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敏論
來源:《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年第3期 | 曹霞 2021年05月21日22:25
內容提要:魯敏是一個敘事的“冒險主義者”,她不斷變換著敘事的主題和方式。在早期的“東壩系列”中,她通過對鄉村“變”與“不變”的書寫,建構起了后新時期的鄉土中國景觀;在“暗疾”書寫中,她洞徹到匱乏、孤獨、無聊是常態化存在,為都市人開出了孤獨癥的“藥方”和“解毒劑”;在近期的“身份/身體”書寫中,她探索身份的邊界與可能性,描寫身體在時間河流里的物態變化,以此抵達對于生命的深度認知。
關鍵詞:魯敏 東壩系列 暗疾 身份/身體 生命認知
在“70后”作家中,魯敏的經歷頗為特別。她曾經在郵局工作過14年,做過營業員、勞資員、支書、外宣干事、秘書。然而,平靜并未持續很久。1998年某個“平淡而致命的黃昏”,她從30層寫字樓的辦公室向外俯瞰,看到了小販、警察、公務員、失戀者各色人等匆忙前行,平靜的外表下緊鎖著深沉的秘密。那一剎那,她被一個想法擊中了:“我迫切地想要貼近他們的心腸,感知他們的哀戚與慈悲。”這需要合情合理的工具,就像“一臺高倍的、夸張的乃至有些變形和癲狂的望遠鏡與取景器”,會帶來“無限刺探的自由、瘋狂冒險的權利”①。從那以后,郵政工作人員魯敏走向了成為作家魯敏的漫長道路。
這一走,便走出了一個豐盛、遼闊、成熟的寫作現場。迄今為止,魯敏出版了《博情書》《百惱匯》《此情無法投遞》《六人晚餐》《奔月》等八部長篇小說,發表了《紙醉》《思無邪》《暗疾》《取景器》《死迷藏》《火燒云》等中短篇小說,獲得了魯迅文學獎等重要獎項,可謂“70后”的挑大梁者。她的細膩敏感以及不斷自覺變換敘事主題和方式的寫作已經得到了認可,并被賦予了新鮮而強烈的期待。
一、鄉村烏托邦與時代倫理的變遷
魯敏的“東壩系列”是以故鄉江蘇東臺為原型的。如同魏微的“微湖閘”、徐則臣的“花街”、阿乙的“紅烏鎮”“清盆鄉”、曹寇的“塘村”,“東壩”也成為了獨屬于魯敏的文學地理圖。她以豐饒、葳蕤、氤氳著前現代文明鄉愁的筆調建構起了“東壩”的形象。它是“日月有情、人情敦厚之所”,是“中國傳統文人田園夢想中最悠然最惆悵的那一部分”,一個“紙上的烏托邦”②。
魯敏通過對東壩人與事的描寫,講述著東壩的“變”與“不變”。鄉土中國的古老倫理與現代性進程介入鄉村后產生的裂變相互交織,構成了后新時期的鄉土中國景觀。“鄉村愛情”和“鄉村女性”依然是她書寫的對象,但即便是在“走出去”這類典型的女性成長故事里,她所呈現的也不再是男權/父權/夫權對于女性的壓迫,而是錯綜復雜的自我成長、時代抉擇、故園想象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滲透,互為鏡像。《紙醉》講述伊老師的兩個兒子大元和小元與啞女開音從小一起長大。大元喜歡給開音吹笛子,小元喜歡給開音講故事。開音根據人物和情節剪紙,“小元一邊講,開音一邊在紙上亂畫,有時抬起眼來看。講故事與聽故事的,兩對眼睛都濕漉漉的了,跟那個尾生似的,快要被水淹沒了”。魯敏用“笛子”“剪紙”和“講故事”三個元素將他們的關系巧妙地聯結起來又區分開來。“笛子”所代表的寧靜鄉土情懷與“講故事”帶來的吸引力顯然無法相提并論,而“講故事”與“剪紙”之間互動的親密性、有效性又遠遠超過了它與“笛子”之間的靜態關系,由此暗示出了三個人關系的性質與走向。
《紙醉》是向《邊城》致敬的作品,在敘事路徑相似的基礎上又有所不同。大元、小元和開音不是白塔下邊城里的天保、儺送和翠翠,新的社會和時代境況注定了他們將作出不同的選擇。大元離家打工,小元考上了北大,開音的剪紙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她決定離開東壩去北京。“這開音啊,命里注定,她不是大元的,不是小元的,甚或也不是東壩的,她從生下來,就是個沒聲音的人兒,是個紙人兒,仙人兒,要飄走的人兒。”鄉村愛情的未完成狀態不再是由于命運的偶然,而來自于女主人公有意識的人生抉擇。這個堅實的主體性超越了鄉村的限制,也超越了性別的二元對立。
在鄉土社會中,人們之間的來往和走動依憑的是“熟人社會”積淀下來的信任,這是維持文化傳統的禮治和人情。成長于鄉村的魯敏顯然認同這一點,同時,她也注意到鄉間生活并非鐵板一塊,不乏滑出鄉村倫理與道德范疇的“意外”,悲喜之間自有曲折轉圜。《思無邪》講述37歲的癡呆女蘭小不慎中風,年老的父母無力照顧她,在伊老師的指點下,他們請17歲的啞巴來寶做蘭小的護工。鄉人只看到來寶將蘭小照顧得無微不至,卻無人注意到兩個人關系的變化,直到蘭小懷孕。伊老師親自出面為兩個人提親,不過,他們沒有結婚,蘭小在生育時因大出血而死,“喜劇”轉為了“悲劇”。魯敏將蘭小的受難、來寶的認命、鄉人的嘆息寫得安靜極了,將沒有了蘭小的東壩定格在亙古不變的平和里:
魚,田螺,泥鰍,鴨子,蘆葦和竹,洗澡的水牛。小孩子扔下去的石子。冬天里的枯樹,河里白白的冰塊兒。我跟您說過的,這水塘什么都不缺,就像一個人的五官,那樣恰當而端正地長著。③
這個牧歌般的景致是魯敏從悲傷深處遞出來的一個善解人意的安慰,它化解了讀者的傷與憾,也為鄉村烏托邦拼上了一塊純美的風景。這樣的轉折在《逝者的恩澤》中也可看到。小說講述東壩人陳寅冬外出修鐵路,被枕木砸中身亡,妻子紅嫂和女兒青青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撫恤金。陳寅冬打工時同居的古麗帶著兒子達吾提來到東壩。盡管小說中的邊疆(外)——東壩(內)的空間關系帶來了敘事的豐富性,古麗作為“未婚母親”“邊疆女性”的身份也可帶來多元化主題,但魯敏的敘事重心并不在此,她要展現的是東壩人的善意和溫情。達吾提的眼睛出了問題,紅嫂的乳房也出現了可疑腫塊。紅嫂決定放棄自己的治療,用撫恤金為達吾提治病,給青青置份“好嫁妝”。“一夫二女”的緊張對峙關系被睿智地化解為了一個善的倫理,一個深情古老的召喚。
時代變遷不僅給中國鄉村帶來了人際關系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也改變了千年來順應自然形成的農業種植規律。《顛倒的時光》講述木丹和鳳子種植大棚西瓜。他們辛苦勞累,一反西瓜夏季成熟的規律,在開春時就收獲滿滿,有了不錯的經濟收入,但木丹卻無法快樂,也沒有吃季節“顛倒”的漂亮西瓜,反而是家門口無人看管的丑瓜讓他找回了小時候的味道:“這瓜,是接了地氣的,是笑過春風的,是受過露水的,是聽過驚雷的,吃到嘴里,跟吃到春夏四時的滋味似的……”在自然種植/大棚栽培、應時而為/逆時而動、天人合一/天人分離的對比下,魯敏喚醒了久被遺忘的在大自然懷抱里孕育成熟的農業文明,使人對消逝的鄉土往昔充滿了眷戀和不舍。
如果說在這些作品中,魯敏是以善意的理解、深切的關注、詩意的筆墨展現鄉村烏托邦之美的話,那么在《風月剪》中,一種幽深而痛楚的書寫則讓人領悟到,“美”的消逝是多么令人嘆惋。東壩裁縫宋師傅是一個同性戀,做得一手裁剪好活,收了一個文雅徒弟小桐,異于常人的性取向讓鄉人對他議論紛紛。在傳承穩定的鄉村社會和人倫結構里,“繁衍”是家族和族群的頭等大事。同性戀由于徹底斷絕了這一鄉村倫理,是不可能被鄉人接受的。魯敏并沒有批判同性戀,也不對鄉人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她更在意“美”是如何被摧殘、被毀滅的。小說里的情節起伏、戲劇沖突、細部描摹因此而復雜起來,在傷感語調的映襯下,反復考辨著中國鄉村實用而庸常的道德準則。
相較而言,《離歌》更像是“東壩系列”的末章,這不獨因為彭老人是了無遺憾地壽終正寢,且在生前就妥當地委托三爺將他喜愛之物隨身下葬,更因為小說從頭到尾都彌漫著安詳寧靜的氣息,溫潤地熨平了世間的生死愛恨。在魯敏看來,人的生命如同鄉村的自然萬物,來時自來不必喜,去時自去不必悲。“秋天非常慢地來了,小河里開始鋪起一層枯葉枯枝,還有掉下來的野漿果子,三爺有時劃船經過,撈一些上來,已被小鳥啄得滿是小洞,洗洗咬開一吃,酸得真甜。”在送別彭老人之后,三爺在河邊坐著,“等了好久,然后才上船,劃得極慢——船,好像比平常略沉一些,卻又分外飄逸”。這種懂得享受現世之好與迎接死亡到來的安然,敞現著洞悉生命本質的恬淡沉靜。
面對已然逝去的美好時光和潔凈家園,魯敏和許多人一樣,抱以無限的懷念和追憶,那片沉默寡言的土地上有“小謊言,小傷感,小愛情”,還有“小小而珍貴的‘善’”④。魯敏鄉村書寫的獨特性在于,她所寫之人、所述之事已越出了傳統鄉土敘事的范疇。在她筆下,不但有農業、農事、農民,還有鄉村教師、校長、會計、裁縫、醫生等處于城鎮化進程中的“非農業”角色,如在諸篇小說中出現過的伊老師就承擔著“教師”“軍師”“訟師”“會計”“媒人”等功能。“我的鄉土是八九十年代的,它是正在城市化邊緣的鄉村,復蘇而躁動的,膽怯又茫然的。”⑤這種具有過渡性的敘事范疇一方面來自于“70后”成長的社會轉型期背景,另一方面也來自于魯敏的家庭背景(母親和不少親戚是鄉村教師)。這些人物譜系與東壩的田壟、瓜棚、灌漿的玉米、飽滿的豆粒一道,共同塑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美學風格,也為鄉土中國增添了重要的文學經驗。
二、匱乏、暗疾與孤獨
在“東壩系列”獲得不少獎項后,魯敏開始為寫作經驗的圓熟而不安起來,她決意轉向陌生、艱澀、未知的敘事地帶,“近乎病態地渴求迎面的枝條與暴雨、某些緊張與慌亂”⑥。新的敘事“冒險”表現為:在空間上,從“東壩”挪移到了南京等大城市;在主題上,從鄉人鄉事遷移到了具有現代性特質的深層思考,比如暗疾,比如死亡與匱乏。
魯敏的文學世界充滿了凜冽的灰調,筆下的人物非死即傷,非殘即病。《碎鏡》里的“我”沒有母親,《當我們談起星座》里的大林自殺了,《鏡中姐妹》里的小雙自殺了,《六人晚餐》里的丁成功自殺了,《此情無法投遞》中的陸丹青在“嚴打”期間因流氓罪被判死刑。在《未卜》中,大嫂二嫂因病死了,這使大哥二哥有了相同的鰥夫身份,也使人們開始擔心老三未來妻子的命運。《死迷藏》寫的是老雷下毒殺害了兒子,但這個家庭悲劇背后的原因卻讓人無法為這個父親定罪。魯敏筆下的死亡事件如此之密,以至于有評論家專門就這一主題進行了研究。⑦
死亡是人生常態,也是生命的自然進程,它“無處不在、不可避免、不可抗拒”,是“必不可少”的喪失。⑧只有當一個人以現代主體的姿態清醒而理性地直面“喪失”時,它才能夠褪去陳舊創面而成為建構新的生命形態的材料。對于魯敏來說,真實不幸的喪父事件成為了敘事之源。她在虛構中塑造父親,想象父親,與父親再度相遇,將他的“缺席”轉變為了永恒的“在場”。失父創痛由此得到了些許的慰藉和釋放,有論者稱為“自我修復式寫作”⑨。在《白圍脖》《墻上的父親》《六人晚餐》《惹塵埃》等小說中,均可覓見“魯敏之痛”⑩的來處與印痕。這一系列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都涉及了“喪父”:父親因意外或因病而亡,留下孤兒寡母應對艱難時世。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種喪失的后果,那就是“匱乏”:經濟的匱乏、情感的匱乏、家庭完整性的匱乏、個體生命體驗的匱乏。在經濟匱乏這個主題上,《墻上的父親》寫得最為細致、沉痛、可怖。母女三人住在19平方米的小單間里,與鄰居共用污水橫流的公共廚房和臭不可聞的公用廁所。母親想盡辦法在節省開支的情況下保證女兒的營養。好不容易吃一回排骨,母女三人像做賊一樣歡快而羞赧,拉下窗簾手齒并用,動用刀、鉗、錘子敲骨吸髓;母親做好了粉絲,妹妹不小心碰倒了盤子,粉絲倒了一地,妹妹趕緊趴到公共廚房油膩的地上舔食,鄰居被這駭異的一幕嚇得偷偷溜走……所有這一切無不訴說著、刻印著她們的苦熬苦掙。經濟的殘缺尚在其次,可怕的是由此帶來母女三人的極度不安全感。母親像冬日倉鼠一樣忙碌地節余和儲存,姐姐欲以婚姻為跳板將一家人從苦海中打撈出來,妹妹則對食物充滿了變態的熱愛。
如果說《墻上的父親》主要是對經濟匱乏進行細部呈現的話,那么,《白圍脖》則通過女主人公憶寧的寡淡婚姻和出軌,寫出了失父的孩子如何原封不動地重復了父親的錯誤,生命的輪回原來早就暗中埋下了伏筆。魯敏在小說里嵌入了不少父親的真實往事,將現實經驗進行了審美轉化,將特殊年代里驚世駭俗的風化事件與當下都市“豐富多彩”的情感生活進行比照,從而讓我們看到:在從前,“不道德”的父親擁有真摯熱烈的愛情;而現在,看似完美的丈夫和情人都喪失了對于愛的理解。當憶寧最終領悟到“這是人類的共同退化”時,她朝著虛空掉下了眼淚,喊出了從未告訴父親的話:“爸爸,我想你。”
與“喪失”“匱乏”有著同樣病態特質的是“暗疾”。作為偏離正常軌道又無時不潛伏在體內的存在,疾病總是能夠強烈地激發起人們的擔憂、害怕、恐懼和絕望等情緒,因此多被藝術家當作探察“人”的工具。當藝術家將自己的疾病經驗用藝術介體表達出來時,就“超越了主觀經驗”,完成了它的“客體化”。“疾病”在中外文學作品中都有經典呈現。在“70后”筆下,疾病敘事是他們承擔精神壓力時的生理與心理反饋,是他們在歷史與政治真空中發出的微弱吁求。盛可以筆下的女性多患有婦科病和不育癥,張楚筆下的女孩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弋舟的“劉曉東系列”以抑郁癥為主打,阿乙的人物患有分泌性疾病,東紫的人物有戀物癖和精神性幻想癥。
魯敏有一篇小說的題目就叫作《暗疾》。梅家人都有或顯或隱的“疾病”。梅小梅的父親患有“嘔吐癥”,“有事情正在發生、有事情需要決定、有事情容易出錯”就會嘔吐,“嘔吐”成為了常態;母親有記賬癖,不但記自己的,還要記小梅和父親的,她的心情如何與賬本是否“平了”密切相關;姨婆長期患有便秘癥,一談到大便問題就津津有味,興頭十足。小梅的幾個相親對象都被姨婆熱心聊大便嚇跑了。梅小梅的病更為隱晦,她在報社做夜間校對,生活毫無樂趣。她患上了“退貨強迫癥”,喜歡去高檔商場買東西,很快又原封不動地退掉。最后,梅家所有人都滿意地通過了小梅的相親對象“黑桃九”。他溫和賢良,彬彬有禮,對一家人提出的古怪問題對答如流,堪稱完美。然而,在婚禮上,他的“暗疾”也發作了。他用燃著的煙頭把粉紅色氣球一一燒破,咬牙道:“我恨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人,整個世界……”這無來由而廣布一切的恨意和“暗疾”,比梅家人要嚴重得多。
《暗疾》由此成為包含著魯敏重要母題的作品,這個詞也成為了獨屬于她的標簽。“N 種狂人、病人、孤家寡人、心智失序之人、頭破血流之人、心灰意冷之人,進入了我的小說。我毫不回避甚至細致入微于他們的可憐可憎與可嘆,而他們的病態每增加一分,我對他們的感情便濃烈一分。”人之所以會患上“暗疾”,多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在《墻上的父親》中,王薇患上了嗜吃癥和偷竊癥。《六人晚餐》中的曉白和王薇一樣失去了父親,同樣患有嗜吃癥。他們對于食物的貪婪都來自于強烈的不安全感,心理醫生是這樣給王薇姐姐解釋的:“她為何那么喜歡吃?人在胃液分泌過程中,會形成微弱的自我麻痹,近乎忘憂,這成了你妹妹感知家庭安全感與滿足感的重要通道。”魯敏筆下的“隱疾”林林總總,別開生面:《白天不懂夜的黑》中的失眠癥,《字紙》中的收集癖,《惹塵埃》中的不信任癥,《百惱匯》中的偷窺癥,《不食》中的怪口味,《死迷藏》里的偏執狂,《在地圖上》里的地圖癡迷癥,《鐵血信鴿》里的養生癖,等等。在《有夢乃肥》中,甜曉患有多夢癥,頭日做夢次日竟然部分或全部實現。這個“特異功能”幾經反轉,從招人嫌到為她帶來各種福祉,使她成了眾人仰慕的“夢婆”,但沒想到她喜歡的男人竟然懷疑她是依據夢的指示在談戀愛。那么,到底是生活依夢而為呢,還是為了需要去編織夢境、再向眾人傳播假夢呢?這真是一個難纏難解的悖論。而那些聽到假夢的人,比聽到真夢還要醍醐灌頂,他們是不是也有“暗疾”呢……
在魯敏的作品中,還有相當多篇幅寫的是具體的生理疾病:心臟病、癌癥、中風等。這些生理疾病和“隱疾”一樣,與主人公的性格、命運構成了相互賦形、彼此指喻的關系。《碎鏡》中,優雅高傲的郝音患有說不清楚原因的小毛病:嘔吐、眩暈、胃痛、抽筋、流鼻血、發低燒。這些突如其來的小病可能來自于她的感性身體對于理智生活的“暴動”。在《逝者的恩澤》中,紅嫂患有乳腺癌,這是因為丈夫忽略了她的身體,她也同樣冷落自己的身體。《取景器》里的男主人公得了絕癥,雖然小說沒有直接提到原因,但在他臨終前的回憶中,與情人甜蜜激昂的回憶交織在一起的是與妻子之間乏味寡淡的生活。攝影師情人/家庭主婦妻子,精神/世俗,歡娛/厭倦,種種對立導致了他的壓抑,壓抑又導致了疾病,這在《青絲》中的校長、《白圍脖》中的父親身上都有所體現。由于感情不如意,他們長期生活在苦悶之中,又囿于身份和所受教育,無法任性妄為,自我壓抑之下便生了絕癥。這也印證了蘇珊?桑塔格對于疾病原因的考察:“依據有關癌癥的神話,通常是對情感的持續不斷的壓抑才導致了癌癥。”人因壓抑而患病,疾病又反之成為病人新的“牢籠”:“疾病削弱病人,限制他,使他失去活動能力,減少他和周圍世界正常的交往,使他日暮途窮而不得不依靠他人。疾病導致病人產生軟弱、畏葸、厭惡、異化和悲世的情緒,導致精神和肉體的衰敗并把病人隔絕在一個無望的世界里。”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對于“病人”敬而遠之,他們的病原體不會傳染,但他們的情緒卻帶著比病菌還要強烈的侵入感,將周遭的世界都染變為了病態。
有研究者統計過,在魯敏從2001年到2012年的小說中,共出現了88位病人、約100多種疾病,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在魯敏的隨筆集《我以虛妄為業》中,有一節名為“疾病解說者”。魯敏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解說了“靜脈曲張”“肩周炎”“偏頭痛”“眩暈癥”“肺結核”。她將“疾病”作為理解“人性”的重要途徑,同時,當她向著“病體”舉刀時,最終將這刀刃對準了自己:“我病得同樣地久、同樣地深。”
在魯敏的作品中,有一個迄今為止尚未被廣泛關注的主題:都市生活的孤獨、疏離、空虛、無聊,它們可能也來自于精神上的匱乏。魯敏通過表面熱鬧喧囂實則冷漠隔膜的狀態,道出了都市生活的孤獨本質。所謂孤獨,就是一個人從萬物皆有關聯的世界中抽身而去,仿佛切斷了與周遭所有的聯系。在《致郵差的情書》里,M代表都市白領,喜歡網絡購物。羅林生活在底層,為了衣食老小而奔波,不同階層的生活完全不同,但都同樣地互不理解,共陷孤獨。《企鵝》里的快遞員“快快快”成功地約到了前臺小姐,想讓她快樂起來,沒想到她來赴約的原因是出于對“快快快”的同情。兩個人都深陷泥淖之中,卻因隔膜和誤會而將自己的優越感置于他人之上。一旦真相敞開,誰又能說誰比誰更幸福、誰比誰更可憐呢?在《寫生》里,丁旦參加老汪組織的紫色慈善之夜,拍賣掉了自己的四節詩歌課,購買者是一個“錢祖宗”艾麗絲,她還拍下了一個女畫家來給自己畫裸體畫。每個人都按照商業規則認真行使職責,偶有生理需求而在一起,但他們之間的距離比太平洋還要遙遠。就連艾麗絲渴望丁旦對她的裸體畫像來一個擁抱這么簡單的要求也成了一種奢望。
相比陌生人之間的疏離,親人、情侶、閨蜜之間的疏離更讓人感到凄涼。《或有故事曾經發生》通過記者的視角探尋未婚女孩米米燒炭自殺的真相。米米生活在當下常見的父母離異的家庭。她在郊區房子里自殺,那是她的父親及其女友秦老師的居住地。小說以這樣的驚悚事件為敘事起點,通過對謎底的探索一展都市人的精神圖景。按理說,米米之死最傷心的應該是她的父母、男友和閨蜜。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沒有一個人知道米米自殺的原因。合伙開美甲店的閨蜜初音對她的自殺無動于衷,男友志華完全不知道也不關心她的狀態。米米母親對這個悲痛事件采取了自我封閉和麻痹狀態,米米父親正在考慮將“兇宅”低價出售,他的一席話讓記者“我”感到寒心和震驚。
“我跟米米是沒啥話講的。”看看我,修正了一下,“我跟她媽也沒有話說。跟秦老師也一樣。我啊,跟所有的女人都沒什么共同語言”。
米米的親人朋友的冷漠來自于孤獨和疏離。玩cosplay的初音是孤獨的,修理手機的志華是孤獨的,去清涼門唱歌的母親是孤獨的。那個與米米住同一小區、每天定點坐在固定位置了度殘生的老頭也是孤獨的。他不無自得地點評著米米及和她同住的人,其實表述得顛三倒四,一看即知長久沒有跟人交流過。記者的追索探查、尋根問底更像是一個殘酷的解構過程,不但沒有查到米米自殺的原因,就連她的生活、她長什么樣都越來越模糊,成了一樁“羅生門”,以至于讓我們感到,對于米米來說,活在這樣一個冰冷無情的人間,還真不如自殺。
在《當我們談起星座》中,一群風水大師功成名就,其中的大林為人熱心,穿針引線促成了不少體面熱鬧的聚會。有一天他突然自殺了,大家才想起來對他一無所知。一個“成功”的女主播頗為傷感,問大家是否知道關于自己的信息,結果當然是一樣的。當代人的窘境和困境一望即知。人們平時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以“社交禮貌”之名互不探究底細,實則是對彼此完全沒有興趣。還有比這親密接觸之下的一無所知更加荒謬的嗎?還有比死亡之后連亡故消息也不知該送達何人更加凄涼的嗎?
有人在“孤獨”中領悟生命的秘密,有人則在“孤獨”中無聊地活著。“無聊”這個主題在存在主義哲學那里有著充分的闡述。海德格爾將“無聊”分為三類:“被某事物搞得無聊”“在某事物中感到無聊”和“深度的無聊”,三種無聊的共同點是主體感受到的無意義、無價值。在中國當代文學中,“無聊”被賦予了虛無主義特色和日常生活的灰暗色調,如1990年代朱文筆下的小丁,他生活在一個經歷了希望與絕望、謊言與欺騙而后開始麻木的時代,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如果說,每個有特色的時代都會向人提出一些重大的精神問題,我想你一定會同意,在今天的生活中,‘無聊’正是這樣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精神問題。”這個論斷放在今天同樣成立。
在魯敏的小說中,“無聊”因濃重的荒誕性和解構性而具有了后現代主義意味。在《西天寺》中,符馬一家去墓園探望爺爺。一路上,奶奶、媽媽、小姑媽、大姑父各有各的心思。吃過飯后,符馬約了相熟的女孩一起去快捷酒店。然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他們的約會,而是將符馬緊緊圍捆住的無聊情緒:“現在這個世界什么好東西都沒有了,只剩下無聊,無聊得遮天蔽日,透不過氣來。”“為什么每一樁事情,或遲或早,殊途同歸,都會感到無聊,這無聊,大得像天一樣。”符馬是中國的“局外人”默爾索,他比大多數人都敏感而深刻地感受到了無聊。不同的是,他不可能發起像默爾索那樣的反抗。當代生活的深度悖論在于:主體試圖通過種種身體活動來反抗無聊,但反抗本身也被證明是無聊的。于是,無聊感更深了。
更多時候,魯敏筆下的孤獨和無聊并不像《西天寺》那樣有著存在主義色彩的思考,但它們卻像嚙痕一樣無處不在。《黑暗中的情侶》全由對話組成,女人想拉開窗簾在月光里睡覺,男人卻只想早點睡過去以積攢體力應付次日的工作。兩個人的本意在言辭的較量中彼此錯位,南轅北轍。《在四十七樓喝酒》中,無論是離婚后時尚的NONO,還是標準的賢妻良母曉玫,抑或別有用心追求NONO的尼克和托馬斯,都陷落于各自的心獄。“他們因為孤獨而聚會,并在聚會之后又收獲更多的孤獨。人們就一直是這樣,也將永遠這樣。”47樓的懸空感就是都市孤獨的標配。《隱居圖》里,舒寧和孟樓大學時是一對戀人,曾經狂熱追求過浪漫。多年后,舒寧已是“成功人士”,孟樓成為眾人眼中的“失敗者”。有意味的是,無論是理想主義還是現實主義,他們與伴侶、家人甚至舊日戀人在一起時都感受到了冰冷堅硬的孤獨與隔閡。
至此,魯敏對都市人進行了冷峻的掃描。既然生活是如此地孤獨無聊,那活著還有意義嗎?魯敏有一些作品寫到了脫離世俗而追慕“高處”的人生狀態,或許能回答這樣的疑問。在《謝伯茂之死》中,陳亦新給自己虛構了一個好朋友“謝伯茂”,他給謝伯茂寫信,地址是自己喜愛的路名:百貓坊、秦狀元巷、邀笛步、掃花館。這些充滿南方古典氣息的地名在生活中早已死去,無人能收到的信件安撫著他無意義的生活。《伴宴》里,民樂團團長仲熙不得不接下伴宴的活兒,但對于不愿伴宴的琵琶名家宋琛別有一份寬容。這份寬容里含有暗暗的期待,希望宋琛能以技藝和堅守保留民樂的尊嚴。在小說最后,從宋琛說的“古器樂的材質,總取于天地自然”,仲熙想到“這些古器,從來就是這么自在的,高于廟堂,或低在陋巷,都在它本身無關,正所謂近者自近,遠者當遠”,則是那一份寬容、期待、念想的悠遠升華。
生而為人,不但有匱乏、隱疾、生理疾病,還有一言難盡的種種細小的煎熬、孤獨、無聊、痛苦,作家對此完全了然,她早就在《博情書》中說過,“人活著,本來便是一場漫長的牢役”,“孤獨與隔絕,才是婚姻面具后的永恒真相”。在《墻上的父親》里,王薔在出嫁前對妹妹暗自道出:“你并不孤獨,因為人人都孤獨。”孤獨是常態化的存在,這是魯敏對當代生活的洞徹。像宋琛那樣將精神放置在“高處”,或者將“高處”的精神當作理想去追隨,這,或許是魯敏為我們開出的都市孤獨癥的“藥方”和“解毒劑”吧。
三、身份/身體:抵達生命認知的路徑
在近期創作中,魯敏將重點轉向了“身份”和“身體”,這兩者皆與主體的生命認知相關。“身份”是主體的社會形式,指的是“與另一個人或團體,或和一個理念,和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自然的圈子共同具有或共享的”資源。“身體”則是主體與生俱來的物質形式,是對世界產生感知的介質,“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身體的實際嵌入是維持連貫的自我認同感的基本途徑”。
在魯敏的小說里,人物不斷地變換和尋找新的身份,以期找到另一個“自我”,這種看似不現實的做法反而夯實了他們搖晃不定的現實感,促使他們重新理解和確認生活的邊界。在《小流放》中,穆先生找到了前租客留下的名片,其中有一張“盱眙十三香龍蝦南京銷售代理 范志貴”。他對這個身份很感興趣,于是給自己印了名片,扮演起了“范志貴”。在《大宴》中,大家口口相傳的容哥據說可以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為了請容哥吃飯,人們打破了頭。容哥最后果然沒有來,而且據可靠消息說容哥不是“哥”而是“姐”。想象和錯位的黑老大身份掌控著人們的喜怒哀樂,而這更像是庸眾心造的一個幻影。《球與槍》是一個典型的關于身份的文本。小說設置了兩個長相一樣的男子穆良和AB。穆良喜歡安靜,呆坐辦公室,從事無聊的工作;AB喜歡動蕩,居行無常,身手矯健地違法犯罪。穆良借助AB的視角看到了自己的生活,這使他自愿頂替AB去認罪坐牢,因為“反正隨便呆在哪里,與坐辦公室,去菜場,或呆在妻子身邊,并沒有多大的差異”。AB就是穆良的另一個自我,“這世界上不止我一個”的真切感受強化了穆良與世界的黏合度。
長篇小說《奔月》(2017)是魯敏探討“身份/身體”問題最出色的作品。小說講述小六如何借著一場車禍將自己從“南京人”成功地變成了“烏鵲人”。在南京,小六循規蹈矩,是賀西南眼中膽小文靜的妻子,是公司有前途的培養對象。隨著小六在車禍中的“失蹤”,她在南京的“真實”面目一點點浮現出來:在張燈的陳述里,她是一個床上好手;在“閨蜜”綠茵的講述里,她好社交,得心應手地周旋于男人中間。在烏鵲,小六由于身份問題,不得不依賴于偶然結識的林子,住在出租屋里,生活漂浮不定。小說通過小六在南京和烏鵲兩個地方的生活,探討都市人企圖逃逸日常軌道、對自我進行重塑的愿望。林子幫小六拿到了烏鵲的合法身份,這個身份確定之時就是小六抽身離開之時。烏鵲的確定性、庸常性與南京又有何區別呢?可是,當她回到南京時,恰好目睹深愛她的丈夫正在向她的“閨蜜”求婚。她再次面臨是否抹除真實身份自行消失的兩難困境。
關于身份的深入探討還體現在小六的“薄被子理論”中。家里的被子掉落,被鄰居收好,小六去取時,發現被子在鄰居家跟在她家一樣毫不違和。推而廣之,鄰居家的丈夫和妻子與自己家和別人家的也無甚區別。這套理論在《在四十七樓喝酒》《無邊無際的游泳池》等文本中也時常冒出來,可以感覺到魯敏對這套理論的普適性充滿了信心。此外,小說還提供了兩個關于“失蹤”的互文本:小六的父親、烏鵲房東家的孩子,他們都無緣無故地消失了,這也為小六的身份變化提供了合理性。通過小六的虛/實、有/無、缺席/再現,魯敏試圖回答都市人關于自我和身份的困惑與好奇。
與此同時,她還要探討一個更具永恒性和終極意義的命題。如果我們知道生命終將是一場虛無,那么“我”的邊界和范疇在哪兒,存在的意義是什么?這可以解釋她為什么會從“詩意”“精神”返回到對“身體”的書寫:“很年輕的時候,我對構成一個人的幾個方面,曾有個一本正經的排序,降序:精神、智性、天賦、情感、肉體。那時候肉體是用來墊底的,覺得肉體是可以受苦的、可控制和可踐踏的。”但人到中年,目睹許多所謂精神層面的事物遭到挫敗紛紛落逃,“最終恰恰是肉體,以一種野蠻到近乎天真的姿態,筆直地撞向紅線,拿下最終的賽局”。由此,她認識到了“肉體”的重要性,不惜親自上陣“為荷爾蒙背書”。
魯敏用“荷爾蒙”“肉體”等更具生理特質的詞匯來指代“身體”。事實上,中國讀者對于身體書寫并不陌生,從1930年代的海派小說,到1990年代陳染、林白的私人寫作,到衛慧、棉棉的身體寫作,再到21世紀底層文學中的農家女形象,每個階段都因社會、經濟和文化語境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特色。魯敏以“身體”為中介記錄著當代人的生活,將之推到了社會化、哲思化和具有生命感的認知層面。“我們的身體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它的記憶,它的遭遇,它的壓抑的歷史和輝煌的歷史都值得記取。”有的身體關系通往柏拉圖之愛,如《枕邊辭》,一場身體相貼的純潔經歷成為男主人公一生的心結;有的身體關系重新定義現代人的交往方式,如極具敘事實驗性的《繞著仙人掌跳舞》;有的身體關系記錄著都市情感的疏離,如《幼齒搖落》;有的身體關系通向謀殺和犯罪,如《徐記鴨往事》和《三人二足》,小說中的男女肉搏已然褪卻了情欲色彩而轉化為一場場惡意相傷相殺,綻露著當事者的黑暗心淵;有的身體接觸則通向新生,如《荷爾蒙夜談》,雕塑家何東城竟然在飛機上的不軌事件中重新獲得了藝術感受力。就像他自己所說,當脆弱渺小的個體感到自己正在與無垠進行對接時,唯有肉體幸福的眩暈和顫栗才匹配得上這樣的“震驚”。
魯敏一改從前的鄉村抒情與都市經驗敘事,專心致志地寫起了“身份”“身體”“肉體”,一部分人視之為“低俗”。在我看來,這種書寫里恰好包含著魯敏對于生命的敏銳感知。她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是“身體”而非其他東西支撐著我們從年輕到年老,從生到死。身體的變化是一切變化的“原點”。在《無邊無際的游泳池》中,以泳池為背景烘托出的身體差異何其之大。童年和青春的身體甜美白嫩如人參果,老了卻極度敗壞衰朽,連老頭和老太太都難以分別,也難怪人們勢利的生理反饋往往親狎于前者而力避后者,而主導這一切的正是時間:“時間,真跟這泳池里的水一樣,在它里頭,男人女人、小孩老人,都只是一根浮木而已。”時間的偉力可以對身體進行“退化”式區分,也可以消滅身體的巨大差異,直至身體本身。
對這個主題的領悟為魯敏帶來了簡潔有力而充滿禪意的書寫,這就是《火燒云》。小說中的男主人公原為高校副教授,后突然放棄一切,上山當起了居士,所寓之處名為“云門”。伴隨著身份轉換的是他在生活方式和身體受難兩個層面的互喻。他的生活清淡克制,身體卻時發隱疾。一個女客非要來云門隱居,她飽受男人和生育之苦。居士不堪忍受她沉醉于往事的絮叨和對世俗之物的眷戀,先是鎮日抄經,后下山還俗。小說最后,女客死于云門的一場火災。魯敏通過對比式書寫,在簡短篇幅里密度極高地置入了她對身份、身體、性別、生死等問題的思考:居士和女客,一個有意隱居,一個無心逃避;一個身有隱疾微恙而不堪其苦,一個飽受身體之苦而毫不在意;一個肉身尚在卻心無掛礙,一個肉體消亡而留下了無數孽債。在豐沛細節的對照中,作家不動聲色地呈露出了人生的虛妄、虛無。說到底,人生于世,只有身體誠實地記載著時光流經的脈絡與形狀。辨認出了一個人的身體變化,也就能辨認出他的生命本相。我以為,這正是魯敏“身份/身體”書寫的價值和意義。
迄今為止,魯敏已經涉足多個敘事范疇:鄉村的溫情、城市的孤獨、個體的生命探索,都在她筆下自成體系。就她目前的寫作狀況而言,“身份/身體”書寫似乎也已經臻至成熟,那么,她可能會很快進入下一個新的敘事領域。想到魯敏的勤奮、才華、韌性,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過程還將出現令人驚訝的更新與嬗變。
注釋:
①魯敏:《青春期:閃電前的悶熱時光》,《回憶的深淵》,昆侖出版社2013年版,第4-5頁。
②魯敏:《十二年,這是一條寫滿寂寞的路》,《華商晨報》2010年11月10日。
③魯敏:《思無邪》,《回憶的深淵》,昆侖出版社2013年版,第253頁。
④⑤魯敏:《我是東壩的孩子》,《文藝報》2007年11月15日。
⑥魯敏:《茫茫黑夜漫游》,《我以虛妄為業》,河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154頁。
⑦岳雯:《未知死,焉知生——魯敏小說論》,《南方文壇》2017年第4期。
⑧[美]朱迪絲?維爾斯特:《必要的喪失》,張家卉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導言第2頁。
⑨翟業軍:《魯敏:自我修復式作家》,《人民日報》2013年7月23日。
⑩梁鴻:《魯敏之痛》,《揚子江評論》2015年第5期。
[聯邦德國]維拉?波蘭特:《文學與疾病——比較文學研究的一個方面》,方維貴譯,《文藝研究》1986年第1期。
魯敏:《背叛與冒犯》,《我以虛妄為業》,河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149頁。
[美]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程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頁。
朱昱熹:《論魯敏小說中的疾病敘事》,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2014年。
魯敏:《疾病解說者》,《我以虛妄為業》,河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244-265頁。
魯敏:《或有故事曾經發生》,《夢境收割者》,中信出版社2021年版,第85頁。
[德]海德格爾:《形而上學的基本概念》,趙衛國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117、159、198頁。
王曉明:《在“無聊”的逼視下——從朱文筆下的小丁說起》,《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頁。
[英]斯圖亞特?霍爾、保羅?蓋伊:《文化身份問題研究?導言》,龐璃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頁。
[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王銘銘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11頁。
劉雅麒、魯敏:《生而為人,必有暗疾》,《北京青年報》2017年1月16日。
魯敏:《為荷爾蒙背書》,《名作欣賞》2017年第5期。
魯敏、郜元寶、黃德海:《〈荷爾蒙夜談〉:在理智與情感之外》,《文學報》2017年3月30日。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