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下鄉一直是我的一門重要功課,一方面我出生于農村,雖然混進城里已經多年,近年來父母也相繼去世,村子里已經沒有嫡系親屬,但根還在農村,親友鄰舍枝枝丫丫的關系縱橫交錯,還有些親情需要眷顧,尤其是步入不惑之年,懷舊的情緒日盛一日。一方面是因為工作,以前在省報做記者,深入田間地頭采訪是一門重要功課,后來調入政府研究部門,每年的重要工作就是下鄉調研,每月至少下鄉一次,一次就是一周,加上駐村蹲點,三同五同的。因此一年有一大半時間都行走在鄉村。
而每個學年開始,與家鄉千絲萬縷的關系集中體現在孩子入學上,只要沾點親帶點故的都會找上門來,成了我最大的負擔。村莊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在孩子多、后世重,而“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在他們身上表現得那么強烈與迫切。因此,這是一件沒完沒了的活計。能用的關系已經用了好些年,我只要給他們打電話,他們都發毛了,接我的電話都有些神經質。我知道他們的難處,只能是威逼利誘耍無賴地努力著。同時,還肩負著為他們找活、討薪、打官司,凡此種種。有時候覺得不堪重負,可一想到他們的處境與愿望,就不能不努力去做。畢竟這是一條可以讓他們體面地走向外面世界的重要道路。
缺失了青壯年的村莊,失去了應有的活力與激情。走進村莊寨堡,散落在村落里的全是老人和孩子,一雙雙眼睛迷茫、孤寂、散漫、無奈。不要說是聽到此起彼伏的情歌民謠,就是雞鳴狗盜、牛歌羊唱的情景也是越來越稀罕了,許多村莊已經廢棄了。行走在村落中,讓人想到小時候老人一講故事就要提及的深山老林,給人一種地老天荒的感覺。被我們描述過的鄉村正在消失,留給我們的是大片大片的空白,留守村落的老人和孩子落寞地坐在這巨大的空白里,無所適從。他們的溫飽問題是徹底解決了,可是又帶來了新的苦惱,生老病死的傳統意義顯得那樣的強烈,建立在鄉土社會之上的家庭倫理正發生著本質性的變化。媒體記者甚至是專家在提及鄉村時,用了“凋敝”這個詞。相關部門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的自然村10年間由360萬個銳減到只剩270萬個。這意味著,每一天中國都有80到100個村莊消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自有人類社會以來,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國農村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比上個世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土改運動更為波瀾壯闊,每個人都牽扯其中,帶給許多人“鄉關何處”的困惑。毋庸置疑,變革中的農村、農民甚至是農業問題,考驗著我們的城鎮化腳步。
因此,一直想寫一部反映當下農村題材的作品。可怎么寫卻成了一個難題。倘若按照常規的小說寫作,寫一個或幾個人、一家或幾家人的命運糾葛,就無法反映目前整個農村恍惚、焦慮、困惑的現狀,而變革中的農村比我們想象、構思出來的更為扎實厚重。寫作的過程中,我想到了畢飛宇在談創作《推拿》時說過的一段話:“對一個小說家來說,理解力比想象力還要重要……想象力的背后是才華,理解力的背后是情懷……情懷不是一句空話,它涵蓋了你對人的態度,你對生活和世界的態度,更涵蓋了你的價值觀!边@一高論值得我們借鑒,對于小說家來說想象力固然重要,但理解力同樣重要。關于農村和農民,人們有些習慣性的看法和說法,事實上對于農村和農民,我們缺失的正是理解力。
因此,我選擇了原生態的寫作。
我特意想說說“老村長”這個人物形象,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村級干部形象,應該說他是一個典型的留守老人。父親說過一句話:苦下到哪達哪達親。那片土地,留下了他的奮斗與夢想,留下了他一生的喜怒哀樂,他已經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這樣的人想要讓他輕易離開土地,那就是一種剝離。寧夏南部山區有一句話:好漢護三莊。意思是說一個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要看護好三座以上的村莊。老村長更像一個家長、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