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的“入圍”與“突圍” ——以溫燕霞的《琵琶圍》為例
內容提要:近年來,脫貧攻堅題材文學既在敘事模式上賡續了以往鄉土文學和現實題材寫作的風格,又在文學表達層面進一步豐富。溫燕霞的《琵琶圍》以扶貧工作中的“扶志”為重心,將筆墨更多地投入到對人內心和思想的揣摩,將縱深的歷史視野與開闊的當下時代意識相結合,通過傳統傳承和時代精神相結合,賦予作品更豐富的騰挪空間和內在意蘊。
關鍵詞:溫燕霞 《琵琶圍》 脫貧攻堅 現實題材
2021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之年。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來,我國社會各方面對鄉村經濟和民生給予了重點關注和幫扶。鄉村振興,鄉土面貌日新月異,不僅是對提升經濟水平和物質條件的緊迫需求,也是文化的重要戰場。“在‘時代與文學’的命題下……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敘事,正在與當下的中國生活、中國經驗發生著更為密切的關聯——新的時代,敦促廣義的文學敘事發生新的變化,同時又對文學敘事提出新的要求與新的課題。”①作家應如何用文學來記錄、謳歌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永載史冊的空前壯舉,為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同艱難惡劣的生存條件、落后的生活理念進行如火如荼的斗爭留下寶貴的文學記錄,以文學的力量來助推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是一個重要課題。
作為當下文學創作的重要敘事語境,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創作既在敘事模式上賡續了以往鄉土文學和現實題材寫作的風格,又在文學表達層面進一步豐富。具有地域特色的話語體系,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民情,各地的鄉村生態和文化樣態,性格迥異的扶貧干部、困難群眾以及農村新人,山鄉巨變和現代化進程的奮斗圖卷等等,都賦予了脫貧攻堅題材的現實主義寫作以新的內容與新的時代精神。
江西作家溫燕霞將視野聚焦在扶貧領域,足跡遍布贛南、贛西、贛東地區,她與扶貧干部、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反復實地采訪和考察、推敲細節、核實政策,積累了大量素材,“那些來自泥土的故事,給她帶來了充沛的創作靈感和激情”②,也醞釀出了真切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由此創作出的長篇小說《琵琶圍》,于2020年9月在《人民文學》發表12萬字節選版,42萬字版于2020年12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同時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重點扶持項目及“紀錄小康工程”主題書單,引起了不俗的反響。
《琵琶圍》虛構了一個位于“三省通衢”的贛南原中央蘇區山區的貧困村“琵琶圍”村,講述了村民脫貧和易地搬遷的故事。這座琵琶形狀的圍屋飽經戰亂和滄桑,在時代更迭中幾經易主,見證了革命先輩的頑強斗爭和壯烈犧牲,也鐫刻著帶來山鄉巨變的扶貧工作成果。伴隨著新時代新政策,原有的70多戶居民大部分搬遷到更適宜居住的城鎮,剩下10戶貧困人家,各有各的困難和心結,堅守在圍里,扶貧工作陷入了攻堅的僵持階段。應貧困群眾的要求,縣里派文化館的副館長何勁華和干部金彩鳳去解決問題,由此展開了一段艱難的“入圍”與“突圍”。溫燕霞緊貼黨和國家關于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的政策,通過描摹時代大背景下的物質和精神貧困的人民群眾最真實的生活圖景和最細微的思想動態,吹響時代的號角,反映出我國脫貧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長篇小說《琵琶圍》作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琵琶圍》作出了高度評價,認為“《琵琶圍》是2020年長篇小說的一個收獲,以小切片寫出了大時代風貌,展現了中國在消除貧困進程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代表了當前我國現實題材文學出版的較高水平”③。在書寫時代和政治的洪流中,溫燕霞找到了自己作品的定位,她跳出脫貧扶貧主題文學常見的話語視域,情節上并不注重鋪排扶貧工作的宏大規模,而是以扶貧工作中的扶志為重心,將筆墨更多地投入到對人的思想和內心的揣摩,真實地表達了人的思想狀態的起伏轉變,在內部空間的騰挪轉合中給作品賦予了更豐富的文學意蘊。
一、歷史視野與當下意識
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語境下,不乏展現新時代新氣象、鄉村精神氣韻,描繪中國扶貧宏大而感人場景的現實題材力作,被廣泛關注和評論。《琵琶圍》講述的是在交通不便、土地和資源貧瘠、只留下老弱病殘的琵琶圍,在國家政策、有關單位和個別企業家的扶持下,扶貧干部春風化雨的動員和幫助下,貧困戶轉變思想,克服重重困難,踏上了脫離貧困、邁向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跟其他弘揚主旋律的優秀現實主義小說不同,《琵琶圍》不注重宏大敘事,沒有重墨塑造扶貧干部的高大形象,也不刻意營造感人事跡,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善于抓細節構建生活真實和歷史真實,突出人的主體性和復雜性,集繼承傳統精神和追尋時代價值于一體,營造多層次意蘊空間。
小說情節上設置了兩條敘事線,這兩條線關乎兩場戰爭:主線是正面呈現的正在琵琶圍開展的脫貧攻堅戰。琵琶圍開展扶貧工作的干部被釘子貧困戶們暴力趕出琵琶圍,以何勁華、金彩鳳兩人為代表的扶貧工作人員繼而肩負起攻堅重任,通過排查摸底弄清楚每一戶貧困戶的困難所在,想盡辦法消除他們的思想痼疾和顧慮,根據每戶人的特點,一點點地摸索出適合琵琶圍村民的增收途徑,幫助他們組織合作社,招商引資,網絡直播,開展種植鐵皮石斛、食用菌、香菇、黃豆,發展養雞、竹編等生產項目,扶貧工作組和貧困戶相互之間逐步建立起了信任和友誼,最終實現貧困戶脫貧,搬離琵琶圍。副線穿插在主線情節之中,是以啞伯的身世之謎作為引子,通過歷史史料、第三者轉述等,拼湊出了在琵琶圍發生的革命戰爭,還原了中國共產黨為了貧苦人民能夠翻身當家過上好日子,奮勇戰斗直至犧牲的壯烈場面。
這兩場戰役時隔幾十年,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帶領人民群眾發動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都取得了勝利。作者將中央蘇區的革命戰爭與攻堅扶貧戰穿插在一起,歷史和當下現實互文,以當下的扶貧工作接續了當年紅軍為貧苦人打天下,優良的革命傳統和共產黨人的初衷一脈傳承。現實中,何勁華、金彩鳳等扶貧人員為貧困戶想方設法做實事,橘子婆則作為歷史見證者,將歷史和當下現實牽連在一起。她看到何勁華為他們做事不求回報:“你們和楊書記像當年的紅軍吶。那時紅軍在我屋里食飯要給我伙食費,我不肯收,他們就放在桌邊上。要是行軍路上挖了老百姓的紅薯,也要在地里埋幾枚銅板,硬是不占我們老百姓的便宜”④。她看到石浩財他們貪占村集體便宜,憤憤不平,“想當年紅軍寧肯自己吃不飽,也不會讓老百姓餓肚子,老百姓心疼紅軍,口糧送給紅軍,自己吃糠咽菜,拆下門板送給村蘇維埃當擔架,那時哪個也冇想到要占集體的便宜。我打死你這個只想占便宜的懶鬼!”⑤而另一位歷史見證者啞伯,一直默默照顧橘子婆,守著戰友犧牲埋葬的地方,本本分分做人做事。雖然“沒有顯赫的戰功,更無遠揚的威名,但他為革命信仰、為紅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即便別人誤解、冤枉他,他也不改初心!”⑥這一段是對啞伯一生的總結,又何嘗不是作者對當下千萬默默無名的扶貧工作人員,為非親非故的貧困戶們脫貧奔小康而犧牲自己小家、無私奉獻的肯定和感恩。回望歷史是對扶貧隊工作出發點和目的的間接解答和呼應,也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的“志”的突顯。
溫燕霞書寫扶貧工作,除了進行歷史回望,還賦予了其強烈的時代氣息。
小說呈現出了與當下現實相契合的時代和生活氣息。因為水庫的修建,琵琶圍像孤島一樣,與外界地理上的聯系只有一條險路,但網絡和信息并不是與外界封閉隔絕的。作者將信息化和現代化手段植入扶貧工作,比如手機直播,一方面直播是我們常見的帶貨致富的扶貧手段。在這部小說中也有相應的片段,何勁華的兒子、兒媳充分結合琵琶圍貧困戶的特長,通過網絡渠道開拓了扶貧路徑,成為縣青年創業先進代表;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利用了當下現實中網絡的宣傳和引導大眾輿論的功能。小說中朱雪飛、許秀珍等人胡攪蠻纏時,金彩鳳聲色俱厲地進行說服教育,被石浩財錄像傳到網上,試圖造成輿論影響,給扶貧工作施壓。沒成想,網友紛紛點贊支持金彩鳳,聲討朱雪飛、許秀珍等人,間接促使她們收斂消極思想,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扶貧工作的開展。時代氣息增添了作品的現實感和真實性,告別沉悶傳統的鄉土農村題材書寫,賦予扶貧工作更鮮活的場面感和表現力。
溫燕霞創作的《琵琶圍》不是直觀展示波瀾壯闊歷史進程的記錄書,也非套路式地描摹還原山鄉巨變的制式畫卷,而是將縱深的歷史視野與開闊的當下時代意識相結合,通過傳統傳承和時代精神相結合,自覺與公共敘事語境區別開來,完成“扶貧扶志”這一重要主題的表達。
二、“入圍”與“突圍”
脫貧攻堅的目的是改善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和生存境遇,這種改變不是簡單的經濟上施善,物質上救助,而是通過普及創收技能,開拓經濟渠道等等途徑,使得人民自發、自覺、自立地過上富足的生活。因此,扶貧題材的創作呈現出以人為主體,以人的價值為本位展開故事敘述的現代性特點。
《琵琶圍》里主要塑造了兩個群體。一個是以縣文化館的干部何勁華、金彩鳳為代表的扶貧工作人員。有別于其他脫貧題材的作品,他們是因為有文藝才能而被貧困戶點名,被上級勸說、經過思想斗爭后,入琵琶圍的。作者特意設置了他們家里也都各有特殊情況:何勁華的老婆剛做完手術,家里開了豆腐店,兒子突然帶回去一個即將臨盆的女朋友,他對這個兒媳婦的前衛行為有些不滿卻又無可奈何;金彩鳳心臟不好,老母親年老多病,女兒馬上要高考,前夫不管不問……在這樣一團亂麻、措手不及的情況下,他們想方設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克服自己的困難,去替群眾辦事,完成自己的使命。再次,作者在塑造這兩個干部時設置了一些缺點,何勁華心善卻有些軟弱,觀念有些陳舊;金彩鳳心直口快,容易著急抓狂。當被告知要“今年年底,直到他們脫貧,搬下山為止”⑦才能回來,金彩鳳嘴上發著牢騷:“我的天吶!我還以為就是去幾天,給他們勸勸和。這么長時間在山上……我去不了!”⑧轉眼卻又迅速地安頓好家庭,赴琵琶圍投入工作,積極想對策,尋出路,做思想工作。其他扶貧干部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扶貧手段有些剛硬,不夠因人而異等等。正是這些缺點,塑造出的每個人都如同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又都在扶貧事業前迅速擰成一股繩,出謀出力,是最有溫度、有情誼、有執行力的一群人。另一個是琵琶圍滯留的十戶貧困戶,各有各的困難,他們集合在一起,堪稱貧困人口生存狀態圖鑒:遭受誤解的五保戶啞伯,喪失勞動能力的紅軍親屬橘子婆;“二斤半”酒鬼石浩財在遭受事業打擊、妻子遠走后萎靡不振,性格暴烈耍賴,最愛挑起事端、貪便宜;“石拐”和許秀珍兩口子因身體原因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跟女兒們關系緊張,獨子外出打工又失去了音信,心如死灰;朱家三姐妹朱云飛、朱雪飛、朱雨飛都失去了丈夫寡居,被沒文化、貧窮和偏見“三根麻繩”拴住,無法外出打工也無處可去,平日里靠做農活勉強果腹……這“是一個人人堪稱典型的‘問題’農民的落后群體。他們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又驚人地相似,如紅眼病、自卑感、貪圖小利、自暴自棄等等。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存有的這些毛病,顯然都是小農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精神病象與心理痼疾”⑨。這兩個群體并沒有鮮明對比成為兩個陣列,而是如同我們身邊普通人,都要應對來自生活的出其不意,作者不同程度地呈現了他們內心對現實的妥協對抗的動態。
我們看到《琵琶圍》所描繪的山鄉巨變圖景,更集中地聚焦在“人”的巨變上。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堅”之所在。小說的開始石浩財和啞伯拿著大刀,把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趕出了琵琶圍,堵死了唯一一條入圍的路,點名要求文化干部何勁華和金彩鳳到村里解決問題,等他們入圍了,又在住處放蛇給他們下馬威,“家里現在冇米冇油,麻煩你幫我們捐些米來,不然全家都要餓肚子了”⑩,“我那櫥子爛了,能不能幫我換個新的?哎喲,你幫我打掃了房間哪?……能不能麻煩你幫我把灶間也掃一下?”11還要以對考評組講扶貧干部的缺點來要挾扶貧干部滿足他的要求。石浩財是一個“不食飯,專食酒”,蠻橫無理,混吃無賴的人物形象,隨著情節推動,慢慢揭開了他現狀的原因。他曾經做生意積攢下財富,有經商頭腦,又會唱燈彩調,日子也曾紅火,然而生意失敗之后老婆受不了跑到外地打工,留下兩個孩子,生活的不如意使他更加一蹶不振,酗酒麻醉,看到別人有拆遷補償,也幻想著多叫苦哭窮,躺著就過上好日子……溫燕霞的筆下,貧困戶是有些才華和能力的,“志”“智”兼存的,只是因為不幸的遭際,個人力量薄弱,加上一些歪風影響,于是就把“智”用在了鉆空子、偷懶耍滑、等靠要。政策和組織幫助他們把“志”扶起來,何勁華根據石浩財的問題對癥下藥:“他的志氣都被酒壇子泡軟了,我們要把他拉起來,第一件事是讓他戒酒。”12在摸清他名下店鋪的來空去脈的同時,了解到他是個講義氣守信用的人,并且曾經經商有道;帶他找到老婆白桂花,激勵他重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奔頭,一步步把他拉回正軌。
在扶貧政策和組員干部的牽頭下,企業家趙峰和薛丁山,因為落魄時受恩于橘子婆等人,經商成功之后回到琵琶圍反哺報恩;大家自覺地發掘自己的長處,比如許秀珍靠腌咸鴨蛋率先脫貧,朱家三姐妹朱云飛善作畫,朱雪飛善竹編,朱雨飛善飼養。利用網絡直播渠道、企業對口購銷等,他們紛紛找到了致富路。溫燕霞對扶貧工作是非常熟稔的,因此她筆下的脫貧,并不是國家單方面的提供物質幫助、政策傾斜,人民群眾單方面的接受,也不是如法炮制既往成功的脫貧手段,而是首先進行精神上扶志,不放棄一個貧困人員,滋養人心與信念,對癥下藥,因人施策,讓貧困戶摸索出自己能走的小康之路,扶貧干部予以引導、協助和支持,實現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的脫貧,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小說中不僅是扶貧困群眾的志,難得的是,我們看到作為扶貧干部的何勁華、金彩鳳也不是無所不能,他們也在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能。兒媳袁小雪剛到何勁華家時,已經接近臨盆,無論是家庭、職業、著裝、舉止行為,都讓何勁華打心底接受不了,后來卻在扶貧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何勁華慢慢認識到小雪是個有想法、有干勁兒的年輕人,“老古董”的他逐漸轉變思想,向她尋求推銷農產品的途徑;金彩鳳潑辣卻心細,常常能在細微處給村民溫暖,扶貧工作需要什么,她就主動去學習什么。文化水平不高的她,為了完成橘子婆的采訪稿,以新鳳霞為榜樣,學著寫作。
小說中,“入圍”和“突圍”形成一種辯證關系,不僅是扶貧與脫貧的表層意指,同時還有思想層面的深層呈現。不管是扶貧者還是脫貧者,“入圍”時解構自我和認識自我,發掘更多可能性,“突圍”中完成自我轉變和突破,在脫貧攻堅中,迎來“志”與“智”的雙重成長。
三、政治表達與文學性實踐
“脫貧攻堅的目標就是要實現物質生活與精神境界的雙重提升,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的雙重變革,生存權與發展權的雙重保障,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的雙重實現。”13脫貧攻堅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盡管開展的地域不同,因扶貧對象、政策手段等有很強的相似性,作家在書寫時如何避免作品主題思想流于政治表達上的概念化、口號化、簡單化、程式化,創作手法和內容方面的同質化、模式化傾向,豐富文學意蘊,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溫燕霞創作《琵琶圍》用“長篇小說”的文體來記錄脫貧攻堅的歷史進程,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下,通過人與自然環境、現代化科技、歷史和傳統文化等等彼此之間多元而復雜的關系,以及結構意識和語言表達,來展現宏大的時代主題,完成了對文學性的自覺實踐與追尋。《琵琶圍》的語言樸實,精煉不失優美,間或摻入方言字詞,大多采用符合人物特性的、在場性的對話描寫刻畫人物、推動情節發展。如啞伯石大山病倒了,大家勸說橘子婆別擔心時說,“你怎么就孫悟空跳到南天門慌了神?”14朱雪飛說許秀珍為了不爭氣的兒子“把四個女兒當茶籽來榨,榨的女兒們都不敢歸屋了”15。小說中多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識和日常場景來打比方、擺事理,對鄉土生活進行一種沉浸式的表達和渲染,很具表現力。在民俗風情的呈現方面,作者設置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燈彩”,何勁華、金彩鳳進琵琶圍,第一件事就是演燈彩調,這是貧困群眾在最困難處境中最妥帖的慰藉 ;后來何勁華應賭約,在石斛崖壁上吊著吹燈彩調,讓石浩財錄了視頻發到網上,這也是石浩財思想破冰的一個節點;何甘和小雪作為縣回鄉創業青年代表被媒體采訪時,也是自編燈彩小戲來介紹琵琶圍的扶貧成績和喜人變化……扎燈彩、燈彩舞、燈彩調、燈彩戲,不僅是琵琶圍獨有的文化記憶和藝術形態,還承載著人們對過往生活中幸福的回望,對未來向往的深層表達。
“扶貧攻堅主題文學接續了以往鄉土文學創作中的風俗畫描寫傳統,在描繪新農村積極向上、創新圖變時,展現了各地奇異的鄉風民俗與語言習慣,如何保持鄉村既有的風物民情與文化形態,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一份鄉村的文化記憶,擁有一份慰藉人心的精神家園,也是作家們關注的重點”,“賦予了當下鄉土中國新的內容與新的時代精神”。16
《琵琶圍》中也存在一些有待再推敲的地方,比如扶貧手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復性和模式化,種植菌菇、養雞、企業家出資扶持等場景,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之感,在其他脫貧攻堅題材作品中也多有雷同;在語言運用上,俚言俗語的使用拉近了讀者與作品中人物的距離,但是部分起銜接作用的景物描寫或旁白的表達過于文學化,銜接過度不夠自然,略顯匠氣。然而瑕不掩瑜,作者對繁復龐雜的現實生活的再現,對鼓舞人心的向上力量的追尋,使作品文學意蘊層面得以豐富,賦予了作品以現實質感,在眾多的脫貧攻堅題材作品中散發著獨特光芒。
注釋:
①聶夢:《并非簡單“搬用”,而是有所“發明”——新時代文學創作如何面對文學傳統》,《光明日報》2021年5月19日。
②徐文穎:《長篇小說〈琵琶圍〉作者溫燕霞:作家必須愛上書中所描寫的土地》,《江西晨報》2021年4月23日。
③ 虞婧:《長篇小說〈琵琶圍〉:小切片寫出大時代風貌》,中國作家網 2021年5月11日。文中提到的“《琵琶圍》作品研討會”于2021年5月10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江西省作家協會、人民文學雜志社、江西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
④⑤⑥⑦⑧⑩ 11 121415溫燕霞:《琵琶圍》,《人民文學》2020年第9期。
⑨白燁 :《向內走的脫貧攻堅敘事》,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1年7月16日。
13 李朝全 :《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國家大事的時代表達》,《中國文藝評論》2020年第9期。
16張堂會:《新時代脫貧攻堅主題文學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21年第5期。
[作者單位:魯迅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