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文學抵達了現實 ——首屆“京師南國文學論壇”系列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舉辦
首屆“京師南國文學論壇”系列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舉辦
春天的珠海,蔥蘢蓬勃、春意盎然。眾多文學名家的到來,給這座南國名城營造了濃郁的人文氣息。4月13日—14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辦的首屆“京師南國文學論壇”系列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舉辦。在為期兩天的系列活動中,莫言、余華、葉兆言、歐陽江河、西川、畢飛宇、李洱、東西、賀紹俊、謝有順、張清華等知名作家、評論家齊聚珠海,為在校師生和文學愛好者們帶來了一場文學的盛宴。
首屆“京師南國文學論壇”系列活動現場
余華正式加盟北師大,與莫言30年同學成同事
莫言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13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京師杰出教授”莫言先生授予儀式、余華教授聘任儀式在該校珠海分校舉行。儀式上,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麗致辭,她特別提到莫言和余華兩位先生與母校北師大30年的深厚情誼。1988年,兩位作家曾就讀于北師大與魯迅文學院合辦的作家研究生班。2013年,莫言先生重返母校,出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任一職,為中心建設、北師大文科建設與發展作出卓越貢獻。而余華自2014年成為駐校作家起,便為北師大的文學教育、國際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王守軍主持活動。
陳麗為莫言頒發聘書
“余華他是我的好朋友、同學、同行,也是大家都非常尊敬的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莫言眼中的余華是一位非常嚴肅、認真的作家,也是一位作品數量不多但影響力極大的作家,他的《活著》至今發行2000萬冊,長據圖書暢銷排行榜首位。莫言回憶起二人同窗時期的寫作生活,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我和余華睡的距離只隔了一米,他在門口替我站崗我在里面創作,他寫《在細雨中呼喊》時,我在寫《酒國》,我們彼此可以聽到對方的呼吸聲,也可以聽到對方的筆尖在紙上摩擦的聲音。”莫言對余華的文學創作充滿期待,“期望著他在教學的同時,再寫出像《活著》一樣永遠‘活著’的小說”。
余華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陳麗為余華頒發聘書
“30年前我們成為同學,那個時候莫言肯定也不會想到,我更不會想到,我們最后竟然會成為北師大的同事。”余華回憶起自己曾將莫言的《酒國》初稿背到浙江刊物投遞卻遭到拒絕的往事,“占了我四分之一個行李箱”,但余華認為這并不影響《酒國》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從蘇童,到張清華、西川、歐陽江河,余華感謝北師大將這些不可能的聚到一起的人聚集到了一起。
歐陽江河致辭
葉兆言致辭
在作家們互相調侃、追憶往昔的嚴肅又不失活潑的氣氛中,葉兆言、歐陽江河、畢飛宇分別致辭。“許多成功人士喜歡余華,他們在等待余華,許多不如意的人也喜歡余華,仿佛余華在等待他們,我想說這就是余華在當今的意義”,對于余華的文學創作,畢飛宇嚴肅而又充滿敬意地評價道,“余華是一位本質主義者,他的簡單陳述讓他大放異彩,他描寫的是悲傷,我們獲得的卻是力量,他描繪的是寒冷,我們看到的卻是光芒。”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珠海校區掛牌儀式現場
作家東西致辭
隨后,陳麗、王守軍、莫言、葉兆言等共同為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珠海校區揭牌。東西在致辭中表示,大學與作家天生就是親密關系,當年魯迅先生也是一邊教書一邊寫作,而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也曾成為弗吉尼亞大學的駐校作家。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的成立,搭建了一間大學與作家如何親密相處的樣板房,在拉近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距離的同時,也拉近了大學生與作家的距離,讓閱讀當代中國作家的純文學作品這一艱巨事業得以在校園展開。“今天的掛牌儀式就像把北方的紅高粱種植到了南方,讓我們共同祝福這株紅高粱不僅很快適應南方的水土,而且頑強地活著,”東西祝福道。
文學如何抵達現實:需要作家走出舒適區
首屆“京師南國文學談論”現場
我們常說,文學來源于現實生活,文學反映現實生活,然而,文學如何抵達現實這個問題常常成為我們討論的盲區。文學想要抵達現實,作家和讀者缺一不可。4月13日下午, “文學如何抵達現實”的論壇將作家和讀者兩個群體聚集在一塊兒,以陳述和對話的方式探討這一主題。
在主持人歐陽江河看來,“抵達”可用網絡詞匯“鏈接”來替代,我們時常在地鐵等公眾場合看見捧書閱讀的人,說明文學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而對于作家而言,任何寫作都不是虛構或者只是自戀,它一定會抵達一種公共現實、心靈現實,它有歷史的維度、時代的維度。那么,究竟什么是現實?文學通過什么途徑來抵達這個現實?在座的作家、批評家、評論家從各自的角度,認為文學并非現實生活的照搬,正是每個人抵達現實的方式不同,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文學世界。
莫言在論壇上講話
“有出息的作家都想創作似曾相識但又存在的現實,只有創作出超越生活、預示未來的現實,他才真正進入一個藝術創作的境界”,如同自己筆下離奇魔幻、瑰麗多姿的現實世界一樣,一開場,莫言便高屋建瓴地給現實以文學的定義。他指出文學離不開現實,但是又不會僅僅滿足于反映現實,文學的現實要里面有歷史、有當下,也有未來。
余華則通過分享一則新聞來說明新聞和文學的差異,“當兩輛卡車在公路上相撞,兩位司機當場死亡,在這條新聞的最后,記者寫到:巨大的相撞聲,把公路兩邊樹木上的麻雀全部震落在地,有些昏迷,有些死去了”,余華認為“就是因為這一筆,我覺得這個卡車相撞變成文學了。”在他看來,新聞和文學雖然都要抵達現實,但是新聞關注正在進行中的,而文學則是結束以后的。
首屆“京師南國文學論壇”現場
“在任何時代,現實都大于文學”,李洱舉例說,余華寫《活著》的靈感究竟來自戴草帽的老農還是黑奴,抑或悲傷的少女?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在李洱看來,這一定是一個綜合的現實來源。
東西認為,現實的另一個詞是真相,如同生活在大數據時代的我們,只需動動手指便可實現一切生活所需,長此以往,人將變得越來越冷漠。作家也是如此,如何打破橫亙在現實和讀者前面的這一道無形的墻,需要作家們走出“舒適區”。
西川為論壇作總結發言
畢飛宇直言道,“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我們抵達現實的方式”。在他看來,抵達現實的方法跟智力、想象力無關,而是性格導致的,作家更是如此。他用沙漏來比喻身邊的莫言和余華,如果說余華是沙漏的上半部分,將所有事物歸結為一個點的話,那么莫言則是下半部分,以點散開、以小見大。
賀紹俊認為,“我們的文學應該就是由現實所造成的,無論是現實主義還是魔幻主義,都應由現實生成”。在他看來,如果將現實比喻為一個核桃,對于現實更有價值的東西則是藏在里面的核桃仁,破殼方能抵達深度的現實。而文學則是破解核桃的武器,使得我們突破自己的局限。同時他提出,我們可能陷入了一種“意識形態的魔咒”,在這個魔咒下我們認為所有的文學,不管是詩歌還是小說,都要從中間看到一個我們的感官所映射出的現實圖景。但莫言的《檀香刑》告訴我們,恰恰是非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刑罰,使他的作品達到了現實深處。“文學抵達現實是多種方式,有可能是反現實的”。正如葉兆言說,“我現實生活中一直用文學來逃避現實,文學可以讓我離現實遠一些”,他抵達現實的方式恰恰是逃避現實。而譚暢則認為,文學可以起到“軟化”現實的作用。
謝有順表示,所有的作家都是現實主義者。每個作家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言說這個世界,今天我們對現實的理解是對現實的極大簡化和縮寫。“我們太迷信確定的東西,這已經成為了對人的精神新的禮教,而文學的存在則是反抗禮教。”他提出作家要有重新想象人的生命世界的能力。從某種角度而言,作家也是在不斷地創造現實。這就是文學之于今天的意義。
學生提問環節
張清華、西川、楊克、盧衛平、鄭小瓊、韓春燕、朱燕玲等參與研討,現場的學生們就文學閱讀和創作中的產生疑問與嘉賓們進行了互動。
首屆“京師文學論壇”現場
14日,7場文學活動將在珠海校區的各個角落進行著,“通向人性奧妙的發現之路: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珠海)住校作家畢飛宇入校儀式暨主題對話會”將舉行,西川、阿來、葉兆言、畢飛宇、余華也將分別為師生、文學愛好者們帶來文學講座和專題對話。北師大珠海分校的四月,注定屬于文學。
參與論壇人員合影
論壇現場濟濟一堂
在場嘉賓被發言者的幽默逗樂
在場聽眾紛紛舉起相機留下精彩一幕
嘉賓們聽得興致盎然
莫言為學生們簽名
余華為學生們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