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ay06"></dl>
    <abbr id="oay06"><source id="oay06"></source></abbr>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人民文學》2023年第7期|黃傳會:一飛,再飛(節選)
    來源:《人民文學》2023年第7期 | 黃傳會  2023年07月05日08:35

    黃傳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原常務副會長,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原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出版有長篇報告文學《托起明天的太陽——希望工程紀實》《中國山村教師》《中國貧困警示錄》《發現青年》《中國海軍三部曲》《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紀實》《中國婚姻調查》《我的課桌在哪里——農民工子女教育調查》《軍徽與五環輝映》《中國新生代農民工》《潛航》《國家的兒子》《中國海軍:1949—1955》等,中短篇報告文學集《站在遼寧艦的甲板上》。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全軍文藝新作品一等獎,中國報告文學獎,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新中國六十年優秀中短篇報告文學獎,第一、三屆徐遲報告文學獎,第六、九、十三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等。

    長征五號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使中國運載火箭低軌和高軌的運載能力均躍升至世界第二。

    ——題 記

    灰色的云

    海南七月的黎明,多姿多彩,生機勃勃。

    此時,東邊的天際霞光萬丈,萬里波濤翻卷著、跳動著,金光閃爍,激情澎湃。一群群海鷗在海面上時而嬉鬧、滑翔,時而呼扇著金色的雙翼直插云天。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是我國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中心,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

    每遇發射日,長征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總是醒得很早。當他拉開窗簾時,朝陽剛剛從海面上噴薄而出。

    李東一眼望見西南方向三公里外那座巍巍聳立著的發射塔,此時,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像一位身披鐵甲、手執金戈的武士,即將出征。

    他禁不住心頭一熱,兩眼發潮。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日,一個讓李東一輩子都刻骨銘心的日子。

    像是約定好了,李東和長征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玨,前后腳來到指揮控制大廳?;蛟S是為了表達一種儀式感,他倆還夸張地握了一下手。

    王玨問:“昨晚應該休息好了吧?”

    “還行?!?/p>

    “這回沒吃安眠藥?”

    李東笑了:“哪能老吃安眠藥?!?/p>

    “看來你是信心滿滿!”

    “你不也是一樣嗎?”

    預定點火發射時間是晚上七點二十三分。一大早,參與任務的人員已經迫不及待地提前上崗了。

    指控大廳內座無虛席,每個崗位前都有一臺聯網電腦。大廳正前方是一塊碩大的電子屏幕,上面閃動著紅色、黃色和綠色的各種參數。

    王玨和李東率領試驗隊,已經在發射場工作了兩個月。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加上有長五遙一首飛成功托底,李東對于今天的發射信心滿滿。

    李東環顧一下指控大廳,這里的一切他都感到十分熟悉、親切。他的目光落在大屏幕閃動的電子鐘上,忽然,一種潛伏著的磁力,將他的記憶拉回到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三日——后來,有人將這一天稱為中國航天“最折磨人的一天”。

    已經是初冬時節,海南卻沒有一絲寒意,滿眼青綠,郁郁蔥蔥。李東特別喜歡海南的椰子樹,它那傲然挺拔的身姿,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那是長征五號火箭的第一次亮相!

    預定的發射時間是晚上六時至八時四十分。

    王玨和李東吃了早餐便往指控大廳走。

    “昨晚休息好了嗎,李總?”王玨問。

    “還可以吧?!?/p>

    “看來是沒休息好?”

    “不瞞你說,翻來覆去睡不著,起來吃了顆舒樂安定。這是我在發射前第一次吃安眠藥?!?/p>

    “吃安眠藥,有這么嚴重?”

    李東淡然一笑。

    所有的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往前推進著。

    主控臺前的01指揮員胡旭東下達口令:“開始加注液氧!”

    火箭發射任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01指揮員是火箭發射的第一崗位,他需要同時統籌多個系統、一百多個崗位、一千多名操作手,實時掌握火箭發射的整個過程,還要及時處置各種故障問題,不允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

    長五遙一火箭第一次采用液氫液氧燃料,將總計超過五百噸、零下一百八十攝氏度的液氧,注入處于常溫狀態的火箭貯箱,有人形容這是一場冰與火的激戰。

    伴隨著第一道液氧注入貯箱,火箭四周開始出現因為極度低溫產生的霧氣,像輕紗般飄浮著。

    大屏幕上端的電子鐘顯示11:00時,火箭助推器1的氧箱前底艙段的縫隙內,噴射出一道白色的霧線。

    正在箭體四周的操作人員一時神色緊張,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控大廳內的助推動力指揮張青松,通過視頻看到了這一切。他的兩道劍眉緊縮在一起,快速判斷:是因為艙段溫控系統能力不夠,導致艙段溫度過低引起的?還是出現了低溫氧氣泄漏?

    指令下達到箭體前端操作人員——一位試驗隊員使用測試儀很快測定氧濃度超標,不排除艙內氧氣泄漏。

    發射是否繼續?

    瞬間,傳來01指揮員口令:“各號保持狀態,暫不進入—7h程序!”

    指揮部決定:打開密封艙段,派遣人員進艙觀察,再作定奪。

    李東對坐在一旁的長五副總師楊虎軍說:“虎軍,你去塔架上看看情況?!?/p>

    一輛指揮車拉著楊虎軍,朝塔架呼嘯而去。

    八院一位高級技師正在待命。

    楊虎軍叮囑道:“師傅,小心謹慎?!?/p>

    高級技師戴著氧氣面罩,用專用工具打開艙門,貓腰鉆進艙內。艙內寒氣逼人,儼然成了一只大冰箱。高級技師身著薄薄工裝,瞬間被凍得渾身哆嗦,他咬緊牙關,仔細地觀察著……

    一分鐘!

    兩分鐘!

    三分鐘!

    站在箭體外的楊虎軍萬分焦急,不知道箭體內部究竟發生了什么情況。

    艙門重新被打開了,高級技師像一支利箭似的從箭體內穿出。楊虎軍迎上前去,想問個究竟。

    高級技師快速進入固定塔上的工作間,他被凍得身子發抖,臉上肌肉發僵,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楊虎軍連忙遞給他一杯熱水,他喝了幾口后,說:“艙內溫度很低,沒有出現滴漏?!?/p>

    “那氧氣是從哪兒來的?”楊虎軍有些迫不及待。

    “低溫氧氣是從氧箱排氣閥后與外界相通的排氣管處泄漏的,量很少。”

    助推動力指揮張青松分析,氧氣泄漏量很少,但它距離艙口很近,所以才出現氧濃度儀報警。只要在火箭起飛前關閉排氣閥,就不會再有氧氣漏出,更不會對飛行產生影響,無須做進一步處置,發射組織進程可以繼續進行。

    發射窗口是否還能保持?

    指揮部決定按原程序繼續。

    01指揮員下達口令:“重置點火時間為:19:01:00!”

    緊接著,零下二百五十三攝氏度的液氫開始加注。

    陽光照射下,長五火箭整流罩上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箭身上“中國航天”四個藍色大字格外醒目。

    十四時,液氫加注完畢。

    指控大廳的氣氛不經意間變得輕松起來。

    半個小時后,貯箱內液氫狀態趨于平穩,具備進行調試條件。

    氫氧模塊動力系統指揮員于子文下達了“啟動循環泵”口令。

    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的曲線——那道表示系統是否正常工作的曲線。

    循環泵的工作轉速從八千轉每分鐘,調到一萬轉每分鐘、一萬兩千轉每分鐘。

    然而,期待中的那條曲線沒有出現,它一直在一個嚴重偏離的狀態下來回掙扎著。

    此刻,大屏幕上顯示的溫度是238k,遠高于110k的起飛標準?;鸺鞍l燒了”。距離預定發射時間只剩下兩個半小時。

    似乎有一片灰色的云在指控大廳里飄浮著,籠罩在大家的臉上。

    十五時三十六分,傳來01指揮員口令:“110暫停液氧排放,暫停煤油充填。各系統保持狀態,暫不進入—1h程序?!?/p>

    這意味著正式宣布此輪循環冷調試失敗。

    李東搖了搖頭,站起來朝大廳外走去,楊虎軍和一院總體部主任王亞軍、總體室主任黃兵緊隨其后,來到大廳旁的小會議室。

    黃兵是長五火箭總體動力系統負責人,他馬上在一塊小白板上畫出了長五動力系統的原理圖。

    經過緊急分析、判斷,大家認為這種狀態應該是由于發動機的一路D7吹除系統流量發生變化引發液氫循環流路受阻所致。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調低發動機D7吹除流量。

    李東意識到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情況就更加復雜,將可能終止發射。他更知道終止發射意味著什么。

    難的是,此時,液氫已經加注完畢,發射塔架上的人員已經撤離完畢。要調低發動機D7吹除流量,必須組織人員重新上架。而調低D7吹除壓力,必然會有少量液氫溢出到箭體周圍,這將給操作人員和火箭本身帶來極大危險。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消失。

    十九時零二分,指揮部決定組織人員上塔架調低發動機D7吹除流量,如果到了十九時三十分,一級發動機預冷仍然無法恢復正常,將啟動推進劑泄回程序。而這種結果,對于每一位參與長五的研制者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

    01指揮員下達口令:“02,組織一級氦配氣臺操作手返回操作崗位。”

    地面發射支持系統的謝建明高工,像是聽到戰斗命令,沒有絲毫膽怯和猶豫,帶領兩位技術員一起登上工具車,逆行駛往發射塔。

    快點兒!再快點兒!

    謝建明不停地在心里喊著。這段只有二點八公里的專用路,此時,變得如此之長。

    還沒等車停穩,謝建明三人帶著工具,跳下車,直奔發射塔,登上發射臺,按操作程序將D7吹除壓力逐漸調低。

    指控大廳內,安靜得似乎連每個人心跳的聲音都聽得到。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瞪大雙眼,盯著大屏幕、小屏幕上那道“生死線”!

    人們期待的奇跡發生了,火箭成功“退燒”。系統工作穩定,狀態恢復正常,滿足發射條件。

    大廳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01指揮員下達口令:“設定點火時間為20:40:56。”

    煤油充填;液氫補加;過冷液氧補加……

    時間推進至發射前最后三分鐘。

    “連接器脫落”的回令,卻遲遲沒有傳來。

    “出了什么情況?”連接器負責人張振華倒抽了一口氣,心跳急速加快。

    01指揮員第三次發出口令:“暫緩進入—2min準備程序。設定點火時間為20:41:56?!?/p>

    按預案處置連續三次發出脫落指令,如果失敗,將暫停發射,考慮新的處置方案。

    第一次指令發出后,連接器沒有脫落;再發指令,連接器依然不動。

    只有最后一次機會了,此時距離發射僅剩下兩分鐘。

    十秒、二十秒……終于傳來連接器指揮員的口令:“一級氧加連接器脫落!”

    指控大廳里再次響起掌聲。

    誰也沒有想到,是一塊低溫凝結而成的冰球凍住了連接器。最后關頭它被擊碎了。

    最后九十秒。

    01指揮員口令:“轉電?!?/p>

    就在這時,控制系統120指揮員韋康突然接到了姿控和制導專業報告未收到相關數據,緊急報告:“01,中止發射!”(后來,網友們評議: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牛的一道口令。)

    胡旭東猛地一震,脫口而出:“怎么回事?”

    有人站了起來,伸長脖子望著主控臺,不知發生了什么情況。

    三秒鐘后,120報告:“數據收到!01,可以了?!?/p>

    指揮員開始“點火”倒計時報數:“十、九、八……”

    制導專業報告:“還沒有數。”

    姿控專業報告:“狀態角偏差還沒有。”

    120再次報告:“01,稍等?!?/p>

    此時,01指揮員倒計時已經數到六。

    幾乎是在同一瞬間,120報告:“01,好了?!?/p>

    來不及任何猶豫,也沒有任何時間商量,01指揮員即刻下達:“……五、四、三……發射時間重置為20:43:04?!?/p>

    指控大廳的氣氛像是凝固住了似的……

    20:43:13·998s。

    終于傳來01指揮員口令:“點火!”

    橘黃色的烈焰從發射塔底部翻滾而出,長五遙一火箭升騰而起,如同一條巨龍,拖著銀灰色的尾焰,直奔蒼穹。

    一千八百二十一點零一零秒,星箭分離,發射、飛行成功!

    長征五號首發火箭發射,一波三折,險象環生,驚心動魄!

    那天晚上,早就得知長五發射消息的“箭迷”們,站在龍樓鎮海邊沙灘上,翹首以盼,一等再等,終于等來了長五首秀的佳音。他們不知道長五發生了什么,興奮之余,第二天,一個個只感到脖子酸疼。

    長征五號首發告捷,中國航天火箭終于擁有“大型運載火箭”。

    “火箭運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這是航天界公認的鐵律。

    邁向更高更深的太空,離不開火箭運載能力的提升,發展新一代運載火箭成為中國航天的必然選擇。

    當時,我國航天火箭的低軌運載能力是九噸,長征五號的低軌運載能力達到二十五噸,大幅提升。高軌運載能力五點五噸,使我國運載火箭的規模實現從中型到大型的跨越,達到或超過國外主流大型火箭的運載能力。

    這一年的中國航天,因為有了“長五首飛成功”,獲得更高的社會熱度。

    長五“跌跌撞撞”的成功,或許更像是一次僥幸的勝利。王玨、李東和長征五號團隊沒有想到,一場暴風驟雨、一場更殘酷的打擊在等待著他們……

    李東剛剛收回思緒,01指揮員胡旭東忽然朝他投來粲然的目光,目光中帶著一種自信,比海南夏日的陽光還明亮。一進入這個大廳,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多是用目光,而不是語言。

    有了長五遙一的勝利,大家對于長五遙二的發射,充滿憧憬和自信。

    十九時二十三分,01指揮員下達口令:“點火!”

    長五遙二火箭底部翻滾起一團熊熊火焰,意味著發動機順利“點著火了”。

    李東和王玨會意地點了點頭。

    大家的目光交會在一起,許多人臉上帶著笑容。

    一百七十秒后,四只裝有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助推器完成使命,成功分離。

    大屏幕上顯示出的火箭飛行軌跡,正向著“完美的結局”奔去。

    三百四十六秒!

    大屏幕上綠色的參數突然出現跳變,原定的火箭飛行線路和火箭實際飛行線路從重疊到慢慢分離,越分越遠。

    李東忽地站了起來,快速擦了擦鏡片,不相信地盯著那組參數。

    王玨像是被什么東西猛地擊了一下,瞬間愣住了。

    楊虎軍嘴角動了一下,想說什么,但沒說出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當時也在指控大廳,輕輕說了聲“壞了”,下意識地拍了下大腿?!巴蝗婚g,遙二飛行曲線不是按照預定的方向往上跑,而是在往下‘掉’,這意味著火箭在漸漸失去推力,推力不夠,就沒有加速度,就不能克服重力場的作用……”

    十年前,龍樂豪是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長三乙當時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構成最復雜的一型火箭。火箭升空二十二秒后,在空中爆炸。然而,龍樂豪這一代航天人沒有被艱難壓倒,沒有在失敗面前屈服。他們擦干眼淚,忍辱負重,用了一年多時間,鳳凰涅槃,長征三號一飛沖天。

    指揮大廳里座位少,發射時,長五火箭質量主管楊慧找了張小板凳,坐在李東身后。

    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的楊慧哪見過這種場景,兩眼瞪得大大的,一時不知所措。

    李東側身對楊慧說:“組織大家開會?!?/p>

    楊慧這才回過神來,站起來,大聲喊道:“測控、總體、控制、動力……開會!”

    楊慧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

    宣布飛行任務失利后,回協作樓,路過餐廳,里面燈都亮著,空無一人。發射隊為大家準備了加班餐,卻沒有一個人去吃。提前準備好的鞭炮禮花,也被零亂地堆在餐廳門口。剛剛在電梯里碰到兄弟院的同事,安慰我說:“這一次只是運氣差,才沒能獲得成功?!蔽也幌胩颖軉栴},回答說:“并不是我們運氣差,而是火箭一定在某個環節還存在問題?!?/span>

    雖然這次失利是我經歷的第一次失利,但我們從來沒有畏懼過,勇于正視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事故分析會整整開了兩天。長五火箭出現故障偏離軌道后,已經墜入太平洋??床坏交鸺臍埡?,一時無法準確判斷故障原因。

    第三天清晨,試驗隊回北京。

    天空灰蒙蒙的,沒有云朵。

    大巴車出了場區大門,經過發射塔旁。空空如也的發射塔,悲壯中帶著幾分凄涼。

    楊慧看了一眼,趕緊扭過頭,不敢再看。她怕控制不住自己,會號啕大哭。

    上了飛機,楊慧發了條朋友圈:失敗是成功之母,而失敗的痛,只有親歷者才懂,邁向成功的艱辛,也只有親歷者才明白。但我堅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胖五的未來我們一起走!

    當夜,新華社發布快訊:

    2017年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文昌發射中心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后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研究。

    長五遙二失利,不僅僅是一枚火箭的失利,也不僅僅是一個型號的失利。它關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測工程的成敗,特別是對嫦娥工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產生直接的影響。

    含淚奔跑的強者

    “你在一個晴朗的夏夜,望著繁密的閃閃群星,有一種可望不可即的失望吧。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絕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

    一九三五年,二十四歲的青年錢學森在一篇題為《火箭》的論文里,寫下了這段激情四射的文字。

    一九五五年,滿懷報國熱情的錢學森,歷經艱辛,重返祖國。

    新中國的火箭從此起飛!

    歷史還留存著這樣的細節: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震動。衛星重八十三點六公斤,近地點二百二十八點五公里。當時世界分為兩個陣營,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一員的中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

    一九五八年,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聯名錢學森、趙九章等建議:中國也應開展人造衛星的研制工作。五月十七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八大二次會議上說:“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p>

    這一號召傳遍神州大地。聶榮臻委派張勁夫、錢學森和王諍負責衛星規劃。

    搞衛星必須要有火箭。八月初,錢學森代表力學所起草了《關于高速度地發展我國火箭技術的報告》。中科院原副院長張勁夫在回憶文章中說:“錢學森提出,搞導彈主要看你火箭用什么燃料,火箭的燃料很重要。錢學森說一定要搞新的高能燃料??茖W院要把重點放在開發自己的高能燃料上,這樣火箭才能做得大、射得遠?!?/p>

    一九六〇年二月十九日,天氣晴朗。

    在上海市郊南匯縣南港的灘涂上,一枚液體推進劑火箭T—7M火箭豎立在用自來水管焊接成的發射架上。隔著一道蜿蜒小河是用葦席圍起來的“發電站”,里面轟響著一臺借來的五十千瓦發動機。王希季(“兩彈一星”功勛)他們的“指揮所”是用沙袋壘成的,里面既沒有電話也沒有步話機,指揮員得扯著嗓子大聲喊,并借助揮舞手勢。沒有自動跟蹤儀器,土法研制的跟蹤天線靠幾個人用手把著旋轉和俯視。最危險的加注開始了,沒有專用設備,而是用自行車打氣筒一下一下地將推進劑壓進貯箱中。

    十六時四十七分,T-7M001號火箭在發動機噴射出的滾滾濃煙中,隨著刺眼的白光直沖云天,火箭首次發射成功,飛行高度約兩千米。

    這是在中國的大地上完全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設計并成功地發射的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

    五月二十八日晚,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來到上海延安西路200號新技術展覽室,視察了T-7M火箭展品。他饒有興致地看著銀灰色的火箭,當講解員介紹“我們是在沒有蘇聯專家、沒有資料、研制人員絕大多數都是二十來歲大專畢業生的條件下搞出來的”時,他連聲說:“好!”又問到火箭的飛行高度,講解員答:“能飛八公里高?!泵飨肋~地說:“八公里,那也了不起?。摪斯?、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下去!”

    T-7M火箭發射成功,加快了T-7火箭的研制進度。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我國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發射成功。

    和平六號火箭一九七〇年正式開始研制,一九七一年底在酒泉基地首次試飛成功。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在昆明地區進行第六批試驗,九枚火箭均獲圓滿成功。

    那是至今想起來仍讓人熱血沸騰的歲月。由于條件簡陋且缺少經驗,每次火箭試驗,一院都會準備一輛吉普車,車尾對著火箭,情況不對,立刻撤離。說是撤離,可一院的壯士們為了拿到第一手數據,離試驗場地一次比一次近。一院離八寶山不遠,那時他們的口號是:“心系航天,生在南苑,死在八寶山。”

    一九八〇年五月十八日凌晨,我國新一代遠程火箭東風五號在酒泉發射基地點火起飛,奔向南太平洋?;鸺w行半小時,準確落入預定海域。這次試驗發射成功震動了全世界。美聯社評論說:“它將是中國第一次進行洲際導彈的正式試驗,它可以發射到蘇聯各地,并能到達美國西部……這是朝制造同美蘇相同的洲際核武器系統邁出的重要一步……”

    當晚,國防科委主任張愛萍心潮澎湃,浮想聯翩,欣然寫下《清平樂·我國遠程火箭發射成功》:

    東風怒放,烈火噴萬丈。

    霹靂弦驚周天蕩,聲震大洋激浪。

    莫道生來多難,更喜險峰竟攀。

    今日雕弓滿月,敢平寇蹄狼煙。

    東風五號標志著我國導彈、火箭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技術上了幾個臺階,在我國航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它解決了我國戰略核導彈威懾力量從無到有的問題,為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提供了物質保障,為今后我國新一代戰略武器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國衛星、飛船和航天工程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運載能力。

    一九八六年,美國提出“戰略防御倡議”,這便是后來震驚全球的“星球大戰計劃”。這個計劃表面上看,是美國政府為對付蘇聯可能發動的大規模核襲擊,而制造的一項以太空為基地實施導彈攔截的綜合防御體系,實質是以軍備發展帶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的全面振興,進而在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搶占戰略制高點。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國力和國威,中國不能置之不理。因此,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科學家給中共中央寫信,提出要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我國高技術的建議。中央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綱要》。

    《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從世界高技術發展趨勢、中國的需要與實際可能出發,共選擇了七個領域的十五個主題項目。這七個領域是: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材料技術。航天技術包含兩個主題項目:一是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系統,二是載人空間站及其應用。綱要明確提出:“研究發展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提高我國航天商業發射服務能力,并為下世紀初建設成長期性空間站奠定技術基礎?!薄把兄瞥鲂阅芟冗M的低軌道能力為十五至二十噸的大型運載火箭?!边@便是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研制的起源。

    二〇〇〇年,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其中提到:“提高現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開發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運載火箭,建成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化系列,增強參與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的能力。”

    “現在回過頭去看,當年的這個決策是非常有前瞻性的。研制全新的火箭會很難,但是我們不能只看眼前,我們的目光要延伸到十年、二十年之后,要想想那時候需要什么樣的火箭?!饼垬泛勒f,“如果不是有‘863計劃’,我們的大型運載火箭將不知道會推后多少年。沒有長五火箭,也就沒有今天的空間站和火星探測。”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別有希望就在這里——不是只看眼前,而是永遠將目光投向遠方。

    長征五號是從一出生就充滿了一種使命感的火箭,它寄托了太多人的夙愿和夢想。長期以來,談及我國某項技術或某個領域的發展,人們習慣于用“大而不強”來形容。航天人積蓄起多年的智慧和力量,將長征五號作為加入“航天強國”的入場券。同時,它也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志之一。

    長征五號火箭成為中國航天的明星,由于它身軀壯碩,人們親切地稱它“胖五”。

    采訪長征五號總指揮王玨和總設計師李東,頗費周折。

    二〇二二年三月,我采訪了長五團隊楊虎軍、黃兵、欒宇、董余紅、何昆、楊慧等幾位骨干。王玨和李東由于任務太重,極其繁忙,一直定不下采訪時間。

    四月中下旬,疫情加劇,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航天一院)進入封控狀態。五月、六月一晃而過。七月,王玨、李東率團隊赴海南文昌,執行發射任務。

    又是一年芳草綠。

    見到李東,已經是二〇二三年春天。

    眼前的李東舉止儒雅,我的第一個感覺是,他與龍樂豪很像。都是中等敦實的個頭;國字臉;短發,龍樂豪是滿頭銀發,李東的頭發也已經花白;都戴著眼鏡,鏡片后面,都閃爍著睿智的目光。

    我說:“我采訪過龍老,您很像他?!?/p>

    “哦?”李東說,“龍老是我碩士研究生的導師?!?/p>

    這就有些巧合了!

    一九六七年李東出生在延安。他的老家在陜西安康,父親是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的高材生,一九六二年大學畢業,響應上級號召,支援老區建設,去了延安,從事革命舊址的維修維護。李東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延河旁度過的。一九八五年準備高考,不知道該填什么志愿。他好像對什么都感興趣:物理、化學、數學……但作為終身職業,又覺得心中沒底。這輩子到底應該干什么?李東一直在猶豫。有一天,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一份《人民畫報》,上面刊載的長征三號火箭照片一下子吸引住他的目光,心中的熱情猛然被激發起來。他似乎在一瞬間便拿定了主意,對,學航天去,將來也造火箭。在填寫志愿時,他一口氣報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并且志在必得地寫下:不服從分配。

    李東如愿以償上了北航,學的專業卻是飛行器設計與應用力學。他的一位學兄畢業后分到了航天一院。畢業前的一個周末,李東到一院找學兄玩,兩人不知不覺走到總裝車間。車間大門正好開著,臺架上臥著的一枚火箭讓李東兩眼一亮,這不就是幾年前在《人民畫報》上看到的那個型號的火箭嗎?心底那個造火箭的愿望又一次被激發。一九八九年在報考研究生時,他的目標瞄準了“造火箭”的單位。考研的成績出來了,超過了錄取線,但報考的那個單位名額滿了,他被調劑到了航天一院,成了龍樂豪的研究生。

    龍樂豪時任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副院長,兼任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和總設計師。

    龍樂豪人稱“牛背上走來的院士”。小時候家里窮,他上了半年私塾便休學,成了放牛娃。家鄉解放,龍樂豪從牛背上跳下,進了學堂。一九五八年高中畢業,他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學習。大學畢業,進入一院總體部。龍樂豪記得張愛萍將軍曾為剛入職的大學生作了一場報告,講述中國共產黨槍林彈雨、艱苦跋涉的奮斗史,講解中國軍工所面臨的艱難險阻。他激情而悲壯地告誡學子們:“再窮,也要有根打狗棍,導彈就是中國的打狗棍?!?/p>

    龍樂豪說:“西方國家對我們進行了嚴密的技術封鎖,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都相信我們既然可以造出原子彈,也一定可以造出導彈。”正是靠著這種志氣和精神,中國終于有了導彈這根“打狗棍”。

    長征三號甲發動機的研制,一波三折。龍樂豪提出“上改下捆、先改后捆、三化設計、性能一流”的技術路線與目標,突破了氫氧渦輪泵端面密封、氫渦輪泵次同步共振、螺旋管束式大噴管成型工藝等八大關鍵技術難關。

    一九九四年二月八日十六時四十三分,一聲“點火”令下,長征三號甲首發火箭以雷霆萬鈞之力拔地而起,直插長空,將一顆實踐四號科學探測衛星和一顆模擬星分別送入預定軌道,成功實現了具有國際標準的“一箭雙星”的發射。這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及運載能力登上國際先進舞臺,展示了中國已經具有發射高軌重型通信衛星的能力。

    作為龍樂豪的學生,李東感受到的一是嚴厲,二是關愛。

    那幾年,龍樂豪特別忙,既要管全院的技術工作,又要抓型號研制。但再忙,李東的課程,一堂不落。

    李東的研究生論文,從構架到章節,龍樂豪幫助設定,甚至一些公式、符號,他都幫助修改。

    龍樂豪敢于給年輕人壓擔子,將長征三甲型號轉階段報告交給李東寫,但評審會上沒通過。李東情緒低落,覺得愧對導師。龍樂豪沒有批評,而是告訴他,技術報告如何抓住重點、準確簡潔、前呼后應。如此教誨,讓李東受益終身。

    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五日,是個讓李東永生難忘的日子。

    長征三號乙搭載一顆國際通信衛星組織的國際通信衛星708,在火箭升空二十多秒后爆炸。

    當時,李東就站在火箭按鈕操作手的身后,親眼看著操作手按下點火按鈕,當發射失利的消息傳來時,指揮大廳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表情仿佛凍僵了。

    天亮了,李東久久地望著空蕩蕩的發射塔,潸然淚下。

    更讓李東震撼的是,導師龍樂豪一夜白發。

    我問他:“真的是一夜白發?”

    “是的?!崩顤|說,“第二天早晨,我嚇了一跳,龍老原來花白的頭發,一夜間變成了滿頭銀發?!?/p>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發那是歷史傳說,龍樂豪總設計師一夜白發卻發生在眼前。

    早晨,當龍樂豪走進餐廳時,大家都站立著默默向他行注目禮。

    龍樂豪身板挺拔,表情剛毅,絲毫沒有一丁點兒的發蒙和不知所措。他環顧四周,微笑著說:“都看著我干什么,快吃飯,吃飽了,繼續干活!”

    剎那間,所有人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十萬豪情在心中蕩漾。

    導師對事業的執著、對使命的忠誠、堅韌不拔的意志,讓李東銘心刻骨,他說:“當時我心想,這一定是我人生無法企及的高度。遭遇這么大的打擊,依然如此堅毅!”

    歸零發現,這次發射失利的原因,是火箭上的一個電子元器件偶發失效。

    火箭發射前,龍樂豪曾經非常清醒地說,這發火箭“打成了了不得,打不成不得了”。這是長三乙第一次發射,第一次發射不是搭載試驗載荷,而是直接搭載一顆國際最先進的衛星。打成了創造一個奇跡,將極大提高中國航天人的自信心,提升中國航天的形象。但要是打不成,損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勢必造成非常糟糕的國際影響。

    李東說,火箭從點火到發射,打低軌衛星一般不到六百秒,打高軌衛星不到半小時。火箭和其他交通工具不一樣,它不具備維修性?;鸺w得太快了,幾分鐘時間,地面根本無法對其進行干預,不可能半途給它發信號,進行糾正。其實,任何一發火箭發射失敗,其原因往往在好多年前就已經注定了。假如五年前,某位工人在加工一件齒輪時,一刀切下去,差了幾毫米;或者在八年前,某位設計師設計的一個電容不合理,便已經埋下了故障的隱患。

    李東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航天行業的高難度和高風險。

    二〇〇六年,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經過近二十年的前期論證正式立項,李東被任命為長征五號火箭的總設計師,那一年他三十九歲。

    李東躊躇滿志,使命感伴隨著壓力油然而生。他喜歡古詩詞,出口成章,每當重要時刻或獲得重大成果,總禁不住要來一首。只是這一天,李東沒有留下詩篇,他想的更多的是作為長五火箭的總師,該如何去回答祖國和人民交給的這份“考卷”?;蛟S,他想等到長五大功告成那一天,再來個詩情勃發。

    作為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第一個立項研制的型號,長五火箭是真正的跨代研制項目。

    大型運載火箭強大的運力是進行深空無人和有人探測的需求。從數據上可以直觀地看出,長五火箭能夠使我國運載火箭的規模實現從中型到大型的跨越,運載能力達到或超過國外主流大型火箭。長五啟動研制不是以發射某個特定載荷為目標,而是為了全面提升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從增強進入空間的能力角度出發,這是中國航天發展現實而迫切的需求,而長五的發展思路和技術發展路徑也是具有中國特色且符合我國實際的。

    長五以大幅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能力為出發點,以解決我國航天發展現實需求為立足點,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和“無毒、無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適應性強、安全性好”的設計思想,為的是構建一個新一代系列化運載火箭。

    長五具備三個方面技術特點:

    一是新一代火箭系列由三個模塊加上現有技術組成,這三個模塊分別是五米模塊、三點三五米模塊和二點二五米模塊。

    二是通過模塊間的組合,像搭積木一樣形成一個龐大的火箭新家族,可以按發射不同衛星的需求進行多種組合,完全能夠滿足未來三十年國內外市場對火箭的需求。

    三是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的“三化”設計原則從整體上減少了研制成本,規?;?、集約化的生產大大降低生產費用,地面設備的簡化既減少發射場人員,降低了發射成本,又提高了履約能力。

    長五從設計、仿真、制造到地面各種試驗都變了。毫不夸張地說,長五的研制是在一張白紙上一筆筆畫出來的,因為不管是它的“心臟”——發動機,還是整體布局,都是全新的。

    研制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玨和總設計師李東肩負著兩個責任:第一個是國家的硬任務,一定要把運載能力翻一番,從八噸提到二十噸,從高軌道五噸提到十噸;第二個是要把上一代長征火箭的一些短板、技術問題解決,這個任務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們自己加給自己的。

    李東告訴我:“在整個研制過程中,對于總師來說,有兩個約束是非常痛苦的。第一個是時間的約束,比如說,一件事情正常情況下給我一年時間干,我可以干得很好。但是現在要求半年時間必須做出來,風險還要受控,就會覺得很難受、很焦慮。遙二出了問題,后面的神舟、探火都等著發射,能不著急嗎?就如同人家演員精心準備了三年,排出了一臺戲,現在妝都化好了,開場鑼鼓也敲響了,就等著我們把戲臺給搭起來。我們的戲臺沒搭好,或者說是搭起來的戲臺垮了,怎么向演員交代?怎么向觀眾交代?嫦娥五號原定二〇一七年要打的,后來只好推到二〇一九年。推遲這兩年,探測器在地面的狀態要不斷測試,包括它上面的一些器件是有一定壽命的,一些器件的壽命可能到了臨界點,得去檢測,得去評估,這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另一個約束就是火箭的重量。重量,對于火箭總師來說,猶如緊箍咒一樣卡在頭上。同樣的事情如果沒有重量約束可以很容易做好,但有了重量約束做起來就非常難。因為火箭自身重一公斤,意味著將來打的衛星的載荷要減少一公斤?!?/p>

    研制初期,整個團隊像是在漆黑的夜色里摸索著尋找光明的出口,不知道路在哪里,腳步零亂,還常常碰壁……

    這是個極其艱難、磨人的過程。不是說埋頭苦干幾年,忽然一抬頭天就亮了,不是的。而是,不斷有進展,又不斷被否定;又有進展,又被否定……他們像一群登山者,爬了半天,眼看到頂了,到了頂上一看,高峰還在前方呢。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爬了一座又一座山,就是到達不了頂峰……如果沒有堅強的信念和毅力,早就半途而廢了。

    李東還記得型號遇到的第一個大挫折,二級的液氫儲箱結構未能通過靜力試驗。這個結構通不過,其他試驗無法進行,將嚴重影響整個任務進度周期。團隊情緒沮喪,李東給院黨委書記梁小虹發了條短信,報告說靜力試驗沒通過,可能是這幾年遇到的最大挫折了。梁小虹鼓勵他們要挺住,堅持住,靜下心來把問題解決。他又提醒說,這絕對不會是長五最后一次挫折,或者最后一道難題,大家應該有這種思想準備。

    長五在工程預研、方案研制、初樣研制階段,型號隊伍全面突破了以十二項重大關鍵技術為代表的二百四十七項關鍵技術,攻克了多項世界性難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技術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二點五,遠超新型火箭新技術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國際通行標準。當然,如此之高的新技術比例也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長五為何要選擇如此之多的新技術?李東解釋說:“航天界遵循新技術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三十這條鐵律,是因為這個行業或這個產品本身固有的難度和風險,要保證整個研制風險可控,有必要固化一定的成熟度,保證一定的成熟度,在這基礎上迭代一部分。否則,整個工程的風險太大。但長五有它的特殊性,主要原因是在已有的火箭上‘拷貝’,挖潛是干不出大火箭的,這無疑是一種被迫的選擇?!?/p>

    原定二〇一四年首飛,變成了二〇一五年,之后又拖延到二〇一六年。

    “長五火箭實現了我國運載火箭的全面升級換代?!饼垬泛勒f。它帶動了我國新一代中型、小型運載火箭發展,構筑了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并為下一步發展重型火箭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然而,長五遙二火箭失利,給了航天人當頭一擊。

    后來,臨危受命的長征五號第一總指揮李明華感觸萬分地說:“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淚奔跑!”

    第九百零八天:浴火重生

    歸零!

    歸零是航天系統一種故障分析模式。指系統內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需從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逐一溯源,拋棄主觀臆斷,重新一一驗證,直至問題完全解決。具體歸納為:

    定位準確:分析數據,制作“故障樹”,準確找到問題的原因。

    機理清楚:對問題的內在物理規律進行探究,將問題分析透徹。

    問題復現、措施有效:用計算機進行仿真,故障再次發生,隨后再驗證后續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舉一反三:最后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解決類似的其他問題。

    長征五號——這枚中國最大火箭歸零,整整用了九百零八天!

    這九百零八天,對于長五總指揮王玨來說,稱得上是驚濤駭浪、驚心動魄……

    王玨一九六一年出生于上海,成長于西安。一九七八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動力機械系,畢業分配至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先干了幾年的型號設計員,一九八六年師從我國著名火箭發動機專家朱森元讀研究生。

    朱森元是我國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曾先后參加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多項研究,完成的超臨界傳熱計算方法和管內流動沸騰換熱的臨界熱量計算方法,為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傳熱計算和冷卻方案設計提供了計算方法和設計原則。他一九九五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森元說自己一生就遵循一句話:祖國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王玨還記得研究生的第一堂課是導師帶著自己去所陳列室參觀。

    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始建于一九五八年,是我國液體火箭動力事業的發源地,承擔著我國航天運載器的“心臟”——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究設計工作。

    陳列室里擺放著各種發動機樣機,朱森元為王玨一一介紹在研制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艱辛。

    在一臺長征三號火箭發動機樣機前,朱森元停下了步子……

    一九七〇年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后,國家將研制通信衛星及運載火箭的任務提上議程。運載火箭命名為長征三號,由一院負責研制抓總。長三是一枚三級液體運載火箭,一、二級使用常規發動機,第三級使用低溫高能液氫液氧發動機。

    以液氫液氧為推進劑的發動機稱為氫氧發動機,當時屬于世界級的課題。時任一院院長張鐮斧,果斷地將“文革”中被發配到北大荒軍墾農場的朱森元調回北京,委以氫氧火箭發動機研究室副主任設計師的重任,由他牽頭攻關。他和同事王之任、劉傳儒集中眾多科技人員和工人師傅的智慧才干,先后攻克了渦輪泵軸承強度、液氫泄漏起火、次同步共振、縮火等數十個技術難關。

    朱森元告訴王玨,液氫在常溫下會迅速揮發成氣態氫,氣態氫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比例就會引起爆炸。明知現場加注液氫的危險,已經是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張鐮斧,卻搬張小板凳,在操作現場一坐就是三個小時。他是用自己的行動在為操作人員壯膽:如果真出問題,我張鐮斧首當其沖。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九日,長三火箭首次發射,由于三子級發動機高空二次啟動出了問題,衛星沒能進入預定軌道。找到排除故障的對策后,全院上下二十四小時連軸運轉,先后進行了五次發動機試車、十次點火。三月二十六日,改裝好的發動機件完工,空運至西昌。四月八日,長三火箭托舉著試驗通信衛星,準確進入地球靜止軌道,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朱森元說:“一型火箭發動機的研制,不能以三年、五年作為計算單位,而是要以十年、二十年來計算?!逼?,他又感慨道,“有人甚至為之付出半生、一生的心血!”

    王玨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是在二三十年之后。

    在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王玨從普通設計員干起,一九九二年任發動機室主任,一九九五年任副所長,二〇〇三年出任所長。

    發動機被稱為火箭的“心臟”。長五火箭的飛行靠十二臺發動機提供推力,點火時,八臺液氧煤油發動機為四個助推提供動力,兩臺YF-77發動機為芯一級提供動力,十臺發動機同步點火。火箭飛行一百七十秒后,四個助推分離,由兩臺YF-77發動機繼續工作,為火箭提供動力。

    火箭發動機成功與否,動力系統至關重要。長五火箭二〇〇六年立項,而YF-77發動機比它早四年,在二〇〇一年已經立項了。

    研發航天發動機,其難度猶如攀登珠穆朗瑪峰。國外有專家甚至放言:中國人即便設計出來了,也不可能將它制造出來。

    YF-77發動機采用液氫、液氧作為推進劑,燃燒產物為潔凈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純凈水,具有綠色、環保、零碳排放等優點,是世界上排放種類最少、最綠色環保的發動機,是當今世界航天發射的主流技術。氫氧動力,通常被稱為冰火兩重天,發動機工作之前,需利用液氫和液氧將發動機各類部件的溫度預冷,保證推進劑在發動機內部的穩定輸送。發動機點火后,轉速從靜止狀態瞬間變為幾萬轉,從低溫立即轉為高溫,最高溫度達到三千度。在這樣的高溫高壓富氧環境里,普通材料瞬間就會被燒成一堆廢渣。所以它用了許多新材料,燃燒部分用的是高溫合金。

    二〇〇六年底,YF-77發動機已成功地進行十九次試車。但在進行第三臺發動機YF-7705試車時卻遭遇了滑鐵盧。試車預計進行五百二十秒,在進行到四百七十秒,由額定混合比向低混合比轉變時,卻發生了推力室面板故障。采取相應措施后,二〇〇七年十一月進行了YF-7707試車,關機時又發生了面板故障。這種國內外罕見的故障現象和久攻不下的技術難題,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注。經研制隊伍技術攻關,再次采取措施后,二〇〇八年五月進行了YF-7709試車,關機時面板依然發生故障。危如累卵,險似傾廈,研制隊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終于在二〇〇八年十一月進行YF-7710試車中,打贏了推力室面板保衛戰。

    作為這支隊伍領頭羊的王玨,深有感觸:“面板問題的攻關過程是痛苦的,代價是巨大的,但它錘煉了我們的研制隊伍,提升了團隊的能力?!?/p>

    在推力室面板保衛戰中立下功勞的YF-7710發動機,一路披荊斬棘、奮勇直前,先后試車十五次,累計超過十個工作任務循環,達五千三百四十六秒,在氫氧發動機研制史上樹立了新的豐碑。

    長五遙二失利,給了王玨當頭一棒,作為航天發動機領域里一名資深專家,長五總指揮王玨深知歸零意味著什么。身體壯碩的王玨雖然沒有“一夜白發”,卻像生了一場重病,一下子憔悴了五歲。

    長五遙二失利,把擁有“金牌動力”的液體動力推向了風口浪尖,芯一級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出現的故障,讓發動機研制隊伍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長五負責發動機的副總師王維彬,是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的發動機專家,分管YF-77發動機的研制工作。王維彬大學畢業后入職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與發動機產品日夜相伴,從一九九五年應用于大型運載火箭的液氧發動機和液氫液氧發動機正式進入工程預研階段,到二〇一六年長征五號首飛,從青春年少熬成了白發叢生。他與王玨這對幾十年的老搭檔,風雨同舟,心心相印。

    王維彬說:“百思不得其解,簡直是不可思議……經過了地面大大小小幾十次試車考核,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問題啊。”

    王玨說:“‘彩排’從未出過差錯,恰恰在正式‘演出’時掉鏈子了?”

    “我從大學畢業一進所,就被發動機折磨著,干到快退休了,還在受折磨?”

    “或許這就是我們這一代航天人的命運。我們不斷在攀登高峰,想實現中國航天一次大的跨越,然而,幸運之神,卻遲遲不愿光臨……”

    王玨和王維彬心里都清楚,幸運之神不知何時翩然而至,但命運繩索永遠掌握在自己手里。

    歸零非常不順,王維彬的身體狀況也頻頻報警:血壓升高,痛風發作,失去了活力的雙腿,一度只能一瘸一拐地挪向會議室。永遠處于出差狀態,有時候是早上六七點的航班離開北京,當天半夜又搭乘紅眼航班回來。吃兩顆安眠藥,睡幾個小時,第二天又出現在發動機試驗現場。

    他的妻子吳平也在所里工作,有一天半夜,王維彬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吳平終于忍不住了:“我不會拖你后腿,但干什么事都應該有個度。你真不要命啦,遙二出事,你的血壓早晚也要崩潰!”

    吳平既焦慮又著急,平日里好脾氣的王維彬也變得急躁了:“你不知道有多少事等著我去處理!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煩!你就不能耐心點兒嗎?”

    話剛說出口,他忽然間意識到,像他現在這種狀態,整天黑著臉,進家門說不上幾句話,一門心思想的是歸零、歸零,即便是神仙也失去了耐心。

    他抱歉地對妻子說:“哎呀,我現在的狀態是有些問題……”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日,YF-77發動機故障定位工作完成;經過半年的改進,二〇一八年四月,長五火箭完成歸零評審。其間,YF-77發動機連續經歷了十三次試車考核,均獲得成功。

    二〇一八年初秋,長五遙三火箭總裝工作進入尾聲,火箭即將出場。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三十日,位于北京云岡的試車臺忽然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YF-77一臺發動機在進行第十四次試車時再次出現故障,故障的參數與長五遙二非常相似。

    盯著參數,王玨的雙眉即刻蹙緊了。他知道這臺故障發動機同批次的產品已經有兩臺安裝在即將出廠的長五遙三火箭上,而這枚火箭是要托舉嫦娥五號上天的。

    王維彬看著參數沒說話,直覺告訴他,這說明過去為長五遙二開的藥方沒有開準,或者說,“病因”沒有找到。

    “對于長五這個復雜的巨大工程,還有隱藏著的問題,我們沒有發現、沒有找準。”

    絕不能帶著隱患上天!王玨和李東立即將情況上報集團公司,建議暫停發射計劃,火箭重新歸零。

    此時,火箭裝配工作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位于火箭尾段的發動機又被重新卸了下來。

    距離二〇一九年年中的發射窗口只剩下半年時間了。

    所有的工作又回到了原點。

    YF-77發動機主任設計師何昆,一九九九年從北航宇航學院發動機專業畢業后,進入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YF-77發動機立項,他從設計員做起,一直做到主任設計師。

    何昆說:“遇到這種情況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有老老實實從頭開始。于是,又開展了一系列繁瑣的理論計算,對發動機的結構進行強化,確保發動機在火箭高溫、強震動的惡劣飛行工況時,能夠保持狀態?!?/p>

    隨后,發動機又經歷了兩次試車考核,參數全部正常。大家長長舒了口氣,似乎已經站在高山之巔,迎接東方那輪即將冉冉升起的紅日。

    二〇一九年四月四日,試驗合格的發動機將全部安裝上箭。

    此時,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設計了一款專門針對長五發動機的分辨率更高的分析軟件。

    晚上十點鐘,王維彬接到一個電話,一位年輕設計師通過分析軟件捕捉到渦輪泵一個“異?!爆F象。這好比換了一個更高倍數的放大鏡,讓原來看不到的隱患顯現了。

    正在外地出差的王玨匆忙趕回北京,他有些不敢相信:“難道是我們的設計方案先天不足?”

    連續失敗,讓大家開始反思,何為最優?力學和熱學環境的制約、生產工藝的變化,等等,這些都一直在變,當時認為最好的方案,現在是不是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渦輪泵設計部主任金志磊也開始對最初的設計方案,一個他曾引以為傲的方案生疑:“也許我們并沒有考慮周全?!?/p>

    通常情況下,火箭發動機需要一個碩大的渦輪泵來向燃燒室內壓入燃料,重量通常要占到火箭發動機的一半以上。在滿足火箭總體方案的條件下,設計師給渦輪泵進行了最優設計——盡量把渦輪泵設計得又輕又小。

    “為了追求性能,設計得太優,可靠性反而降低了?!眴栴}恰恰出在這里,金志磊恍然大悟。

    同樣的YF-77發動機,同樣的渦輪泵,為什么長五火箭首飛前,發動機試車時長累計三萬秒,卻沒出現問題?黃可松等設計師說:“這是一個很小概率的事件,但偏偏在遙二身上暴露。”在失利后的前兩次歸零中,設計師延長了試車時間,加嚴了環境工況,問題再次暴露。

    絕不帶疑點和隱患上天,是中國航天的一條鐵律。

    長五火箭副總指揮曲以廣對王玨說:“看似偶然,偶然之中定有必然?!?/p>

    王玨說:“我們的敵人非常狡猾,它藏在暗處,虎視眈眈,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咬我們一口?!?/p>

    王維彬帶領技術人員,對所有批次的發動機采用新手段一一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在同一個位置,多臺發動機都有微小裂紋。

    越細越深入,越逼近真相。王維彬說:“這等于我們之前吃的所有藥都是治標不治本,沒有祛除病根?!?/p>

    王玨、李東著急上火,他們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是亟待破解的“發動機之困”,一方面又是無法更改的發射“窗口”。

    有一次,開完分析會,夜已過半,一輪彎月朦朦朧朧。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小區走。

    楊慧忽然問身旁的王玨:“王總,咱們所研發氫氧發動機的團隊是不是國內最強的?”

    “當然是的?!?/p>

    “還有比我們更強的團隊嗎?”

    王玨反問道:“你是什么意思?”

    “我是說如果有更強的,為什么不讓他們來幫幫咱們?”

    由于YF-77發動機一再受挫,身材瘦小的楊慧差不多快要崩潰了。

    王玨堅定地說:“這件事如果干不成,全世界都會質疑:中國有沒有能力干大型低溫運載火箭?所以,我們必須干成。我們不能止步于此,必須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將長五托舉升空!”

    十年飲冰,不涼熱血!

    …… ……

    (本文為節選,完整作品請閱讀《人民文學》2023年07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天天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在线看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日本人强jizz多人高清|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在线| 好大好猛好深好爽视频| 国产精品29页| 午夜视频1000| 出包王女第四季op|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慧静和一群狼好爽|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欧美午夜艳片欧美精品|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韩国出轨的女人|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国外bbw免费视频|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操|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腿打开一下一会就不疼了|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色区| 日本h无羞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图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三级不卡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