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ay06"></dl>
    <abbr id="oay06"><source id="oay06"></source></abbr>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國家公祭”時,我們該想些什么?(何建明)

    ——《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創作談

    http://www.longdeke.com 2014年12月12日10:30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何建明
      

      12月13日,是我國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祭日,紀念77年前日軍占領南京時實施的一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在這期間,我用了近一年業余時間完成了60萬字的《南京大屠殺全紀實》 。這些天各種媒體紛紛轉載連載, 30萬冊圖書處在脫銷之中,數以千萬的網民爭相閱讀。這有點超乎我事先想象。不過,對于“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本身和國家公祭活動,我確實在創作此書時就有這種期待,那就是: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歷史悲劇,中國人必須牢記,必須認識,必須有深刻的民族反思。

      在數個月沉浸在血淋淋的大屠殺事件的史料和當事人口述等采寫調查的一次次劇痛與悲憤之后,我一直在想這樣一連串的問題:

      第一問:日軍固然可恨、殘暴,他們的血債必須讓我們民族記住一千年。但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公祭”今天才有?而日軍當時在進入南京后的第五天就在南京飛機場搞了一次“公祭” ——公祭他們從上海打到南京城過程中陣亡的官兵。明明是侵略者,他們卻能對他們官兵的生命如此重視,而今天如果不是因為同日本關于釣魚島的爭端,我們國家會不會有人想起以公祭的形式祭祀我們30萬的亡靈呢?還有,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們傷亡的總人數是3500萬哪!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可他們年年在廣島舉行公祭,相比之下我們在做什么?為什么?

      第二問:南京大屠殺事件幾乎人人皆知,恰在我寫之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先生就是堅持說還沒有一個中國人寫過它。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后來查了一下,真的發現沒有一個中國人完整地將這一事件用紀實體文學形式寫下來。零零碎碎有一些,但都比較單一、片面。一寫就是血淋淋的場面和一些幸存者的口述,結果日本人就是不服。怎么才能讓日本人看了我們的作品也“心服口服”呢?

      第三問:為什么日軍就那么容易打進了我們的首都——南京,又如此瘋狂地殘殺那么多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我們的同胞就那么容易被機槍、軍刀射死砍死嗎?而我從史料中看到,有不少場合,我們那些中國軍人在放下武器后被日軍押到長江邊集體屠殺,幾千人倒在日軍一個班、一個排的機槍下,卻極少有人奮起反擊,多數人企圖躲在別人的身子底下期待逃生;更有甚者,在撤離南京城時,幾千中國軍人在混亂中相互殘殺致死六七千人……

      第四問:明明是30余萬人被屠殺,當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也審判過了,為什么日本人幾十年來就是死活不承認有那么多人,甚至連與中國友好的人士也認為沒有死那么多人?因為我看到:我們幾十年來,沒有一次完整地對死亡者進行搜尋和統計,都是些“大約” 、“估計”的數字,一會兒“警察廳長”說南京淪陷時“城里還有20多萬人” ,一會兒又有人說“應該加各地逃難進城的約有50多萬人” 。相比之下,日軍對自己的每一位陣亡者一開始就一一登記造冊。我們呢,至今仍只有幾萬死亡者的名單。

      唉,看過浩浩漫漫的史料與實地采訪,有太多的“問號”在我心中想問國人。于是我在作品的最后提出了“十問國人” 。

      為什么中國多漢奸?

      不用說,南京大屠殺肯定是日本人干的。但為什么日本人能制造如此令人發指的大規模集體屠殺事件?我們不得不注意其中與中國有關的原因,即我們內部多漢奸,他們事實上幫了日本人不少忙。

      在南京保衛戰的初期,我方軍民數十萬人共同對敵,日軍像瞎子摸大象的時刻,卻有無數漢奸突然冒出,他們明的、暗的冒出來為日軍點燈引路,毀我要害。有位當年的中國守城軍人如此說:“當時的南京城基本上在開戰之前就已經被炸毀了大半。這里不得不說一些可惡的漢奸。當時南京一到晚上根據命令是要實行全城宵禁的,所有燈火都要熄滅以免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但卻意外地發現街道那邊居然有個地方有火把在晃動,接著火把附近就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第二天才聽說西門附近守軍儲備軍火的地方遭到了轟炸,彈藥損失很大,而那個晃動的火把應該就是潛伏在城內的漢奸所為。看到這則材料我當時真的很生氣,也很悲痛,這是怎樣的心理在作祟?我百思不得其解。漢奸為日軍的飛機指示轟炸目標,除用火把外,電筒也是重要工具。后來有一次巡城的憲兵在轟炸后抓住一個漢奸,第二天,即被下令槍斃。那個男人很年輕,二十出頭,卻痞氣十足,聽說本是青幫的流氓后來被日本人收買了,專門為日軍轟炸機引導轟炸目標。除轟炸之外,漢奸利用投毒的方式來毒害我們的士兵。有一次在醫院吃飯的時候正好遇到一個班的士兵被送來洗胃,食物中毒,后來才發現是他們喝水的水井被人投了毒,全班士兵除了少數人未中毒之外,大部分中毒嚴重。雖然經過緊急搶救活了大部分,還是有一名士兵因為中毒太深去世,想來應該也是城內漢奸的‘杰作’ ……”

      古人曰:居其地,而獻其土,視為不忠。食君祿,而弒其主,視為不義。

      看看今天我們的社會:賣國取利者,喜取小利者,毫無忠義、愛玩是非者遍地皆是。這些人一旦遇到像當年日軍侵略的時代,肯定就是漢奸。

      我們的民族是否還有血性?

      我看到在許多大屠殺現場有這樣的場景:那些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愚蠢和遲鈍得像木頭一樣!當時,逃至下關或被押至下關的中國軍人有幾萬人,他們不是沒有人看出日本兵在一步步引他們進入死亡的圈套,而且相當多的時候,已經見了日軍端起機槍朝自己的胸膛開火了。然而,槍殺現場卻罕見有人站出來帶頭反抗,絕大多數人只是抱頭彎腰躲槍殺,或者是期待別人的身子能夠擋住飛來的子彈,結果是:你死我死大家全死了……這種場面太多,太慘!太叫人膽裂心寒。

      膽怯是人的天性,但沒有血性的軍隊、沒有血性的民族,遇到像日本侵略者這樣滅絕了人性的軍隊,慘遭大屠殺是必然的。

      在數萬日軍的隊伍里,有許多人留下了戰時“日記” ,中國軍隊里的部分幸存者后來也寫過一些文章,但我卻稀見日本軍人投降的例子。都說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其實武士道源于我國最初的武術之中,可為什么我們這些發明和創造了武士道精神的后代們如此示弱、無為?他們為何寧可丟去寶貴的生命,而不起來進行哪怕是無謂的反抗呢?

      不是絕對沒有機會。我看見幾個幸存者和日軍的回憶里這樣描述:有時一個班、一個排的日本兵,用幾挺機槍、幾十支步槍,便將幾千人的中國俘虜、中國百姓殺得一個不剩——個別沒死的是因為倒在尸體中間裝死才幸存下來!

      當年的日本人在侵華時,他們在國內都有一種說法,叫作一個日本人能抵一百個中國人。這話聽起來,有點牛。但很多時候卻被證實了。在“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的有關資料里,我看到了這種情況的大量存在。我因此感到特別的郁悶、感嘆:中國人真的不如日本人?幾百年都改變不了?我們民族的血性何在?

      其實,今天的中國人更缺少血性。我們現在像一個虛弱的胖子,外表很好看,其實不中用!這不中用是因為我們民族的精神世界里缺少堅強的、堅定的信仰和敢于犧牲的基因!我們的唱功遠勝于實際的本領。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好斗的民族,我們從沒想過侵略別人,我們一直在祈求世界和平。然而我們不能因為祈求和平而放棄強體硬骨的血性精神。一個沒有血性的民族是軟弱可欺的民族,是永遠沒有希望的也是不可能真正走向強盛的民族!

      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注意點細節?

      無數血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不注意細節的人,是不可能成大器的;一個不注意細節的國家,同樣不可能成為真正強大的國家。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的爭議,我看了那么多雙方不同人士(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兩方人士)的論點與觀點,差異的地方就是關于到底是“30萬人”還是“不到30萬人”的問題,是該不該把近10萬的中國軍人算進去的問題。至于像個別日本極端分子所說的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編出來的謊言”等話,根本沒人信,因為當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早已定論,中國南京的軍事法庭也對此有法律判決。然而,有一點不能不提醒國人:我們在對待和處理有關被日本軍隊殘害致死的人數和人員分類問題上的混亂,確實有時讓他人抓住了話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不說,戰后幾十年了,不同政府、不同組織,也多次對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進行過統計、調查,但都是不全面的、零碎的、臨時性的,缺乏嚴謹的、科學的、系統的、精細的調查與統計,這就給某些別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鉆了空子,甚至中立的和友好的人士也感到無助于我們。

      但是日本人,他們對廣島、長崎慘遭原子彈轟炸而遇難者的統計卻非常精細——每年都要把名單在紀念日時重新整理、補充,這項工作至今仍在進行。而我們呢?我知道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進行過幾次尋找幸存者和遇難者的調查活動,其他部門、其他組織也有過類似的活動,但因為朱成山他們的資源與能力有限,故有關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人與人數始終沒有弄清楚,而且給我的感覺是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哪屆政府、哪個人想真正把它弄明白。

      300000,這個數字好大呀!300000人排列在一起,向我們走來,將是何等的氣勢!300000具血肉模糊的尸體如果橫在我們面前,又將是何等的恐怖與悲慘!他們可都是被野蠻的侵略者屠殺而亡的呀!可——可我們依然還不知他們姓何?名何?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人是否還在尋找和惦記他們?

      我們不知道。我們活著的人沒有幫助他們完成此愿,我們無言以對300000亡靈。

      亡靈在金陵的莫愁湖里哭泣。亡靈在下關的長江里嗚咽。亡靈在鐘山嶺上呼喊——呼喊什么時候把他們的名字記住,呼喊什么時候才能讓日本右翼分子們的嘴閉上……

      在當時拉貝先生他們的“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留下了一份份史料,我經常為這些洋人們所寫的記載日軍搶劫后他們住處丟失物品的單子而感嘆,因為這些物品單上不僅把每一樣丟失或損壞的東西記錄得清清楚楚,甚至連一個杯子幾元幾毛、日本兵損壞的一張桌子少了一條腿等等這樣的細節都清晰無誤地寫在紙上、裝入文件檔案內。相比之下,我們呢?

      有一句話必須告訴國人:我們再強大,也絕不能忽視哪怕是并不重要的細節。

      我們的軍隊就沒有改進的地方嗎?

      日軍攻克南京城后的第五天,其最高指揮官松井石根進城那天,日軍在中華門至“總統府”路段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 。這是“皇軍”顯耀他們的“偉大勝利” ,有當時的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本土在那一天也同步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游行”活動。對日本而言,那一刻是他們夢想成真的“光榮” ,因為400多年前,他們的祖先豐臣秀吉就在做著試圖吞并大清帝國的夢想。日本人的這個夢想用了近400年的時間,能不讓這幫強盜“歡欣鼓舞”嘛!

      在這次“入城儀式”上,有一幕我們國人基本上沒聽說過,也沒見過,因為查閱敵我雙方的歷史資料,我看到了——在松井石根檢閱自己的“英勇部隊”時,有一個方隊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個個穿著整齊的軍服,每人胸前掛著一個用白布包著的盒子,官兵們將這個盒子用同樣的白布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挺著胸膛—— “那個白色的盒子格外醒目地刺入我們的眼睛,他們可都是我們的戰友和老鄉的遺骨及遺物……看到這些,我們的心情異常沉痛,發誓要為他們報仇! ”這是日本兵當天寫下的“日記”里的話。那一幕,我感覺十分恐怖,也十分震撼,因為它讓我想到了許多——

      它讓我想到了日本軍人的教育與培養:他們平時接受“效忠天皇” 、“為國榮耀”的信仰,即使天崩地裂也很難改變;許多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軍人,多數也是幾個月前才拿到入伍通知書的。參軍入伍,到中國打仗,我看到許多士兵寫的“日記”里描述:接應征通知的那一刻,他們和他們的父母,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尤其是他們的父母親和妻子及兄弟姐妹,都捧著通知書,邊哭邊流著淚說自己家人總算有了為天皇效忠的機會!這種“愛國” 、“尊皇”之心,盡管好像有點洗腦一般,但比比我們的軍隊呢?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我們當時的軍隊是拉壯丁式的“征兵” ,青壯年被征兵,完全不是自愿的,是哭著喊著硬被拉走的,這樣出去的軍隊能打得贏戰斗嗎?所以中國軍隊當時聽起來守城部隊數量上比日軍多出一倍,但真正的戰斗力其實并沒有多少。這是造成日本軍隊橫掃我蘇南大地的重要原因。

      它讓我想到了日本軍人嚴格的軍事訓練和相互之間的關心幫助:射擊、殺人、克敵制勝,每一套都有不能隨意更改的鐵律。“入城儀式”上這一日軍方隊胸前掛的盒子里裝的是這些陣亡日軍的遺骨或遺物。我看到日軍士兵從離開家鄉到登陸上海后一路到南京的“戰地日記” 。他們也常常有自己熟悉的人陣亡,因為來到異國他鄉,每個中隊除了一名指揮官如我們的連長一樣外,只配一名醫官,其余的全是戰斗員。當一旦出現陣亡者后,活著的戰友們就得馬上處理陣亡者的尸體,他們或將其掩埋,有時來不及掩埋就一把火燒了——這樣做是為了“不讓中國人踐辱他們的靈魂” (日本軍人的話) 。日本人做事許多方面讓我感到很野蠻不可思議,但這也是這個大和民族強盛的一個重要精神支撐。他們的士兵和軍官,對身邊倒下的戰友,為了激勵和紀念他,往往會從戰友尸體上割下一塊頭皮、剪下一束毛發、甚至砍下一根手指或一根腳趾,他們認為把死者身上的東西留下一塊帶回本土是對死者最大的安慰。試想一下,一個每時每刻用死去的戰友的靈魂來激勵自己意志的軍隊,會是什么樣的戰斗力?

      日本人侵略中國,特別是在“淞滬大戰”和日本人說的“南京會戰”時,日本軍隊所用的部隊很值得我們研考:他們所征用的部隊叫做“鄉土部隊” ,即每個聯隊、每個中隊(一個聯隊相當于一團的編制、一個中隊相當于一個加強連隊)都是以每個行政區域名字命名的,如“京都” 、“大阪”聯隊,下面可能是“福岡中隊” 、“熊本”中隊、“宮崎”中隊等等。日本軍隊如此編制好處何在?我分析,至少有以下幾點:戰時能迅速征集大量兵源,由于日本平時對預備軍人有一套完整的訓練和管理機制,所以一旦國家需要大量兵源,這樣以一個行政區域征兵和調集隊伍,會組織得很好和有序。同時對每個參戰者、每個家庭都有相互的觸動和激勵,甚至是牽制作用;在戰斗中,由于用行政區域編制部隊,就像足球比賽一樣,哪個地方的人、哪個單位的球隊,榮譽感自然而然地產生,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精彩。尤其是戰場上,除了相互激勵、相互配合,還有相互牽制的巨大作用。比如張三當了英雄,一旦把這消息傳到家鄉,某某家的男人在戰場上“立了功” ,這份“榮譽”會讓家人和家族及區域里的人都振奮;相反,如果李四在戰場上當了逃兵,他自己丟不起這個人就別說了,這樣的消息傳回老家,父母、妻子怎么辦?家鄉人也會罵死他。所以日本軍隊這樣的編制有巨大的戰斗力與牽制作

      再看看我們的“國軍” ,一盤散沙。平時既沒有預備兵役制,更不用說民防意識和全民備戰體系的建立以及國民軍事訓練機制等等。“拉壯丁”制的兵役、部隊編制又以各個派系組成,如此的混雜紛亂,僅此一點,與日軍相比,仗未打,就基本上先輸了一半!

      今天的軍隊難道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新一代人應該牢記些什么?

      從很多可以獲取的信息中,我們能夠得出一個基本的判斷:今天日本的年輕一代其實真正知道南京大屠殺的人很少,除了有他們不是很愿意了解別國歷史的原因外,日本官方對南京大屠殺的否定和右翼勢力不斷在顛倒是非、胡說八道,使得這樣的歷史真相不能很好地向日本年輕的國民講明,因此十有八九的日本青年是不了解二戰時期他們的國家給中國和亞洲及世界帶來的深重罪孽。相反,這些年,日本右翼勢力一手制造的釣魚島等領土的爭議,形成了國與國、民眾與民眾之間很濃的敵對情緒,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當代日本青年自覺自愿去客觀地了解和認識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日本人怎么想、怎么看歷史,我們能用的辦法有限。

      中國年輕的一代如何看待如南京大屠殺事件,如何從中保持和校正自己的愛國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不能不說,我們的年輕一代都很聰明,有能力,辨別意識也很強。但他們身上也有不少毛病,比如對歷史并不會像老一代特別是親身經歷的人那么刻骨銘心、那么執著堅定,這就需要不斷地加強教育,國家現在建立了抗戰和南京大屠殺的公祭紀念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但這還遠遠不夠。一個儀式上的一次沉默與哀悼,只能產生在大環境、大氛圍中的瞬間感動與觸動,只有通過深入的了解、冷靜的思考,形成主張與觀念,并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認識個人層面和國家層面及時代層面中種種深刻的問題后,才能在一個人內心構筑起信仰、堅定住主張。

      中國的年輕一代,在歷史問題上需要認認真真地補充這些課程。責任、榮譽、國家,中國的年輕人,也應該把這六個字的內容,以中國人的方式和理解去陶鑄在內心并付之崇高的行動中。

      追求永久和平,我們準備好了嗎?

      戰爭并非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國家的命運和一個國家的人民的命運,其實也可能會瞬間出現完全違背人們意志的結局。今天難道就不是這樣了嗎?

      中國現在走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又與世界第一大、第三大經濟體平起平坐且有可能在日后替代美國成為頭號經濟體。加之,我們有十三億人口,于是“中國威脅論”等等論調這些年頻繁出現,周邊的大小國家都在圍著我們起哄、甚至是拼著命死咬。從東方的我們,向太平洋西岸展望,我們看到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他們似乎不會改變與我們長久較量,無論如何掩飾,無論如何高調,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競爭也好、斗爭也好,都將越來越激烈……我們希望以鄰為善,和平共處,但他們并不這么想。他們的利益至上和制度本質,決定了他們與我們崛起的對立和斗爭。以為仗著經濟利益的相互依賴便可掩飾越來越嚴重的沖突與心理分化,以為他們可能放棄扼殺甚至毀滅我們的企圖,那太天真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沖突與戰爭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否則國家還要它干嘛?各國的軍隊還有何必要存在?干嘛都在忙著更新武器?以及留著聯合國干嘛用?我們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提醒我們的就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這樣的危險時刻,每天都有,每個人都可能遇上,南京大屠殺的事也可能還會重演……到那個時刻,我們該怎么辦?想一想南京大屠殺的悲劇,我們就知道現在應該做些什么、準備些什么。中國今天如此強盛,我們為防止新的“南京大屠殺”準備了什么?我認為,所有這些問號,都是對和平的拷問。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所以我寫《南京大屠殺全紀實》一書,最大的創作體會是:假如和平是我們永遠的追求,那么牢記歷史教訓、防止悲劇重演,必定也是我們不能動搖的信仰。

      60萬字新作寫完當晚,我寫下了一首詩,以表內心的一份寄托和希冀。現摘選幾句:

      活著的

      為了死去的

      公祭

      那個黑暗而

      野蠻、卑鄙的

      屠城記憶——

      …………

      公祭去吧,我的同胞兄弟

      當南京城的哀鳴號響起時

      我們不應再對

      和平的信仰斷斷續續

      保持警惕,保持清醒

      創造繁榮,練就本領

      方可讓美好的生活

      長久與溫馨

      方可讓古國的土地

      不再沾染鮮血

      來,我們一起摘朵白花

      去獻給那些沉默的亡靈

      向他們輕輕說一聲:安息

      安息,安息吧!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