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年前我就有個夢想,想編一部《世界美文觀止》,把全球一流佳作,匯集其中,以便讀者一冊在手,盡覽天下精華,——但這需要時間和精力。
目前國內外古今散文集之多,多似牛毛,浩如煙海。我大半生收藏的各種選本,就已超過千冊,其中極大多數的編輯質量我是不滿意的。
直到1993年,我從我參與創辦的《十月》雜志退休以后,才有充裕的時間,去實現編這本書的夢想。幸運的是之后多項社會工作,給我創造了條件,成全我做這件事。自1994年夏天起,中華文學基金會,在老作家馮牧、袁鷹、張鍥等人領導下,創辦了一套“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為優秀青年作家出他們第一本書。近20年來,已出版了160多本,推出了一批文學新人。我一開始就是這套叢書的常務編委,其中的散文集主要由我審讀,編委會終審通過后,分配我作序或寫后記。從1997年起,我連續擔任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評委。那10多年時間,讓我熟悉了全國各地散文家和他們的創作狀況。之后我受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委托,編過一本供翻譯成外語、發行到國外用的《中國散文選》。本世紀初,作家出版社請我編一本于2006年出版的《中華散文精粹·當代卷》。這些編務為我遴選中國古今散文精品,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20多年前,作家柯巖主編一套由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古今中外文學名篇拔萃》。2011年初,當這套書即將再版時,柯巖(2011年12月11日去世)生前曾委托我補選一本于2012年3月出版的《外國散文卷》。這事也給我挑選外國散文精萃,作了某些鋪墊。2012年7月,我與熊召政先生同游呼倫貝爾草原,路上談起編美文選,他竭力促成其事。
我用多年時間,從全世界上百個國家、萬余篇作品中,選定了41個國家、160篇佳作。其中,外國美文80篇,中國美文80篇,分別編入上、下兩部。目錄編排大致以時間先后為序。本《觀止》最古的一篇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最近一篇是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發表于本世紀初的中國年輕散文家向迅的《大地悲歌》,因此外國美文作為“上部”編在前面,而中國美文作為“下部”放在后面。
二
本書所說的“美文”,實際上就是指最美的散文。“美文”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周作人從西方引進的。他于1921年5月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美文》,提倡敘事、抒情的藝術散文,希望給新文學開辟出一塊新天地。之后,胡適、傅斯年、王統照等人撰文響應,而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本人用創作成果充實、實踐了這一主張。自此,美文的地位得以在文學史上確立。從上世紀90年代初賈平凹主編《美文》雜志之后,這一稱謂獲得廣泛的傳播和應用。
積半個多世紀寫作、翻譯、評審、編輯、研究藝術散文之經驗,我已形成九個字的散文觀,即寫出一流美文必須“要有我,寫獨特,獨特寫”。美文“要有我”,有了我,才有思想、心靈和深情,才有個性、感悟和識見;美文要“寫獨特”,題材獨特才能與眾不同,一新耳目;美文要“獨特寫”,有了獨特的寫作方式,獨特的語言、角度、結構、切入點,才能吸引目光,印象深刻。一篇佳作,除了擁有生動的語言、深刻的思想、新穎的構思、獨特的角度外,我尤其重視藝術散文中的細節。我認為有了好的細節,就有了精彩。有一次,我乘車路過江南一個村子,瞥見農家院子里懸垂著一串青葫蘆的籬笆下部,掛著一面圓鏡子,有個小姑娘坐在矮凳上對鏡梳小辮。她旁邊簇擁著一叢盛開的月季花,花畔正有一只老母雞低頭啄食地上的籽粒。這不正是一幅典型的“農家樂”嗎?如果用相機搶拍下來,不就是一幀精美的藝術攝影嗎?作品里要是有了如此明潔、鮮活的細節,我一定從茫茫文海中挑出來,如獲至寶地選用它。
三
本《觀止》入選80篇外國美文,也就是說,選用了80篇譯文。我對譯文的要求比較高。我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起至本世紀初,先后在京、津、滬四家文藝出版社出版過文學譯作。我追求的是神譯,厭惡拘泥于原文的洋腔洋調、詰屈聱牙的句式。
關于文學翻譯,在1992年春天,我和詩人、報告文學家、翻譯家徐遲先生于深圳西麗湖度假村有過一次交談。徐遲譯過莫德的《托爾斯泰傳》、荷馬的《伊利亞特》、愛倫堡的《巴黎的陷落》、司湯達的《巴爾瑪修道院》、《雪萊詩選》、梭羅的《瓦爾登湖》,故對文學翻譯很有經驗,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說,翻譯應追求等值。既然是文學翻譯,首先要有文學性。他推崇林琴南的譯文。他說,一個美籍華人和一個美國詩人合譯的《唐詩三百首》,首首有不妥之處。翻譯應正確表達原文的內涵、意境和神韻。這時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的著名文藝理論家王元化先生,從花徑上踱過來,加入我們的閑談。三人一起議論、比較梁實秋、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曹未風、方平、朱生豪等名家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的優劣。大學者王元化先生對莎翁作品很有研究。他眼鏡片上閃爍著夕陽的余暉,轉身對徐遲說:“朱生豪的譯文好,是因為他母語水平高,中國古典詩詞爛熟于心,故筆下文字融會貫通,翰墨飄香,很傳神,念起來瑯瑯上口。你叫他完全忠實于原文,風格就沒有了。”徐遲點頭首肯。我聽著他們的談話,更堅定我神譯的主意。編本書時當我實在找不到理想的譯文,只好采用自己的譯作,例如屠格涅夫的《樹林和草原》。
我對編入本書中不同時期的譯文略加潤飾,以期更符合今日漢語的表達方式。每篇譯文后都注上譯者姓名。少數找不到譯者名字的,只能暫付闕如。
四
寫作要獨特,編書也要創新,需獨辟蹊徑,與眾不同。與眾不同,它才有存在的理由。猶如一片原始森林,萬木迥異,千花齊放,百鳥爭鳴,彼此互補,相得益彰,方能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繁榮局面。我在幾百字的題解和導讀中,一般不作平鋪直敘的介紹,總要點明作者的寫作背景、指出他的寫作方法、描敘他的生活細節、記述他的創作特點,盡量做到對正文有所補充、有所豐富、有所延伸。故寫一則五六百字的簡介和藝術分析,往往要看作者幾十萬、上百萬字的作品和關于他的傳記,這才能統觀全人,尋覓到簡潔的語言,精確概括他的創作風貌。我希望我的導讀本身具有文學欣賞價值,能真正起到綠葉配紅花的作用。
試舉朱德《母親的回憶》為例。朱德母親于1944年2月15日辭世。他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悼文,回憶他母親任勞任怨、勤儉持家、寬厚待人的一生,回憶他母親種田、喂豬、養蠶、挑水、擔糞、做飯、縫衣的一生。他母親是中國千千萬萬個既平凡又偉大的母親的代表。母親去世了,他很悲痛。他誓言繼續盡忠于我們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以此報答母親的深恩。緊接著我點明這篇悼文的時代背景:“1944年春天,正當蘇軍大規模反攻把入侵德軍全部趕出蘇聯領土、盟軍即將在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中國抗戰敵后戰場開展局部反攻、已現勝利曙光之際,人民子弟兵的總司令,為報母親深恩,發出了這樣的心聲,立下了如此的誓言。”
再以司馬遷編撰《史記》為例。我在司馬遷《報任安書》導讀中,介紹他“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帶,踏訪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歷史人物故事以及許多地方的風俗民情。這種到大江南北的游歷,這種為編寫《史記》作準備的文化考察,后來成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余秋雨先生離開書桌、跋山涉水、寫作《文化苦旅》的崇高典范。”這樣打通古今,拉近距離,會使讀者感到親切。
本書編入黎巴嫩作家《笑與淚》。我在賞析中說:作者在此文中,運用對比手法,闡述什么是真正的愛情。他以兩種情景表明:黃金、珠寶、華屋,不能換來愛情;只要兩心相悅,即使貧窮、疾病、離別,也能忍受、堅持、等待。緊跟著我抒發我對真正愛情的感悟:“愛情是用金錢買不到、痛苦磨不滅、眼淚抹不去的東西。美好、堅貞的愛情是靈與靈的相戀、命與命的交融,是心里的思念、夢里的牽掛,是望穿秋水的等待、撕心裂肺的苦熬……”編者期望如此抒發,對文本有所豐富和延伸。
五
本《觀止》導讀盡量摻入編者生活經驗、寫作體會和獨特發現,以使賞析更具個性,正文更臻豐盈,美文更顯華美。
冰心老人在90歲那年的夏日凌晨,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只極其纖小卻唱著動聽歌聲的翠鳥向她呼喚。她醒后寫了一則《我夢中的小翠鳥》的美文,用300多字描繪了那個永不忘懷的夢。我在導讀里記下了我做的另一個小魚的夢,以補充冰心老人的夢境。我夢見自己清晨在河沿上散步,“我立在河邊,向河里撒下一把細沙。細沙立即幻化成一群翠綠色小魚,擁擠著向我游來。它們張著小嘴,弄出一些水聲,似乎要我給它們喂食。我摸摸口袋,沒帶魚食,因為著急就醒了。”
法國的布封在《天鵝》中贊美它有俊美的身段,圓潤的線條,潔白的羽毛。贊美它夜晚泊在水面上,將腦袋彎夾在翅膀里,依水而眠,是天下第一睡美人。贊美它是“愛情之鳥”,更有科學根據。我作為中國野生動物協會老會員,參加過一些觀鳥活動。仔細觀鳥發現:天鵝雌雄共筑愛巢,輪流孵化,同甘共苦,相守終身。若一方受傷,另一方形影不離,殷勤看護。若因病死去,另一方痛不欲生,突然高飛,猛收翅膀,垂直栽落,殉情自殺。故“這圣禽配受人間最高貴的稱謂——天鵝,天帝之鵝。”相反,鴛鴦決不是愛情鳥。長期科學研究、實際觀察證明:鴛鴦一般在發情、求愛期才成雙成對。它們的愛情并不專一,是臨時夫妻,談不上白頭到老。當一只鴛鴦不在時,另一只鴛鴦會和新的異性交配。如果一方死去,另一方便另覓新歡,更換配偶。人們在生活中習慣稱鴛鴦為愛情鳥,只不過是把自己美好的理想賦予它們罷了,實際這是常識性謬誤。
六
編者提倡用對讀法,增加欣賞美文的趣味。當我介紹梁實秋《雅舍》時,說抗戰期間的重慶,房子緊張,他只能借居于山坡上的“漏”室:“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孔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他隨遇而安,幽默地稱此“漏”室為“雅舍”。舍雅是因為心雅。心雅才有雅文。隨即我在賞析中說:這篇《雅舍》,堪稱唐劉禹錫《陋室銘》的現代版。雅舍和陋室都可觀佳景,都有高朋來聚談:“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古今雅士,情懷相通。
《世界美文觀止》選了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寫的《捕鱷》一文。我在賞析中建議對照讀《愛斯基摩人捕狼》的短篇。編者放在一起介紹不同民族如何捕鱷、捕狼的民間經驗,期望讀者從中感悟到世上實踐者最聰明、實踐才能出智慧的道理。
本《觀止》編入了日本德富蘆花的寫景美文《海上日出》。編者請讀者對照讀清代姚鼐《登泰山記》中觀岱頂日出的華彩段落,同時欣賞英國作家哈代在《德伯家的苔絲》里描寫初升的太陽“簡直就是一個活東西,有金黃的頭發,有和藹的目光,神采煥發……”也不妨再讀高爾基在《在人間》里寫他看見太陽從樹林后面升起、在林子上空燃起一堆火焰的瑰麗場景……
當讀者欣賞寫日出美文時,如果穿越中外時空,上下縱橫對讀,定能興趣盎然,獲益多多。
七
編入《世界美文觀止》的精品,主要是中外文學家的名作,但也有藝術家的華章,如達·芬奇的《筆記》和李斯特的《音樂與情感》;有政治家的佳文,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我與繪畫的緣分》、美國總統里根的《“我們向亡靈宣誓”》;有科學家的妙品,如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和詹克明的《黠月》;有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與納爾遜·曼德拉的感人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和《走出黑暗的幽谷》;還有馬克思《致燕妮》的情書以及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勵志之作《活出我們民族的精彩》;還有大學者胡適、馮友蘭的睿智之文《致吳健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編者把一生讀到的中外名家的美文,盡皆輯入,使本《觀止》真正成為一部人類精品大全。
《世界美文觀止》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作為它的讀者對象。據此相應地作古文、外文、人名、地名的注釋。注釋有三種:作者原注、原編者注及本《觀止》編者新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懂簡單英語的很多,故一般英語不作注譯;但偶爾出現了俄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則一律注譯成中文,以方便讀者。
本《觀止》中的人名、地名、書名、篇名,盡量和2009年出版的32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稱呼相統一。故文中的人名“蕭班”,注明現在通稱“肖邦”;地名“賽因河”,注明現在通稱“塞納河”;島名“厄蔑”,注明現在通稱“厄爾巴島”,等等。
八
人生有涯,而知無涯。以一人精力,用20年時間,編選這樣一部《世界美文觀止》,并想編得有特色、有個性、有創造性,達到雅俗共賞,人人喜愛,殊非易事。其中不妥、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我歡迎讀者給予批評指正,以便今后修訂、再版時得到改進、補充和完善。我等待著專家、學者、研究人員提出寶貴意見,在此預致謝意。
2013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