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一望三(節選)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不同,而三省交界之處,古稱“三省通衢”,又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具有有別于其他地方的自然、歷史與文化,成為經濟交換處、文化交流處、風俗融匯處,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并在中國的歷史、地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作者歷時20余年,遍訪中國所有的三省交界地合計42處,寫就這份充滿原生態的行旅記。
1
黔之黎平、湘之通道、桂之三江,這三交一帶去過兩次。最近一次是2011年與朋友孫民去的。記得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一帶的侗寨風情、漂流等旅游項目已經成熟,如木屋疊叢的三寨。通道侗族自治縣的侗族鼓樓、廊橋更有名,如程陽橋、回龍橋(以前玩過)。通道北部的渠水河通往靖州和會同,河岸風光雖好,但我倆心思是在渠水河下游的會同,那有朋友詩人小招的家。另外,近年聽說,由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獨峒,可去在一條街上的三省交界處。
如下摘錄20世紀末在黎平、三江的旅行筆記。
過了同樂鄉不久,一進芭沙小鎮,就見一群小學生放學,男生一律腦后蓄留長發或盤成高髻、半長漆褲漆褂;女生一律漆布肚兜外罩對襟漆褂、長發隨意或扎或插梳;男女一律赤足,卻疾走無礙;都無書包,課本等裹以塑料袋。芭沙小學代課的孟老師告知,這是苗族小學,屬丙妹鎮(即從江縣城),校內漢語、苗語都教,代課教師月薪120元。到縣城所駐的丙妹鎮前,又見些中老年苗族男性亦留發髻。沒想到在當代還能見到明朝的男子發式和明式衣裝,這活生生的古董就在苗嶺和九萬大山之間的深僻處。到了從江縣城才發現,除城西江南岸有一片木屋棚戶區外,滿城皆新式的現代建筑,新型碼頭、水泥大橋及貼滿瓷磚的大樓顯示出這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的確,現在的從江縣境,自古即三地交界的荒蠻處,漢分屬武陵、郁林、桂林三郡,民國時為永從縣、下江縣、黎平縣地盤。不過從江縣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后發展了煤、水泥、航運、木材等工業,縣城還是挺富裕的。
在從江縣夜眠較熱,氣溫與廣州一樣,查氣象圖才知都柳江流域(三都水族自治縣、榕江縣、從江縣)的年均氣溫為20度。故這一帶山上植被以闊葉林為主,亦有些熱帶植物如芭蕉、杧果、橙子等。從江縣城的丙妹鎮幾乎在黔桂界上,廣西來的321國道經此,而都柳江航運宜貨宜客,更有木排連筏者。出丙妹鎮欲去黎平縣,也是土石公路。10千米內一直傍河且沿路有三四個侗寨,均有鼓樓,其外形比湘桂的鼓樓多了一個尖頂,一般為五檐四角,全木結構。比如洛香鎮的郎寨鼓樓中間有16根柱子,頂檐為八角。過貫洞鄉、新安鄉后就入黎平縣境了。沿途多見鼓樓和幾座簡樸風雨橋(廊橋)。而侗族的田邊水畔,多修有木筑或石壘的公亭,任人歇坐,這與桂黔侗鄉的情形一樣,此種公共福利設施在其他地方罕見。只是侗式鼓樓、花橋更聞名一些,尤當代小富之后寨寨重修鼓樓而漆以重彩,像是土人發財后穿上時髦衣服,令外人別扭。黔東南與湘桂交界的侗鄉鼓樓、廊橋很多,僅從江縣就有鼓樓、花橋200多座。其實那鼓樓為半塔半樓式建筑,現在僅有觀賞意義;而廊橋上修重閣和花欄,稍嫌奢侈,避風雨降為其次。不過一個民族尤其是少數民族總得留些傳統的東西,否則商潮洶洶,一個民族的文化難以維持。
永從為黎平縣的大鎮。此帶林業發達,坡上盡是筆直成材的杉木,路上不少兩廣的卡車拉滿原木。黎平境內的鼓樓名勝在肇興,最大的花橋在緊挨廣西的地坪鄉,因路差只好舍棄。黎平縣城最早建于明朝永樂年間,叫黎平府,縣制始于民國二年。現代黎平有名,一是杉木好而多;二是黎平繡,比如路上能見婦女身上的繡品,以蝴蝶和蜘蛛的變形為圖案,色彩柔和,走線單縷。縣城內的出租多為三輪蹦蹦(而從江以及桂北桂西則多為側三輪)。黎平東面翻過大山即湖南的通道,水系上都屬沅江,民族地理上都為侗族聚居區。
2
24日中午到的黎平縣城(德鳳鎮),欲去苗族最集中的臺江縣,近路須過雷雨無常、坎坷多坡的雷公山區。我們打算繞錦屏、三穗,這是條柏油路。出德鳳鎮,過高屯鄉、中黃鎮,路邊森林覆蓋率三成以上,據說黎平縣和錦屏縣的林業收入占經濟收入的五成。黎平縣境內的敦寨正值散集,有些青衣藍衣的少數民族婦女,我們分不出侗、苗。這帶侗族占人口六成,苗族占兩成,但服飾多已漢化,漢語也標準,畢竟交通方便,與外界聯系多多。黃昏時到的錦屏縣,如內地城鎮,清水江穿城而過,江內多船多排。東北方向不遠的茅坪鎮,為木材大碼頭和市場;此帶運木多假江河。錦屏縣城新建筑不少,除杉木外,石灰石和沙金也是該縣經濟的小龍頭。在小館與老板聊天得知:此帶侗族人做生意一樣發財,當官一樣升得大;有的后生說不清自己是侗族是漢族。錦屏東有通湖南會同、靖州之路,西通劍河、臺江(路差),北至天柱、三穗,故城內車多聲大,加上歌廳發廊的霓虹,也算有聲有色。
廣西的三江侗族自治縣與湖南的通道侗族自治縣從南到北枕著同一脈大山,這山屬苗兒山的余脈,六七百米高,確是地道的分水嶺。三江縣的融江流入下游的柳江乃至西江,屬珠江水系;通道的坪坦河注入沅江、匯入洞庭,為長江水系。當我們的車從三江縣的沙宜鎮往北翻過青龍界到達通道侗族自治縣的隴城鎮時,我們看不出湖南這邊的侗寨侗民與廣西那邊有什么不同。據說侗族多聚居在桂湘、桂黔、湘黔交界處的大山中。只因通道的侗族鼓樓和花橋為湘之最,我們想訪察一番。
湖南最有名的鼓樓是馬田鼓樓,位于通道侗族自治縣南80千米外的坪陽鄉馬田村內。我們黃昏抵達鼓樓近前,它居于村中的廣場(也兼打谷場)上,四周即稻田和民居,隨便看,不用買票,村民也不稀奇參觀者。它為上下兩層共九重密檐式的純木建筑(頂覆黑瓦),近20米高,頂檐為八角,余皆四角,角檐塑鳳。遠觀馬田鼓樓的十幾根支地木柱和灰黑的樓身,頗類蜘蛛形狀,據說該民族崇拜蜘蛛。古樓四周的水田還未插秧,生長著肥田用的蘆灰草,粉花艷麗。樓旁石碑說是始建于清順治年間(1644年),1948年重修,1972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馬田村遠離主公路10千米,村中無商貿之風,民居皆為古樸的木結構,村民不冷不熱,不向我們多說一句,否則我們想在村中宿一夜的。
當晚赴縣城駐地的雙江鎮住宿,最好的下榻地為縣政府招待所,雙人間100元。吃的是熏黑的臘肉與當地河里的鰍魚。翌日上午離縣城,沿土石公路,溯坪坦河而上,去坪坦鄉的回龍橋。路過古上村,村中有五層檐的鼓樓。又過紅香村,村邊田頭有公共木屋,供人自由休息。這一帶侗婦頭飾多為黑帕,她們多能講漢語。有的水田已開始育秧,山坡上的桐樹開出淡紫大花。侗寨中的木屋也是彼此相連,橫豎不拘。在黃土鄉遇到一座花橋:四個橋墩,三座橋閣,中閣為七檐,余為三檐,飛檐塑獸。石碑說它叫普修橋,始建于嘉靖年間,原為石構,高為四丈,1957年以木重修,長為200步(約80米)。我們在橋上木廊閣中穿走,廊中有長椅貼欄,有關公的祭臺,更多的是捐資者的木牌,多有計捐五角者。
又南行10多里才到湖南之最的回龍橋,它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長61米,寬5.3米,高20米,為石墩木結構伸臂式廊橋,橋廊為重檐閣樓組成。黑瓦白檐和舊木色,看上去比普修橋要古樸素潔,廊中梁柱未有雕畫,皆原木之底。其橋身回彎,在水平面略呈弧形,故有回龍之名。橋下即為坪坦河,河水清淺而疾,水花銀銀,河岸大片蘆灰花,再遠就是綠山了。
鼓樓和花橋為侗族人的建筑杰作,它們以杉為材,以榫結合,閣檐重疊,形式繁美。鼓樓高偉壯麗,象征凝聚和智慧,為聚族議事祭禮圣地;花橋既實惠又顯侗人的好美愛藝之心。很多侗寨的中心都為鼓樓,但我沒見到鼓;和平年代,戰鼓廢矣。我發現侗鄉很少有廟,聽說侗族不專門信啥,基本為原始的多神崇拜,比如有的山甚至有的古樹,都被尊為神。
通道和三江雖分屬湘桂,分屬長江和珠江水系,但相隔百多千米,都是侗族自治縣。我們從通道趕往三江的路上,從建筑到服飾并未覺出有什么變化,都是寨子建在高坡上、以木為主的“干欄式”房屋、婦女都帶一個彩邊的圍裙兜。我們返到沙宜鎮,又見尋江并沿之赴往三江縣駐地古宜鎮。縣城挺大,有很多新建筑和腳手架林立的工地。一是這里地處湘桂要沖,二是尋江航運發達可直抵柳州乃至廣東。尋江在此與一河匯并后又在下游30千米與都江合為融江。
3
從古宜沿小江北行5千米后過橋,繼續沿江岸柏油路行15千米后就到了侗族最有名的花橋“程陽風雨橋”(也叫永濟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赫然而立,橋頭匾為郭沫若題。這是一座純木結構(橋墩為石)五連閣廊橋,長約70多米,寬2米多,高10米,5座石墩。閣為3檐,5座閣頂風格各異,閣由廊連,廊中有民族彩繪及捐款木牌。此橋售票10元,停車5元。此帶侗婦皆民族套裝,圍裙加彩肚兜,頭飾加耳飾。有的不讓照相,給錢倒可以,或買其東西。為拍照我們買一堆綴以彩塑料的花包。這橋始建于1916年,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又大為油飾修葺。它顯出侗族藝術的驕傲,和鼓樓一并,給日常的艱辛與平庸帶來一份風光。據說僅三江縣就有不同規模的廊橋三四十座。
橋邊即大片水田,有幾十架水車正在吱呀車水。水車為4~8米直徑的竹輪,輪圈中綁有槳片和竹筒,水動槳而竹輪轉動,因竹筒角度傾斜而在最低處取水最高處出水。水車的構造和原理很樸素,能將峽中的江水抬升至高坡上的水田。河水、廊橋和緩緩轉動的水車,可能與古代風景一樣。只因這是旅游區,侗寨的外緣,已有先富起來的人家修的磚石小樓。
離開程陽橋已下午5點,又去往40千米以外的馬胖鼓樓。它與程陽橋隔一座山,山上小路無法行車。繞行到半路,逢大雨,道路泥濘,天暗如墨,除車燈所照,一切皆黑。終于到了八江鄉,又過兩村,冒雨下車問路,10千米內的回答都是快到了。終到一石橋邊,電閃中見河對岸有一座大的侗寨,該是馬胖村。棄車蹬泥步行,水溝田埂分不清,雨在沙沙下,左邊幽黑處有水流嘩嘩。忽又一電閃,看清前方一座多檐的高大建筑,必為馬胖鼓樓。幾借閃電才及近前,原來寬高有十二三米,共有九檐四角,底檐最寬,約10米多。從老鄉那里買了手電,見樓之結構皆為杉木和榫卯,內壁畫有不少侗鄉風情。它建于近年,為省級重點文物,是廣西最大的侗族鼓樓。它西側為廣場和戲臺,東即高峻的河岸。當晚村中停電,在雷聲中我們感受鼓樓之戰鼓般威嚴,在電閃中領略它繁復奇妙的雄姿。雨不停,衣服全濕了,索性裸著上身,在雷雨中歡叫。當晚10點多才到三江縣城,在夜市上喝當地米酒、談馬胖雷雨,爽!
廣西的一半山地都在北部,人數比壯族還少的少數民族多在桂北,比如侗、苗、仫佬、毛南等,皆形成自治縣的規模。4月12日上午離三江縣城,沿209國道南下,路遇不少以鼓樓為中心的侗寨。侗族人據說源于古越、甌越或荊越,也就是說為長江中下游的南方人,該族多為唐以前遷徙至湘桂黔交界一帶的。山地生活使其身材略矮于一般南方人;侗族無文字,語言也多依于漢語,據說國家為尊重少數民族,曾以拉丁字母為符號、以方言為語音而創立了侗文。不過靠近鐵路、國道的侗族多已著漢服、講漢語、經商貿,外表與漢族無異。
補記:2018年11月底,我與“黑騰線”(黑河-騰沖線)騎旅專家孫民,由廣西三江獨峒,連步行加搭車,經千戶侗寨的干沖村,耗3小時,登上三省坡(海拔約1200米),見國務院1996年立的三角水泥碑,東面為湖南,西北為貴州,西南為廣西。坡下見某種矮竹和茶園,以及分屬黎平洪州鎮三團村、獨坡鄉上巖村的稻田。山梁上正開發風力發電。又經獨坡鄉、牙屯堡鎮去了文坡村的楓香片侗寨,觀侗錦工藝、聽侗族大歌,與老藝人龍志鑾及接班人龍凱丹等把酒盡歡。
(《坐一望三:尋訪全國的三省交界》阿堅/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