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歸來》是一篇紀實文學,于1933年5月開始發表在《新中華》半月刊上,署名為“立川”。其內容是依據“九一八”事變后,黑山縣綠林首領高鵬振于1931年9月27日率先在遼西建立起義勇軍英勇抗戰以及這支抗日義勇軍在歷次對日軍作戰中的輝煌戰績而完成的。《血戰歸來》與當時其他新聞媒體側重報道各路義勇軍戰果有所不同,側重將義勇軍英勇殺敵的細節和義勇軍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于戰斗的總結、評價一起呈獻給讀者,讓文章更為生動、真實。
這篇紀實文學作者真名叫做張永興,這篇文章的內容則完全取材于作者自身參加、領導義勇軍抗戰的真實經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當天,張永興正在沈陽,親眼目睹日寇罪行。9月21日,他化裝隨難民去了北平。1931年9月27日,張永興在北平西單奉天會館參加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成立大會。會后,他把自己準備出關組織抗日武裝力量的想法向救國會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允許。9月底,他只身來到沈陽,找到一位姓金的教師。這位金老師向他介紹了錦州黑山縣朝北營子綠林英雄高鵬振的情況。高鵬振曾在文會中學讀書,和金老師是師生關系。
張永興從金老師那里得知,高鵬振曾因不滿官府的壓迫而落草為寇,手中“有人有槍”,一直反抗日軍欺壓中國人。“九一八”事變當天,高鵬振正在養傷,他沒等傷痊愈,就立即出院回遼西組建義勇軍去了。
張永興請金老師給他寫了介紹信,迅速去找高鵬振。高鵬振對張永興的到來很高興。張永興建議把高鵬振成立的“鎮北軍”改為“東北國民救國軍”,高鵬振欣然接受。1931年10月10日,“東北國民救國軍”成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組建的義勇軍隊伍。
為了提高高鵬振部義勇軍的戰斗力,11月6日,張永興以北平救國會軍事組的名義,邀請東北講武堂第七期畢業生莫子超等20多位有經驗的軍事人才,到“東北國民救國軍”中傳授軍事知識,進行軍事訓練,并對救國軍進行整編。救國軍經過張永興的整編和訓練后,“一時名譽大振,人民感慨無極!每人將家中上品食物,自行獻出,以供救國軍。救國軍也感激人民招待之殷,紀律益加嚴明,人數也與日俱增”的局面,高鵬振對張永興的組織和軍事才能更加欽佩,士兵們都稱他是救國軍的“軍師”。
張永興與高鵬振并肩戰斗了4個多月,參與了“東北國民救國軍”所有的軍事活動,每次義勇軍對日作戰后,他都及時幫高鵬振總結經驗教訓。在軍中,他和義勇軍官兵一起,和日偽軍勇敢拼殺。1932年春節前夕,張永興奉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之命回到北平到救國會軍事部工作,從此他離開了高鵬振部。當年12月,張永興加入中國共產黨。
四個月在義勇軍的親身經歷為張永興提供了豐厚的素材。為了將東北義勇軍英勇抗擊日軍的事跡展現給全國人民,張永興回到北平后,一邊工作一邊利用休息時間,最后終于創作完成了《血戰歸來》。
《血戰歸來》以白描的手法,把作者的親身經歷系統、詳實地向讀者娓娓道來。雖然作者未加任何渲染和描繪,但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讀者眼界大開。其中,1932年錦州淪陷后的第七天(1月11日)發生在黑山五臺子的戰斗特別精彩。當時日軍一個中隊把黑山五臺子包圍了,鄉民們正面臨一場滅頂之災。高鵬振聽后立即決定選300精銳騎兵,分三路沖向日軍。300鐵騎迅速將日軍騎兵中隊包圍,“有的當時擊斃,有的束手就捕。其中有十幾個人,列成一行,由軍官指揮,拔刀沖鋒,逃出重圍,后又迷路,被我軍追及,打下三四個,其余幾個算逃了性命”;有一個報號“黑手”的士兵,“他騎馬追上一個日本軍官,那日本軍官正要舉槍打他,他從馬上跳下來,把日本軍官活活地按倒在地,用槍托打死”,其描述讓讀者猶如置身于戰場。
這部紀實文學共分26章,近3萬字,副題為《關外義勇軍抗日紀實》,較為客觀地反映了遼西民眾同仇敵愾、自發組織起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真實情況。1933年5月和6月,文章在《新中華》第一卷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上連載,在當時立即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同時也為后人研究義勇軍歷史留下了的一部珍貴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