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長篇新作《回響》新書發布會舉行
6月20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作家東西長篇新作《回響》新書發布會在北京PAGEONE書店舉行。文學評論家李敬澤,潘凱雄,張清華,張莉與作者東西參加活動,和讀者交流并分享讀書感想。
《回響》新書發布會現場,左起:趙萍、東西、李敬澤、潘凱雄、張清華、張莉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在致辭中回顧了作家東西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淵源,認為東西在保持良好狀態的同時,在創作上仍然追求不斷的突破。
東西新作《回響》講述了女主人公冉咚咚在偵破兇案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丈夫私自開房的線索,于是,她既要偵破案件又要偵破感情的謎團,兩條線上的心理較量同時展開,既呈現了現實的復雜性又描寫了心靈的浩瀚。因為作者深挖每個人物的心理,所以,有評論家將作品稱為“心理現實主義”小說。
由于小說涉及大量的推理和心理知識,東西坦言寫得并不輕松,僅僅開頭,便構思了多個版本,從2017年初春一直寫到了2019年夏末。在創作《回響》之前,東西從未寫過推理與心理方面的小說,因此他花了許多時間惡補這方面的知識,以求行文中的每一字句都合乎人物心理與生活現實。寫小說不是講故事,他進行得異常艱難。以至于每寫一千字,都要停下來細細審視,找錯誤,找缺點,補細節。寫作狀態在卡夫卡式的難以推進與巴爾扎克式的拼命前進中反復跳躍:“有時寫著寫著突然不想寫了,停下來思考兩天,發現排斥的原因要么是人物把握不夠準確,要么是情節推進不對。總之,一旦產生排斥情緒,我就知道困難降臨,必須讓障礙屈服。”這部小說從構思到完成,用時四年。
《回響》是東西繼《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之后的第四部長篇小說,除了保持他一以貫之的寫作風格之外,還擁有了更為客觀和深刻的書寫,也多了一份對人物和現實的深層理解。東西有高度自覺的文體意識、對現代小說形式的深入思考、步履維艱的文學實踐、對當代日常生活的勇敢逼視等都在《回響》中有了集中而且純熟的表達,既因循承續,又革故鼎新。
《回響》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李敬澤曾說東西的語言是“刺在黑緞上的大花。”在發布會上,他以唐代詩人李冶極富思辨色彩的詩句“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來為“東西”這一筆名和此次《回響》的嘗試做注解:“東西是一個寫到東必定寫到西、寫到西必定看著東的小說家。東西寫《回響》,就是寫的這至近、至遠,至親、至疏。”
他認為,就懸疑推理的敘事外殼而言,這類小說產生于十八九世紀的大城市中。隨著工業化發展,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生活在其中,周圍都是陌生的世界和陌生的人,于是世界成為一個有待于偵探推理的對象,我們自己也變成需要去探究的對象。對外,我們尋求真相;對內,我們尋求真我。“不管對內還是對外,在表象之下一定存在一個絕對的、真的東西。這是當代人對世界和自我的一個基本的設定。”
但這種設定和認知一定是真實的嗎?“我們現代人如此執著的那個真究竟是什么?就這樣尋來追去,結果我們可能發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永遠不可能有結果和結論,但是,在探究的過程中,生活已經被毀壞了。我們對所謂真相的探究等于預先設定了對真實生活的不信任。”在這個深層邏輯上,李敬澤認為:“《回響》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對于人的生存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非常復雜的反諷的小說。”它將我們驅離于根深蒂固的習慣,將眾多外設的固定話語變成能夠被意識到的對象。
潘凱雄表示,《回響》的敘述十分精彩,既好看又耐讀:“東西著迷于對心靈的探索,這在他十五年前所作長篇《后悔錄》中就已經有所呈現”,而《回響》不僅進一步深耕細作,且較以往之作更為厚重。 “每個人物都提供另外一個角度,實際上帶來的是社會的、時代的、個人的、家庭的切面標本,這使得作品的厚度大大增加,我們穿透其中能看到時代、社會對個人的影響,也能看到不同切面的人生以及人的深層心理與復雜情感關系。”
張清華非常贊賞東西超越本能寫作,自覺地處理廣泛、復雜、深刻命題的寫作姿態。他用“推理其外、心理其內,倫理其表、哲理其實”概括《回響》。他說,“《回響》的觸及面非常廣闊,細部觀照精微、細膩,這是東西的厲害之處。”他認為大作家的終極境界是哲學。“而東西恰好也是有哲學的作家。近現代以來的諸多重大哲學命題,《回響》都有所包含。”
小說的敘述邏輯同樣給張清華留下了深刻印象。“東西是一個有敘述邏輯的作家,他從來不按照生活的表象來敘述。他是按照敘述的邏輯、戲劇的邏輯,人物的心理邏輯、作品的藝術邏輯來寫作。”在這個意義上,他認為東西是小說家中的藝術家。
張莉主要基于《回響》的女性視角、女性聲音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回響》是女性來辦理女性被殺的案件。但它和我們通常知道的那種女性聲音、女性視角不一樣。東西筆下的女性形象也和以往作家所塑造的不同。我們可以在這部作品中看到不同女性面對情感、生活、職業的不同方式。她們都非常有力量。”
她認為東西的敘述非常冷靜,作家面臨的是心靈的真實,是這個時代人的表象和內面:“表面上我們有一套說辭,但是內心還有另外一套說辭,而大部分作家書寫的是現實中表面的說辭,但是東西進入的是我們心靈的內部。人物內心的波折是怎樣的?——東西把波折的漣漪寫了出來。”
張莉還深入分析了《回響》中關于情感表達的部分:“如今我們談論愛,總是有許多禁忌,比如丈夫的副駕駛不允許乘坐妻子之外的女性友人。這種掌控,是真正的女性的強大嗎?《回響》寫了我們時代情感模式在現實中的回響——發問什么是愛?如果一個人通過別人的愛確證自我,這是真正的強大嗎?愛里面的強大究竟是什么?他寫了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避而不談的一種傳染病,就是愛的匱乏和對他人的不信任,以及對愛的能力的饑渴;寫了我們每個人對那種穩定的、踏實的情感的渴望和不可得。”
東西對自己作品的解讀則抱有十分坦然輕松的態度:“我想寫的是,其實平凡的生活就是最浪漫的生活。我寫一個警察要戰勝案件的迷局,還要戰勝丈夫出軌的迷局,同時戰勝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壓力。她要戰勝三個難題,最后把兇手繩之以法,她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歡迎大家對這部作品進行批評指正,也十分期待讀者朋友們的檢驗。”
(本文圖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