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洲》2024年第1期|詹文格:民間詞語
1
當我從城區職場轉往鄉間酒場時,猛然間發現,原來人的轉場就是語境的轉場,時空變化,場景切換,那些凝固在紙上的詞語,經不住酒水的誘惑,在情感的激蕩中,猜拳行令,宴飲歡暢。
列隊而來的詞語,如蓮花綻放,帶著古意,披著新裝,在悲喜兩個極端中悄然復活,經過口舌唇齒的修飾,開啟了短暫的狂歡。
民間詞語猶如山野樹木,四時有序,安靜生長,它根脈深厚,古意綿延,在語言的長河中,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其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修辭。新舊交替的詞語,一邊默默生長,另一邊悄然消亡,比如城里的局長和鄉間的族長,他們分屬兩個不同的詞語陣容,指向兩種不同的傳播途徑,在各自的軌道上推動著官方話語與民間話語的有序運行。
面對慷慨激昂的講話,我永遠是沉默不語的聽眾,比如一場會議,比如一次葬禮,由于場合不同,局長與族長的講話,帶著身份標記,呈現出迥異的表述。當那些無形的語詞化作有形的力量,講述者就能在各自的領地上成為權威和主宰。
局長和族長的言辭盡管也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指向卻完全不同,展示了同一詞語的一體兩面。局長的詞語流動在人煙輻輳、錦衣玉食的市井;族長的話語固守在瓜瓞綿延、古風浩蕩的鄉野田園。
在鄉間,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張面孔,每一句短語都有一層底色。它們如向下生長的紅薯、藏于地底的土豆,笨拙不語,深扎底層,悄然繁衍,藏而不露。
如果把泥土一樣質樸的漢字組合成一串詞語,它們就會散發出濃郁的田園氣息,萌生出滿坡的果蔬稻麥,在季節的推動下,迎風抽穗,沐雨拔節,然后揚花灌漿。每當到了顆粒黃熟的時候,谷穗就會彎下腰身,以謙卑的姿態向大地鞠躬。
土地、牲畜、植物,作為農耕的參照,在鄉間的詞典里多有樸實無華的表達,少見輕佻傲慢的腔調。多年前,我在妻子開設的打字店偶遇一位老人。老人頭發斑白,身形瘦高,滿臉急切。在透明的玻璃外,我看見他手上拿著一疊剪好的紙張,朝店內匆匆而來。
老人進門便說:“老板,麻煩一下,我有事相求。”
我以為他是鄰里矛盾、債務追討、用地糾紛啥的,過來打印起訴材料,準備對簿公堂。老人推門而入,他神情謙卑,語調平淡,滿臉微笑,顯得很有涵養。我想如此彬彬有禮的老人怎么也會惹上官司?接下來我才知道,果然先入為主、自作聰明的猜測大錯特錯。原來他來店里并非遇上糾紛,而是家逢喜事。品學兼優的長孫被復旦大學錄取,一個農家子弟,能上這種頂尖名校,在全族全村全鎮都是破天荒的喜事。老人本想低調處事,可這喜事太過炫目,從鄉鎮到村組,從親房到遠房,從旁親到血親,全都視為榮耀。
眾多親朋族友強烈要求舉辦升學喜宴,隆重慶賀,告慰先祖,光耀門庭。老人知道這事推托不了,只好著手籌辦升學喜宴。日子已經選定,可兒子、兒媳還在外地務工,前期事宜只得由老人一手操持。
按傳統習俗,在鄉村凡是操辦喜事,必須事先給親朋族友發出邀請,呈送請帖,以示尊重。老人一早就上街選購請帖,可跑遍鎮上的大街小巷,看過所有店鋪,竟然沒有找到一款令他滿意的請帖。
開始我以為眼前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過于挑剔,行事高調,連請帖都想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店鋪出售的燙金請帖質量上乘,印制精美、款式多樣,老人竟然全都瞧不上。接下來老人一席話,才讓我明白真相,我竟然再一次誤會了他。老人不滿意那些請帖的原因,既不是印刷質量差,更不是款式老氣,而是語氣過于張揚,用詞太顯高調。
老人說道,作為宴請賓朋的主人,大紅請帖的封面上不僅毫不謙虛,反而自我炫耀:四個燙金大字——金榜題名。
老人詰問:“你說這樣的請帖合適嗎?”
我微微一笑,老人見我不置可否的樣子,馬上表明了他的態度。
“金榜題名,這是用于別人恭祝的詞語,自己怎么能大言不慚,言過其實地拿來標榜?”
聽了老人的話,我不由一愣。無論是考上專科、本科、民辦、公辦的考生,一律使用“金榜題名”的請帖,這些我們已經熟視無睹,習焉不察。也許是習慣成自然,家有喜事都跟隨大流,從沒有誰會字斟句酌,仔細推敲,認真審視這張請帖的用詞是否恰當,這樣的表述是否合乎禮儀。更多的人、更多的時間都在關注詞語之外的事情。人們普遍認為大學錄取就是名列金榜,可載入史冊,從來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產生糾結,更不會去掂量詞義,去追問對錯。可是偏偏這個在泥土里折騰的瘦弱老人,卻有著超塵脫俗的語言潔癖,他用升學之喜,替換了金榜題名。
2
漢字是刻在中華民族掌心里的紋路,順著它指事象形會意的構成,可以觸摸到所有觀念的來由和秘徑。漢字是筆尖下流淌的鄉土,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即血脈。只要我們能夠把漢字留在筆尖下,鄉土就不會離得太遠。
幾年前,我加入了駐村幫扶工作隊,平時吃住都在村里,與村民走得很近。隨著進村入戶的次數增多,可以聽到很多在機關里聽不到的故事,與村民朝夕相處,讓我對鄉土文化有了更深入具體的了解。
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都在殺豬宰羊,一年的辛苦,需要等到過年才會有一次慰勞的機會。面對磨刀霍霍的氣氛,老人們看著牲畜不免心生憐憫,可是面對遲早都得挨一刀的家畜,他們也沒有別的憐惜方法,只能用同情的態度來對待宰殺,哪怕是用詞方面也會盡量溫和一些。比如殺豬,他們從不直呼殺豬,而是文縐縐地用“解豬”這種古語。
農民為何會使用“解豬”一詞?應該是從庖丁解牛的典故中引申而來。殺完豬,分解豬肉時,一串吉利的名詞:豬嘴巴叫“聰嘴”,豬耳朵叫“順風”,豬舌頭叫“利錢”,豬血叫“旺子”……
古意綿延的詞語如散落鄉村的樹木,扎根在鄉村田園,繁茂在山野河川,尤其在生老病死這條線上,更是布滿了傳統的習俗和稱謂。比如去藥鋪抓藥,不叫抓藥,叫揀“老茶”,喝中藥不叫喝藥,叫喝“老茶”。葉子太老的茶,味道苦澀,借苦茶隱喻苦藥。
初夏的一天,村里有位老人過百歲生日,家里擺了盛大的壽宴,村居鄰里前去祝壽。凡去祝壽的人都得送上一份賀禮——紅包,而且紅包上面還得寫一句祝福語。我在老壽星門前的方桌上坐下來,拿出簽字筆,瀟灑自信地在紅包上寫了一句祝壽語:恭祝百歲壽星健康快樂!
我剛剛寫完,筆還沒有放下,旁邊便冒出一位白發老人,他像監考老師,抻著細長的脖子,掃視我寫好的紅包。他呵呵一笑,說我這是新式寫法。
聽老人說這是新式寫法,我頓感納悶,難道還有傳統寫法?于是我趕忙轉過頭去,查看他手里的紅包。只見他頗有用意地將紅包展示出來,紅包上有八個毛筆書寫的豎排楷體:期頤天齡,壽比南山。左下角是落款:族侄趙志明敬賀。
老人展示完畢,似乎已達目的,只見他朝廳堂內信步而去,我卻立于原地,滿臉尷尬,直至后面的祝壽隊伍涌來,我才跟著進入。
有了這次教訓,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后來在村里每遇喜宴喪席,我都不再貿然動手,總會先觀察了解,然后再見機行事,避免鬧出笑話。
駐村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對鄉間婚喪嫁娶的禮儀有了一個大致了解。比如村民家里生了小孩,選擇第三天擺酒,這叫“湯餅之喜”或叫“花朝之期”。滿月擺酒叫“彌月之喜”,百日擺酒叫“晬盤之喜”。
從大門的對聯可分辨主人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對聯上出現“弄璋之喜”,說明生的是男孩,我自然會恭賀這家主人喜得貴子!如果對聯寫的是“弄瓦之喜”,我知道恭賀人家喜得千金。璋作為瑞玉之名,古人制作成貴族所用的禮器或信玉,把璋給男孩子玩,希望孩子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瓦是原始的紡錘,古人把它給女孩子玩,為此,弄瓦代指女孩。還有橫批寫“懸弧令旦”,這同樣說明主人家生的男孩。古人有尚武之風,家中生男,則于門左掛弓一張,稱為“懸弧”。
對聯是鄉村最雅致的書面用語,借助主人的口吻,運用古樸的謙詞,行使誠懇的禮儀,其中深意值得再三玩味。那年秋天,一橋之隔的兩戶人家在同一天擺滿月酒,都是彌月之期,但兩家的對聯卻有所不同。橋東一家的對聯指向明朗:桂子呈祥多厚福,蘭孫毓秀兆嘉征。橫批:叨福添丁。橋西一家的對聯卻稍顯含蓄:佳時正滿一輪月,旭日初升萬里輝。橫批:喜上眉梢。后面這副對聯,究竟生男生女,一時難以判斷。我打門前經過,幾次默念那副對聯,幸好擺酒那天我外出培訓,假如留在村里,上門賀禮時的稱謂難保不出差池。
3
半年前攝影家老李和我來到了不通公路的古村,半年后和友人再來古村時,發現不通公路的山里,有挖掘機正在修路。
公路是現代產物,對于封閉已久的古村來說,公路就像泄密者,只要路一通,古村六百年的秘密將蕩然無存。于是大伙都想搶在通路之前,來看一看本色的泥土,走一走寂靜的村莊。一路上不僅觀賞風景的游人絡繹不絕,攝影愛好者更是爭先恐后,成群結隊。我明白這是獲獎之后的效應,半年前那次采風拍攝的古村風貌,有好幾幅在參賽后獲獎。特別是老李拍的《五代同堂》,在全省“和睦家庭與秀美鄉村”攝影大賽中斬獲金獎,省里正在推薦參加全國大賽。
由于老李外出領獎,未能成行,大伙根據他提供的方向,一路探尋。那些攝影發燒友,跟風模仿,趨之若鶩,搶先來到山腰處那戶人家。我和友人抵達時,家里早已門庭若市,各式各樣的鏡頭如長槍短炮,抓拍搶拍熱火朝天。
人流爆滿,場面嘈雜,習慣平靜生活的山里人家,對眼前的熱鬧很不適應。也許是承受不了這樣的驚擾,一家人表情僵硬,面對鏡頭,局促不安。外出勞作的人干脆借機回避,老太爺更是心煩意亂,滿臉愁苦,他只好閉門謝客,躺在床上,誰也不見。追趕熱點的看官游客,如洶涌的海浪,我見狀趕緊退回山下,前往人少的角落轉悠。
直至下午,人潮退去我才重返那戶人家。盡管老李不在,但我還是很急切地走向廳堂,來到正面的神榜前,欣賞老李留下的手跡。可是當我走近那面墻時,發現老李書寫的神榜已從墻上消失,下落不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人的手筆。我注視墻上的神榜,每一個字都肥碩沉穩,屬于典型的榜書體,內容依舊是“天地君親師位”。
對于主人這種出人意料的行為,起初我甚為不解。論字的好壞,老李的楷書明顯要高一個檔次,可是當初求人書寫的主人,為何要退而求其次,請人重寫?莫非這家主人沾染了俗氣,喜歡阿諛奉承,養成了見異思遷常換神榜的嗜好?
從上至下,從左至右,我將神榜的每一個字都細看了幾遍,發現新寫的神榜,與老李寫的不同之處就是簡體與繁體之差。
當時我站在神榜前百思不解,可是又不便當面打聽,以免讓主人尷尬。過了一段時間,我和文友去往另一個古村采風,在一位頗通文墨的老人那里,揭開了這個謎團。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書寫神榜有如此嚴格的要求。別看“天地君親師之位”這幾個簡單的漢字,從傳統文化的遵循來說,神榜的書寫大有講究。
“天不連二(人不頂天),地不離土,君不開口,親不閉目,師不當撇(師不帶刀),位不離人。”
天不連二,寓人不頂天。天字里面的人字不頂天字的第一橫,意為古代以天為至上神,主宰一切,人再高也高不過天,高天厚土。
地不離土,指地字的也與土字旁要連筆,不能斷開。意為地由土構成,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視大地為母親。
君不開口,指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須封嚴,不能留口,謂君子一言九鼎,口不亂開。
親不閉目,指“親”字的目字不能封嚴,謂親人和朋友要真心對待,心明眼亮,不能閉目塞聽,遮遮掩掩。
師不當撇,指“師”不能寫左邊的短撇,謂師不當撇(撇開)。又謂為師者以文為業,以文服人;師不帶刀,切不可師者行武動刀。
位不離人,指位字的單人旁與立字要相互連筆,且字形端正穩固。謂為人要端正,且做好自己的事,不能越位。
作為鄉村的文化傳承,寫神榜竟然如此這般地講究,我真的一無所知。老先生說,古時寫神榜,還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要請金木水火土命理全面的人寫,請過往的陌生人寫。因為熟人會經常往來,寫神榜的人如果再次出現在神榜面前,先祖的魂靈就會被寫神榜的人嚇退。寫神榜要選在過年那天或者另擇吉日進行,動筆必須是上午,表示陽氣充足,蒸蒸日上……
難怪鄉里人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必定是在神榜前上香。祭祀“天地君親師”為中國古代祭天地、祭祖宗、祭圣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形式。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中國古代以天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祭親即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祭師即祭圣人,具體指作萬世師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開創的儒學傳統。
行走在村莊,我與村民交往暢談,對民間習俗有了更深入了解。每當看到那些虔誠的表情,我開始明白,那些張貼在廳堂正墻上的神榜,并非一張普通的紅紙,而是列祖列宗的神圣信仰,古老文明的永續傳承。
4
三十多年前,我父親成為家譜主修,那個時候,我還是個未婚青年,對家譜的作用、意義、格式、內容均不了解。轉眼我已中年,望著滿地亂跑的外孫,聽著外公的稱呼,我猛然一驚。三十年感覺就在轉瞬之間,可時光已刻畫了三代人的生命軌跡。
由于三十年的世事流變,家族在新老更替中,發生了諸多的變故。去年經過大家商議,決定重修家譜。幾位主修前輩點名要我參與支持,當時單位工作千頭萬緒,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應承,可是考慮到年逾古稀的叔伯們,都在為家譜重修之事操勞,我便沒再推辭,硬著頭皮接下了任務。主修的叔公知道我抽不出太多時間,安排我利用早晚業余時間,負責初稿校對,我欣然應允。
本以為校對之事輕而易舉,毫無難度,誰知剛剛涉足,就遇上難題。家譜如同血脈,它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構建,僅婚喪嫁娶的表述就讓我滿目迷亂。由于理解的偏差,我竟然把正確視為錯訛,結果朝著相反的方向越改越糊涂,越改越出偏差。在源遠流長的鄉村文化中,在家譜的古典敘述里,自己是如此才疏學淺、孤陋寡聞,如果不趕緊補課,求教前輩,就連校對工作也難以勝任。
比如在婚嫁方面,修譜登記底稿時,某男與某家之女訂下婚約,而尚未迎娶進門,在家譜上只用“聘”字。如聘某氏之女。未拜堂成婚,而婚約解除者,表達為“娶某氏,未歸”。
男子與某家之女,已拜堂成婚,現在指舉辦了婚禮,則曰“配”。第一次成婚的對象,曰“元配”;第二次成婚對象,曰“繼配”或“續配”。
女子訂下婚約,而尚未出嫁,則曰“字”。未訂婚約,則曰“待字”,原來“待字閨中”就是這個意思。
女子已經出嫁,則曰“適”。如:生女二。長,適某氏;次,適某氏。
喪的表達同樣有多種講究。如幼小而亡,則曰“殤”。如果雖未到結婚的法定年齡,但是早婚且有子嗣,則不可曰“殤”,應用“卒”。
成年,但尚年輕而亡故,則曰“不壽”。中年及中年之后亡故,稱“歿”,也可表達為“終”。在家譜中忌諱“死”“夭折”等字詞的出現。
家譜和地方史志是一塊詞語的原生態陣地,在泛黃的書頁里流淌著厚重的民俗文化,散發著古漢語的濃郁氣息。我在禮房老先生的本子上看過字跡工整的摘錄:比如年齡的劃分:一歲稱襁褓,兩歲稱牙牙,七八歲稱始齜,八九歲稱黃口,十來歲稱總角,十一二歲稱垂髫,十三四歲稱豆蔻,十五六歲稱束發或及笄,弱冠指男子二十歲,花信指女子二十四歲。喜壽指七十七歲,米壽指八十八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白壽之年指九十九歲,期頤之年指一百歲,茶壽之年指一百零八歲……
5
民間語言保留著傳統印跡,在鄉村,喪葬文化延續著一派古風,當有人去世后,會出現一個繞不過去的詞語,那就是“三魂七魄”。
相傳逝者每七天消散一“魄”,當七七四十九天過去以后,這個人的七魄才全部消散。然而“三魂”卻完全不同,它們停留的時間會更長,古人認為至少會停留三年。正由于這個原因,在講究孝道的古代,父母去世都得守孝三年,哪怕是身居要職的顯赫官員,也得辭去職務,在家中盡心守孝。
孝道作為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孝經》中有曰:“夫孝,德本也。”《孝經》中闡述的主旨就是“以孝治天下”。中國歷朝歷代都以孝道治理天下,早在周朝,我國就產生了子女為父母守喪三年的“丁憂”喪俗。
春秋戰國以后,儒家倡揚重喪,逐漸形成了“丁憂”期間不婚娶、不宴飲、不作樂等禮俗。漢代以后,“丁憂”演化成歷代王朝“孝治天下”的強制性法律措施,對古代各階層社會成員具有共同的約束作用。
科舉制度出現以前,孝道是選拔官吏的重要標準。無論是兩漢的舉孝廉,還是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孝道都是一項重要的選拔條件,孝字關乎著一個人的仕途和命運。
到了唐宋明清時期,雖然開始采用科舉制度選用人才,但孝道依舊是衡量人才的重要依據。尤其從宋朝開始,守孝三年,基本成為每個讀書人必須遵循的社會規則。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白居易在京做官,其母因看花墜井而亡。白居易按照當時“丁憂”的規定回家守孝三年。814年,白居易“丁憂”期滿重返京師官場,但到了815年卻因“丁憂”期間作詩犯了忌諱而被一再貶謫。
白居易母親因看花不幸失足墜井而亡,白居易卻忘了忌諱,“丁憂”期間寫了《新井篇》《看花》等詩,有人就借機攻擊其不孝且作風浮華,不可重用,因而受到降職出朝的處分。本來皇帝要將他貶為州刺史,中書舍人王涯竟落井下石,上書朝廷,認為白居易不適宜治理州郡,于是貶為江州司馬,讓人想起他的名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當年宋仁宗非常看好蘇軾,認為他有宰相之才,所以他考上進士,宋仁宗就打算讓他進翰林院,擔任三品翰林學士。此時蘇軾因母親去世,他不得不回鄉守孝。再度回來后,宋仁宗身體已經不行,而蘇軾本著宰相必起于州牧的想法,主動申請去下面擔任通判。結果沒多久,他父親蘇洵又撒手人寰,他只得再次回去守孝三年。前后六年守孝時光,等到他復出時,宋仁宗已去世,而宋英宗也疾病纏身,蘇軾就這樣錯失了升遷的大好時機。
6
一直以來,民間詞語在鄉村堅韌延續,而在城市這種喪禮習俗已經完全消除。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興起,人們的觀念日益更新,現在只能到偏遠鄉村才能找到一些隱約的傳統痕跡。比如父母過世,遵循服制,遇新年室內和大門上不能出現紅紙春聯,三年之內只能張貼藍色、黃色或綠色的追懷對聯,以示對親人的哀思與悼念。
還有墓碑的內容和字跡也是關鍵,碑石刻寫的字體首選魏碑隸書,其次為正楷,然后才是行草。墓碑的碑文更有講究,比如“故、先、顯、考、妣”。“先考”“顯考”“先妣”“顯妣”,“先”是對父母的一種尊稱,它與“顯”相對應。“顯”有顯赫之意,去世之人一生獲取過功名、在當地德高望重,在家族內很有名望,品德風范受人贊賞,碑上可用“顯”字來表示尊重。普通人只適合用“先”,不過現在絕大多數人都選擇“顯”字,可理解為后人對父母的尊敬。
從山村的墳地經過,有時會看到墓碑上刻著“故顯考”或“故顯妣”,這里的“故”并沒有實際意義,主要為了拼湊字數。比如以“故顯考陳公烈榮大人之墓”為例,古人有“生老病苦死”五字循環排列法,如果沒有在顯考之前加上故字,墓碑上只有十個字,而第十個字剛好落在“死”字上,這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前面加上“故”字,加了這個字排列就發生了變化,第十一個字進入第三輪循環,落在生字上了。寓意去世之人可以早轉人世托生,也預示著家族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文明史的國家,在廣袤的國土上遍布著形態各異、風情不同、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形態。家譜里留存的古老詞匯,成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維系著民族的歷史記憶,寄托著子孫后代的鄉愁,流淌著鄉村的記憶與味道,讓人們在詞語的紋路中尋找文化的根脈,感受傳統的魅力。
行走在鄉村,從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間穿行,那四時有序的莊稼,如一片排列整齊的詞語,按照生命的輪回在季節里運行。回想這一輩子,我從鄉村進入城市,再從城市回到鄉村,此生能有一次這樣的經歷,讓我無比滿足和興奮。人到中年,在鄉土之上終于觸摸到了雅俗共賞的門徑,從民間詞語中獲得了啟發和借鑒,像一頭老牛,細心地咀嚼甘甜的草料,吸收鄉土的營養,在漫長冬日里進行歲月的反芻,從而使豐盈的詞語在血脈的運行中,下連根脈,上接陽光,與這個大千世界的人、事、物發生更加美好、更加細膩、更有溫度、更有情感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