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是虛妄的,文字也是;生活是艱澀的,文字也是。這個排比句可以寫出一長串——在日子的艾汁與奶蜜里浸泡得越久、對文學的貪戀程度就越高,乃至充滿了一種情同手足、相濡以沫的信任感。年歲長了,并沒有變得更寬容,尤其在獲得樂趣的途徑上,反而更加挑剔了,但文字本身一直沒有讓我失望過:不管是寫,還是讀。
與此同步存在的,是寫作上持續的苦悶與不滿。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很強大的人,就像卡夫卡說的那樣:任何災難都可以擊垮我。寫作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地與各種誤解、郁結、障礙、局限打交道,疏通了A,隨即又產生了B,循環往復,永無終止——這件事命中注定、永遠達不到心滿意足。每一個與寫作相關的夜晚,都是艱難的,結結巴巴的。
有時為了哄騙自己,我這么想:驕傲有多大,苦悶也就有多大。這種驕傲不是指其本意,不是出于性格或道德,因為準確說來,這種驕傲其實是以自卑與絕望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在各種風格、理論、流派、傳統、臧否、紛爭之前,我總是有些膽怯、慍怒、謹慎于談論文學。我像追求不到文學似的在密切糾纏著她,以一種不敢張揚但從不退縮的方式。
如果把寫作方向比作打井,毫無疑問,東壩是我的頭一口井,在2007年,它冒出了汩汩甘汁;東壩,那實際上早已消逝的烏有之鄉,令我在文字的枝椏里獲得了頭一次愜意而迷醉的寄棲。在人們看來,東壩成為了我的“這一枚”郵票——是啊,這正是我心念難舍的故土,我為之欣然,但亦在同一時間,帶著一種傷感的自信,我決定離開這已綠蔭如蓋的井院。
而我對城市小說的鐘情也就始于這個時候。我們這一代作家,真正在鄉村生活的時間其實都非常短,有的甚至一出生就在縣城、小城市,又由于后期的閱讀,在古典歐美文學的基礎上,深受大量當代譯作及各種現代藝術的影響,這樣,不管從個人經歷還是審美訓練上,我們都自覺不自覺地跳脫開了“鄉土文學”這一重要傳統的影響焦慮,自然而直接地踏上了城市小說的道路。
自然,此路自有崎嶇。以我為例,居于都市,即如同身在高山畫此山,幾乎沒有可能獲得遠觀、冷靜、周全的視角,因此,我的筆觸與目光常常便是局部的,帶著弧度,帶著變形和變態的……可是,我又認為,這樣的弧度與局限性,可能也正是一種蠱惑之魅的存在。這一期間,我寫了“暗疾”系列。N種的狂人、病人、孤家寡人、心智失序之人、頭破血流之人、心灰意冷之人,進入了我的小說。我毫不回避甚至細致入微于他們的可憐可憎與可嘆,而他們的病態每增加一分,我對他們的感情便濃烈一分。我深愛我的這些病人們,以致舍不得他們遭遇非議直至遭遇非命。因為我是他們當中的一個,我病得同樣的久、同樣的深。我常會在小說中寫到他們的死,他們興味闌珊地躍向虛空、他們自以為是地一意孤行、他們宿命地踏出最后一步——我一個字一個字地把他們寫得死了,同時又像失去了至親、失去了我本人一樣的壓抑,以及在壓抑之后所獲得的奇異欣悅——我自己無法、也不愿意去判斷這樣的寫法,個中的高下與正謬,我只知道我的情魄為之聳動、日月為之增色,我獲得了數倍于我的我。而這,本就是我對寫字的最大寄托。
但“暗疾”亦非我久戰之地。我一向如此,追求變化與動蕩,追求危險與冒犯,我反感那種咬了一塊大肉就死死不放的戰略。下一步,我其實已朦朦朧朧地看到一個沉默的影子了。我向它摸索而去,而它也正慈愛地向我慢慢靠近。當然,極有可能就彼此錯過了,或者接上頭卻被我搞砸了。都沒關系的,這正是有勁兒之處。
最后,說說長篇小說。文體,有時就像無辜的風景,人們都喜歡在它上面刻字留念。比如說:中篇小說是過渡性的、中國式的文體;比如,長篇小說只是職業自戀與強迫癥的產物;再比如,短篇小說才是最高級最精練的大師級文體……是啊,長篇小說的聲名而今似乎顯得有點可疑、易致非議、高開低走,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崇拜和倚重長篇小說。大個子就是大個子,這一點無須多言,再多的殘次品如熊出沒也無損于它的強大光芒。跟中短篇小說一樣,我在長篇小說上的練習也同樣用力——盡管我也自知,藝術的才能往往跟練習并無參數上的正面相關,但我依然孜孜于此。寫到《六人晚餐》,實際上已經是第6本了——我坦然承認這個,就像前面說過的,我在用適合我的笨方法追求著心愛之物。
在我們的長篇樣本里,跨度巨大、人物眾多、故事復雜的優秀作品,其存量已經足夠豐富,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即使從生態種類講,我也情愿“不走尋常路”,為其增添一些現代性的品種。長篇是一門古老的文體,卻也是在不斷爆發新鮮力量的文體。我希望能夠成為這樣一種力量,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小小追求。沙雕很大,微雕很小,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從來就沒有輕重大小之分。我們的長篇需要更多的意外和冒險,而不是穩妥與策略。而且,我相信,這自古就不是一條孤獨之路:《羅杰教授的版本》《郵差總按兩遍門鈴》《我的米海爾》《別名格雷斯》《船訊》,這個清單其實可以列出很長,無數的前輩與同行,都在以“微雕”的方式通往現代性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