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寫作者,閱讀比寫作重要,至少我是這樣。寫作是從閱讀開始的,持續性的寫作尤其需要閱讀加油助力。每個人閱讀的方式不同,但最終目的應該大 體相同——盡可能地從文學作品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除此,還可能有意外的收獲,閱讀的樂趣也正在此。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對于被閱讀的對象,即文學作品本 身能提供什么。不可否認,同樣的作品,優秀讀者收獲的遠比普通讀者多。也不可否認,空洞無物的作品,即便優秀讀者也很難收獲什么;而優秀的作品,普通讀者 的收獲也可能超出預期。似乎太繞了,好吧,直接點說,一部作品能產生多大影響首要看作品本身能提供什么。
之所以這么繞,是不久前在一個場合聽某人說,從美學的角度,《平凡的世界》完全可以割去。猶記得當時那人有些恢宏的手勢,猛然一揮,仿佛他的手 臂就是一把鋒利的刀。我從不與人爭論,而且我認為對于一部作品,讀者有評價的權利和自由,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但割去這個說法 我還是很吃驚。什么是優秀作品,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標準。但我認為,相對恒定的標準也有,就小說而言,應有開闊豐雜的空間,這個空間有供闡釋的可能。比 如敘事學、美學、哲學、倫理學、社會學、語言學等等。就是說,從哪個方面都可以闡釋,哪個方面都可以作為閱讀的切入點。《紅樓夢》是這樣的小說,所以魯迅 先生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到《易》,道學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纏綿,革命家看到排滿,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若像割去《平凡的 世界》那樣,任何一部作品的一個或幾個方面都可以割去,即便割不掉,也割得千瘡百孔,沒有任何美感。
進一步講,我們生活的世界也不盡如人意,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割掉一部分。地球也必定傷痕累累,不復完整。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平凡的世界》, 雖然在寫作上這部作品沒有讓我學到更多的東西,但在人生成長的路上,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這部作品給予我很多。文學的意義幾句話說不清楚,但有一點 我想是重要的,即讓人活下去的力量。
當然,我在此無意評價更無意修正他人對《平凡的世界》的評價。我是想說,小說家的任務是盡可能拓展小說的空間,盡可能在那個空間里裝些東西,使 讀者有更多闡釋的可能。即使某些東西讓人不適。能夠引起不適,從某方面說,正是小說家的勝利。無關痛癢的小說有什么價值?適或不適,要視你由哪扇門進入。 小說的魅力也在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