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鵬:淘書之樂
10年前的一個春天,喜歡讀書的我去新華書店買書,忽然發現書店旁的空地上多了一個舊書攤。
出于好奇,我上前觀看。擺書攤的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書攤上除1949后出版的書外,還有幾本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舊課本,且品相完好。我問他多少錢,他說2元一本,我十分高興,掏出10元錢買下一本《國文》和一套4冊的《白話本國史》。
打這以后,我上新華書店時,總不忘到舊書攤轉轉,看到中意的就買下。一來二去,老爺子和我熟了,收購到好書都特意為我留著。
一次,他收了一本清代的《同學錄》,問我要不要。這本宣統年間江南高等學堂的同學錄,不是由校方或官方出資印刷,而是由一位名叫姜澧蘭(號廷榮,江蘇武進人)的學生出資匯刻的,很是難得。雖不是文人墨客的著述,但從匯集眾多學生的名單,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籍貫分布以及名人學籍。同時,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歷史、地理方面的資料, 特別是清代末期省的劃分、府州的設置、縣的歸屬等,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我一看就十分喜歡,沒還價就花20元買了下來。在我看來,它對研究清代學堂史大有裨益,其價值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
有了這次特別的收獲后,我就把收藏的重點放在了古舊書上。有些朋友聽說我愛好淘古舊書很不理解,覺得淘那些紙頁發黃、外形破損的書沒情趣,但是我卻樂在此中。10年來,通過各種途徑已購得上百種。
這些書包括歷史、經學、文學、碑帖、教科書等。從時間上講,最早的有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最近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一些書局出版的。這些書,有的還在再版,如《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論語》《孟子》等;有的已不再版,甚至成為珍品。
在淘到的所有古書中,最讓我鐘情的是一本清代出版的《四書五經義大全》之卷三《論語》袖珍本,書長7.5厘米,寬5厘米,只比普通的火柴盒大一點。
此書是清中期科舉考試考生作弊用書,共計30頁,正反面都有字,每頁約540字,全冊約3.2萬字。66篇文章均無作者,題目有“克己復禮為仁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義”等。書用白宣紙石刻印刷,字體細小如蠅,每字只有一毫米大小,但十分清晰,反映了清代中后期高超的印刷技術。無論從內容、形制,還是印刷技術來講,此書都富有收藏價值,當時印數就不多,流傳至今更是寥寥無幾。我后來發現,江蘇省南京博物館收藏了一本與我這本相仿的書,被譽為“鎮館之寶”,而我當時只化1000元就從舊書攤上淘得,說明經多年錘煉,我收藏舊書的眼光已頗具功力。
收藏古書雖然費時費錢,但益處不少。首先,收藏的過程也是讀書的過程,我讀到許多如今不易看到的好書,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識。比如我收藏了一本清光緒癸卯年出版的《讀史論略》,通讀了一遍后,對中國數千年來的歷史人物和事件有了大致的了解,并能知悉前人對此的評價,提高了我對一些歷史事件的認知。其次,收藏古書是一種收益較高的投資。許多古書我購買時只要幾元錢,最多的一本才上千元,可如今這些書最高的價值上萬元(如清代“袖珍書”《論語》),最低的也可賣幾十元一本,投資回報率很高。
不過我從開始淘舊書到現在,從不以投資回報作為衡量標準。在我看來,淘書本身已讓我身心愉悅,這種樂趣,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 孔網95后店主:我不負舊書,舊書定不負我[2022-02-24]
- 靈石覓奇:錯版的武俠書,很難找的![2022-02-14]
- 錢學森的文學藏書及其他[2022-01-20]
- 唐弢:我自書生甘白袷[2022-01-18]
- 袁克文與百宋書藏[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