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代表通道”聚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6位全國人大代表走上通道,與中外記者面對面。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代表圍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生動講述了自己的履職心得。
殷墟是甲骨文的“故鄉”、漢字的發源地。以甲骨文為代表的漢文字是中華兒女共同的血脈,也是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維系。何毓靈是一名在殷墟考古發掘一線工作了25年的基層人大代表。“25年的堅守,其實是來自我剛剛參加工作一年時的一次考古發掘。2000年底,當時在前輩的帶領下,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和大雪,我們發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高等級貴族墓。當我們用凍僵的雙手拿著手鏟、刷子等工具,清理出一件十分精美的青銅牛尊,大家都驚呼不已。因為這是當時殷墟發現的唯一一件牛型的青銅容器。田野發掘結束不久,我們組建了一支來自人骨、動物、植物、冶金、文保等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團隊,經過4年多的努力,揭開了3000多年前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何毓靈介紹說,青銅器銘文顯示墓主人是“亞長”,根據科技檢測表明亞長是位35歲、身高170厘米的男性,隨葬的兵器表明他生前可能是一位軍事家。而在亞長的骨骼上檢測出大量嚴重的砍扎傷,表明他曾英勇作戰。
“考古學家像偵探一樣揭示古人的謎團,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讓我堅守下去。”何毓靈感慨道,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經過近百年幾代考古學家的不懈努力,揭示了東亞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樣貌。新時代以來,他和同事們又取得了多項重要的考古發現,把殷墟的發現和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就在8天前,大氣磅礴的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建成開放,用2.2萬平方米的展陳面積展出近4000件文物,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系統展現了3000多年前青銅文明的樣貌。在策展之初我就提出,要建立一個亞長墓的專題廳,用577件文物來透物見人,把亞長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目前,那件讓我一直非常牽掛的憨態可掬、呆萌可愛的亞長牛尊正在我們展廳的‘C位’,歡迎大家來殷墟博物館新館赴一場與商文明的千年之約。”
杭侃代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云岡石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云岡石窟的保護工作,危巖體加固工作進行了幾十年。“當這項工作告一段落、進入以預防為主的階段時,我們肩負的任務卻并沒有減輕。這是因為云岡石窟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有的里面還有軟弱巖層,容易碰到風化、凍融、滲水等多種病害。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洞窟病害機理的研究和保護材料的研制方面持續加大科技力度”。
杭侃說,自己1993年第一次到云岡石窟考察,之后也多次帶學生去參觀實習,但當時只是在地面上,石窟頂部的很多狀況是看不到的。2021年到云岡研究院工作后,才經常有機會爬到架子上查看,從而切身感受到石窟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比如云岡石窟第39窟是一個中心塔柱窟,也就是在它的中間雕了一座五層的仿木結構樓閣式塔,中外學者對該窟也廣泛關注。但第39窟頂部風化得比較厲害,有點像一層一層的酥餅,因此我們進入現場修復時會把原本要求佩戴的安全帽取下來,采取半蹲的姿勢,生怕一不小心碰到了哪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杭侃表示,云岡石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在今后的保護工作中,將堅持“兩個結合”,堅持保護第一,加大科技力度,在云岡石窟的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續發力,做好文化遺產代際傳承,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