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夏曉虹的最新著作《晚清文人婦女觀》《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探索了女性獲得應有之權利、自由的理念與實踐。她發(fā)現“將女性的生存狀況作為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確有道理”,女性的被啟蒙及尋求自我覺醒映照出晚清社會多層次的橫斷面。她的研究方法及發(fā)現,對于我們觀察和思考今天同樣大有裨益。
——編 者
機緣湊巧,前不久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了拙著《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與《晚清文人婦女觀》(增訂本),加上12年前該社出版的《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由此構成了我的“晚清女性研究三部曲”。回頭想來,假如從1994年開始寫作《晚清文人婦女觀》算起,我在這個課題上已投入20多年。如此經年累月樂此不疲,當然是因為其極具魅力,別有洞天。
應該承認,我并不是受女權主義理論感召而對晚清女性研究發(fā)生興趣,對我來說,這其實更接近于近代社會文化史觀照下的視點延伸與疆域開拓。梁啟超以“過渡時代”定位近代中國的性質無疑相當精準,從傳統中國向現代中國過渡的體制變更與文化轉型,正是在晚清全面啟動。而追蹤這一歷史變遷如何展開,也成為我的中心關懷。因此,晚清女性研究可以視作我為觀察此歷史現場特意打開的一扇窗口。在《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的“導言”中我寫道,“身處晚清,男性涉及的社會問題,女子無一能逃脫;在此之外,女性更有諸多必須獨自面對的難題。因而,將女性的生存狀況作為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確有道理。反過來說,對晚清女界生活與觀念的考察,也可以獲致全方位地呈現晚清社會場景的效果”。這確是我進入此研究的出發(fā)點。
“晚清女性研究三部曲”各有側重。最早面世的《晚清文人婦女觀》,選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晚清文人學者,就其在新舊交替時代有關婦女問題的思考與實踐進行考察,最終集合多個個案,達致對近代女性觀念演進的細致呈現。這里的關鍵是對具體人物的選擇是否恰當,以及個例是否足夠多樣。我的擇錄標準是,入選的人物在晚清知識群體中須有知名度,其相關論述與實踐應在社會上流播,為時人知曉,從而發(fā)生過實在的影響,并且,其人的所思所作在印證時代潮流的同時,也以其獨特性,能夠彰顯晚清思想界的豐富與多元。這些個案由1995年初版本的林紓與蔡元培兩家,在剛剛面世的增訂本中已擴充為七家。其間最大的變化是,打破了男性獨占的局面,添加了對吳孟班、呂碧城、秋瑾與何震4位女界精英的考論,使得晚清女性在思想史脈動中的主體性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還原。
為使上述個案有所依托,為單個思想者的言行提供大致的歷史背景,我在《晚清文人婦女觀》中撰寫了名為“晚清女性生活中的新因素”與“晚清女性思想中的新因素”的兩章“綜論”。其中所展示的不纏足運動、興辦女學堂、創(chuàng)刊女報、組織女性團體以及追求婚姻自由,均構成了對傳統女性規(guī)范的巨大挑戰(zhàn)與逆轉。而今日已經視若平常的女子天足、受教育、辦報、結社與自主婚姻,當年面對的卻是以女子纏足為美,女性不能出門就學,更不可能辦報和結成詩社文會之外的社會團體。而從觀念的發(fā)動到事實的成功,所有這些改變都須溯源至晚清。何況,從思想層面看,“男女平等”與“女權”論述的出現,“國民之母”“女杰”“英雌”的期許,都在呼喚著晚清女性的自立自尊,并將婦女的解放與民族、國家的復興緊密相連。相對于古代中國“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婦人無外事”等規(guī)限對女性的壓制,這樣翻天覆地的改變仍然起始于晚清。
由《晚清文人婦女觀》發(fā)端,一些人物與事件也引起我的特別關注。這構成了我寫作《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的最初動力。如前書論述“不纏足”與“女學堂”時,分別以江蘇沭陽胡仿蘭“以身殉足”、杭州貞文女學校校長惠興“以身殉學”示例,但限于綜論體例與史料儲備,當時只是一筆帶過。這就為后一本著作的發(fā)掘、展開留下了空間。關于胡仿蘭一案,我不僅從上海的《時報》上查看到其被公婆逼迫自殺前留下的遺書影本,并且通過各種資料的拼貼與還原,揭示出其間蘊含的民間團體與報刊輿論對官府辦案的自覺監(jiān)督;而出身旗營的惠興為辦女學經費不足毅然自殺,以及在其身后呈現的南北迥然不同的反應,內里原本包孕著滿漢矛盾這一沉重的歷史話題,滿族先覺者的民族自新意識亦在其中有明確表露。加上秋瑾因籌劃武裝起義被處決,三位女性之死因此足以作為晚清社會轉型中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典型案例來看待。
《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其他兩篇“女性社會”與“女性典范”所選擇的個案也無一例外。為此,我在該書“導言”中曾做過自我總結,指認:“個案研究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是,可以避免宏大敘事的疏漏,通過對史料的精細處理,逼真地展示晚清社會的某一現場,揭示出其間隱含的諸種文化動態(tài)。”我的理想狀態(tài)是,“以包含了豐富信息量的‘事件核’作為考索對象”,正確解讀與盡可能多地釋放其中蘊藏的信息。而由多個個案組合起來,晚清社會變動的細節(jié)與趨勢也可以獲得生動的展現。并且,如果稍微擴大一下“事件核”的說法,將人物與文本包納其中,上述表達也可以涵括我的其他兩部晚清女性研究著作。
在《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中,我更關心的是啟蒙文本在女性現代知識構成中的作用。借用梁啟超對“常識”的定義:“凡今日歐美、日本諸國中流以上之社會所盡人同具之智識,此即現今世界公共之常識也。”而這類在傳統文化中原本殘缺的公共常識,正為鑄造近代中國國民品格所必需,并由此奠定了現代國家的基礎。我在此書中以例舉的方式,對《女誡》所代表的古代女教經典、眾多晚清中外女杰傳記以及婦女報刊進行了重點討論,意在展示國民常識傳輸的兩條基本通道:一為對傳統的重新闡釋,一為引進域外新知。其中,后者顯然是作為原點存在的。
除了探究古典新義,追蹤西方女杰傳的日本原身——明治“婦人立志”讀物的中國之旅,我的興趣尤在觀察晚清的精英思想轉化為國民常識,從而引發(fā)社會基礎改變的全過程。“晚清女報中的樂歌”一章較好地實現了這個意圖。“唱歌”不再局限于女學堂的課程或女報的單一欄目,通過對彼時女報其他欄目的通盤考察,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樂歌在各種女性生活場景中的應用,從而使其具備了激勵志氣、輔助教學、革除陋俗、介入時政等多重功效,所謂“音樂啟蒙”也因此落到實處。
雖然已成三書,而晚清女性研究實為一座富礦,值得繼續(xù)投入。我也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