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傳(1904—1974)》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經中央批準同意的鄧小平傳記,也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依據大量內部檔案材料撰寫的鄧小平傳記,這也可以說是這部傳記的最大特點。內部檔案材料,包括中共中央檔案館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所保存的沒有公開發表過的鄧小平的講話、談話記錄和批示、電報、書信等文稿,中共中央有關文件和有關會議記錄;有關人士的回憶錄或對他們的采訪記錄等。全書中引用的檔案資料究竟有多大的量,真是無法統計。我們力圖根據翔實可靠的材料寫出信史。
這部傳記不是鄧小平的全傳,從鄧小平的少年時代到他在“文革”中被打倒后1974年正式復出工作,只寫了鄧小平的前七十年。鄧小平人生、事業的高峰無疑是他領導黨和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如果沒有他的前七十年,也就沒有他在新時期的二十多年。特別是,他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成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是他后來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和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前提。我們要真正了解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定要了解他的一生。這部傳記全面記述了鄧小平前大半生的經歷、活動和業績,清晰地勾勒了他前大半生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前七十年也可以說是他走向人生事業高峰的跋涉和鋪墊,漫長了些,古今中外也許罕見,但這就是鄧小平!從這個角度說,這部傳記也可以說是一部人生啟示錄。
鄧小平的思想和性格特點是什么?
撰寫這部傳記難度顯而易見,經過多年努力,數易其稿才得以完成。編寫組的同志,大都是長期從事中共文獻研究及黨和國家領導人思想生平研究的專家,都對鄧小平的思想生平做過某個方面的專題研究,但是真要寫出他前七十年的生平傳記,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任務完成后,我們掂著沉甸甸的書,感到傳主鄧小平何嘗不就是這樣一本厚厚的書呢?但在寫作過程中,對這本書怎么揭開每一頁,都頗為躊躇。寫這部書究竟難在哪里?難的不是寫他做過的事,難的是要寫出他在各個時期的思想及思想發展脈絡。如果不寫出鄧小平的思想,那還叫什么鄧小平傳?鄧小平長期擔任黨內重要領導職務,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成為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中國共產黨與別的政黨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就是黨內經常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這種思想斗爭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黨內矛盾,如果沒有這樣的積極的思想斗爭,黨就失去了活力。因此,寫鄧小平的思想,就要把他放到黨內思想斗爭、黨內矛盾中去寫。寫黨內思想斗爭、黨內矛盾,不言而喻又是很難的。我們寫鄧小平傳必須迎難而上,因為鄧小平“三落三起”的人生經歷,本身就帶有強烈的黨內思想斗爭、黨內矛盾的色彩。如果回避黨內思想斗爭、黨內矛盾,怎么可能寫出鄧小平呢?
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思想斗爭和矛盾,在兩個歷史時期最為突出和集中,一是民主革命階段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時期,一是社會主義階段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前都沒干過,大家都從頭探索,因此就會得出各自不同的看法認識和主張,有時你可能是對的,他是錯的;有時則可能他是對的,你是錯的,而且,難免有思想上的交鋒甚至激烈的交鋒。在鄧小平的一生中,正是在上面講的兩個探索的時期思想最為活躍,而且他還經常處在黨內思想交鋒的中心位置,要不他怎么會有“三落三起”的經歷呢?這部傳記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內圍繞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的思想交鋒,寫得相當細膩。包括“反冒進”問題、反右斗爭及反右斗爭后重提階級斗爭問題、“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及后來的“文化大革命”等。《鄧小平傳》寫這些,當然還是為了描寫和刻畫傳主。傳記對這一時期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考和探索所取得的思想認識成果作了清晰的系統的梳理。他的一系列思想認識成果,可以說是在黨內特別是在同中央領導高層人物思想的碰撞中產生的。比如,他提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還要不斷調整、完善,社會主義具體制度應該不拘一格;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哪種生產關系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就選擇哪種生產關系;社會主義要建立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我們的政策“要讓農民富起來”等等。如果回避黨內思想斗爭和黨內矛盾,鄧小平的這些思想就寫不出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正是鄧小平思想的獨特之處,是他社會主義觀和社會主義改革觀的基本觀點,并且成為他改革開放思想的源頭。這是人物的“魂”,如果傳記寫人物也講形神兼備的話,這就是人物的“神”!
我們寫鄧小平傳,不用說是帶著對鄧小平同志的真摯熱愛和深厚感情的。熱愛鄧小平的,至少有幾代人。三十年前國慶游行隊伍里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不是代表著千百萬人的心聲嗎?編寫組的同志不少是鄧小平決策恢復高考后考上大學而改變自身命運的,因此對鄧小平的熱愛和感情更進了一層。鄧小平當年決策恢復高考,一定沒想到會由當時的考生在30多年后為他寫傳啊!有一位當代著名史學家說過,沒有愛憎、沒有感情傾向,是寫不出有血有肉的歷史的。但是,又確實不能因感情因素妨礙我們對歷史對包括鄧小平在內的歷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評價。怎么避免感情因素影響對人物的評價呢?就是一條,尊重史實,用材料說話,真正做到執之有據。編寫組組建后好長時間并未動筆寫,而是埋頭搜集和閱讀、研究檔案和史料,可以說是咀嚼檔案,咀嚼史料。而在寫作過程中,編寫組始終堅持沒有史料、材料依據絕不輕易下結論。舉一個例子,寫1961年經濟調整這一段,我們都記得鄧小平當時在北京郊區農村調查公共食堂問題,曾經說過“吃食堂是社會主義,不吃食堂也是社會主義”這句話,便把它寫上去了。這句話不是一般的話,反映了鄧小平很重要的思想傾向。但到修改定稿時,卻怎么也查不到這句話的確鑿出處。這是鄧小平說的好話啊,我們準備忍痛割愛。讓人高興的是,最后還是在一個縣編的內部資料上找到了確鑿的記載,而終于把這句話保留了下來。這句話多么具有鄧小平思想和性格的特點!
鄧小平究竟偉大在哪里?
尊重史實,用材料說話,也是克服人們包括我們編寫者固有成見的最好辦法。比如,反右擴大化錯誤,至今仍是一個讓很多人難以釋懷的問題。坊間說鄧小平當時在中央一線崗位工作,整風“反右”他是具體組織、領導者之一,反右斗爭擴大化錯誤他是主要責任者之一。我們腦子里多多少少也有這種疑惑,但是,當我們沉到那些歷史檔案里去之后,發現真實情況并不是這樣啊!對于反右斗爭,鄧小平和當時許多中央領導人一樣,他認為是很必要的。但在反右斗爭興起之后,明確地講必須防止把右派分子劃得過寬、過多,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辦法,要防止擴大化的錯誤的,是他。他甚至警告“這個時候最容易犯簡單粗暴的毛病,如果犯了這毛病,將來運動過后,我們就要作檢討”。歷史果然應驗了他的這句話!那么,回過頭來看,反右擴大化錯誤的責任,恐怕不能由哪一個人或哪幾個人來承擔。從戰爭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已經習慣了用群眾運動的方式和辦法來解決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當反右斗爭以大規模群眾運動的形式興起之后,就不是哪一個人或哪幾個人可以改變的了。要避免這種錯誤,只有從根本上改變形成習慣的思維和思維方法!這一點,中國共產黨在以后的歷史中做到了。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對毛澤東和鄧小平有一個“正帥和副帥”的說法。境外有的出版物和國內有的人言之鑿鑿地認定:毛澤東是“大躍進”運動的“正帥”,鄧小平是“大躍進”運動的“副帥”。言外之意,“大躍進”運動的錯誤當然是“正副帥”的責任了。我們查閱了“正副帥”說法的由來,搞清楚原來是毛澤東在1959年4月上旬召開的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上講的。八屆七中全會可是糾正“大躍進”錯誤的會呀,毛澤東是讓鄧小平當他糾正“大躍進”運動中“左”的錯誤的“副帥”啊!“大躍進”運動的副帥與糾正“大躍進”運動錯誤的副帥,差別何其大!
有一位名人傳記作家說過,他每寫一個偉大人物的傳記,心靈都受到一次“朝圣”式的洗禮。像鄧小平這樣的一代偉人,他的地位和影響,已經被歷史奠定和作出結論。鄧小平從不把自己當作神圣,他說他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們寫鄧小平傳,當然不會有“朝圣”的心理,但是,鄧小平畢竟是一位高山仰止的偉人啊!這樣,在寫作過程中,我們總是在自覺不自覺地探究鄧小平的偉大究竟在哪里?特別是還沒有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究竟偉大在哪里?
書寫完了,掩卷深思,我們似乎有了答案:鄧小平的偉大當然體現在他為國家、民族和人民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但從深層次來講,更體現在他那些獨到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品格上,這些更是他所獨有的,是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我們要讓讀者了解他的優秀品格,還想讓大家了解他的優秀品格是怎么形成的,讓人們從中獲得思想和人生的啟迪。比如說,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大家都對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印象很深,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可以說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化身。但他的這一思想品格絕不是到后來才有的,是他半個多世紀革命生涯長期艱苦錘煉的結果。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形成的呢?可以說是從他從蘇聯學習回國后到黨中央機關擔任秘書和秘書長時開始形成的。在那樣一個崗位上,他先是親身感受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目睹了其對革命所造成的血淋淋的后果。特別是,他親身參加了八七會議并擔任會議記錄。可以想見,會上那些總結用鮮血換來的教訓的發言,對他的震動和教育該有多大。后來他又在黨中央機關親身感受了瞿秋白“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對中國革命造成的危害。正是帶著對“左”和“右”的兩種錯誤傾向的感受和教訓,他后來去廣西,在領導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和紅七軍轉戰的過程中,得以敏銳地覺察到并屢屢抵制新出現的李立三“左”傾錯誤的干擾和影響,最大程度地減輕了革命力量的損失。而且,使他后來對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脫離中國實際、照搬本本的實質看得比很多人都清楚。這才有了他在中央蘇區時因站在毛澤東一邊,反對“左”傾錯誤路線領導,而導致在政治上的第一次“落”。他因堅持獨立思考、實事求是,付出了代價!
一個勇于擔當的鄧小平
鄧小平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品格,也是最感人的地方。擔當,是偉大人物共同的精神品格,在鄧小平身上表現得尤其突出。他的一生是勇挑重擔的一生。他1929年去廣西主持黨的全面工作,領導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創立紅七軍,才二十五歲。很多人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和劉伯承率部隊挺進大別山的事,卻可能不太知道劉伯承、鄧小平和劉鄧部隊當時究竟擔負了多重的擔子。千里躍進大別山,關系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全局和黨中央在陜北的安危。十萬大軍要渡黃河越隴海線,涉過黃泛區及沙河、潁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稍有閃失即前功盡棄。多少年后,鄧小平還回憶說,過黃泛區前,“聽黃河的水要來,我都聽到自己的心臟在怦怦地跳!”進軍大別山難,在大別山站住腳更難。進入大別山后,劉鄧部隊兵分兩路,由劉伯承率領一部分轉到外線作戰,鄧小平率領一部分留在大別山內堅持內線作戰。鄧小平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指揮10個旅的部隊同國民黨軍隊33個旅共80個團的兵力作戰。他致電中央軍委表示“我們在大別山背重些”,有利于兄弟部隊在其他地區作戰,“對全局極有利”。這是怎樣的一種讓人感動的擔當啊!
作為總前委書記指揮六十萬人對八十萬人的淮海戰役,無疑是鄧小平軍事生涯的一個輝煌篇章。毛澤東對鄧小平說:“我把指揮權交給你了。”這個大戰役是由鄧小平和劉伯承率領的中原野戰軍同華東野戰軍并肩作戰。鄧小平在中原野戰軍縱隊負責人會議上動員說:“要消滅敵人,沒有犧牲精神是不行的。”“即使這一仗中原野戰軍拼光了也值得!”這又是一種怎樣讓人感動的擔當!
鄧小平的擔當精神,還表現在敢于承擔工作中錯誤的責任。說實話,這一點古今中外的很多偉大人物并不一定都能做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由于缺乏成功的經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指導思想上出現了“左”的錯誤,包括反右斗爭擴大化、“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對這些錯誤的教訓進行回顧和總結,是非常有益的。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后,已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在黨內外擁有崇高威望的鄧小平,不僅對黨的歷史上的錯誤不加任何掩飾,而且還勇敢地為其承擔責任。在他看來,這個時候毛澤東等當時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已不在世了,由他來承擔責任,是責無旁貸的。前面講到,在反“右”斗爭中,鄧小平是很努力地防止擴大化傾向的,但是最后還是出現了嚴重擴大化的錯誤,導致許多正直的有才華的知識分子、敢講真話的優秀黨員干部、同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愛國人士,長期受到委屈、壓制,遭受不幸。對此,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誠懇地說:“他們多年受了委屈,不能為人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這不但是他們個人的損失,也是整個國家的損失。”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諉過于人,而是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他說:“不要造成一個印象,好像別人都完全正確,唯獨一個人不正確。這個話我有資格講,因為我就犯過錯誤。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派擴大化我就有責任,我是總書記呀!”
對待“大躍進”運動問題也是這樣,鄧小平從不推卸自己作為領導集體中一員的責任,換句話說,從不把這一責任都推到當時黨中央主要領導人毛澤東身上。他說:“‘大躍進’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中央犯錯誤,不是一個人負責,是集體負責。”“這些問題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這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胸襟!
一個返璞歸真的鄧小平
鄧小平晚年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句話道出了他內心深處深深的人民情結。這種情結,不僅表現在他一生所做的許多大事上,也表現在一些很細小的事情上。這部傳記記載了不少這樣的細節,有時竟使我們在寫作時也眼眶發熱。當年,劉鄧數萬大軍在大別山,到了深冬季節,鄧小平同普通戰士一樣穿著單衣。為了不增加當地群眾的負擔,他和劉伯承發動了一場自制棉衣的運動,他自己也一針一線縫制了一件單薄的棉衣。棉衣穿舊了,棉花都露出來了。身邊工作人員讓軍需處給他做了一件新棉衣,請敢講話的陳賡去勸他把舊棉衣換下來,但還是挨了他的剋,讓人將新棉衣送給了戰士穿。在滴水成冰的天氣里,警衛員找來點稻草要燒火給他烤烤寫文件的手,他卻讓人趕快把稻草還給老百姓了。大別山窮,大別山人民窮,他不忍心動用老百姓的一根稻草!
我們在撰寫這部傳記時,主觀上有一種意識,就是既要揭示鄧小平作為一代偉人崇高的精神世界,又要反映他同普通人一樣的情感。我們花了一定的筆墨去追尋他的個人情感歷程,包括他早年赴法勤工儉學前后與家人的關系,他先后的三次婚戀,他家里添丁添口,特別是他在“文革”中兩次被打倒后的家庭生活等。這恐怕也是這部傳記與同類人物政治傳記不同的一個地方。政治人物落難的時候,往往是他回歸普通人情感狀態的時候。這個傳記用一個整章描寫了鄧小平在江西一個縣辦拖拉機廠做工的謫居生活。我們在這里給讀者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返璞歸真”的鄧小平,一個回歸社會底層的鄧小平,一個作為丈夫的鄧小平,一個作為父親的鄧小平。為了不讓身體不好的妻子勞累,他默默地把家里重一點的家務活都承擔了起來。為了省錢,他不再抽好一點的煙,喝好一點的茶,甚至吃餿了的飯菜。他像普通父親一樣,過年過節盼著子女回家,把家人的團聚作為精神上的慰藉。這些,可能會更加拉近讀者與傳主思想情感上的距離。
鄧小平的這種平靜,反映了他的沉著堅毅,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支撐著他,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支撐著他。他心里裝的絕對不只是一家人的柴米油鹽,而是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他要重新擔當改變國家民族命運的使命,有一個前提,就是要重新出來工作。后來,毛澤東曾經問他,這幾年是怎么過來的?他說了兩個字:“等待。”其實,他并不是在消極等待,而是在堅持不懈地為自己重新出來工作,哪怕是出來“做點調查研究之類的工作”,創造條件,做著應有的準備。而這些,則正是他同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在這部傳記里,我們試圖努力做到既把他作為一個偉人來寫,又把他作為一個普通人來寫。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會長、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鄧小平傳(1904—1974)》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