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十四五”奮進新征程—— 培養新時代出版名編輯
提升編輯力 培養新時代文學名編輯
■韓敬群(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與時代同行共進,與人民同呼共吸,推出了一部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如《繁花》《北上》《云中記》《人世間》《主角》等。這一部部精品力作固然是作家嘔心瀝血的創作成果,但編輯無私的奉獻,專業的編輯力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理解一個文學編輯的編輯力,應該包括對時代的領悟力、穿透力,對生活的觀察力,與文本近身肉搏的細讀研判能力,與作者以文會友、同行共進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終身踐行、須臾都不放松的學習能力。
現在各家出版社,“90后”已漸漸成為編輯業務的骨干力量。從他們身上,不難發現很多新時代編輯的特點:一是當下多種文化浸染、交融的環境促使他們視野寬廣,格局開闊;二是快節奏多變化的競爭環境使他們得以突破陳規陋習,打破條條框框,脫穎而出;三是在數字化和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鍛煉了多元能力,新時代的編輯在思維轉換與路徑創新上有更多成功的嘗試。
另一方面,新時代編輯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存在滑坡的危險,編輯力建設不盡如人意也是毋庸諱言的現狀。我在2020年全國政協提案中就提過關于青年編輯的職業素質與能力滑坡的問題,這應該是一個值得全行業重視的問題。
關于提升編輯力,培養新時代的文學編輯,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青年編輯人才機制的創新和完善。在人才資源配置上適度向青年編輯傾斜,并盡力為青年編輯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建議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加大對青年編輯人才專項資金和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要創造條件讓更多優秀人才進入出版行業。
二是出版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加強合作,提升出版業編輯力的建設。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出版單位應通力合作,呼吁社會各界尊重編輯勞動,樹立良好的價值導向;盡最大可能為青年編輯創造教育培訓、行業交流、與名家對話等機會,提升青年編輯的職業熱情與學術素養、專業水平。隋麗君任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時,每一位新入社的編輯,她都會手把手地帶他/她編一本書。這樣的言傳身教,會給一個編輯的職業生涯起步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終身持守的好習慣。
三是重視職稱對編輯加強學習、提升編輯力的引導作用。建議相關領導部門指導各社將編輯的職稱與他們的實際利益適度關聯起來,這樣對倡導出版業形成終身學習的風氣,提升編輯力會有促進作用。
這里,對新時代的文學編輯也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意識形態防線。二是向生活學習,精準把握作家的創作。要如鹽入水深潛至生活的深處,號準時代的脈搏,傾聽人民的心聲。三是加強學習努力補足中國傳統文化短板。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沉默的寶山,可以給當代中國作家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四是重視外語學習,讓視野“到世界去”。外語是文化交融、文明互鑒的橋梁,是文學“到世界去”的媒介。中國文學不是世界文學的“孤島”,中國的文學出版也需要在世界文學出版的大格局中確立自己的位置。我理解,外語學習不僅是對從事版權輸出輸入的編輯重要,對一個優秀的文學編輯同樣重要。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我自己深知其中的益處。
讓自己做出來的書對得起時代
■趙 萍(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文學編輯室主任)
如何培養、成長為一名新時代的出版名編輯?我的理解是:對一個出版行業、創意產業的從業人員來說,成長是貫穿一生的、開放的、動態的、有能量的,是一個求知的學習動態,在創作創意的過程中沒有終點,永遠有著各種可能。一代代作者更替、一代代編輯退休,怎樣將作家資源、編輯經驗傳承下去?如何培養優秀的年輕編輯,這是很多出版社都會遇到的問題。關于這點,我有一些心得體會。
針對不同代際作家建立年齡層豐富的編輯隊伍,既發揮各自優勢,兼顧選題個性、代際對接,又能齊心協力、團隊協作。我所在的當代文學編輯室是一個由 13 人組成的團隊,最年長的編輯(返聘)和最年輕的編輯年齡相差整整40歲,既有退休合作的老編輯,又有剛剛入職的畢業生,這樣豐富的年齡層次也兼顧了人文社作者年齡跨度大的特點。在我們對接的作家隊伍中既有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壇中流砥柱的作家,也有不斷跟蹤、鼓勵與扶持的文壇新秀,還有近百位“紅色長篇小說經典”系列作者、“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系列作者等眾多名家及其后人,同時我們還要承擔每年近 3 億碼洋的新書出版任務。要做好這樣一些復雜的工作,需要科學管理,細致工作,要建立核心作家、經典作家及家屬的檔案庫;要與作家保持聯系,研究每位作家的作品風格以及創作趨勢,有針對性地進行組稿;要以專業的職業態度真誠以待,聯系、溝通、掌握作家的創作動態。同時,編輯要經常參與策劃一些活動來凝聚作家,比如舉辦紅色經典朗誦會、邀請作家參與“朝內 166 講座”活動以及定期拜訪、走訪等。
建立傳幫帶機制,經驗豐富的老編輯與年輕編輯通力合作,在合作中優勢互補,將優勢的作家資源繼續維護開拓傳承下去。老編輯熟悉作家生態,有比較深厚的作家資源,熟悉與作家打交道的方式,對圖書編輯修改有經驗,對生產流程熟悉;年輕人對當下時代的思維方式以及新的語言方式敏感,在圖書裝幀上有新鮮的視角,比較擅長新的傳播方式。通過共同承擔圖書項目,在復雜的圖書生產流程中推進流程進度、共同承擔項目風險。編輯要與作家討論話題選題,比如書如何去做,包括寫作風格、裝幀設計等;作家遇到的創作困境、身體狀況、事業生活選擇等一系列問題,需要編輯盡全力協助。編輯用最大的創造力做事,與作家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榮辱與共,把作家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去關心、呵護,用專業能力將他們的作品與讀者的閱讀進行有效對接,這時編輯與作家的關系就變成了并肩作戰、共同成長的戰友和伙伴。
團隊內形成討論溝通機制,交流閱讀感受、研究作家的創作風格,討論圖書裝幀的設計原則,與營銷發行團隊制定詳細的市場推廣方案,分工實施,團隊合作、團隊支撐。做好圖書的關鍵是內容品相,但這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后面細致有序繁雜的營銷發行工作,僅憑編輯一己之力是很難完成的。編輯在后期更像一個綜合項目負責人,是一個產品經理,要調動各個環節朝著共同目標奮斗。而做到這一點,一是要對自己的圖書內容定位非常清晰且能夠化繁為簡、重點突出地為各個環節做通俗易懂的直觀轉化,比如打動人的標語、生動的文案等。二是要了解自己圖書的目標讀者范圍、年齡層、活躍平臺、消費習慣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推廣營銷實踐中積累經驗,調整方式,最終實現各個環節有效銜接。通過不斷歷練,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實現編輯的自我成長。作為編輯,要有閱讀要有沉淀,也要不斷清空自己,用好奇的眼光看周遭的世界,去了解各種各樣的作家和作品。做好自己專業范圍內的事情,提供編輯的專業判斷和思考。找到適合不同作家的方式做好他的書,銜接各個制作環節,找到每一本圖書與讀者相遇的理由。這期間的一點一滴,需要編輯具備非常綜合的能力。
要研究作品、研究作家,向作家學習是編輯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今天我們看到的名家,其實都是從文壇新秀慢慢成長起來的,做出版不能急功近利,特別需要耐心和韌勁,像王安憶、畢飛宇、遲子建等作家都是編輯在十幾年的作品跟蹤過程中經過與作者不斷磨合,互相鼓勵扶持才能走到今天。編輯在工作中常常能接觸到各類名家。作家們大多非常自律勤奮,始終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觀察和思考,是完美主義的踐行者,對自我要求很高,因此創作質量能穩定在比較高的水準上。我作為編輯其實挺幸福的,可以不斷地學習,每本書的作家都是我的老師。
育引兼顧 用留并重
關于數字出版編輯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
■宋吉述(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近年來,數字出版產業蓬勃發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1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全年收入達11781.67億元,比上年增加19.23%。從出版傳媒類上市公司財報中也能看出,數字出版等新業態營收規模不斷擴大,利潤占比不斷提升。隨著產業發展,數字出版編輯人才隊伍也穩步擴大。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對網絡文學和數字閱讀行業年度調研數據顯示,數字編輯類從業人員數量大致在80萬~150萬。
數字出版編輯人才隊伍在不斷壯大,機制創新也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也要看到,與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需求相比,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還有很多不足,還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因素。一是整體規模仍顯滯后。2021年,鳳凰集團與南京大學聯合組織全國數字出版情況的調研發現,有80.85%的出版社認為是“數字化人才缺乏”制約了數字出版的發展,排在眾多制約因素的第二位。數字出版從業人員數量不多,僅有1/3左右的出版社設置了專門數字出版部門。二是數字化意識不強。根據調查,各出版社現有的融合出版業務人員,86.52%由圖書編輯人員轉崗調用,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以及新媒體、移動APP、網絡營銷等新業態了解不多,掌握不足,難以滿足數字化內容編輯研發需要。三是數字化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技術研發、產品運營兩方面。絕大多數出版社難以自主完成數字產品研發,背后的主要原因除了缺少專業技術人才,更重要的是缺乏熟悉主流技術、了解前沿技術的數字出版編輯人才。在數字產品的全周期設計和運營方面,相當一部分數字出版編輯幾乎沒有任何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從而導致出版社即便有一些優秀產品,也難以實現好的市場效益,從而挫敗轉型發展的積極性。
制約數字出版編輯人才隊伍建設的深層原因,一是人才培育體系有待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力度還不夠,培訓活動少,形式比較單一。二是社會層面的人才成長環境有待改善。出版社針對員工考核評價、成長待遇等體系對數字出版人才的考慮不足。三是企業層面的用人機制有待完善。具體表現在薪酬激勵機制不足、綜合管理機制大都圍繞著傳統出版進行、考核評價機制不適合數字出版編輯、人才成長機制缺乏向上發展空間。
對于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中宣部及各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都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多項推動政策,為數字出版人才建設指明了方向。結合一線工作體會,感到尤其要關注四方面工作。
推進專業教育培訓,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礎支撐作用。首先,完善學科體系,培育一批能夠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提供引領性、前瞻性研究的學術人才和綜合素養高的領軍性人才。其次,加強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數字出版的優秀從業人員。三是探索將出版技能作為一種職業能力培訓,融合在通用學科教育中。四是開放辦學,加強校企合作,培育實用人才。
推進企業機制創新,發揮育人、用人、留人的主體作用。一是做好數字出版“全民皆兵”的準備,促進全體從業人員的升級轉型。二是創新機制,多途徑加強高端數字出版編輯人才引進。三是加強組織創新,優化數字出版編輯人才工作環境。
完善管理與評價制度,打造人才成長的良好行業環境。首先,進一步加強數字出版物及數字出版編輯的管理。完善數字出版物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促使數字出版從業人員不斷提升思想認識和技能,推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養。其次,盡快解決數字出版人才在職稱評定等方面的障礙,暢通人才成長通道。今后還應進一步明確數字編輯的定義和崗位職責,推動在職稱評定中為融合出版人才單獨制定標準,幫助數字出版從業人員更加明確職業規劃,滿足人才管理需要和市場發展需求。
加強統籌規劃,建成體系化數字出版人才梯隊。可以利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評選、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評選等建設形成高端人才庫,通過實施出版融合發展優秀人才遴選培養計劃等,發掘培育一批青年優秀人才。政策扶持方面,在重大出版工程、文化產業專項資金以及國家出版基金中,提高數字出版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
新時代名編輯培養實踐心得
■王 威(人民郵電出版社學術出版中心總經理)
培養新時代名編輯是新時代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是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戰線的光榮職責,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編輯人才是出版事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建設高素質編輯人才隊伍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名編輯是能策劃出版新時代所需要的大作品,為好書的出版提供貢獻價值的好編輯,是出版行業的排頭兵,對整個出版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引領示范作用。
培養新時代名編輯是系統工程。出版行業是我國宣傳思想領域的重要陣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力”的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編輯人才培養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重要遵循。
一是調動個人主觀能動性,喚起內心的熱愛。首先要提升個人的思想認知。同時,作為出版單位發展的排頭兵,還要對部門職責和本職崗位有清晰的認識。一名編輯只有真正認識到編輯工作的價值意義,內心對編輯工作價值深度認同,喚起對出版行業的熱愛,才能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加倍投入,才能講情懷。
二是通過實際項目提升意識和能力,編輯部是編輯培養的主體。在個人經受鍛煉培養的過程中,深知要想成為名編輯,要“心懷國之大者”,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意識地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規劃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編輯工作。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提升編輯技能,需要實際項目的歷練,需要高強度的壓力訓練。人郵社聯合中國電子學會發起了電子信息前沿青年學者出版工程,每年遴選10位左右3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進行2年左右的寫作培訓,幫助他們出版第一本學術專著,鼓勵更多的青年科學家在學科前沿持續深入地做好研究工作。青年人創新意識極強,很多人在學術成果方面已經嶄露頭角,但往往寫作經驗缺乏。再加上書稿專業性高,書稿成熟度有待提升,不得不說這個項目有點吃力不討好。編輯勇于擔當,和作者一起近距離接觸院士專家,經過多次培訓、研討,對書稿精益求精地打磨,項目有力地推動整個學科、產業的發展,先后入選“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和國家出版基金。
三是環境熏陶,因材施教,出版社的企業文化和平臺支撐提供有效機制。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環境,名編輯的培養離不開出版社的土壤。優良的傳統、深厚的底蘊,形成一種氛圍,這是給優秀青年編輯的寶貴精神力量。
培養名編輯,新時代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管是紙書的傳統出版還是知識服務的新興業務,我們依然從事著優質內容產品化的工作。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內容力加傳播力。所以新時代名編輯的培養,本質沒有變,還是要培養能做好書的編輯。出版屬于專業服務,對科技出版編輯來說,要想成為名編輯,力求專業,需要做到知識專業和出版專業兩方面。知識專業是指對出版的領域深入研究,領域內的知識圖譜了然于胸,對學科前沿的發展有自己的認識,這樣才能對選題選擇有理性判斷,做出一本好書的概率也更大。出版專業指的是對出版全鏈條非常熟悉,心中有行業全景圖,對每一個環節的關鍵因素都很清楚,隨時可以為作者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能把優質的內容做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