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學軍《黑指》:在古老窯火中淬煉新生
《黑指》 彭學軍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沒人料到,在百年老窯的廢墟上,還會有窯火重新燃起?!币矝]有人料到,彭學軍會寫這樣一本書。
這不是彭學軍的慣常敘事,童年在鳳凰苗寨中度過的時間賦予了她一支湘西的、少女的、氤氳著異域的奇詭風情的筆。但《黑指》無關這些。
《黑指》是彭學軍“男孩不哭”組合新作,是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作品,講述了瓷都景德鎮三個瓷廠職工家庭的男孩子——黑指、小天和金毛伴隨著陶瓷一起成長的故事,在景德鎮的傳統制瓷技藝逐漸被新技術代替,古老行業需要尋求新的發展時機的時候,孩子們和他們各自的家庭也面臨著不同的選擇。
8月19日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在北京舉辦了《黑指》研討會,金波、張之路、張明舟、曹文軒、徐德霞、李利芳、王林、陳暉、納楊、史雷、左昡等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社長劉凱軍、副總編輯熊熾、《黑指》的編輯魏鋼強,《黑指》作者、兒童文學作家彭學軍等參加研討會。研討會由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主持。未能到會的兒童文學評論家束沛德以一封賀信表達了欣喜與鼓勵。
“這是我在北京第二次開作品研討會,第一次是2015年,也是8月,‘男孩不哭’前三本。整整四年,還是為這個系列?!迸韺W軍十分感慨。
一本“嚇住”了作者的書
研討會上,很多人都對彭學軍小時候是否有過陶瓷文化的熏陶感到好奇。但對彭學軍來說,“陶瓷”,是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
在兒童文學寫作中,深入全新的專業領域并非易事,這意味著作者不僅要熟知各種專業性知識,還要將其化解在適合兒童閱讀的故事中,不使其艱澀或無趣。
彭學軍曾說在寫這本書時被“嚇住”了,“若是從東漢中晚期算起,瓷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再加上七十二道精細繁復的工序,就如一個無限深邃又無比幽閉的密宮,好不容易找到一道縫小心翼翼地往里一看,著實被嚇住了,也被迷住了。”
金波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感受到寫作的難度,“不是憑著自己的體會寫出來就行了,要做大量準備工作,這是難寫的一部書。”但讓金波更加在意的是后面的“迷住”?!皣樧 狈从沉藢懽鞯碾y度,但“當你寫一本書被迷住的時候你才會全身心投入?!苯鸩ㄕf。
為了深入了解景德鎮普通人的生活、感情和制瓷的工藝流程,彭學軍花了兩年時間多次深入景德鎮采訪陶瓷世家傳人、陶瓷藝術家、經營瓷器的老板、創業景漂、工匠、學生等。采訪對彭學軍來說不是一件容易事,她說自己“一般不跟陌生人說話”,這一次要面對的全是陌生人和陌生領域,“著迷的力量讓我走進他們的世界”。走訪中,她聽到一些人童年的故事:冬天在暖呼呼的窯里洗澡;小學三年級時賣給同學自己做小掛件,一元一個;試圖在自家廚房做一個迷你“窯”,卻差點把房子燒了;她感受到一些人的懷念,懷念的力量化作了黑指父親的出走;同時,她也感受到新生的力量——來旅游卻被“瓷”吸引留下來的年輕創業者,新興的雕塑窯,這力量讓百年老窯的廢墟上,重新燃起明亮的窯火。這些經歷構成了《黑指》,它不同于作者由自身經歷出發寫就的故事,張之路稱之為“聽來的故事”。
彭學軍一開始想寫本簡單的圖畫書,但是當她真正深入江西瓷都當地生活,她意識到,有點厚度的書才能裝下這些內容。為此,她決定自己學做陶瓷,她在景德鎮報了一個培訓班,從配土、揉泥、拉胚塑形、配釉施釉到最后燒成,一點點學起,盡管老師教的“羊頭揉”“菊花揉”她怎么也學不會,但是她和景德鎮的孩子們一樣玩泥巴,燒陶瓷,也擁有了自己的四件作品:一只小碟子、一個木耳邊的花缽、一個長方形的收納盒還有一只海盜狗。用金波的話說,她“培養了一種情感的力量,任何一個作者必須具備情感的力量,雖然被嚇倒過,但是不斷涌出情感的力量,你才有寫下去的勇氣。”
納楊感受到了“強烈的代入感”,她說這正是這部小說的扎實,在讀的時候好像看到了瓷都長大的孩子的生活。而這些細節能夠引發強烈“共情”,是“書寫現實生活的一個突破點”,它是真誠的、真摯的。
書中有一幕,黑指的太爺爺用生命燒成的最后一窯,魂、火、泥交纏、融為一體,讓張明舟十分感動,“中國最優良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有魂的人創造出來,又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彼f,“不光是這里面的人物,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起落傳承,就很動容?!?/p>
景德鎮世世代代與瓷為伴的人們,面對現代化和工業化帶來的“產業衰敗”,有許許多多的人選擇逃離。 黑指爺爺的臨終遺言是“不讓孫子做泥巴佬”,黑指父親在工廠倒閉后外出打工討生活,不是因為他不喜歡這個行業,而是像黑指媽媽說的一樣,太喜歡了?!?王林認為彭學軍寫出了生活的復雜性、深刻性。
彭學軍寫足了這個古老瓷都的人們對過去的眷戀,但在徐德霞看來,這部小說的主題并不是守護與傳承,而是適應時代變化,是改良與創新。”
就在最后一座柴窯被拆除,黑指的父親逃離心愛的陶瓷,小天一家人也搬到外地,整個小說看起來像一曲挽歌之時,由金毛這個讓人有點意外的角色,逐漸拉開了一道口子,那是被這座古老瓷都所吸引的年輕手藝人和新技術為古老的陶瓷所打開的通路。
科技進步,時代變遷,很多東西在發展進步,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必然。燒松枝的古窯不斷被汽窯、電窯代替,具有高超技藝的能工巧匠失業了,不得不外出找工作。但是徐德霞認為,雖然有一些技藝消逝了,但“燒出祖輩傳下來的祭紅(一種稀有的釉色),卻是融在血液中,刻在骨子里的追求,是最高的精神向往。當我讀到黑指父親把黑指打破了的祖傳寶貝一樣的祭紅茶壺,重新放在雕塑窯里燒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在時代的進步中傳統文化以新的方式傳承下去,保存下來,并成為我們的精神歸宿?!?/p>
正是由于這些細節扎實的“聽來的故事”以及“情感的力量”,讓張之路在彭學軍的小說中看到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知識輪廓、知識系統”,避免了“知識空載”——由于小說知識要素的缺乏所造成的空殼感。張之路解釋說,這個“知識”不光是科學知識、生活知識、或者社會知識,而是與作品長度相匹配的知識系統。整個小說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靠這個系統支撐的,這個系統的構成大到作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小到作家的修養,作家的作品知識,作家對人性的豐富體驗。
實際上,要在一本兒童文學作品里處理大量陶瓷工藝的專業知識和當地人的特殊體驗也并非易事。柴窯和電窯相比有什么區別,黑指爸爸為何執著于柴窯?小天的媽媽畫的瓷板畫是用什么畫的?與普通繪畫有何不同?滿窯又是什么,有什么講究?他們為什么冬天要在窯里洗澡?
彭學軍用了許多手法來化解這些問題,有的時候是以黑指和小天小時候玩“泥巴”的親身經歷來講述,有時候是用他們與大人們的對話來解釋,還有的時候是直接展示呈現。于是,《黑指》的讀者們在每章正文故事開始之前,首先遇到的就是一段文言和它的譯文,這些文言文分別摘自清代《景德鎮陶錄》《陶冶圖說》《南窯筆記》,解釋用于這本書目錄的四個重要術語:燒窯、拉胚、塑性、窯變。責編魏鋼強說:“這種陶瓷的行業術語,把它放在行文中作為腳注不合適,夾注也不合適,如果涉及的少,可以化解在文字敘述或對話中,但當它需要大量出現,怎么藏都藏不住的時候,我們就干脆大大方方地放在最明顯的地方。”
貼著兒童寫的“彭氏腔調”
“你是我贊賞的一位堅守文學品質、講究藝術魅力的兒童文學寫作能手、高手。”束沛德在賀信中對彭學軍表達了肯定。
彭學軍為兒童文學帶來了新題材、新思路,此前幾乎沒有以專門描述瓷文化為主的兒童文學作品,“《黑指》之所以值得我們關注,或者引起我們的閱讀興趣,還是因為她給我們講了一個熟悉而陌生的故事。”曹文軒說,“我們往往把心思用到捕捉一個新穎的主題上,但其實文學還沒有觸及到的主題大概已經很少了,現在的問題是在重復這些主題的時候,怎樣使作品讓人覺得新穎。彭學軍一直在用自己的創作回答這個專業性問題,她不斷尋覓新的題材,主題是有限的,但題材是無限的。”
曹文軒同時指出,“所有的新穎題材都可以作為兒童文學的題材,但需要琢磨兒童文學究竟怎樣適當地、完美地使用。”
彭學軍的回答是,將目光更多地放在孩子身上。她曾去過一對夫婦開的工作室,暑假的夏令營期間,他們給孩子講述陶瓷的文化、歷史與發展,從拉胚開始教孩子們做瓷器?!八羞@些,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通俗地描述就是:‘玩泥巴’。”
《黑指》的故事起伏跌蕩,里面穿插著復雜浩大的瓷文化背景,但是沒有淡忘兒童文學的趣味,就是讓作品“始終貼著兒童在走?!弊髸]說。
束沛德在賀信中寫道:“她生動、清晰、富有藝術說服力地刻畫了幾個不同個性的孩子在頗具特色的環境下精神成長、心靈成長的歷程。尤為巧妙、別具匠心的是把孩子思想、性格的淬煉與陶瓷生產、制作的流程交織在一起描寫?!?/p>
李利芳觀察到,近年來作家們在不同選題都有所拓展,這個過程中彭學軍有她自己清醒的探索?!八蛲〞r空阻隔,把當代少年兒童的精神建構與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文明緊密勾連,在呈現成人社會的演變與大歷史的同時,將兒童有機代入,自然成為民族文化的熱愛者、傳承者、創造者?!彼J為,彭學軍筆下的主人公在作品中獲得了代際的共同成長,既在古老文明中突出了兒童主體性,又沒有割裂兒童與成人社會的完整性。
就像華茲華斯所說“兒童是成人之父”,彭學軍相信兒童的主體性和豐富性能讓成人在他們身上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所以才有小天為了讓歸來的父親重新獲得觸碰陶瓷的勇氣,安排了家庭“抓鬮”;而黑指為了彌補失去了“五號窯”的父親,以新興的雕塑窯的方式燒了一座迷你柴燒“五號窯”。
彭學軍在創作中一直沒有回避一些傳統意義上被認為不適合展現給兒童的東西,比如說死亡,在“男孩不哭”系列的《浮橋邊的湯木》里,黑子與珠兒兄妹的爸爸久病不愈去世,在《森林里的小火車》中,熱愛鐵路的父親和他不敢碰觸的小火車背后裹挾著曾短暫存在過的“姐姐”死亡的可怕陰影。而在《黑指》里,不僅有死亡,還有成人世界的復雜,被小天爸爸踹倒跌在瓷片上的人,小天對于爸爸的過去與現在的糾結,黑指爸爸的“逃離”,媽媽面臨的下崗,金毛領著鎮上的孩子們做下河撈瓷片的生意,這些世界的“陰暗”和“復雜”,彭學軍沒有回避。
曹文軒稱彭學軍是一個具有很高辨識度的作家,“她創作了一種獨有的彭氏敘事腔調,這種腔調是溫柔的、溫暖的、清純的、富有詩意的,有點哀傷的女性味很濃烈的一種腔調。一個作家能形成自己的創作腔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關系到這個人的心態、品質、情節、趣味,和她對世界的認知?!?/p>
美的力量與Black finger-china boy
如果說彭學軍克服了寫作的難度,用她的創作理念為兒童文學打開了更大的天地,那么還有一種力量穿越了這些,成為一種更本質的力量。
這就是美的力量。
在這些孩子的成長中,美改變了他們。成長需要很多營養,物質的營養,精神的營養,而在這些營養中美陶冶了孩子們,這是金波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一點。“這三個孩子的形象就是普通陶瓷工廠職工家庭的孩子,算不得生長在多么優越富足的環境,但他們的靈魂是有溫度的,這種溫度就是從審美而來?!?/p>
書中的三個男孩子,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金毛,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小混混”,金毛這個人物再次體現了彭學軍筆下世界的復雜度和人物的縱深,當黑指和小天喊著他配不上方可硯這樣“美”的存在時,卻意料之外地沒有遭受打擊報復,這之后金毛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此后他的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改變。
“她沒有讓黑指和小天在肉體上或者借助聰明才智的力量打敗金毛,以此來刻畫成長。” 史雷說,“她用美的力量展現各自的方向。就像金毛喜歡方可硯一樣,用燒磁片來吸引金毛,喚醒他人性中對美的追求。”
這種本質的力量,將穿透文化、語言、習俗,成為聯結世界范圍內兒童的“共情”的力量。
“我們提倡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化走出去,《黑指》這部作品可能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范例?!睆埫髦墼诙嗄甑暮M鈧鞑ヅc閱讀推介經驗中感受到,海外對于優質的中文兒童文學讀物存在需求,而《黑指》的可讀性與復雜度兼具的特性對于向海外輸出中國文化可以起到橋梁的作用,他甚至已經為這本書想好了英文名——Black finger-china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