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委員:現實題材創作要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國煤礦文工團副團長靳東今年帶來了三份提案,分別關于數字平臺立法、人工智能科研垂直到影視領域、科技特派員下鄉等議題。靳東的提案聚焦文藝、科技及鄉村振興等方面的重要話題,立足于深入的社會觀察和背景調研,體現了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的責任擔當。結合提案內容,本報記者專訪靳東,聽他聊聊現實題材文藝創作、人工智能和短視頻平臺對創作的影響、如何運用細節提升作品中生活的質感等問題。
中國藝術報:關于您今年的提案,為什么會關注到這些議題,做了哪些調研工作?
靳東:這兩年每次思考做什么提案的時候,我都很慎重,有時候甚至很糾結,最后還是經過認真調研,按照我了解到的、覺得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來做提案。比如關于數字平臺立法,過去的四五年里,網絡平臺上出現了多起“假靳東”詐騙的案件,比起我的名譽權問題,我更揪心的是詐騙帶來的悲劇,這也讓我開始更深刻地思考事件發生的原因、需要哪些措施來制止這些行為。我在提案里寫了很多建議,尤其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比如平臺給未成年人推送各種信息時是否應該以未成年人自己填寫的年齡信息為準?推送的信息是否健康積極?這些都應該經過更嚴格的審查。
關于人工智能,它給影視行業也帶來了影響,我的思考是國家在研發層面將研發成果垂直到影視領域。再比如關于科技特派員的提案,我也飾演過下鄉書記,調研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一個很優秀的特派員到了農村,一開始可能未必能對接得上,他的思想往往還停留在學校和科研院所中,會出現“兩層皮”的問題。而鄉村實實在在有許多“種地能手”,他們祖祖輩輩非常有經驗,很難認同新的經驗。我的提案就是從這些矛盾和問題出發的。
中國藝術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年11月,您主演的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播出,該劇講述了中國援外醫療隊在非洲救死扶傷、與當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拍攝這部劇最大的感受和收獲是什么?
靳東:最大的收獲是通過作品拓展了我對世界的認識,讓我了解了很多從前沒接觸過、不了解的歷史和感人的故事。比如從1963年中國首次向阿爾及利亞派遣援外醫療隊起,到2023年《歡迎來到麥樂村》播出,已經整整60年了。60年里,中國的援外醫療隊大約有3 萬人次,不斷地從中國奔向遙遠的非洲,這樣的故事太應當被傳遞出去了。我還了解到,這些援外醫生在周六日都會為當地的居民做義診。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總統姆維尼親口告訴我,在他們國家60歲以內的人幾乎都接受過中國醫生的治療。聽到這些,我很受震撼,這種感情甚至無法單一地用一部劇、一個影視人物來呈現,我想,它關乎于中國人骨子里的一種精神、一種對情感的認知和理解。就像上世紀70年代,在我們國家也很困難的時候,還幫助坦桑尼亞修筑了全長1860.5公里的坦贊鐵路。我想盡可能地在真實的基礎上,將這些故事演繹出來、傳遞出去。
中國藝術報:多年來,您一直深耕現實題材創作表演,您認為現實題材創作的難度在哪里?如何提升作品中真實生活的質感?
靳東:體現生活的質感需要大量豐富、生動的細節。我覺得細節來自于具體的生活,同樣一個作品,不同的創作者去創作,可能會呈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甚至有天翻地覆的差別。最終還是要看作品呈現出來的內容是否真實,我想不管對話劇還是影視創作都是如此,它需要引起大家的共鳴。引起共鳴的基礎就是真實的表達。為什么說現實主義題材難拍、難做?因為你要把它做得讓觀眾挑不出任何毛病。拍出來的東西不能一看就有明顯的錯誤,和我們現實生活的邏輯不符。一旦不真實了,即使拍攝出多好的畫面、做得多么花里胡哨,也無法引起共鳴。
作為學戲劇的創作者,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能夠沒有任何痕跡地表達出我們已經設計好的內容。表演不是一個單一的創作行為,不像畫家一個人搞創作、歌唱家一個人歌唱。話劇、音樂劇、舞臺劇、影視劇等,都是集體合作的創作項目,會更加困難一些。創作的難度不僅體現在題材選擇方面,還在于各個藝術部門的配合,就像完成一個工程一樣。
中國藝術報:在拍攝現實題材作品前,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靳東:首先是切身去體驗角色。比如在拍電視劇《底線》前,為了演好法官,我在法院體驗生活,待了很長時間,這時我才認識到法官的真實形象。首先他們是真正的精英,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法官都是博士學歷。他們工作非常忙碌,常常無暇顧及個人生活,但是又很擅長在緊張的節奏中將一切梳理出頭緒來。這樣一群人不僅僅是精英,他們是很偉大的,是維系國家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底線”。我相信只要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誠懇地表達,進行符合藝術規律的創作,至少不會出現太差的作品。
中國藝術報:您在提案里還關注到了短視頻、直播平臺。近年來短視頻文藝創作、短劇非常流行,您覺得它對傳統影視創作是一種沖擊嗎?您怎樣看待短劇和短視頻文藝創作?
靳東:任何時代都會有不同的藝術平臺,這是必然的,我從不反對新興事物,而且我也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最早我們聽戲曲,后來有了電影,再后來電視也進入尋常百姓家。曾經有一段時間,電影院都被改成了娛樂廳、電子游戲廳、臺球房,而后來電影又慢慢地回來了。再到今天,我們的手機、平板電腦一定程度上也取代了電影,這是不可否認的,不論電影多么精彩、票房多么高,也沒有直接拿起手機來尋找一個內容方便。
所以在今天,“小屏用戶”是不容忽視的觀眾群。但是不管是電影、電視、話劇、音樂劇、舞劇、歌劇還是短劇、短視頻,我堅持認為內容才是王道。內容是唯一的,體量只是數據而已,物理時間上長一點、短一點,放在銀幕上還是放在舞臺上,我覺得是沒有必要太去糾結的點。你究竟要通過這些途徑去表達什么、呈現什么,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