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話劇《叩問》是以劉青山、張子善事件為題材的。一部文學作品(包括戲劇文學作品)作者首先要考慮好的是角度問題。同樣的題材由于角度不同,可以收到完全相異的效果。多年來已有的“劉青山、張子善事件”(包括話劇、電影和電視劇)作品,其角度大體上是一致的,即按照生活中事件的發展過程來寫——從劉、張的思想變化,到生活的奢侈糜爛;再從貪污浪費,到“東窗事發”依法被捕,最后被處以死刑。老實說,這種角度很難寫出新意和深意來,只能是“照相式”的、雷同式的生活重復。這大約還是沒有脫出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窠臼所致吧。我必須另辟蹊徑,最終找到了現在的角度——戲中連劉、張這兩個人物都沒有出現,主要是用重筆濃墨描寫了毛澤東如何開創了反對腐敗斗爭的先河,把兩個過去有功的老紅軍,兩個同甘共苦的同志、兄弟殺掉——這確乎是有一點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意味。這里,毛澤東的外部壓力和內心糾結有多少,有多重,有多復雜,有多尖銳,正是劇本要寫的主要內容。
其次要考慮的問題,是塑造人物,也就是如何塑造好毛澤東的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再也不能把毛澤東表現為一個神,而是應該塑造出一個生動的、具體的、藝術的毛澤東——一位具有詩人藝術家氣質的政治家。戲中,毛澤東在議論人生中生與死的重大話題時,有這樣一段臺詞:“漢詩云——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圣賢莫能度。人都是要死的,生下來就向著死走去,因此,毛澤東是一個人,所以,毛澤東也一定會死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嘍。我死了,可以開個慶祝會。大家要參加慶祝會,然后要有人大大方方地上臺去講話——‘同志們,今天我們這個大會是個勝利的大會。毛澤東死了,我們大家來慶祝辯證法的勝利。他死得好。如果天下不死人,從孔夫子到現在地球就裝不下了,新陳代謝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就是事物發展的、不可改變的必然規律。”“我在世的時候吃魚比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了,骨灰要撒到長江里去喂魚,你們就對武昌魚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他生前吃了你們,現在你們吃他吧,吃肥了好去為人民服務。這就叫做物質不滅論嘛。”大約,只有詩人藝術家才能這樣生動、幽默、詼諧、動人又說理地說話吧。
再次的問題,是追求什么樣的藝術風格。于是之曾經說過:“沒有含蓄,就沒有藝術。”然而,寫戲要真正能做到含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在這方面,曹禺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是很嚴格的。記得他在指導寫戲的時候,批評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怎么就學不會要含而不露呢?”想想看,這是相當難做到的。寫戲首先要求具有入木三分的“內含”,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還要有一個更高的標準,那就是欲言又止的“不露”。有一次,我請教曹禺老師什么才算是優秀的好戲時,他的回答如下:“一部好的戲決不是演出時現場的熱鬧,而是觀眾離開劇場以后的不斷思考。思考什么呢?思考未來,思考人生,乃至思考整個人類。”我以為,這才是一部好戲的頂端水平、國際標準。老實說,我是極力按照這個標準去做了,但是做得并不令人滿意,連我自己都不滿意。《叩問》這部戲也是如此。毛澤東的心路歷程曲折坎坷,復雜尖銳,乃至大起大落。他在對待劉、張的問題上,先是爽快地同意逮捕法辦,并且激動地提出要殺頭;再是變成還是給予他們一個存活的機會;又是一定要殺掉他們兩個,以平民憤,警示眾人;同時還是“處決不要子彈打腦袋”、“用上好的棺木厚葬”、“家屬不以反革命對待”和“國家撫養其子女長大成人”;最終竟然是:在執行死刑以后,自己的心里卻再次掀起波瀾,惋惜之情依然揮之不去……戲中,有兩句臺詞大約可以算得上是具有“含而不露”風格的。劉、張處決死刑以后,天上飄落著紛紛揚揚的雪花,毛澤東久久大口地吸煙,王秘書報告什么事情都不應聲,似乎根本沒有聽見。突然,他沒頭沒腦地問:“他們兩個有多大年紀?”王秘書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停了片刻才回答:“一個三十五歲,一個三十七歲。”毛澤東又喃喃地自言自語著:“張子善沒有娃,劉青山有三個娃,一個七歲、一個四歲,一個才半歲啊……”古人曰:“無間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藝無止境也。我想,雖然干了多半輩子的戲了,但是在藝術創作的追求上,自己還是任重道遠的。
最后,我還要感謝中國鐵路文工團的領導、導演、演員、舞臺美術師們,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把劇本搬上了舞臺,使這部戲才得以與廣大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