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一書是我編纂的一部關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肖像和傳略的書,從2009年開始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上連載,前前后后延續了兩三年之久。
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到2012年,前后111年,榮戴桂冠的人109位,來自39個國家。
這次出書我將原來發表的文章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增加了近年的幾位獲獎者。全面補充了作品的內容。增加了獲獎者與中國的關系及他們的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的情況。將原來的畫像重畫了多幀,并增加了一些照片作為插圖。
諾貝爾文學獎是歷史最長、國際影響最大的文學獎項之一。獲獎人多為各國精英,或由于獲獎而變成世界矚目的知名人士。事實上獲此獎的人也不見得都是文壇巨匠,而有些文豪大師反而未得到此獎。
從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起,桂冠獲得者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歡欣,有的意外,有的冷漠,有的拒絕,甚至有的因獲此獎而大難臨頭。
有人認為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1901年)應授予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事實上卻給了法國的蘇利·普呂多姆。此事招致以列維爾金教授為首的42位知名人士的抗議。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拒絕授予托爾斯泰的原因,是托爾斯泰對現行制度的批評態度。1902年、1903年、1904年,有人繼續提名托爾斯泰,但都被評委會以先前作出的決定為借口予以否決了。他們指責托爾斯泰仇視文化、國家、宗教和人類的一切價值觀。1906年又有人提名托爾斯泰。托爾斯泰給芬蘭翻譯家葉爾納費爾特的信中說:“……懇求您不要讓他們授予我諾貝爾獎。”有人進一步推薦托爾斯泰為和平獎候選人,他在回朋友的信中表示自己的態度:“我之所以拒絕,是因為堅信金錢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早在上世紀20年代,我國就開始注意到諾貝爾文學獎了。
1927年,瑞典探測家斯文·海定到中國來考察,曾與劉半農商定,擬提名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劉半農托臺靜農征詢魯迅本人的意見。魯迅于9月25日復了一封信加以辭謝。這封信意義深遠,擇印部分如下:
靜農兄: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里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么,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后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
據說在不同的年代有人曾經提議林語堂、巴金、老舍、艾青、沈從文、錢鐘書、王蒙、北島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都因故交臂錯過。
從上世紀初起,西方文化東進,我國文學事業經歷了破舊納新,吸收外國營養的時代。新中國成立后,又飽嘗各種運動和“文革”之苦,如今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學人才,創作出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魯迅先生當年所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華民族已經屹立于世界之林,具有民族特色的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紛紛面世,被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傳播,并獲得多種國際性的獎項和榮譽,甚至登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殿堂。莫言即是2012年摘取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作家。世界讀者的目光終于轉向歷史傳統悠久又充滿時代活力的中國文學。
祝愿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不同國家的作家們,能無愧于這一光榮桂冠,愿他們一代勝于一代地本著和睦相處的理念,一浪高于一浪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