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ay06"></dl>
    <abbr id="oay06"><source id="oay06"></source></abbr>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吳翰云、吳小如與《小朋友》(吳心海)

    http://www.longdeke.com 2014年09月18日15:32 來源:文匯報 吳心海

      先父吳奔星散文集《待漏軒文存》,作為上海辭書出版社推出的“開卷書坊第三輯”之一,前不久在上海書展上首發。此書收入《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及其末路——前<小朋友>主編吳翰云先生的后半生》一文,這是先父1986年應兒童文學專家圣野及蔣風之約所寫的,因故一直沒有發表。

      吳翰云(1895-1973,湖南安化人)從1926年到1937年擔任《小朋友》主編,他自稱是“《小朋友》最忠實的保姆”,十分注重編輯和作者的培養,同時也重視讀者在辦刊中的重要作用,其編輯思想值得認真總結。他曾說過:“《小朋友》能做到這個成績,到底是誰的功勞呢?我以為,這決不是單單社內幾個人的努力,應該說是社外大多數大小朋友們的力;因為社內人的力是有限的,社外人的力是無限的。”(見1936年《小朋友》700期《七百周的感想》)

      《小朋友》編輯部編的紀念文集《長長的列車<小朋友>七十年1922-1992》(少年兒童出版社,1992年4月)卷首文章《<小朋友>七十年》,談到吳翰云1926年接任主編后除基本保持了黎錦暉辦刊時的特色外,另一大貢獻就是“十分重視通過科學文藝來擴展兒童的知識視野,因此出現了像董純才、嚴大椿、陳載耘這樣一些重要的作家。”1932年入職《小朋友》的鮑維湘在《從讀者到編輯人》(1936年3月26日《小朋友》700期)中指出:

      我替《小朋友》撰稿,是民國十四年我在中華書局中華英文周報社服務的時候起始寫的,那時,也就是我出中學的第一個年頭。記述到這里,我不能不特別的提出來,向本刊的編者翰云先生致極深的謝意,因為,我常這樣的覺得,要不是他給我機會,并且時常的來鼓勵我,督促我,我不相信我對于寫作兒童讀物的興味,有那樣的濃厚!

      今年5月去世的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童年時代與吳翰云也有過一段文字淵源。他在《我與中華書局的深情厚誼》(《我與中華書局中華書局成立九十周年紀念文集》中華書局,2002年,第7-8頁)一文中回憶說:

      在我讀小學時,我曾連續幾年把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小朋友》當做“課外必讀書”。現在只記得這套雜志主編者名吳翰云,撰稿人中有陳伯吹……這個雜志有一專欄名曰“兒童創作欄”。我當時在哈爾濱市第十七小學讀書,曾寫過一篇短文直接寄給吳翰云先生。承他回信,告以那篇習作將在《小朋友》某期“兒童創作欄”中發表。寄稿時“九·一八”事變尚未發生,到我的那篇處女作刊出時已在東北版圖變色之后,因此哈爾濱彼時已看不到《小朋友》了。直到1935年,我在北平育英小學(我是從那個學校畢業的)的圖書室里,才翻到塵封已久的《小朋友》合訂本,親眼“欣賞”到我第一次公開發表的“大作”。

      吳小如先生沒有說明第一次公開發表的“大作”的名稱及署名,似也未見其他人提及。承上海圖書館祝淳翔兄代為核查,確定小如先生是以原名吳同寶在1932年第503期《小朋友》雜志上發表的處女作,題目為《冬末春初(雜記)》。小如先生記憶力頗為驚人,刊出時間果然是“九·一八”之后,刊出欄目也確為“兒童創作欄”,署名前還有“哈爾濱河溝街北京街30號”字樣,不知道是小如先生的住址,還是當時他所上的哈爾濱第十七小學的所在地。

      小如先生的處女作不長,照錄如下:

      黃葉飄飄,冬季已完,春季快到,學校里快開學了。我正在寫字,忽聽得朔風呼呼的吹,又聽得麻雀唧唧的叫。一會兒,太陽照上來了,朔風不吹,但麻雀更加用力的叫,我也不往下寫了。我把皮帽帶上,大氅穿上,往外面去了。

      1922年出生的小如先生,寫此短文時僅有9歲。文字確實稚嫩,但場面感很強,讓讀者有如臨其境之感。

    2014年8月21日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