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oay06"></dl>
    <abbr id="oay06"><source id="oay06"></source></abbr>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黑白男女》構思意向(劉慶邦)

    http://www.longdeke.com 2015年11月11日09:48 來源:人民日報 劉慶邦

      劉慶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農村。當過農民、礦工和記者,現為中國煤礦作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篇小說《神木》《啞炮》先后獲得第二屆和第四屆老舍文學獎。中篇小說《到城里去》和長篇小說《紅煤》分別獲得第四屆、第五屆北京市政府獎。根據其小說《神木》改編的電影《盲井》獲第五十三屆柏林電影藝術節銀熊獎。曾獲首屆林斤瀾短篇小說杰出作家獎。

      這是我根據到河南大平煤礦定點深入生活獲得的素材,所寫的新的長篇小說。

      大平礦曾發生過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在那次事故中,148名生龍活虎般的礦工,瞬間被奪去了生命。家里的頂梁柱失去后,工亡礦工家屬怎樣繼續生活,這是我長期關注的問題,也是我早就想寫的一部小說。如果不寫這部小說,我會覺得愧對礦工,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小說沒有直接寫礦難,寫的是“爆炸”之后的生活。小說沒有直接寫礦工,主要寫的是工亡礦工家屬。他們是廣義上的礦工。小說沒有寫礦井,寫的是礦工家庭的日常生活。家庭是延伸意義上的礦井。

      小說主要寫了四五個工亡礦工家庭的現實處境。因共同的命運,使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有交集。有的是失去丈夫后,在小叔子想把她從老宅上趕走的情況下,拒絕改嫁,決心挖掘自己的力量,把兩個孩子撫養成人。有的是老礦工失去兒子后,千方百計要保住自己的孫子。而要保住孫子,先要保住兒媳。兒媳的丈夫沒有了,兒媳的哥哥在同一場事故中喪生。兒媳的嫂子帶著孩子另嫁他人,家里只剩下兩個患病的老人,使兒媳的抉擇難上加難。有的把自己的家變成了受傷心靈的撫慰中心,自己的心靈卻備受煎熬。有的不愿意守寡,與別的礦工組成了并不幸福的家庭。我之所以費盡心思地要寫這部小說,并不是它能掛得上什么大道理、大邏輯,也不是它能承載多少歷史意義,主要的動力是來自情感。小說總是要表達人類的情感,而生死離別對人的情感造成的沖擊最為強烈。別說人類了,其他一些結成伴侶的動物,一旦遭遇生死離別,也會悲痛欲絕。加上礦工遇難往往是突發的,年輕化的,非命性的,他們的離去只能使活著的親人痛上加痛,悲上加悲。小說總是要表現人世間男男女女的恩恩怨怨,礦難的發生,使男女恩怨有著集中的、升級的表現。小說總是要關注生與死之間的關系和意義,表現生者對死亡的敬畏。礦難造成的死亡常常是大面積的,一死就是一大片。眾多生命不可逆轉的喪失,無數家庭命運的轉折,使親人的生變成了向死而生,對今后的生活和人生尊嚴構成了嚴峻的考驗。這些都給作者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更多的可能。實際上,失去親人是每個人都必然遇到的問題,對失去親人后怎么辦,都要做出自己的回答和選擇。從這個意義上,我想超越行業,通過這部小說弘揚中華民族堅韌、頑強、吃苦、耐勞、善良、自尊、犧牲、奉獻等寶貴精神。

      寫這部書,在境界上,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大愛,大慈,大悲憫。在寫作過程中,我力爭做到日;撵`化,詩意化,哲理化。想達到的目標是:心靈畫卷,人生壯歌,生命禮贊。我對讀者的許諾是:讀這部書既可以得到心靈的慰藉,又可以從中汲取不屈的精神力量。

      至于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待于包括礦工兄弟在內的廣大讀者的檢驗和時間的檢驗。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