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中短篇 | 2023年1月
點擊閱讀本期推介作品
短篇小說,《北京文學》2022年第12期,責編張頤雯,特約編輯驀凡
“醒來已是正午”是蘭波詩歌《黎明》中的一句,通靈詩人蘭波用黎明象征那迷人的、充滿想象力的夢幻世界,而這樣的夢幻世界最終將在醒來時為現實所吞噬。正午艷陽高照,就像深圳這座熱鬧繁忙、仿佛永遠都不會停下腳步的城市,然而在這不斷更新迭代的現實生存中,我們又該如何安放自己的浪漫主義夢想呢。鄧一光用值得稱道的駕馭材料能力把控小說的內部細節,凸顯出寫作者理性思索所帶來的敘述力量。
這是一篇帶有明顯的自傳色彩的成長小說,可以說是杜梨曾經風靡朋友圈的非虛構作品《在頤和園,我為人民服務,人民千姿百態》的虛構版。小說語言也延續了她在那篇非虛構作品中的醒目又動人的活潑、俏皮和機敏,更是與她的科幻作品中始終關注的日常生活、個人經驗和共通性情感一脈相承。杜梨不是一個有野心的、有所謂的概念先行的“責任感”的作家,她單純地固守著自己的成長經驗和空間體驗,專注于世俗生活中的、充滿日常細節的變化、情緒、情感。小說描寫了一群剛剛入職“冬宮”(也即頤和園)的青年學生的經歷和成長,生動地呈現了90后一代青年人面對時代變革和生存壓力時的頹唐、抉擇、奮斗、迷茫……這樣一個努力奔向體制內、尋求理想的安全感和舒適性的青年群像的職場經歷,極具時代典型性,也蘊含著豐富的時代況味,他們以馴服、順從的方式嵌入一個舊的規則和體系之內,在看似成為一個無奈的寄生者的同時,其實也正以他們的新的情緒、立場、選擇和價值觀,悄然成為這個舊的系統的異己者和分離性力量,從而呼應著小說中“張望”的看法:“希望是在孩子們身上的”。
團圓,一方面是中國人最渴望也最典型的親情情境;另一方面,對團圓的渴望也放大了中國式親情之下的隱忍、克制和隔膜。2023年第1期小說優選,為大家推薦的是旅居日本的小說家黑孩,發表在《江南》2023年第1期的中篇《那么多的日子》,講的正是一個團圓故事。敘述者因為遭遇婚變,從日本回到家中,想在與親人的歡聚中療愈傷痛,她把一家人凝聚起來吃了團圓飯,但遭遇更多的卻是親人間的各種計較與憐惜、心結和心酸。短短的三天里,敘述者穿行在過往與現實、媽媽的舊房子與新房子、生與死、繾綣和決絕之間,那么多過去的日子在姐妹、兄妹、母女、夫妻間的言談間提起和回憶。而當敘述者再度選擇離開的時刻,她理解和原諒了每一個人,對母親綿長的愛意更是心生不舍。小說敘事平實克制,所寫這些平淡瑣事和親情的悲欣,卻讓人讀后有很強的共鳴乃至共情,或許因為人間大多的感情指向相遇,唯有親情注定是一場離別吧。
黃德海推介
短篇小說,刊《鐘山》2023年第1期,責編李祥
黃詠梅《曇花現》
小說看起來寫的不過是老年人的瑣事,零零散散的平常日子,說不上多少深情的懷念,各自珍惜的眼前生活,里面卻隱藏著黃詠梅的細膩和敏感。讀下去,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心、看顧、友善,都從細小的縫隙里透露出來,那些日常的氤氳之氣,慢慢彌散出生活微溫的形狀,給荒涼的人心以平和的安慰。更值得注意的是,作品那些看起來若不經意的往事回想,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時代的變化,在對照中呈現出光陰流逝的痕跡,并在一些特殊的時刻,擊中了歲月和內心深處與時代相關的深痛隱衷。
這篇小說有一個不太尋常的結構:小說一共分為五節,或者說五段。讀完以后會發現,作者是在回溯一個家族的歷史,同時也是在講述貴陽這座城市的歷史,城就是家,家也是城。小說的第一節描述的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在當下的生活境況。這位年輕時被人稱為“豆腐西施”的老人早已步履蹣跚,對眼前的生活已經無喜無悲。她背著兩個布包在洪邊門一帶的街巷里跋涉,為的是把老伴老陳的遺像接回裝修一新的老房子。她曾經和老陳在這間房子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周圍的環境早已物是人非,連房門都被換成了人臉識別的門鎖,而她給亡夫買的老式香燭紙錢,也跟兒媳婦買的有了鮮明的時代差異。小說的第二節回憶的是這位“豆腐西施”羅夏香年輕時候的經歷。她與丈夫老陳在物質匱乏的時代因為買豆腐而相識,又因老陳偽造豆腐票事件而堅定地締結了婚姻。小說的三、四、五節則突然有了時間上的大跨越,回溯了羅家祖上羅用敬、羅家干以及羅家干那個姓名早就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父親的故事,而故事發生的時間,則分別是鴉片戰爭時期、明代天啟至清代乾隆年間,以及大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在四百多年的歲月里,羅氏先人目睹了貴陽城市如何一步步從老虎出沒的蠻荒之地發展為一座大城,也用自己的血肉換來了羅氏五虎丹的秘方和羅記生藥鋪的繁榮壯大。羅氏一門曾經的輝煌歷史,即將終結于那位風燭殘年的老婦人身上。小說結尾的第五節,作者用在羅氏先祖身上的筆墨只有寥寥幾句,講的是他在嘉靖四十二年僥幸躲過了命喪虎口的劫難,被奶奶帶到貴陽城郊的洪邊里定居下來的經歷。這不由得讓人回想起小說的開頭,老婦人走進的正是洪邊門的“虎門巷”。小說寫于農歷虎年,由“虎”始,又由“虎”終,雖然整篇都是在回溯,卻又在無形中結成了一個回環的結構。
這篇小說,是羅夏香老太太一生的故事,是貴陽洪邊里羅氏一門的故事,更是貴陽這座城市的故事。作者在小說的結尾淡淡地寫道:“只要有人,就會有故事。”我雖然至今沒有到過貴陽,但是,讀過這篇小說以后,我真的很想去這座有故事的城市看一看,去尋找像《洪邊門》一樣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而這,也是當下中國寫作者們最基本也是最義不容辭的責任。
肖江虹是當下非常出色的小說家,提起他,我們便會想到《百鳥朝鳳》《蠱鎮》《儺面》等作品。
《九三年》中,一群四川的建筑工人來到無雙鎮,為無雙中學建設教學樓。在這群工人當中,有一個戴著斷腿眼鏡的年輕人盧開智,也正是他的到來,給敘述者“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年輕人,可以輕易解開“我”不會的數學題,跟“我”談理想,跟“我”的父親借書、下圍棋,還會在雪地中用腳走出一大朵玫瑰花,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物質貧瘠、干活不行但是卻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的人。最后他莫名其妙地被人用槍打死在鎮西松林的湖泊邊上。
肖江虹的作品,有這樣一些關鍵詞,譬如傳統、民間、歷史、幽默、悲劇等等,《九三年》中同樣出現過一些這樣的元素。像“我”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與父親、老師的對話生動有趣,令人捧腹。但這個作品最能打動我們的還是悲劇性的力量。其實從作品以及作者補記中,我們可以猜出盧開智畢業于那所特別有名的學校,他作為天之驕子本應有輝煌的前程,但我們從他的身上所看到的卻是理想的凋零與美好的跌落,而他無力抗拒。他的突然闖入,帶來的卻是無盡的追問。故事講完,作品結束,追問、反思開始了。這既關乎個體,同時也指向一群人或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