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逆襲”
還沒到周末見面,我的好朋友已經迫不及待,把她穿的新布鞋拍了照片給我看。鞋面是藍色調,印有水墨風格的荷花圖案,裝飾著一個蝴蝶形盤扣,最讓人驚嘆的,居然是傳統的布制千層底。
我很是夸贊,把照片給我的同事看。正巧這天我有位男同事也穿了雙新買的老北京布鞋,他一邊湊熱鬧抬起腳,一邊還說:“這鞋靈光!穿著舒適輕便,還透氣不出腳汗,穿了它就再不想穿皮鞋了。”這句話又得到了一致贊同。
說者無心,我聽著,卻感慨不已。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記得三十多年前我讀小學時,小伙伴們除了六一兒童節必備的白球鞋,穿的就都是布鞋了。有次一位女同學穿了一雙白色搭扣小皮鞋上學,全班女生滿眼擋都擋不住的羨慕。現在,輪到穿皮鞋的人追著布鞋買了。
以前,布鞋哪用得著買呢,都是自家做。那些困難的時月,生活條件差,往往一件衣服要從老大穿到老小,“大穿新,二穿舊,三穿破納透”,直至破得實在補不起來,勤勞的主婦就把這些舊衣服收集起來,抽個時間把它們洗凈、拆開,剪掉拼縫接口,然后用面粉兌水熬成漿糊,把大小不一的零碎破布拼著形狀一層層粘起來,往往要粘上十幾乃至幾十層,才成為一整張厚厚的、平整的、硬繃繃的“水布底”。把水布底按照“鞋樣”剪好形狀,再把多層水布底疊好,用針線固定,就叫“納鞋底”。
納鞋底一般都是忙里偷閑。那時候,沒有洗衣機、煤氣灶這些現代化工具,繁重的家務活全靠兩只手,所以只能在忙家務的間歇,或夜深人靜將睡的時候,抽空納上幾針。昏暗的燈光下,媽媽一針扎下、頂箍一頂、把線快速一拉的動作,線迅速穿過鞋底、摩擦發出的那種“嗚嗚”聲音,清晰地留在多少孩子的記憶里。
接下來還要做鞋面。做一雙鞋,要花一個星期,有些人家家里孩子多,每年光布鞋就要做七八雙。這一雙雙鞋記錄了媽媽們多少的辛勞付出啊。
等我稍大一些,穿布鞋的人就很少了。先是白球鞋普及,然后流行運動鞋,接著人人都穿起了皮鞋。收入逐年增加,市場也越發繁榮,高跟的、坡跟的,淺口的、滿口的,各種款式,讓人眼花繚亂。
誰知,三十多年之后,原來式樣單一的布鞋,竟然成了時尚的寵兒,變得款式多樣,別具美感。更重要的是,現代人開始強調環保、養生、天然等種種理念,布鞋因為具有透氣養身的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現在穿布鞋,再也不是貧窮的無奈接受,而成為了一種時尚的選擇。
到店里,各種顏色、花式的布鞋應有盡有,再也不用媽媽挑燈夜戰。如果不想逛街,還可以網購,購物網站上“篩選”“推送”等各種功能,能夠讓人快捷而集中地進行瀏覽。找到合意的“寶貝”,付款后三兩天就能送到家。
都說“時尚”是一種循環,這句話有道理,但不完全正確。改革開放四十年,布鞋重回人們腳底,并不是簡單的循環,而是一記完美的“逆襲”。這記“逆襲”,是以社會發展、經濟騰飛、物質豐富為基礎的,讓我們看到了短短四十年里,人們生活收獲的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