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向縱深發展 ——“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推進會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7月18日舉行的“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推進會上,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指出,偉大變革催生偉大作品,我們要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相關工作向縱深開展,引導廣大作家以對生活的整體性把握抵達“山鄉巨變”應有的廣闊、深刻與復雜,催生一批高質量、傳播廣泛、能夠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文學作品、文化產品。
“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于2021年12月在中國作協十代會上首次提出,2022年3月發布征稿啟事,2022年8月在湖南益陽正式啟動。截至目前,首批4部作品已經出版,第二批入選的11部作品也在推進會上公布。已經出版的作品受到廣泛關注,剛入選的作品處于精心打磨的過程中。在推進會分組討論和大會發言中,與會者圍繞如何深入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如何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以廣闊視野書寫山鄉巨變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發言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表示,要拓寬視野,不要機械、狹隘地理解“山鄉巨變”。不要僅從字面意義理解“山鄉”,要從象征層面、寓言層面、哲學層面去認識“山鄉巨變”。某種意義上,中國大地上正在進行的史詩性實踐都有著“山鄉巨變”的意義和內涵。新時代的鄉村絕不是與世隔絕的鄉村,必然和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鄉村振興也不只是單純的鄉村振興,而是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緊密相關。要真正寫好山鄉巨變,必須拓寬創作視野,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視野和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大視角,深刻認識“山鄉”,深切感悟“巨變”。
作家范穩發言
“我生活和工作在云南這個多民族的省份,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與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和情感經歷,更有大時代洪流中滄海變桑田的無數動人故事。”作家范穩說,對于一個寫作者而言,各民族文化和民族團結進步,是云南作家的寫作優勢和取之不盡的資源。每一個村寨的發展演變,每一個普通人的家國情懷,都值得作家去關注和書寫。一個好的作家應該渴望進入到大時代的“大生活”中,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當我們用文學的真實再現出時代的風采時,我們的寫作才會有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發言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談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寫出好作品,這已經成為當代作家的共識。有相當一部分作家真正如鹽入水一般化入了生活,由此寫出了生活的復雜褶皺與紋理,寫出了復雜的人物內心以及人物與歷史的細密糾葛。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有重視鄉土文學的出版傳統,接下來將力爭推出更多更好體現新時代、新農村、新氣象的好作品。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發言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說,好的文學表達要深刻反映現實邏輯的發展。當代中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學創作既要體現廣闊的現實主義,又要體現震撼人心的理想主義。作為出版人,要引導作家推出更多“形神兼備”的文學精品,既以全面的、整體的、文明的視野,同時也從細部的、人性的、文化的視角來反映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作家畀愚發言
作家畀愚經常會去到田野鄉間,日新月異的鄉村面貌觸動和震撼了他的心靈。“我們固有意識里的那種鄉村,正在這片大地上被不斷更新,取而代之是一種全新的、美麗的田園景象。”畀愚認為,認識鄉村、理解鄉村、感受鄉村的變遷,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其中蘊含著時代的縮影。作家需要深入到山鄉巨變的實踐中去,用全新的視野面對現實,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以文學的方式回應時代。
藝術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發言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談到,推進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作家需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創作能力,在創新創造上下功夫,賦予作品新的形式,使作品呈現出藝術上的獨特性。在具體的創作實踐中,既要能夠沉得下去,也要能夠靜得下來,勇敢面對寫作上的孤獨,寫出真正體現創造性的文學作品。
作家劉慶邦發言
作家劉慶邦說,實現全面脫貧,推進鄉村振興,不僅有政治、經濟方面的意義,也有民生、文化方面的意義。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不是石碑,而是建立在億萬人民心中的口碑”。作為中國當代作家,有責任為這塊豐碑添磚加瓦,貢獻一份文學力量。在創作上,寫作者要強調一種態度,“必須是我要寫,而不是你要我寫”。文學創作是個手藝活兒,同時也是個“心意活兒”,作家必須遵循自己的心意,心甘情愿地來寫,才能增強文學的真誠度、含金量。寫好新時代山鄉巨變,關鍵是要有文學性,“在好的作品中,我們既能見到風物,也能看到人物命運的變化,還有其中那些永恒不變的東西”。
安徽省文聯主席陳先發發言
安徽省文聯主席陳先發談到,要寫出與新時代山鄉巨變的歷史進程相匹配的精品力作,必須要把在鄉村發展變化過程中涌現的精彩故事和人物命運描繪出來,要把宏大的主題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人物、一個個生動的細節。
作家張者發言
作家張者談到,長篇小說寫作不是新聞報道,不是下地走一圈、回來就能寫,它需要沉淀和打磨。他現在正寫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每天堅持寫1000來字。“寫小說,就要寫自己真正想寫的,而且需要細嚼慢咽、久久為功。”
《收獲》副主編鐘紅明發言
《收獲》副主編鐘紅明說,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作品,無不源于作家內心深處對創作的熱愛,源于對嶄新現實的高度提煉與概括性表達,源于對鮮活文學經驗的充分調取,源于準確優美的語言表述。對“精品”的強調,就是對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創作的拒絕。越是沉住氣,越能從根本上認知今天真實的中國鄉村;越是對那片土地上的人的命運感同身受,越是能寫出人性和人心,越是能為這個時代存證,留下文學性的、心靈上的豐碑。
作家周瑄璞發言
作家周瑄璞談到,作為一名陜西作家,繼承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創作的優良傳統,是很自然的選擇。經過多年摸索,近年來她將寫作重點放在自己的出生地河南鄉村。在參與“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過程中,她體會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關愛:“在寫作中、完成后,還有將來出版后都會一直受到跟蹤和關注,這是對寫作者的極大鼓舞。”她說:“專家們的點評和鼓勵,讓我有了修改的方向,但有時也會保留一點作家的小執拗。總之,一切都是為了讓作品更完善。”
挖掘更多有潛力的創作人才
為擴大作品征集和出版渠道,中國作協還啟動了“名刊名社拓展計劃”,首批共有9部作品入選。參加拓展計劃的名刊名社負責人表示,作為文學作品發表和出版的前沿陣地,尋找和呈現反映時代氣象的優秀作品,是文學刊物和出版社的本分和責任。
《鐘山》副主編贠淑紅發言
《鐘山》雜志社副主編贠淑紅談到,編輯部要和廣大作家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系,了解作家們的創作動向,做作家的同行者、助力者、宣傳員。有很多的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志愿者、扶貧干部等等,都是長期扎根鄉村、服務基層,應該鼓勵他們講述自己親歷的生活、親聞的故事,用自己的眼睛和手筆,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的故事。
花城出版社副社長鄧如發言
花城出版社副社長鄧如說,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文學的認識論意義,并讓作者以實踐介入廣闊的世界和變動不居的現實。花城出版社不僅在傳統文學方面積極拓寬內容源頭,還著力挖掘類型文學、網絡文學等嶄新內容,尋找傳統文學視野外的新生力量。
湖南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譚菁菁發言
湖南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譚菁菁介紹,湖南文藝出版社開辟單獨產品線,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山鄉巨變”等主題,組建編輯團隊,出臺相關考核方案。出版社制定五年規劃,全面發力,力爭實現“團結千名作家、出版百部精品、沖擊十個獎項”的目標藍圖,為持續推出系列主題好書助力。
“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要進一步走深走實,需要挖掘全國各地有豐富鄉村經驗的文學人才。各地作協與基層作家有著更為廣泛、緊密的聯系,充分發揮省級作協的動員力量,有利于更好發現文學新人。
山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趙藝丁發言
山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趙藝丁談到,用心、用情、用力書寫海岱之間金色原野上的火熱實踐,全面、精準、生動捕捉“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歷史進程中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是貫穿新時代以來山東文學活動和精品創作的一條鮮明主線。山東省作協對重點創作選題實施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實行全流程、全鏈條、跟蹤式服務,與創作者、出版社等方面加強協調溝通。
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胡革平發言
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胡革平談到,湖南省作協把發現、支持、培養基層作者作為重要工作,鼓勵他們記身邊事、寫身邊人,感悟時代巨變、書寫人民史詩。在他們的文字中,保存著對新時代的鮮活記錄。
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發言
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說,廣東省作協按照日常工作與專項相結合、建庫與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推薦作者、稿件工作。全面啟動實施文學賦能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努力把全省作家和廣大鄉村蘊藏的無窮創作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侯志明發言
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侯志明介紹,圍繞書寫治蜀興川生動實踐,四川省作協在全省分類建立第一批12個新時代文學實踐點,扎實持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作家走向廣闊天地,書寫巴山蜀水山鄉巨變。設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扶持專項,鼓勵作家創作相關題材作品。
寧夏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黃明旭發言
寧夏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黃明旭談到,寧夏文聯實施了寧夏重大題材創作扶持項目,組織開展文學創作、出版提升工程,創建7個創作基地,圍繞鄉村振興、黃河文化、生態文明等主題,組織作家專題采訪創作;打造文學志愿活動,團結服務基層作家,積極培育文學的新生力量。
(攝影:馮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