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ay06"></dl>
    <abbr id="oay06"><source id="oay06"></source></abbr>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論滕貞甫《戰國紅》的小說格調及示范意義
    來源:《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0年第5期 | 張元珂  2020年09月16日16:39

    內容提要:滕貞甫的《戰國紅》是一部脫貧攻堅題材小說,其在小說理念和形式上趨向審美意義上的藝術營構,以及最終生成的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是最引人矚目的藝術特質。這部長篇小說以其成功的藝術實踐給予當下同類型創作以重要的示范意義。

    關鍵詞:滕貞甫 《戰國紅》 小說格調 純粹而優美 小說性

    滕貞甫的《戰國紅》自2019年3月出版以來就好評不斷——從近期舉辦的各類研討會、發表于《文藝報》《遼寧日報》等各大紙媒上的即時評論,以及刊發于《當代作家評論》《藝術廣角》等期刊上的學術論文大可略知一二。這部聚焦新時代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主題并獲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的長篇小說究竟在哪些層面呈現出了新風貌?從目前已刊發的幾篇學術論文來看①,這部長篇從小說理念、小說范式、小說主題以及在當前主旋律創作中的典范意義被集中觀照和闡發。這至少表明一個事實,即,圍繞“新時代現實主義文學”的主題表達向度、效果及其表現形式,且與同類弘揚主旋律的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相比,這部長篇無論在主題表達還是小說形式方面的實踐都引人矚目。從柳青的《創業史》、周立波的《山鄉巨變》到浩然的《艷陽天》,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到1990年代的“現實主義沖擊波”,再到當前扶貧題材文學創作大潮流,都在清晰表明,以“長篇小說”這種文體來書寫人、時代、環境彼此間多元而復雜的關系,并在此過程中表達宏大的時代命題,自是中國當代文學自1949年以來就素有的功能之一。這些與國家、時代密切關聯且同向而進的主旋律創作,其占據主導地位的修辭向度、審美訴求大體不離“人民”本位,而旨歸不外乎“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①毫無疑問,滕貞甫創作《戰國紅》,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為了“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小說以遼寧西部一個叫“柳城”的貧困村為聚焦對象,不僅展現其在前后兩批扶貧干部幫扶下——修建“天一廣場”、整治村內賭博惡習、種植新杏、創建糖蒜合作社、建立紅色旅游風景區、引進外資、引自來水入村,等等——從外在到內在所生成的新變、新貌、新質,更重要的在于講述扶貧干部們在此過程中所生成的各種耐人尋味的故事以及表達內在于其中的各種美的意境和人性品質,從而激發出人內心深處求真、向善、慕美的崇高意念。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國家文學”的主體語境下,與趙德發的《經山海》、章泥的《迎風山上的告別》、忽培元的《鄉村第一書記》、關仁山的《金谷銀山》等一批弘揚主旋律的優秀現實主義小說一樣,對扶貧干部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對其為公為民精神品質的表達,以及以此回應那個帶有感召性和統攝性的宏大命題,顯然也是滕貞甫在《戰國紅》中所要側重凸顯的主題表達向度。如此一來,“一部全景式鄉村精準扶貧工作畫卷”,“脫貧扶人,世紀圓夢”,“一部向扶貧工作致敬的長篇力作”(姚宏越)之類的出版宣傳語②,以及“塑造新時代農村新人形象”(俞勝)、“一部站在時代主潮上反映現實的精品力作”(許維萍)、“正在醞釀中的鄉村巨變”(李朝全)之類的即時評論③,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出版方、記者或評論家們首先予以集中觀照的面向。以“全景式工作畫卷”“力作”“巨變”來指認《戰國紅》的文本景觀,當然有其不可否認的合理性,然而這種偏于配合時政需要、帶有明顯推介傾向的廣告語或偏于外部研究的普范性論定并不能真正、充分觸及這部長篇的藝術特質。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檢驗標準是,上述核心觀點并不只適合于《戰國紅》的論定,也大體適用于諸多此類作品。其實,《戰國紅》的真正價值不只在外部的指涉意義,更在內部的藝術價值。我覺得這部長篇在小說理念和形式上趨向美學意義上的藝術營構,以及最終生成的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④,是《戰國紅》最值得關注和深入闡釋的藝術特質。

    小說對人物設置及其內生關系的營構,有兩種典型路徑:一種是“做加法”,趨向立體與復雜;一種是“做減法”,趨向單純與明晰。評判一部小說藝術性高低的標準不在“做加法”或“做減法”,而是在整體上生成何種具有穿透力的審美力量。具體到藤貞甫及其《戰國紅》,很顯然,“做減法”的意圖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是顯而易見的。小說集中刻畫了三類人物群像,即,作為駐村干部的海奇、陳放;作為新農村青年人先進形象的杏兒、李青;作為老一代農村人物的柳奎、汪六叔。這三類人物分別承載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向度:首先,扶貧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立足于實際的、排除萬難的“攻堅戰”。前任駐村干部海奇在主觀上為“柳城”設計的美好圖景,雖因不可控外力的干擾而最終流產,但他的失敗是注定的,因為他的愿望脫離實際;繼任者陳放則事事考慮周全,尤重調查研究,在處理干群關系方面也多有策略,他的勝出也是注定的。但小說關鍵不在揭示這種“注定”,而是對海奇遭遇挫折后的言行和精神狀態,以及對陳放在具體活動中的精神風貌,都作了極其細致的描寫。小說就是在這種“描寫”中凸顯了前后兩批扶貧干部的感人形象。其次,農村先進青年為“新農村”注入活力,帶來希望。杏兒寫詩,放鵝,就像“柳城”的精靈,識人處事有分寸,有智慧;李青從縣城回村,積極參與村內外各項重要活動,而又不時給“柳城”帶來新氣象。杏兒的傳統品性與李青的現代氣質在小說中交相輝映,共同寄托了作者對于農村和農村人在當前或未來進程中的美好想象。再次,對農村老一代人的描寫尤其注重表現其美的品德和顧大局、識大體的自覺意識。作為柳城村當家人的老村支書汪六叔自不必說,從其資歷、品德到威望似都完美無缺,而作為老隊長的柳奎除對遷祖墳一時想不開外,但其他都能率先垂范。即便是像“四大立棍”這類鄉村人物,小說也注重開掘其由落后向先進、由邊緣向中心發展的可能。由上可知,作者對新農村寄予了極其濃厚的烏托邦情懷,為此,在歌頌與暴露、積極與消極、正面與反面之間一概作了偏于前者的描寫。因此,也不必諱言,純粹而崇高、向真向善的修辭愿景使得作者在處理人與人關系時對之作了一定的提純和美化。但這種類似汪曾祺在《受戒》和鐵凝在《哦,香雪》中所采用的純化實踐,不僅將內置于新農村人、事、物及其互聯關系中的純粹情態和事態了詩化處理,也將對相關農村問題的思考和未來的美好想象了寓言式書寫。而最為關鍵的是,這種純化實踐在整體上形成了一種精準、簡約、以少映多的敘述風格,而“做減法”的修辭實踐又賦予文本以樸素而純粹的藝術質地。

    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的生成,與作者對諸類“關系”的詩意營構息息相關。它們作為一個個“關系”,不僅建構起了小說的骨架,也成為顯義的重要根源。其中,一個最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幾對重要關系被作了“詩情畫意”⑤的描寫或講述。無論人與人(比如:杏兒與海奇之間若近若離、引而不發的男女情感;李青與李東之間看似明朗實則相距甚遠的交往關系;被譽為“柳城雙璧”的杏兒與李青之間帶有青春氣息的閨蜜關系),還是人與動物(比如:杏兒與小白朝夕相處所定格成的“少女牧鵝圖”;海奇與大黃的彼此陪伴、不離不棄),以及人與環境(比如:陳放與柳城的血肉相連;戰國紅與柳城的共生關系;杏兒與鵝冠山互為映襯,乃至結尾處描寫杏兒的幻覺——“星星點點的杏花開始綻放”——更極具深意),彼此間的關系都被作了詩意描摹。作者在聚焦上述“關系”時又時常對“新農村”特別是農村新人的描寫作純化處理,既而以藝術筆力對之予以深描,并從中集中揭示出足以感染人的情感或鄉村話題。然而在此實踐中,作者所有的修辭努力都集中于對諸如情節是否合理、細節是否豐盈、“關系”是否可信、人物性格是否飽滿等偏于小說形式上的藝術經營。比如,鄉村少女杏兒的詩人身份何以成立,與海奇不相稱的情感何以展開,以及被選為村主任的事實是否可信;李青與李東的幾次相遇以及李青與劉秀的情感關系是否合乎一般事理或情理;海奇在柳城的失敗、事后的愧疚、在山中的摔傷及此后的隱匿是以何種線索與邏輯在推演;柳奎從誓不遷墳到最終同意遷墳,陳放來“海城”的理由、扶貧貢獻以及因車禍而亡的經歷,以及“四大立棍”由消極到積極的轉化,支撐這種“講述”的藝術邏輯何在,等等。而從整體上來看,小說中這些“關系”得以成立的理由并不以外力為準,而大都是文本內部邏輯自動推演的結果。也就是說,小說中的人、事、物及其關系有其自身規律,更多時候不是作者在支配他們,而是文本內部邏輯和力量在規約他們。這種不向“外部”借力、轉而在文本“內部”尋求藝術合理性的做法,從根本上確保了這部長篇是“藝術精品”而非宣傳物。

    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的生成,也與復式講述語式的運用密切相關。以海奇與陳放為代表的前后兩批干部在柳城的扶貧故事,作為兩條線索和兩個層面被予以交叉推進,其中各有側重,隱顯互襯。這種實踐顯然不是在單純講一個扶貧故事,不僅融入對愛情、現實問題、生命價值的表現、揭示或思考,還以此為背景展現“人”在這場偉大社會實踐運動中的命運可能。而一涉及人的命運,包括愛情在內的男女之事常在作家筆下被不斷寫出新意來。《戰國紅》對此也未缺席,其中,杏兒和海奇的情感故事是《戰國紅》中極具可讀性和感染力的部分,也是以藝術方式將扶貧中“人”的主體性予以激活并有所升華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陳曉明先生不這么認為,他說:“作者美其名曰這是在表達一個大時代、大主題,但仍然寫了不少男女之事,小說因此具有很強的閱讀趣味,可是主題也不可避免地被沖淡了。海奇這個人物在小說中逐漸淡化,后來和文本的主體失去了聯系,最后作者揭示出他是去法國學油畫了。但學油畫這個情節幾乎是一個空白,小說對這一點的交代略微有些不足。”⑥如何看待這種分歧?在我看來,小說寫了愛情,但作者的筆觸是有節制的,可寫與不可寫,多寫與少寫,明寫與暗寫,都非常講究。海奇敗走柳城后的經歷被作者一筆帶過,而通過杏兒這一視角對兩人的愛情不斷予以強化(主要通過杏兒的詩詞、信物、往來中的生活細節予以凸顯),從而將一段美而不乏憂傷的愛情故事寫得透徹人心。由于海奇加入青年志愿者協會、赴法學油畫等經歷與小說中的這段“故事”并無實質關聯,故小說也就沒必要詳述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覺得陳曉明先生所謂“主題也不可避免地被沖淡了”“略微有些不足”之論也站不住腳。反而,如果將此“空白”補上(事實上,實在沒必要,且也無需求全,留一點“空白”反而更有意味:就像《邊城》結尾處那句話:“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或不寫男女之愛(小說中的愛情故事絕不能剔除或淡化),那么,《戰國紅》樸實而優美的小說基調就會大為折損。

    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的生成,還與對小說核心意象的運用互為關聯。“戰國紅”本是遼西一帶的珍貴特產。作為核心意象的“戰國紅”貫穿于小說始終,具有多方面的隱喻與象征功能。它不僅直接指向文本內部,即對諸如陳放與海奇等扶貧干部奉獻精神、杏兒和李青等新人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杏兒和海奇純真愛情的直接隱喻,還具有明顯的外部指涉性,即對共產黨人初心與使命、遼西人精神品格的整體喻指。即便像陳放爺爺傳下來的“面包扣”(革命信仰)、劉秀贈給李青的“戰國紅”手鐲(愛情信物)、在陳放墓地上挖出的“戰國紅”(礦產資源),雖僅在小說細部或細節中出現過一次或兩次,但也都具有明顯的象征意義。這就從整體到局部再到細節構建起了完整而嚴密的象征體系。用這種在古代曾被稱為“赤玉”的瑪瑙石作為小說標題,并將之作為小說統攝性的意象符號指稱或隱喻深層意蘊,這不妨看作是作者對精神溯源或文化尋根的一次實踐。

    除上述幾方面外,樸實潔凈的語言、有意味的互文、富含深意的物象也值得關注。為了輔助于詩情畫意的呈現,小說在語言上的實踐很有特色:以樸實、流暢的轉述語和在場性的對話描寫刻畫人物,推動情節發展;那些粗鄙的方言被盡可能排除在外,而尿性、炸了廟、嘚瑟、響馬、貓冬、走道兒、奓刺等若干方言詞在小說中又很具表現力⑦;在小說中融入詩歌因素,直接以詩性語言表情達意。陳曉明以“清俊樸實”“清麗潔凈”稱之⑧,這確乎如此。其中,小說中的“詩歌因素”可謂無處不在——不僅把杏兒設定為詩人身份,還在卷首、第二章、第八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一章等章節頻繁引入詩歌文本(《杏兒心語》),這種詩歌與小說的文本互文現象很值得揣摩。此外,鵝冠山、蛤蜊河、喇嘛廟、喇嘛眼、喇嘛咒等帶有民間色彩的地貌、遺址、遺跡等“物象”也被作者以背景方式置入小說,并將其作為刻畫人物、講述故事、表達主題的“支點”而予以重構或深描。

    在當前扶貧題材小說創作大潮中,《戰國紅》以其偏于文學性的實踐而具有典范價值和示范意義。

    其一,“小說性”⑨永遠都是包括扶貧題材在內的所有小說的第一性要求。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國家戰略和偉大實踐,又一起為中國作家提供了確證自身價值和意義、彰顯使命意識的機遇和諸多可能。幾年來,各地作家圍繞這一主題和使命創作了大量作品,成績是顯而易見的,但缺陷也非常突出。其中,概念先行,人物形象不真實,藝術想象力差,不能以“小說性”統攝時代命題,并生成新形式、新格調、新效果,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癥候。《戰國紅》最根本的屬性只有一個,即它是“長篇小說”,而且還是精品。除“小說性”以外,其他的都是附屬。作者所有努力都在人物、情節、環境、視點、語式、語調、意象、語言等審美形式層面,并以此生成意義,既而在文本與時代之間呼應某種宏大理念。他的實踐至少生成如下啟發:一、當下聚焦“精準扶貧”戰略,弘揚主旋律的小說創作更多時候理應在“怎么寫”層面上凸顯其在“新時代”中的不可或缺性。一位小說家哪怕對國家大政方針“吃”得再透,再充分,一部長篇小說哪怕是對時政主題闡釋得再全面,再具體,如果不能在“小說性”方面有所開拓并作出偏于文學性的實踐,或者說如果不能通過審美轉化、重組,并生成與之相切合的小說形式,既而建構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那么,所謂“寫作”也就是可疑的、無意義的。二、小說創作并非是對“精準扶貧”理念和政策的直接圖解,扶貧題材小說之所以能彰顯其自身在時代演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前提必須是以文學名義——它是小說家參與這項偉大運動,在對新時代、新農村、新人物的全面認知基礎上,以文學方式對這個時代的生活與精神做出獨一無二的記錄、反映,從而在宣傳新時代新農村建設方面起到了建設性作用。《戰國紅》之所以自出版以來,即在評論界持續引發關注和闡釋的熱潮,其原因大概與在當下精品欠缺而大部分作品難當大任的有數量無質量的窘境有關。

    其二,在“精準扶貧”題材文學創作中,如何認知和處理好“人”在其中的主體性,尤其要寫出他們在“關系網”中的命運感,應是一位小說家所優先考量的實踐向度。這不難理解,無論“扶貧”還是“脫貧”,其出發點和目的都在“人”,一旦“人”被湮滅在機械的或概念化的非文學范疇中,所謂寫作也就是無效的。正如有學者所說:“在文學創作和日常生活中,關于脫貧也存在著兩個視角,即‘扶貧’和‘脫貧’,前者是幫扶人的視角,后者則是幫扶對象的視角,但無論哪種視角,‘貧’都不是主體,只有‘人’才是主體。在文學創作中,確認并尊重幫扶對象和幫扶人的主體地位,寫出他們在脫貧攻堅中的主體意識,是文學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創作出好作品的基本前提和條件。”⑩當前此類創作不盡人意之處突出表現在,“人”成了某種理念的直接注腳,甚至被直接被降低為某種“工具”或“符號”。滕貞甫從書寫向度——“落筆扶貧、超越扶貧,把筆力用在對鄉村命運的刻畫上”11,到具體實踐——把作為時代主旋律的“扶貧”予以背景化,并把“人”作為超越“扶貧”運動的主體,力圖寫出他們在“新農村”的新面貌、新作為,既而從中揭示出內在其中的生命景觀和崇高力量,都竭力避開非文學的直接圖解,而須臾不離對于“人”的關注和思考,從而塑造了杏兒、李青等飽滿而豐富的農村新人形象。在此,滕貞甫不過是把“文學是人學”的理念又做了一次創造性實踐罷了。然而,他這種看似遵循文學常識、實則在當前主旋律寫作中并沒有被貫徹好的實踐依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其三,思想性、問題意識、歌頌與暴露等依然是主旋律敘事中予以探究的重要文學命題。12這包括“表達什么”和“如何表達”兩個層面,前者是基礎,后者是關鍵,二者不可偏廢。一、關于思想和思想性。培養并生成新思想,鼓勵并創作有思想性的小說,依然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永恒的重大命題。理由很簡單:凡優秀小說都離不開思想支撐,沒有深刻思想支撐的小說宛若清湯寡水;思想賦予小說以靈魂,以質感,以啟迪。然而,作家的原生思想并不能等同文本所最終表現出來的“思想性”,那些不經審美思考、轉化并被以小說方式物化為文本的部分,實際上就因徒有其核而無其形而被無情忽略掉了。這么說的意思是:有思想,并不一定能生成創作,把“思想”轉換為“思想性”,中間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若不能生成“有意味的形式”,那么“思想”也就被無限期擱淺,直至永遠。滕貞甫創作《戰國紅》之所以成功,原因無非是:首先,他有關于“精準扶貧”和“新農村”的深刻而獨到的認識。關于鄉村和扶貧的認識,滕貞甫有兩個核心思想,一是認為“國家的未來在鄉村”:“一個傳統農業大國,無論怎樣轉型,鄉村的未來必然還是國家的未來。如果把國家比喻成一條大河,廣袤的鄉村便是它的蓄洪區,因為蓄洪區的涵養與調節,才有了所謂的河清海晏。而城市,則是河中或河邊的一塊塊洲渚,許多時候命運不能自己,今日熙熙攘攘,明天可能人去樓空,徒留一片鋼筋水泥的森林,美國的底特律便是如此,中國有些資源枯竭型城市也面臨衰退的宿命。”13另一個是有關“精準扶貧”中“人”的角色、身份、功能的科學分析,提出“主角”與“過客”之說:“《戰國紅》中駐村干部肯定是前臺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職責所系、使命使然,但他們畢竟不是柳城的村民,對于鄉村來說,他們是善舉義行的過客,而真正的主角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村民——會寫詩的杏兒、網紅李青、四大立棍和其他年輕人,他們才是柳城的未來和希望。”14正是在這種核心思想的支配下,滕貞甫在《戰國紅》中表達了他對“扶貧”和“新農村”的深刻認識,塑造出了承載深刻意識的飽滿形象。最關鍵的是,上述“認識”與“有意味的形式”融為一體,或者說,他找到了用以表達這種思想的小說形式——比如如前述對“關系”的詩意營構、純化實踐、意象運用、復線講述、文本互文,等等——從而很好地實現了內容與形式、思想與修辭的統一,既而生成一種純粹而優美的小說格調。二、關于問題和“問題小說”。介入現實,發現問題,并以小說方式予以揭示或表現,本是中國新文學的素有傳統。即便“十七年”時期的歌頌模式也莫不如此(比如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對和平建設時期干部思想問題的揭示、劉白羽的《火光在前》對行軍過程中軍隊紀律問題的反映)。《戰國紅》繼承了新文學“問題小說”傳統。它也揭示了“扶貧”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主觀蠻干,脫離實際問題(比如:海奇沒有實際調查和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就修建“天一”廣場,上馬養豬項目,最后雖因不可控因素而失敗,但在他工作中所暴露出來不善調查、缺乏溝通、工作脫離實際等問題則是非常明顯的)、形式主義和干部思想問題(上級督導、驗收扶貧成果奉行“材料主義”;當被上級鑒定為差評時,彭非情緒低落,一度有“撂挑子”不干的苗頭)、生存本相(賭博風習;二芬投井悲劇;深受水中缺氟之害;“河水斷,井水枯,壯丁鬼打墻,女眷行不遠”;杏兒的另一面:“我不是牡丹花,充其量算是苦菜花”;海奇與海城人的沖突;大黃之死;等等)。這都充分表明,作者并非一味在美化,高唱頌歌,而是融入了對農村現實和扶貧問題的深度思考。總之,對生活的介入與思考,并以文學方式予以表現,是任何一位優秀小說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歷史理性和人文關懷的交融,并在這種“交融”中達成對于歷史必然性、思想深刻性、生活真實性、關懷人文性、形式創新性的有機統一,亦是任何一位有抱負的小說家孜孜以求的終極愿景。

    注釋:

    ①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頁。

    ②前兩者見春風文藝出版社《戰國紅》初版本封面,后者見《中華讀書報》2019年7月24日。

    ③分別見《人民日報》2019年5月7日、《遼寧日報》2019年5月6日、《文藝報》2019年6月10日。

    ④所謂“小說格調”即由作家所秉承的特有的小說理念所主導的,在對人物、環境、情節、語言等基本要素及其內部關系的綜合營構中,充分采用意象、隱喻、象征、互文、復調等多元手法,最終在文本內部生成的一種彌漫性的藝術氣息以及由此而定格成的統攝性的藝術風格。一般情況下,一種獨一無二的小說格調的生成,也即意味著一位小說家或一部作品在藝術層面上有了獨創性。

    ⑤陳曉明先生認為“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筆法”也是《戰國紅》值得稱道的藝術特色,但可惜的是他并沒有對此展開深入論述。而且他的簡單論析也僅限于對杏兒這一人物性格的簡單分析和對小說語言風格的簡單界定。見陳曉明《新農村的在地性——讀滕貞甫的〈戰國紅〉》,《當代作家評論》2019年第4期。

    ⑥⑧陳曉明:《新農村的在地性——讀滕貞甫的〈戰國紅〉》,《當代作家評論》2019年第4期。

    ⑦如今,當代小說語言都是清一色的普通話,而普通話是一種被整合、被化約的交際語言,故其表現力遠不如承載地方情感與文化印記的方言來得那樣充分、恰當。但如何運用方言,如何處理“官話”與方言關系,從來都是一個難題。最近,我注意到吳君在《萬福》中的實踐,倒頗值得關注。從吳君的實踐來看,拋棄方言語法,而以普通話語法統之;引入方言語匯,輔之以必要的注釋;引入語氣詞,保留方言腔調。這種既顧及到可理解、可接受,又盡可能把常用或有表現力的方言、方腔悉數引入的做法是合乎實際的。其實,像吹水(吹牛)、打交(打架)、頭先(剛才)、細佬(弟弟)這類方言詞都不難被理解,而“回來是應該的呀,你做咩”、“陰公(可憐)啊,你看看自己都在講咩嘢”這類融方言、方腔于一體的口語,其表現力自是普通話所不能比擬的。舉證吳君的《萬福》,是想表明一個基本事實:方言是現代小說重要的語言資源。當代小說家有不應避開對它的整合與化用。

    ⑨“小說性”一詞出自閻晶明先生的一篇文章。這是他在評論賴妙寬的《天堂沒有路標》時所用的一個術語。我覺得這個術語在當前用以評定主旋律現實題材小說創作時尤其具有活力且有針對性,故在此引用之,意在特別強調當前扶貧題材小說創作普遍存在“非小說化”這一弊端。但我所理解的“小說性”當有更豐富的內涵,而不僅僅是一個評論術語。見閻晶明《傳奇人生的小說性》,《光明日報》2007年5月22日。

    ⑩桫欏:《文學要寫出飽滿而深刻的人》,《文藝報》2020年7月10日。

    111314老藤:《聚焦與超越》,https://www.sohu.com/a/331022784_202823。

    12如果沒有思想支撐,沒有問題意識,只剩下對理念或政策赤裸裸地直接圖解,那么,這種寫作很難激起讀者在審美上的反應,因而是最差的實踐。然而,這種最差的實踐在當前主旋律現實題材創作中還大量存在著,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激情捆绑国语对白| 黄色一级视频网站| a级男女仿爱免费视频| 全黄裸片一29分钟免费真人版|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成全影视免费观看大全二|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四虎影院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国产va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欧美三级手机在线| 北条麻妃74部作品在线观看|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欧美性v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水野优香在线网在线| 黄色网站小视频|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xxxx日本免费| 午夜在线观看福利|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乱子伦农村叉叉叉|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a| 女人l8毛片a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免费视频| 奇米四色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