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就想寫一本關于故鄉的書,一本關于人與土地、家園、親情的書。
人生中,每一個人最熟悉的地方莫過于故鄉。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故鄉度過的。盡管我有50年的時光客居北京,但令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童年和少年時代。那款款的風,飄飄的雪,紛紛的雨,淡淡的花香,盈盈的露珠,幽幽的螢火,熠熠的星光,輕輕的晨霧,裊裊的炊煙,喔喔的雞啼,嗡嗡的蜂鳴,彎彎的山路,青青的竹林,故鄉風物,千絲萬縷,總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就是燕子、喜鵲、斑鳩、老鷹,也常來夢里筑巢。
在《翻閱美麗與憂傷——一個村莊的滄桑傳奇》這本書中,有我自己親歷的見聞,也有許多章節的內容是母親告訴我的。在文化還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常常用舌尖傳續鄉村的歷史。母親沒有念過書,但記憶力奇好,幾十年前的事情,她能一五一十地娓娓道來,講得繪聲繪色,極具感染力。村子里的事,沒有她不知道的。她的腦子里裝著一個個生動的人物,數不清的故事,裝著一個村子的風雨歷程、滄桑傳奇。我喜歡聽母親“擺古”,她充滿深情的述說里,有村子的心跳、呼吸和脈動,使那些簡陋的門窗、古老的磚瓦,都美麗起來,鮮活起來。
2006年的一個午夜,84歲高齡的母親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我聽到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縷氣息。我把一個村莊的故事輯錄成書,最先想到的就是要獻給我親愛的母親。
我的記錄,是感恩,對母親,對村莊,對養育過我的土地。我想通過我的記錄,留住一個村莊的記憶。這是一次文化的尋根,精神的返鄉。村莊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永遠難以磨滅的文化印記,先人們曾經的生存狀況,應該被后人記住。不管是灰燼,還是廢墟,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那里曾是許多靈魂的居所,演出過無數的禍福悲歡、愛恨情仇。也許,灰燼和廢墟下面,埋藏著生命的基因,思想的火種,美麗的夢想。
每次回家,我看到已經廢棄的老屋,頹敗的舊園,總是不由自主地在周邊轉悠、尋找。我自問:我尋找什么呢?我丟失了什么呢?恍惚間,我似乎想找回一些人生寶貴的東西,譬如:苦難中的堅忍,清貧中的高潔,風雪中的信念,迷茫中的向往,困頓中的親情。我不想讓都市的風,吹折了心湖中那枝圣潔的蓮花;我不想讓思想的陰翳,遮蔽了心靈那盞微弱的燭光。我真想留住茅屋柴門前的歡笑,代替高樓華庭里的孤獨;真想讓竹林里的清風,吹散馬路上的喧囂;真想撒下一張網,打撈墜落湖底璀璨的星光。田埂,河岸,泥濘,石頭,我希望用粗糲和堅硬,重新裝修我雖已老練成熟、卻殘缺破損的心窗。我尋找純樸,尋找青春,尋找已經罕見、甚至不復存在的童年時代彌漫于鄉村的那些人生況味。
有時回鄉,會偶然遇到兒時的伙伴,小學或中學的同學,盡管多年沒有見面,有的暌違已長達半個多世紀,白發相對,淚眼相對,興奮地握手相擁,暢快地仰脖長笑,不問身份,無論貧富,互相直呼著久遠的乳名和綽號,其親熱難以言表,沒有功利,一如年少時的單純。我們的思緒穿越往事,彼此都貪戀地享受那份回憶的歡悅和溫暖。這種場面,在同樓不相往來的城市里,是一道很難見到的風景。
書中所涉人物,都是普通百姓,大多數都是和我多少有過一些交往的鄉親。他們不同的行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運,編織了一幅人生世相圖。這些人物,在別的村子里也能找到,你讀了后,或一愣:此人似曾相識啊。是的,這些凡人,隨處可見。他們的悲歡,離不開大的時代;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人性的光亮和瑕疵,無不打上歷史的烙印。即使是做過錯事、蠢事,甚至惡事,傷害過別人的人,有的是出于愚昧,有的是出于盲從。我之所以把他們寫出來,是為了忠實于生活的本來面目,給世人一面鏡子,以便吸取教訓。
祖屋,老房子,是我生命的源頭;山野竹林,田園阡陌,是我靈魂的土壤。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源頭和土壤,那里的人和事讓你魂牽夢繞。無數的源頭細流,匯成了大江大河,匯成了泱泱中華。一個村莊的面貌、變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方土地面貌、變遷的縮影。那里發生的故事,現在聽來,有的很苦,有的很酸,有的很痛,有的甚至很荒誕,但都確確實實、真真切切地發生過,是整個村莊長長的生存歷史的一部分。
常回家看看,不只是因為道義和親情,也是完善自身的需要。家,包括你的至愛親人,也包括你呱呱墜地的老房子,熟悉的山川田野,和長滿青苔的黃墻玄瓦。對故鄉往日美麗與憂傷的反復翻閱,回望過去,就能珍視今天,洞察未來,就能清醒頭腦,不忘本真,強健生命的根系。
春溪村,一個鐫刻在腦海里、流動在血液里的名字,一個屬于春天的名字。在長著綠禾、開滿鮮花的原野,一條叮叮咚咚、有著詩歌般節奏的清流,也許有一天會流到你的面前,讓你怦然心動。那么,親愛的朋友,我這本用春溪村泥土裝幀的薄薄的書,就權作故鄉遞給你的一張名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