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中短篇 | 2023年6月
點擊閱讀推介作品
馬兵推介
短篇小說,《芙蓉》2023年第3期,責編楊曉瀾
牛余和《彼岸花》
小說從“花葉不相見"的彼岸花這一意象入手,講述二叔的一段情感往事,以及這件事情在家族不同代際的族人間激發的回響。
有一個廣為人知的說法,即短篇小說是抽刀斷水,是寫生活的橫斷面, 因為其容量很難容納過長過大的時空,不過《彼岸花》卻有意做出實踐,小說的敘事密度很大,時空跨度也很大,在敘述上借鑒電影式的剪輯,同時又用父親、二叔、三哥三人的講述形成補充,把二叔的情感故事和圍繞其中的親人間的誤會與個人命運的轉軌,講得纏繞迂回、令人唏噓。
徐剛推介
這是一篇構思極為巧妙的精彩小說。從表層來看,這是一個建設新農村的故事,小說里的罕村要把臭西坑建設成荷花塘。這里同時也包含著一個離去和歸來的創傷性故事,涉及在特定歷史中被打入另冊的人群,以及他們在鄉村社會中的悲慘處境。小說從兩只鵝的離奇死亡,到劉荷花的神秘失蹤,以及與劉荷花一起失蹤的花生種子,敘述要展開的是重返鄉村,穿過歲月的帷幕,去探尋被塵封的歷史秘密,因此小說又帶有一些懸疑色彩。小說最后落實到具有危險元素的所謂“鐵戒指”上,由此形成了一個懸疑故事的完整回環,故事最終也是真相大白。小說恰恰在這個意義上顯示了它的歷史感和戲劇性。
郭冰茹推介
短篇小說,《作品》2023年第5期,責編周三顧
曾楚橋《一條叫葛宇路的流浪漢》
《一條叫葛宇路的流浪漢》這個小說的標題讀上去有些拗口,而且不用說,它是個病句,因為用錯了量詞。但讀完整篇小說,你會發現這個題目其實很貼切。葛宇路給自己經常閑蕩的這條小街取了個名字叫葛宇路,他身上雖有窮困潦倒的窘迫,卻也有自由不羈的向往。這篇小說在節制而樸素的講述中展開,粵方言的自然融入為小說平淡舒緩的節奏增添了一抹生動鮮活的日常感,曾楚橋通過對小人物日常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刻畫,對底層和邊緣群體的觀照,寫出了一種自由和尊嚴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互助。
宋嵩推介
拐賣兒童是屢禁不止的惡性社會事件,許多作家都曾經以此為題材創作過小說作品。但是韓松落在《晚春情話》這篇小說里另辟蹊徑,他沒有把筆墨集中在記述拐賣兒童的過程上,也沒有花太多筆墨寫尋找被拐兒童的經過,而是選擇了一種回溯的視角,寫的是當年被拐賣的兒童在二十五年之后的“歸來”,把關注的目光放在這一“歸來”給原先的家庭成員們造成的巨大心理波動上。小說分為“晚春”“晚燈”“白塔”和“情話”四部分,最有意味的是后兩部分。“白塔”是故鄉蒲家營附近最具標志性的建筑,也是蒲一林在被拐賣二十五年后得以尋回家鄉的重要線索。兒子的突然歸來給母親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波動,她甚至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想法:如果當年她帶著兒子來看過白塔,也許她們一家人的命運都會因此而發生轉變;看過白塔的世界和沒有看過白塔的世界,不是同一個世界。因此,在兒子歸來之后,全家一定要步行五公里去看看那座雖然一直就存在,但他們始終沒有親自到過的白塔。而“情話”這一部分則與前文風格迥異,第二人稱敘事取代了第三人稱敘事,是母親想對兒子說但始終沒有說出口的“情話”;在兒子歸來又離去之后,這“情話”也就永遠封存在心中,但其中所飽含的深情,是整篇小說讀來最令人動容的部分。一個偉大的母親的形象,也最終因此變得豐滿。
聶夢推介
很多時候,同一篇小說,對于寫作者和閱讀者來說,意義是不同的。《百日紅》的故事背景設定在90年代初,外省人南下打工,作者選取金娥母女與我家的片段式往來,將時代側影、人心和人性,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涌動之中。
對于寫作者來說,《百日紅》的寫作首先是為了紀念外公,這讓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了“追憶”的意味。由某種聲音、氣味、場景觸發非意愿記憶,通過對回憶的再度編織,完成對過去生活的現實性描繪,讓那些生活中最平常、最飄忽不定、最多愁善感、最隱晦不明的時刻,以一種無限和雋永的姿態呈現出來。
對于閱讀者來說,《百日紅》更像是一種邀約。它邀請我們來到廣東潮汕平原的某個小鎮上,親歷別一種生活方式、民俗風情、審美習性的同時,體察所謂“在地性”是如何在一位年輕小說家的筆下,轉化為對地方文化身份的關切和對地方精神特質的思考的。寫作這篇小說時,林培源正在香港訪學,他鄉故鄉之辯,以及“我”作為觀察者的見與不見,都在小說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分布與呈現。
陳濤推介
《小親疙瘩》是一篇童話色彩的短篇小說,也可以看作是莫言為孩子們寫故事的開端之作。
整個作品的故事內容并不復雜,炊帚疙瘩由于沾了老婆婆的血成了精靈小疙瘩,它和老婆婆以及笤帚疙瘩一起奮起對抗話痞子(黃鼠狼),但是最終失敗了,小疙瘩和笤帚疙瘩被話痞子撕扯得粉碎,故事的最后,老婆婆將它們收攏,捆扎,并將自己的血珠兒滴到它們身上。
這個作品汲取民間養分,有著很鮮明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山東膠東地區生活過的人們讀來更是親切。作品雖然是寫給孩子們的,但是同樣適合于成人。作者將良善溫情、勇敢無畏、互助互愛等道德立場、價值理念借助活潑靈動的語言一一道出,讓讀者在感動中歡笑,在歡笑中傷痛。
黃德海推介
小說寫的是上世紀60年代,一批上海孩子被送往蒙古草原,其中的一個成長為地地道道的內蒙漢子,經歷了草原上的愛情和遺憾。多年以后,他的孩子走出草原,輾轉于都市、異國和草原之間,有過高光時刻,也曾誤入歧途,感情上也遭受過重創。小說臨結尾,新的一代出現,開始了他們更為不同的人生選擇。作品有非常開闊的時空感,從上世紀60年代一直寫到當下,空間也在不停的轉換之中。小說從草原開始,又在草原結束,但草原已經過巨變,草原上的人也換過了一批又一批。那些在歲月里清洗過自己的人,那些自小生活在異國的孩子們,那些在虛擬世界里如魚得水的后代們,可能將因為某些特殊契機回到草原,開始他們新的生活,而草原也會擁有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