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上的彩虹之橋——讀吉利力·海利力詩集《絲路的眼睛》
在塵世上,在人群中,總有一些美妙而可愛的同類,令人一見傾心,他們就像棵棵制造益氧的樹,為大地輸送愛與綠蔭。詩人即是如此,當你與他交往,當他的言語在你腦中吟唱,當他的聲音在你心里回響,他的詩句瞬間能把你照亮。
與詩人吉利力·海利力相識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愛詩,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2015年,新疆詩人沈葦來阿拉爾為文學愛好者授課,返程時,我與詩人郁笛送他。到阿克蘇機場,一位大個子維吾爾族男人早已恭迎多時,他就是吉利力·海利力。初次見面,感覺如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一種融融的友情沖撞著四個愛詩人的心。當時,吉利力·海利力還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們詩人是靈魂同根的兄弟。”他的話傳達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聲。
從此,友誼之樹越長越大,吉利力·海利力與我同城相居,我們交往也越來越多,詩友兄弟之情也愈發香濃。他學識淵博,為人感性淳樸,常常出語成詩,令人眼亮心喜,與他談詩論藝是一種滋養和享受。
他這樣論詩和詩人:詩人是人類的孩子,新疆是詩人的天堂。詩人孤獨,詩神也孤獨。詩歌出自于詩人的靈魂工廠。詩人是分離的兩個人,一個生活中的俗人,一個文字中的神。真詩人是捧出自己心肝給世界的人。
有次,他說,我們的靈魂里住滿了詩,我的詩歌兄弟,愿詩歌的太陽每天照耀你。
我順手記下他的話,深感他對詩歌的虔誠與純粹,更加敬佩他了,深感他的詩意是天生的,他是詩的孩子,連吉利力·海利力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首絕妙的詩。
隨著他的詩歌被老翻譯家蘇德新變成漢語,他也漸漸被更多的漢族文人所知,他從年少時就開始用母語進行詩歌創作,已發表詩歌800余首,曾三次獲得汗騰格里文學獎以及各種維吾爾族文學大獎,是1980年代維吾爾族新詩代表詩人之一。但他從不提起自己曾獲得的獎項。他關注的是詩歌本身,追求詩人合一、精神修煉、真善美的歌唱。他說,真正的詩歌是人類共同的音樂,是溝通,是交融,是心靈架起的彩虹之橋。它擁抱善和美,它超越種族、膚色及一切隔閡,把光明、愛的能量傳揚出去,是我們永遠不朽的旗幟。
此次,他的漢譯詩集《絲路的眼睛》能很快出版,真為他欣喜,還能夠大面積地捧讀他的詩歌,聽著他那長長短短的心語,再次體驗到他靈魂彩虹的奇妙!一時,心頭涌起感動的洪波,有太多的話語想要表達,竟不知從何說起。
沙子是沙漠的源頭,雪山是長河的鄉土,詩人是詩歌的緣由。首先,吉利力·海利力是個詩意浸潤的人,這個“詩”含苞著那個“濕”,他有一顆潮濕的靈魂,他有一雙濕漉漉深情的眼睛。雖然他生長在干燥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荒蕪粗糲的自然卻賦予他蔥郁綺麗的想象,正如他背后在大漠戈壁上開墾綠洲家園的人群一樣,他們一張嘴就能歌,一伸手就能舞。
他的詩真摯、坦誠、新奇、開闊、容量巨大,就像這條穿越西域的古絲綢之路一樣,承載各種文化和夢想,充滿著差異融合的力量,常常有令人驚嘆的佳句,并刻寫著鮮明的地域標記。如:“來吧/駝隊/我的絲路五彩繽紛/我會把你們平安送達驛站/各種宗教匯成木卡姆/在此歌唱/我是荒蕪的精華/我是旅者的驛站/是水、火和靈魂/我存在了幾千年/有著各種各樣的精神和形象”。“我如一支射向無限的箭”,“沙漠是一座燃燒的海”,“我是商人/把愚昧裝上馬車/拉到巴扎上/想找一個比我更愚昧的人/一次賣光”,“為何非到麥加不可/祖國就是我的麥加”,“一個不愛 一個愛/冰在燃燒我火焰般的心”,“現代化的原始男人們”,“我在人群中挖掘詩歌/一一翻遍靈魂”,這些鉆石一樣有力而閃爍的句子在詩中俯拾皆是,是詩集中的眼睛,也是《絲路的眼睛》。
“呵 詩人 你將/山川 河流 果園 露珠/唱得精疲力竭/在你身后 追隨著一伙兔子歌手/重復著你那美麗的詩句”。吉利力·海利力是一個有著濃重詩人情結的人,在他的這本詩集中關于詩與詩人的詩就有七八首,這大概源于他早年的想象和后來海量的詩歌閱讀。
年少時,吉利力·海利力有著天然的鄉村經歷,他曾放著羊群任其在荒原上散漫,自己則躺在沙丘上望天追云,看彩霞燦爛,嘗大漠烈風。他觀察螞蟻和蜥蜴,與野花交流,和樹木對語。使他的詩里有了奇異夢幻的色彩,如他的小詩《致愛人》:“從你的雙眼尋找著小船/夢中的我變成了縹緲的煙火/閃爍中歌聲響徹在兩岸/夢幻里劃行著無數的小船/為我運載來斑斕的花環”。這首詩空靈得如同一朵縹緲的云。
又如他的長詩《沙人之歌》,他在詩中塑造了一個奇幻的沙人,“我生于沙/消解你的干渴/逃出沙丘下的寓言宮殿/去向沉寂而喧囂的精神彼岸”,可以說,他的沙人形象,又為文學家族中增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典型。他多次寫到沙漠中映現的海市蜃樓,他是看到過這種神奇景象幸運的詩人。因此他說,大自然不說話,但它的話都交給了山、水、花、鳥、風云及沙漠來說了,仔細傾聽,所有的聲音都是眾神的聲音,都是上帝的聲音,都是詩歌的聲音。
吉利力·海利力有著豐厚的文學修養, 對文學的涉獵主要有三個方面,即維吾爾族傳統系列、中國古代與當代文學、西方文學。他說起古今中外的經典名家名作來如數家珍:從屈原、杜甫、白居易、王昌齡,到艾青、徐志摩、舒婷、北島、海子、吉狄馬加、莫言、賈平凹,他還曾研讀過多年的西方詩歌。他說,世界文學也是我的文學,地球是個大巴扎,所有的國家、民族都應該相互交往,普希金、里爾克也是中國的,魯迅、艾青也是世界的。
敞開心靈的閱讀和寫作使吉利力·海利力獲得了廣博的胸襟和豪邁的人類情懷,我把他比喻作三條河流匯集一身的第四條河流。我還相信,他的第四條河也必將在新疆這片土地上澆灌出自己的詩歌綠洲。
如今,吉利力·海利力已開始用漢語寫作,他在《致新疆》的詩里寫道:“詩歌是我們的母語/人類是個整體/我們手拉手/朗誦詩篇/共同為這片土地祝福”。當下,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宏偉構想的加快實施,新疆這條絲綢之路上的古老通道又煥發出了青春。這塊生長著光榮與輝煌、流淌音樂與美酒的土地,也必將迎來如詩般的前景。
(作者系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三屆高研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