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科普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有些時候,我們被教會了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因此即使你對書本外的知識表現出一點兒興趣來,恐怕也沒有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提出真正的問題。慢慢地,我們的好奇心就會廢退,我們提出問題的沖動和能力自然也隨之減弱。
科普閱讀的目的,其實并不是讓所有孩子長大都去從事科研工作,最終走上科學探索之路的可能只是少數學生。科學作為人類的一種主要思考方式,對人的成長大有裨益,所以,科普和科幻教育可以作為通識教育的一種方式進行推廣。
學生時代的科普讀物讓我受益終身
大學畢業后,我讀碩士、博士,然后做科研,至今仍然享受做古生物研究的樂趣。回想30多年的經歷,發現自己的科研生涯與科普體驗一直是交織在一起的。某種意義上說,它們起到了相互促進的作用。而我走上科研之路,也受益于學生時代的科普讀物。
我從事的是古生物學的研究,基礎是在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古生物地層學專業時打下的,然而對這一專業朦朧的興趣卻可以追溯到高中時期。1979年—1982年期間,我在家鄉的縣城上高中,那時候的農村幾乎沒有條件看課外書或雜志,當然也沒有電視和網絡。幸運的是,我的第一位高中班主任吳鳳彩老師,當時為我們班訂了一本名為《化石》的科普雜志。之所以訂這本雜志,可能與吳老師大學學的地質學專業有關。后來我才知道《化石》在上世紀80年代最“火”的時候,發行量可以達幾十萬本。
那時候,偶爾翻看這本雜志,我覺得古生物還挺有趣,于是報考大學的時候,就選了有機化學和古生物兩個專業。第一是因為覺得比較有用,第二的確出于興趣,另外地質系考分要求低,那時候能夠考上大學幾乎是每一個農村家庭的夢想。
大學畢業后,我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讀研究生,畢業后留在研究所工作。或許是機緣巧合,我高中時看到的《化石》雜志編輯部原來就在這個研究所里。那是20世紀90年代初,我剛剛參加工作,當時青年科研人員沒有那么大壓力,也純粹出于發表文章的“虛榮”和“誘惑”,我開始給《化石》雜志寫科普文章,曾一度連載了好幾期。還記得有一次去遼寧出差,當地的一位記者同時也是化石愛好者看過不少我的科普文章,見面很詫異,原來他覺得我至少應當是五六十歲的資深研究人員了。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科研的擔子慢慢減輕之后,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做一些原創的科普圖書,我也希望到那時,自己能有更好的知識積累。美國已故著名科普作家、進化生物學家Stephen J. Gould(斯蒂芬·杰·古爾德)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本身是一位優秀的學者,通過撰寫專欄,后來集結成書出版,很受讀者歡迎,使很多人對古生物學對進化產生興趣。
科普和科幻是一扇激發好奇心的窗
科普和科幻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從研究古生物的角度看,好奇心并非是我們人類所特有的,而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一種思維活動,代表對一種事物特別注意的一種情緒,也代表一種求知欲、一種探知欲望,即喜歡探究不了解的事物的一種心理狀況,或者一種情感行為。一般認為,好奇心是我們人類認知世界的主要驅動力。沒有了好奇心,我們就提不出問題;沒問題,我們就很難去深究,我們的社會就很難一步步向前推動。
李政道說過:“好奇心非常重要,我們搞科學離不開好奇心,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科學研究本來就是為了探索新知,我們要創新,所以好奇心事關問題的提出。愛因斯坦也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數學上或實驗上的一個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從新的角度看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這才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我覺得愛因斯坦說出了科學研究的真諦。
好奇心不僅僅適用于科學研究,不管大家以后從事什么工作、學什么專業,好奇心是一切創新的源泉。如果學生從小到大更多的是一種對知識的接受,面對題目很多時候都有標準答案,也很少提出獨立的見解,教師更喜歡學生按照自己說的去做,那么這些學生進入大學或研究領域之后,就很難提出創新問題。
由于好奇心獲得的重大科學發現或者發明的例子很多,比如,電報的發明者莫爾斯,他是一個畫家。有一次在游船上,他看到有人在展示實體電磁體的功能,通電以后磁場會加強,就很好奇地問:“電傳播的速度有多快?”人家說:“很快。”就這樣,一個好奇和疑問留在他的腦海里,隨后他自學電學,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最終發明了電報,有了電報機后來又有了電碼。事實上,短暫的好奇心我們每個人都有,能保持長期、持續的好奇心,然后創造條件滿足好奇心,去探索,對成就一個人的事業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的學生在小的時候往往好奇心會強烈一點兒,但是長大了,所謂成熟以后,好奇心就會減弱,所以有了“童言無忌”的成語。好奇心的對立面就是冷漠,好像什么都事不關己,這也從另一個層面導致了公德的缺失。曾任哈佛大學校長的陸登庭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這句話告訴我們,好奇心是我們的學習和科研不斷前進的動力。
從實用的角度看,科普和科幻作品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現代科技各領域前沿進展,有助于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想象力,而且還能增進不同人群間的交流和理解,提升人文修養。學生閱讀、觀看和參與創作科普科幻作品,進行科普科幻劇創作表演,是富有吸引力和創作性的學習、探索科學的形式。我知道有不少中學的校長、語文教師正在進行科普和科幻圖書的閱讀實踐,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其中并有所收獲和成長。由好奇心引發的對科學的興趣和想象力,像小樹苗一樣珍貴而脆弱,所以,營造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包容并蓄的文化土壤和環境,呵護青少年的好奇心,為未來打好根基,這是中國的教育界和科普界應該聯起手來共同努力的事業。
教師和家長應當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一個人是否健康成長、未來的成功與否、幸福指數的高低,不是僅僅靠分數高低、是否有名校的頭銜所決定的,否則素質(包括人文與科學)教育可能就淪為一句空話。
科普創作者生產者也不該忘記,科普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如果把科學傳播理解為知識的灌輸,那將是十分狹隘的。科普的任務不僅僅是給大眾傳播科學的常識,更重要的是傳播科學精神。所謂的科學精神,至少應當包括:對事實的尊重,理性的質疑,科學的邏輯思維和推理,對事物的客觀判斷,以及寬容失敗的文化。
科普唯有以人為本,寓教于樂,勿忘真、善、美,才能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能夠讓人感受到科學之美;科學對真理的渴求,起步于做人的誠實與誠信;科普還應當告知公眾,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研究還需受到科學倫理的約束。科普如果僅僅關心科學的實用性,而忽略了科學與人文精神的結合,那么這樣的科普教育不能算得上成功。
科普閱讀與科學教育如何相結合
中國科普研究所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期開展的調研發現,青少年參加科普活動的目的多樣,不乏一些父母或青少年功利性地把提高成績作為首要目的,從這一現象看,科普的意義被低估,科普的價值大打折扣。
科幻文學和科普作品都與科學相關。科普傳授知識,培養科學的思維與精神;科幻本身未必是已經發現了的科學,但它一定是可以激發閱讀者的想象力,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對科學的熱愛,同時也包括對科學研究過程和思維方式的一種展示。科幻的作用很多時候不亞于一般意義上的科普,《侏羅紀公園》等一些科幻大片激發青少年對生命科學的熱愛,可能超過任何一部科普書籍。
科幻文學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更深層次地理解未來的社會,比如人工智能、生命技術,這些領域發展很快,過去涉及不到的很多倫理問題現在凸顯出來。這樣的問題僅僅依靠科學共同體是不夠的,好的科幻作品能夠促進我們更好地思考人類共同體的責任、思考我們的未來。
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科學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而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科學家一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尤其重要的是要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所以科學課非常重要,應該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師資培訓,提升科學教師隊伍的科學素質和專業化水平;還應該引入社會資源,提升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首先,建議在中小學設立科普講堂,鼓勵一線科學家、退休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人員到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其次,吸納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理工科研究生、博士后,深度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科學課實施雙師制。另外,在科普創作端,要加大針對中小學生的科普作品扶持力度,在中小學推廣科學閱讀,加強孩子們對科技史、科學家精神、自然科學不同學科的了解,從內心愛上科學。
以我比較熟悉的地學科普來說,資源非常豐富,內涵也非常豐富,大眾所直觀感受的化石、礦物、寶石、奇石只是其一,它們的價值不限于收藏與欣賞,其背后也蘊含著豐富的地學知識。地學科普可以是“上天入地”,從太陽到地球深部,從地球生命演化到行星生命探測,也可以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能源、資源、氣候、環境與健康、自然災害,到人類的由來、生態文明建設等。中國古人所謂的“金、木、水、火、土”也多屬于地球科學的范圍。科普創作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是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學生群體對于科普作品的需求,也會促進科普創作的繁榮。
我們古生物研究的尺度,在時間上需要跨越幾億年,思考全球的板塊構造與移動,在空間上思考上萬英尺的隆升與沉降。希望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在教育過程中,也應該有個較長尺度的考量觀念。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 以人為本的創新與融合:新媒體時代下的科普創作與傳播[2022-05-11]
- 中國作家網書單|2022年第一季度科幻小說關注[2022-05-07]
- 鄭軍:他寫科幻重“科”,志在“把科學變成主流文化” [2022-04-29]
- “航天點亮夢想”:連接人類和宇宙的過去與未來 [2022-04-26]
- 科普科幻作家董仁威在川大贈書演講[2022-04-21]
- 科幻與科技的融合、推進與區別[2022-04-19]
- 許倬云:我真正的歸屬是歷史上的永遠不停的中國[2022-04-19]
- 讓文學成為科學素質建設體系中的獨特力量[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