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檀香刑》即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莫言首次深度參與歌劇改編
11月12日下午,“歌劇《檀香刑》國家大劇院演出新聞發布會暨主創人員主要演員媒體見面會”在國家大劇院新聞發布廳舉行。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編劇莫言、導演陳蔚、指揮張國勇、作曲李云濤等主創人員,主演宋元明、韓蓬、王立夫等出席了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歌劇《檀香刑》改編自莫言同名長篇小說,由莫言和山東藝術學院李云濤教授共同編劇。該劇共分為四幕,以清末德國殖民侵略山東半島引發人民抗擊外敵暴行事件為背景,敘述了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斗爭的民間藝人孫丙將被施以“檀香刑”過程中的情仇家恨。
編劇:苦心孤詣,為一個字反復打磨
“在歌劇的創作過程中,劇本一遍一遍地修改,對每一段唱詞都會反復推敲,就在剛才我們還糾結一個字,討論用哪個字更準確。”莫言說,如果小說的創作是高度個體化的行為,那么一部歌劇的打造則需要各工種對其付出心血。在新聞發布會上,莫言回顧了小說《檀香刑》的創作始末,并坦言這是自己首次深度參與作品的歌劇改編,“從2011年開始,這是一段漫長的時光,我深深感受到,舞臺藝術真的是一個不斷修整提升的過程。”
莫言在發布會現場
長篇歷史題材小說《檀香刑》創作于1999年,故事取材于修建膠濟鐵路的過程中,德國侵略者殺害高密人民的悲慘事件。莫言坦言,“按說這部小說應該在80年代就寫出來,但是我一直覺得它是我一生當中的一個重要素材,不能在考慮不充分的情況下,把它輕易地寫出來,萬一寫不好的話,我會糟蹋了這個題材。”
怎么做才能不糟蹋這個題材?直到上世紀90年代,莫言才逐漸找到靈感。“80年代,大量的外國文學翻譯作品涌入國內,大家對西方文學產生了模仿和依賴”,莫言說,把這種影響剝離掉,努力寫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個人特性的小說,才能使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假如我們的小說完全是模仿西方的話,我們中國的文學永遠是二流的。”
莫言將家鄉山東高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與當地的英雄事跡相結合,一個具有強烈戲劇性的作品《檀香刑》就此誕生。有評論家曾說,無論是押韻的文字抑或主人公戲班班主的身份,都顯示了這是一部戲曲化的小說,或者是一部小說化的戲曲,這也給歌劇的改編帶來了便利。“劇本脈絡清楚、重點突出、矛盾強烈,我認為是比較好地把小說《檀香刑》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了。”歌劇《檀香刑》定稿后,莫言頗有感慨地賦詩一首以紀念:一曲高歌動九霄,檀香郁勃氣繚繞。興嘆今朝山河好,誰知當年淚如潮。
音樂:茂腔+山東琴書,突出民族元素
歌劇,被譽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而這個由西洋舶來的藝術門類,如何與中國傳統民族元素融合,從而講好民族故事?
作曲家李云濤在發布會現場
同是山東高密人的作曲家李云濤,自幼對茂腔十分熟悉,當他提出要把《檀香刑》改編成歌劇時,沒想到莫言一口答應,于是就有了李云濤6年的精心打磨。他說,“從一開始,我就下決心要把歌劇《檀香刑》做得既要好聽,還要有家鄉的味道。”
李云濤直言,“創作這部作品我真的沒什么壓力,就是一點一點去摳,慢慢打磨,我把每個唱段都當作主要唱段來創作。到這一次登臺我也只把它看作是一次階段性匯報,都說‘十年磨一戲’,我相信到2021年,歌劇《檀香刑》將更具魅力。”
宋元明、韓蓬現場演繹精彩唱段
據悉,這部歌劇在創作上突出了民族元素,大膽運用山東琴書這種傳統說唱形式與歌劇構成雙重敘事結構,并在旋律、和聲等方面吸收了山東地方戲曲茂腔的藝術特色,以塑造具有時代性、地域性特色的人物角色性格,更有效地推動歌劇的戲劇性發展。
創作:難得的“我要寫”而非“要我寫”
指揮家張國勇在發布會現場
指揮家張國勇認為歌劇《檀香刑》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創作上的自發性,從劇本到音樂,都是“我要寫”而非“要我寫”,所以它充滿了真情實感,作為一名指揮也深受感染。
導演陳蔚在發布會現場
正是由于主演主創的積極性,這部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創作過程,在演出中打磨,在思考中提升,正如莫言所說,這也是舞臺藝術的樂趣所在, “電視劇、電影都只有一次機會,拍好了就拍好了,拍不好也沒有機會修改了,而舞臺藝術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修改、磨合、提高,過去講十年磨一戲,見證的就是這樣的過程。”導演陳蔚也感慨道,自己接手這部戲已經四年了,即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歌劇《檀香刑》是經多次修改后的提高版,相信會受到觀眾的喜愛。
合唱唱段展示
歌劇《檀香刑》演出陣容強大。由山東藝術學院旅奧歌唱家宋元明教授、上海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韓蓬領銜主演,樂隊則由青島交響樂團擔綱,指揮家、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張國勇執棒。在媒體見面會環節,該劇導演陳蔚女士攜部分主創人員和主要演員亮相,演員們演唱了部分唱段。
歌劇《檀香刑》主創、主演合影
該劇經過主創團隊的精心打磨,已在國內不同省市演出了15場,并將于12月4日、5日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
莫言接受媒體采訪
·問:如何做到同時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又具有國際性?
莫言: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并不是一個有準確配方的東西,就是憑感覺了,西洋的歌劇形式怎樣有效地吸收中國民間元素,既不顯得生硬,又能自然結合起來,主要靠創作者長期積累的經驗,是一種對潛意識的把握。
·問:怎么看待中國文藝作品的高原與高峰?
莫言:高原普遍的高,高峰是孤獨的高,這是二者的差別。以我國詩歌史為例,唐詩是詩歌的高原,唐朝出現了大批詩人,他們的詩歌創作水平都是很高的,而李白和杜甫是兩座高峰,任何一座高峰都是矗立在高原之上的,沒有一做孤獨的高峰可以拔地變成8848米,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是建立在高原之上的,所以高原就是群眾性的藝術水平、欣賞水平的提高,鑄就了藝術的高原,在這個高度上再往上,就會出現高峰。
·問:如何評價目前歌劇《檀香刑》的呈現?
莫言:我現在只看了兩版,一版是首演,一版是在濰坊的演出,修改過的青島版還沒有看。我覺得首先情感很飽滿,創作者的感情非常真摯,故事本身也涉及到了我們民族歷史上的一段悲壯的歷史,歌劇的基調也是悲壯的;第二,覺得這部劇很輝煌,歌劇中高亢華美的唱段,合唱時可以讓觀眾血壓升高的激揚旋律,整體上營造出了令人感動的氛圍。
·問:如何看待傳承與創新?
莫言:這是創新、改革中的矛盾,我個人也有一些體會,傳統的戲曲元素肯定是老觀眾迷戀的原因,但是如果不進行創新,一直炒剩飯,也會逐漸失去生命力。每一個藝術創作者都希望有新的元素加進去,但是能否成功,這個很難保證。總而言之,創新是必須的,哪怕是不成功的創新也是值得的,不可能要求創作者每一次創新都變成經典,一百次創新有一次成為經典就很了不起了。
(攝影:王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