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三座城就是北、上、廣 ——張檸長篇小說新作《三城記》發布
發布會現場
1月10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圖書訂貨會現場發布張檸長篇小說新作《三城記》。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評論家潘凱雄,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作家李洱,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應紅以及作者張檸出席發布會,與廣大讀者分享《三城記》小說的創作、閱讀心得和出版故事。
作為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開年推出的重點原創圖書,《三城記》被譽為一部扎實的現實主義力作。這部書寫“80后”成長史的長篇小說,聚焦主人公顧明笛的命運變遷,同時直面當下中國城市生活,以此為原點輻射社會各個階層的生存和精神狀況。小說涉及沙龍、報社、高校、互聯網、城市與鄉村等多種生活,較為完整地塑造了當代城市青年的典型形象,突出他由一名具有“小資情調”的青年,成長為真正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人的歷程。
青年命運與精神之旅
《三城記》主要人物十幾人,出場人物一百二十多,有論者稱這是一部“形象塑造千人千面,豐盈多姿”的長篇小說。但敘事線索并不復雜,始終伴隨著主人公的成長過程。張檸說:“這部小說敘事有意識地采用了最經典的傳統現實主義手法,不搞形式探索,只遵循主人公精神成長的歷史或心靈的辯證法。”其中,“現實”的骨架就是對當下中國城市與青年群體的深切洞察。
張檸
小說書寫最具中國特色的一線城市。北、上、廣的世態萬象,構成了小說人物以及作者、讀者共同身處的“典型環境”。上海的“專業圈”,北京的“人際圈”“等級圈”,廣州的“生活圈”“利益圈”,從衣食住行到文化心理,都對主人公的成長產生著完全不同的影響,并作為當代中國的典型景觀,以小切口反映大時代。
同時,小說對當代城市青年的體察細致入微。以“80后”主人公顧明笛為代表,他們身上匯聚著現代城市突出的精英精神和小資情調,追求自身價值。在小說中,張檸試圖讓沉思的青年們“行動”起來,他與主人公一起“將破碎的自我和現實變成意義整體”,與讀者一起探尋“生活的意義”以及“愛何以可能”,直面人生價值困境,尋求最切身的答案。
陳曉明
陳曉明認為,《三城記》的主題是當代文化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蛻變。“這個變化的主題是大的主題,在當下深刻地書寫這么一個變化的小說還真不多。”陳曉明將《三城記》與錢鍾書的《圍城》對比,認為張檸也是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寫了知識分子的一種精神狀況,“這本書通過人物的情愛、文化、知識、友情等生活方式,寫出了知識分子的精神境況。”
二十世紀的最后二十年,中國的文化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又潛移默化的變動。“我們的精英文化、知識分子文化如何向世俗、如何向市場、如何向經濟來轉化?”在陳曉明看來,《三城記》知識分子精神境況的變化,是時代變動過程中的涓涓細流。“過去我們的知識分子不管世俗,但在今天他們要面對生活,他們既有某種道德的理想,又蠅營狗茍,這種豐富性、多面性的確是今天中國文化人的生存狀態。”
李洱
在這種生存狀態深處,也透露著某種堅韌的精神力量。李洱和張檸相識相知多年,他認為張檸的精神故鄉是上海,生活的故鄉是廣州,事業的故鄉在北京,這三個城市都是光鮮亮麗的大都市,但《三城記》最出彩的地方是把三個城市中年輕人生活的艱難寫得非常深刻,作者在書中展現了他對代際之間不同經驗的思考,“青春期在八十年代的人怎么看下一代的人,正在老去的一代的現在生活,以及90后怎么看80后,這些問題在《三城記》中都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誰說批評家寫不好小說了?
“開發布會之前我就料到,明天的媒體的新聞標題離不開‘批評家寫小說’。”潘凱雄環視在場的媒體,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潘凱雄
的確,近兩年來批評家進行文學創作成為了一種現象,在過去的幾年間人民文學出版社也不斷與讀者一道賞析批評家們的作品。2016年,人文社出版了知名評論家吳亮的小說《朝霞》,去年詩人華清(既評論家張清華)的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也由人文社推出。潘凱雄坦言,以批評家的身份來寫小說,小說的語言是最值得關注的文學要素。邏輯的語言和感性的語言區別很大,批評家長期用理性統攝思維,很容易在寫小說的時候理論大于形象,“但張檸的《三城記》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已經順利過關了”。“看批評家的小說,可能確實還要警惕,他們在小說里面有沒有隱藏了陷阱。”潘凱雄說,由于批評家長期的職業習慣,閱讀文本時喜歡“挑剔”作品的深意,所以很可能想把自己要說的東西部分隱藏。“《三城記》里面到底隱藏了什么,這恐怕是對讀者的一個考驗。”
李洱認為批評家和職業作家在寫作方式上區別明顯,在他看來,職業作家的寫作更多是慢慢靠近事物,小心翼翼地接近故事和人物,但批評家寫小說往往是先理解世界,然后再表現世界,《三城記》的寫作就采用了俯視的視角解讀蕓蕓眾生。“但這絕對不是一件壞事,”李洱說,“中國當代作家普遍的理論素養不夠,需要批評家來從事文學創作,給我們開闊視野和思路。”
《三城記》 張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年1月
據主辦方介紹,《三城記》首發于《當代》2018年第6期,一經面世便引起讀者好評,經廣大讀者投票,小說在“《當代》文學拉力賽”中榮獲2018年第六站冠軍稱號。此外,小說入選北京市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先后被《長篇小說選刊》《作家文摘》等重要報刊轉載,引起文壇關注。隨著此部長篇小說的出版,張檸多部中短篇小說也在《人民文學》《花城》《青年文學》等刊物2019年第1期集中亮相,批評家張檸將以作家張檸的身份和讀者見面,為廣大讀者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照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