的終極追問。這讓我又想起卡波蒂的句子:有一種寧靜正穿過屋內,而就像絕大多數寧靜一樣,他根本不寧靜,它敲著門,在鐘表中回蕩,在樓梯上吱吱作響,向前探身端詳我的臉。我正處于別的聲音和別的房間的焦灼中。
同學們開始三五成群,我也生怕被落下,錯過有意義的東西。但又不好過于表現,顯得自己沉不住氣。我最終意識到還是被落下了,突然感覺很多事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了。某某看某某一眼,意味深長又不露痕跡,某某和某某擦肩而過又視若無睹,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我們這些人正在被格式化,故事一點點展開,也正在向結束的地方遞進。這些同學已經不是兩個月前初見時的樣子了,相繼有了自己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又依賴于其他人。想到這里,我感到其中的錯綜復雜,而復雜得又毫無意義。
起初我還有被置身事外的失落和困惑,后來發現事實遠不止如此。每個人其實也都像我似的,以為其他人正在發生什么。別的房間和別的聲音是我們每個人的焦慮。直到我看到了回廊上的“我”,我才真正釋然。我決定坐下來,感受這個屋子,感受被聲音打擾的時光。只有我自己,孤獨就像發燒一樣,在夜晚最盛,但有了它,便有了光。這是卡波蒂的句子,讓我身處門里不再為門外的聲音坐立不安。當我再次推開門走出去,仍舊是沒有盡頭的回形走廊,但是一切都變了。走廊是我的,只有我。我轉了一圈,聽到有人喊我。在朋友眼里,我那扇門也是神秘的門。喊我的人在看我,對我不懷好意地笑,像是我正如其所料。我們在別人眼里活著,也在自己那里活著。無意中聽到一個坊間故事,故事說的是某某師兄(也有可能是個女的)寫了另外一個師兄的故事,假作真時真亦假,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最終還是被另外一個師兄發現了,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位師兄當然是不出所料地氣急敗壞,人都討厭被人訴說。這不是我想說的,我想說的是誰又是無辜的呢,當你在走廊上晃來晃去,憑欄向下望的時候,也有人正仰頭向上看你。
吃中飯的時候,有同學說了另外一個師兄的故事,當然不是氣急敗壞的那個,而是另外的另外。他來到魯迅文學院,一個人坐在花前,坐著坐著就泣不成聲了。講故事的同學說到這里也唏噓不已。我在想,等我離開后再回來這里,會不會像他似的,一個人坐在花前哭。我不知道。世事難料,有時連一片葉子也不會放過你。
(作者系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二屆高研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