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中法友誼的橋梁
中法兩國,遠隔重洋,友誼源遠流長。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回眸歷史,在兩國長時間的交往中,大熊貓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155年前,法國博物學家戴維在中國四川的夾金山地區發現了大熊貓。從那以后,中國國寶大熊貓超越時空,成為中法友誼的重要橋梁之一。中國大熊貓的每一次亮相,總是讓法蘭西人民如癡如醉。
每年的4月1日,對全世界大熊貓的眾多粉絲而言,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是大熊貓被科學發現的紀念日。
2024年的這一天,我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再次探訪法國出生、歸國半年多的國寶“圓夢”。
春天的成都平原,陽光明媚,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綠樹成蔭,游客熙熙攘攘。
我徑直去往“一號別墅”。這里的居住者多為“海歸”熊貓,“圓夢”就在其中。剛用完早餐,只見它斜躺于草坪,肆無忌憚地伸展開四肢,沐浴著春日的暖陽。
雖然已經成年,“圓夢”還是那么活潑好動,察覺游客接踵而至,立刻抖擻起精神,愜意地嬉戲、賣萌。
圈舍寬敞,周遭茂林修竹,家鄉的美食,可盡情享用,“圓夢”好安逸!一旁牌子上的“法國出生、法國歸來”分外醒目,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一
在中法航線上,最早享受貴賓待遇的大熊貓,應該是“黎黎”和“燕燕”。
話說1964年,奉行戴高樂將軍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法國,率先打破冷戰堅冰,跨越陣營鴻溝,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西方大國。其后,兩國在外交、經貿、文化多領域展開合作,為西方大國同中國的外交樹立了榜樣。無可諱言,法國人的一大遺憾,就是兩國建交之時,未曾提及大熊貓這事兒。
1973年,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訪問中國,他十分期望能夠得到大熊貓,以滿足法國民眾的期盼。告別宴會上,蓬皮杜袒露心扉,中方慷慨應允,贈送法國熊貓一對。
友誼的使者來了!夙愿得償,法國民眾欣喜若狂,舉國上下掀起了“熊貓熱”。
當年12月8日,待在籠中的熊貓幼崽“黎黎”和“燕燕”,由法方相關人員陪同,登上北京直飛巴黎航班的頭等艙,前往巴黎文森動物園安家落戶。
年齡約周歲的兩只大熊貓幼崽,猶如兩團圓滾滾的黑白色絨球,那副可愛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憐。幼崽挺懂事,左看右看,確信周圍環境沒有威脅,才放下心來,時而蒙頭大睡,時而吃個不停。
真是緣分呀,同機的乘客喜出望外。很多乘客故意多次往返衛生間,以便在經過時近距離多看大熊貓幾眼。
動物園提前做好了準備。除了單獨的臥室,活動區樹樁、噴泉、泳池等設施一應俱全,管理員們更是對幼崽寵愛有加。動物園還為熊貓設置了玻璃幕墻,既方便游客參觀,又防止它們受驚擾。
巧的是,“黎黎”的老家就在四川寶興縣,那里是法國博物學家戴維第一次科學發現大熊貓的地方。當年,準備帶回法國的活體熊貓不幸身亡,博物學家的愿望落了空。
法國人民期待了上百年,終于盼得中國的大熊貓光臨,并且是一雌一雄。法國人都希望“黎黎”“燕燕”能快些長大,繁衍后代。
可惜的是,天有不測風云,第二年的4月里,“黎黎”患胰腺癌不治身亡。
失去了一只大熊貓,繁育夢難圓。
與“黎黎”的夭折不同,“燕燕”在法國的動物園里度過了27個春秋。法國民眾像關愛自己的寶貝孩子那樣,百般呵護這只孤獨的熊貓。熊貓的主食竹子都要從數百公里外運來,搭配牛奶、雞蛋加水果熬制的營養粥,直至“燕燕”壽終正寢。
一般的野生大熊貓,壽命在20歲左右,與之相比,來到法國的“燕燕”算是高壽。
二
隨著大熊貓“燕燕”的離去,法國人對熊貓的思念與日俱增,可謂望眼欲穿。
這時的中國,早已停止對外贈送或交換大熊貓,而是改為符合國際慣例的中外合作研究模式,既滿足了其他國家民眾觀賞大熊貓的心愿,喚起人類關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也推動了國外大熊貓飼養、繁育研究的進程。
遵循這一原則,為讓大熊貓再度踏上這片土地,滿足民眾期待,法國政府不斷與中方協商,達成為期十年的中法大熊貓繁育合作計劃。
驚喜突如其來,法國民眾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人們奔走相告,又一輪“熊貓熱”拉開帷幕。
隔離檢疫期間,熊貓尚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其迷人的身影早已漂洋過海,登上了法國街頭的海報,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民眾滿懷期待,媒體造勢鋪天蓋地,報刊大量登載專訪和照片,法國電視二臺全程跟蹤報道。
中方精心挑選的一對3歲多的熊貓——雌性的“歡歡”和雄性的“圓仔”,于2012年1月15日搭乘專機,從成都直飛巴黎。11個小時之后,專機準點降落在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
冒著寒風,中國駐法大使、法國議員等嘉賓,以及各界代表紛紛上前,歡迎“歡歡”“圓仔”這對友誼使者。法國的記者們尤其“瘋狂”,特制運輸籠剛落地,就爭先恐后,手持照相機或扛起攝影機一擁而上,對著大熊貓找角度、搶鏡頭,好一陣狂拍。
歡迎儀式結束后,車隊護送“歡歡”和“圓仔”,去往博瓦勒野生動物園的新家。博瓦勒野生動物園距離巴黎200多公里,位于法國中部的圣艾尼昂市。當地民眾通過歡迎海報、橫幅、電子屏幕等各種方式,喜迎新鄰居。
博瓦勒野生動物園是法國面積最大的動物園,生活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珍禽奇獸,動物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深受法國乃至歐洲游客青睞。
熊貓館的中國風濃郁,東方的亭臺樓閣自不必說,圈舍采用孔雀藍色的琉璃瓦,就連室外活動場地的山石,也效仿中國蜀地的模樣,盡量與熊貓在成都的生活環境吻合。
一旁懸掛的中國地圖格外醒目,熊貓家鄉四川的位置,被特別標注出來。
且看“歡歡”“圓仔”,它們一前一后,邁著特有的“熊貓步”,溜達至室外活動場地,首次與法國民眾見面。
那些日子,熊貓館總是人頭攢動。人們起個大早,驅車前往博瓦勒野生動物園,就為第一時間見到來自中國的國寶。
熊貓館開館的第一天,前來參觀的孩子們,把面部繪成黑白的“熊貓臉”,形成一道別樣景觀。熊貓臉譜由動物園的員工細心描繪,作為送給熊貓小粉絲的禮物,而孩子們也會畫上自己心中的熊貓,寄給萬里之外的中國小朋友。
通過熊貓,中法兩國的孩子心相連,建立起更多的聯系。
兩只大熊貓,被法國人譽為“金童玉女”。動物園安排專人悉心照料“歡歡”和“圓仔”,每日的膳食都進行科學搭配。圈舍內外,熊貓隨意走動,一天天健康成長起來。
正值錦瑟年華,來自中國的“歡歡”和“圓仔”,以其無與倫比的顏值,吸引著法國乃至歐洲的人們,動物園游客數量從往年的60萬人次左右,一下子增至100萬人次。
游客眼里的大熊貓,除了有迷人的外表,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象征著和平、友善、保護生態的精神。
笑逐顏開的法國人,翹首以盼,希望早日見證熊貓寶寶的誕生。
三
光陰荏苒,轉眼已是2017年的春天,“歡歡”與“圓仔”自然交配失敗。在中方專家指導下,動物園方面實施了人工授精,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靜候佳音。
當地時間2017年7月26日上午,“歡歡”超聲檢查完畢,欣喜若狂的博瓦勒野生動物園負責人,立刻向眾多媒體宣布:“歡歡”體內發現胚胎!
獲知喜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繁育、飼養團隊趕赴法國,會同法方對“歡歡”全天候監護,確保萬無一失。8月4日晚間,“歡歡”順利產下寶寶,體重142克。
中法合作結碩果,皆大歡喜,首只在法國出生的雄性大熊貓幼崽,給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了更多希望。對博瓦勒野生動物園而言,大熊貓繁育終獲突破,也屬于標志性事件,值得大書一筆。
大熊貓開枝散葉,法國人引以為傲,法國的“熊貓熱”再度升溫。順應眾多粉絲的要求,動物園官方網站不時發布視頻,聚焦大熊貓日常生活,好評如潮。
“歡歡”產仔當天,2600萬名網友通過社交網絡,目不轉睛,關注整個過程。熊貓寶寶出生100天,動物園播放寶寶的成長視頻,引發媒體熱捧,轉載量達數萬次。
法國的熊貓粉絲通過網站,熱切地關注熊貓寶寶每天的變化。
經過中法雙方反復斟酌,寶寶得名“圓夢”,既圓了法國人的一個夢想,也見證了中法兩國友誼的不斷深化。
在12月4日的熊貓幼崽命名儀式上,中法兩國上千名嘉賓出席,法國總統馬克龍夫人、“圓夢”的教母布麗吉特·馬克龍在致辭中說,“圓夢”是中法友誼的碩果,也將成為中法兩國的紐帶。馬克龍總統在40歲生日之際,還特別攜家人蒞臨動物園,看望“圓夢”。
2018年1月13日,是讓法國眾多熊貓粉絲沸騰的一天。這一天,“圓夢”正式亮相熊貓館。5個月大的“圓夢”,體重11公斤,宛若會動的毛絨玩具,呆萌可愛,獲得了一個美稱:熊貓小王子。
顧不上天寒地凍,粉絲們如潮水般涌向動物園,熊貓館前人山人海。“圓夢”愛撒嬌,時而依偎在媽媽懷里,時而在媽媽身上翻來滾去,可謂母子情深。
熊貓的明星效應立竿見影,動物園游客數量再創新高,2017年達150萬人次。
常言道:好事成雙?!皥A夢”4歲時,又迎來了兩個雙胞胎妹妹,法國的“熊貓熱”進入又一次高潮。
為雙胞胎寶寶取名,動物園玩起了時尚,發起的網絡投票活動,超12萬人參與。5組備選名字中,“歡黎黎”“圓嘟嘟”的呼聲最高,最終勝出。這名字起得巧妙:“歡”源于媽媽“歡歡”,“黎”取自法國首都巴黎;“圓”來自爸爸“圓仔”,“嘟”即成都那個“都”的諧音。
照顧熊貓五口之家的吃喝拉撒,動物園深感責任重大。為保證它們過得舒心,動物園再次擴大熊貓的室內外活動面積,成立專門的團隊負責照管。
這一大家子,健康又快樂:作為家長的“歡歡”“圓仔”,體型大,奔跑快,食欲旺盛,伸懶腰打哈欠,尤為惹人愛;步入成年的“圓夢”,褪去稚氣,精力充沛,最大的特點是貪吃;幼年期的“歡黎黎”“圓嘟嘟”,身手敏捷反應快,充滿好奇心,玩起來沒完。
超級萌寵,大受歡迎,游客絡繹不絕,2022年突破了200萬人次。
轉眼到了2023年7月26日,按照中法大熊貓繁育合作計劃相關規定,6歲的“圓夢”歸國,回到爸爸、媽媽的家——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至于“圓夢”的爸爸、媽媽,按照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兩國簽訂的協議,將繼續旅居法國直到2027年。
互聯網上,法國的網友不斷留言:喲,小東西,你已經回到自己的國家;我們的“圓夢”一臉調皮,還是那么帥;我們很想你,很高興收到你的消息,看到你的照片;保重身體喲,給你一個大大的抱抱;好好照顧你自己,找到“未婚妻”后告訴我們;快去成都,與“圓夢”再續前緣……
思念與祝福,化作幽默與風趣,充滿法式浪漫。
“圓夢”回家這些日子,我來過兩趟,圈舍外拍照的人特別多,其中不乏外國游客。
中午時分,游客更多了?!皥A夢”挺胸直立昂頭,做歡迎狀,憨態可掬愛煞人。一扭頭,發現飼養員送來幾根嫩竹筍,連忙端坐在地上,前掌抓起遞到嘴邊,牙齒剝去外殼,幾口吞進肚子,一會兒就吃得干干凈凈。
我輕聲呼喚,已經能聽懂中文的“圓夢”,抬頭左顧右盼。這副乖巧的模樣,讓我想起博瓦勒野生動物園內那座落成不久的紀念銅雕——《“圓夢”:圓一個夢想》。
知道嗎?“圓夢”,法國民眾太想念你了!為解思念之苦,特意請來雕塑家,藝術地再現依偎媽媽懷中的“圓夢”。
牢記“圓夢”故事,不忘友誼使者。
每一位觀賞紀念銅雕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甚至產生強烈的沖動:看“圓夢”去,再圓一個夢!
快來中國吧,快來成都吧,與“熊貓小王子”再續前緣。
四
中法兩國在文化藝術層面的交流,同樣離不開大熊貓。
早在1987年,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的吳作人,應法國政府邀請攜夫人蕭淑芳訪法,并在巴黎塞爾努西博物館聯袂舉辦畫展。
吳作人對巴黎并不陌生,1930年5月,遠赴歐洲求學期間,曾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在這座城市認識許多朋友,結下深厚友誼。
展出作品中,國畫熊貓、牦牛、駱駝、金魚引人注目。近觀水墨熊貓,簡約而不簡單,那墨色、那情趣、那活潑勁兒,將熊貓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細細品來,只只熊貓躍然紙上,神態自然,模樣可愛,充滿靈性和韻味。
法國人認為,吳作人的水墨熊貓別開生面,在遵從傳統技藝的同時注重強烈的時代感,傳遞出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不愧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融合的產物。
2003年,作為中國文化年交流項目,已經去世的吳作人的熊貓等繪畫作品,在闊別16年后再度與法國觀眾見面。
由此及彼,以吳作人的熊貓水墨畫作為圖案的郵票,法國人照樣興趣濃厚。
1963年,為了加強對珍稀物種的保護,中國發行全世界第一套大熊貓郵票。熊貓登上郵票,用什么樣的圖案最特色鮮明?當時的國家郵電部考慮再三,選中吳作人的水墨熊貓作圖案,設計出一套3枚的熊貓郵票,格調高雅,深受好評。
10年之后,第二套熊貓郵票問世,6枚郵票圖案依然出自吳作人;1985年,印制首枚熊貓小型張郵票,依然是吳作人的水墨熊貓。
中國的熊貓郵票給法國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法國郵政發行小全張《自然系列:熊》,郵票設計別出心裁,圖案為4種熊科動物疊羅漢。從下往上,依次為北極熊、棕熊、黑熊、大熊貓,體型一個比一個小。
小全張郵票發行,背景特殊,發行時間在中法合作研究大熊貓之后,最得寵的熊貓高高在上。
2017年歲末,法國郵政搶在熊貓幼崽“圓夢”與公眾見面前夕,推出紀念郵票。全套4枚郵票,其一為“圓夢”照片,其余是它同媽媽的合影?!皥A夢”乖巧可愛,“歡歡”對兒子疼愛有加,攝影師抓拍到位,母子倆的溫馨時光好感人。
僅僅過去兩年,法國的熊貓郵票再度發行。這次的設計頗有創意,系法國畫家伊莎貝爾·莫里娜的力作。一套4枚小版張郵票,繪出熊貓不同的萌態,邊紙用法文注明:大熊貓,中國的國寶。
法國人對于大熊貓的喜愛,由此可見。無數的事實證明,作為中國國寶的大熊貓,長期以來,始終是中法友誼的橋梁!
(作者:趙良冶,系中國作協會員,長期從事大熊貓文化研究,出版有《熊貓中國——中國大熊貓紀實》等長篇報告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