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文學大有可為
2009年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中國是主賓國,中國作協組織一批作家前往,我也忝列其中。入住酒店之后看電視,發現新聞節目上屢屢出現一個圓形圖案,半黃半綠像中國的太極圖。問過翻譯才明白,這是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和姊妹黨基社盟組成聯盟黨參加競選的標志,表示兩黨的親密關系。參加過展會開幕式,我們山東幾位作家去與山東有友好省州關系的巴伐利亞州訪問,在奧格斯堡市的市政廳廣場上,我發現地面上有一個用白色石頭鑲嵌而成的太極圖。從德國朋友那里得知,中國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在德國廣為人知,許多家庭都有《道德經》等書籍。
德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經過了幾代漢學家的翻譯介紹,其中一位叫理查德·威廉的傳教士厥功至偉。1897年德國人侵占青島之后,他被教會派來傳教,來后不久即被中國文化深深折服。他沒為一個中國人受洗,卻成了孔夫子的信徒,取名衛希圣,字禮賢,于1901年辦起禮賢書院,聘請一些飽讀詩書的中國人教授儒學經典。這個書院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曾經擔任山東圖書館館長、在抗戰時保護文物書籍立了大功的著名學者王獻唐先生。衛禮賢在中國的20多年里,還把《論語》《道德經》《周易》等許多中國文化典籍翻譯成德文介紹到西方,引起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就在衛禮賢以超乎尋常的熱情向西方翻譯介紹中國文化典籍時,中國的一些民族精英為尋找國家與民族的出路,對中國文化予以審視。他們認為,中國積貧積弱,被西方列強欺負,與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很有關系,于是痛加批判,主張遺棄。這種思潮有力地助推了歷史進程,導致了一些大事件的發生,讓中國人的思想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然而,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創造和積累起來的,已經成為綿延不絕的文化基因,百姓日用而不覺。改革開放之后,“國學熱”日漸升溫,許多人在先賢圣哲那里尋找文化之根,從中得到有益啟示和精神指引。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曲阜考察,在孔子研究院同有關專家學者代表座談時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一定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問題作出指示,并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方針,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揚棄繼承、轉化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留存在國人心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理念,還是時時處處發揮著積極作用。舉例來說,去年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流行,中國之所以防控得好,一方面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一方面因為中國人具有家國情懷,懂得以大局為重,以同胞利益為重,服從與自律意識較強。實踐證明,優秀傳統文化能與當今社會接軌,也能與現代理念化合,形成推動社會前進、改善人類生活與生態環境的意識形態。譬如,從先秦時期開始,中華文化就以追求“世界大同”和“兼濟天下”為己任。進入21世紀,中國領導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得到了全世界無數人的贊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這些傳統的關于宇宙觀的智慧論斷,也成為黨和政府妥善解決當下生態難題時的理論參照。在精神領域,當今的人們依然能夠從傳統文化寶庫中汲取精神動力,例如家國情懷、擔當精神、仁愛之心、悲憫意識等等,彌足可貴,被人們踐行。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緊張而復雜的人際關系,到傳統文化中尋找精神歸宿,求得心靈滋潤,也成為許多人的習慣做法。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時代變化日新月異,短短幾十年,中國就從農業時代跨越到工業時代、信息時代,眼下又在大踏步邁入智能時代。與此同時,跨世紀前后出生的年輕人正成為各行各業的新生力量,他們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與前輩有很多不同。雖然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依然保持著活力,但也需要“創造性轉化”,就是要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利用、擴充、改造和創造性的詮釋,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激活其生命力,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充分弘揚,為今人所取、為今人所用。
傳統文化包括了古典文學,幾千年來一代代作家、詩人留下了多如璀璨繁星的杰作,形成了“文以載道”的傳統。我們今天應該學習、賡續這個傳統,以文學的形式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賦予中國作家的使命。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并創造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是講好中國故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料礦藏。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對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審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維方式等等認真領會,把握其精髓,用作品溝通古人與今人的精神聯系,讓古老的文化基因在當代人的精神世界中提純復壯。
我們還要看到,進入21世紀之后,人類社會已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呈現出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嶄新態勢。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方興未艾,“元宇宙”這樣的虛擬世界呼之欲出,在環境、語境已經大大改變了的今天,傳統文化的文學轉化面臨許多新的課題和難題。我們應該抓住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這些核心問題,講述精彩而走心的故事,創作既蘊含古人智慧又契合今人心態的作品,為人們解決思想困惑提供精神能力。尤其是要創作出更多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的作品。
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學轉化,要特別注重形式上的創新。要將傳統文化巧妙地植入、有機地化合、生動形象地表達,而不是機械照搬,生硬說教。近年來,一些電影、戲劇、美術、舞蹈等藝術作品在這方面成就突出,一些電視節目也做了大膽而成功的探索。如央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巧妙運用“穿越”“閃回”等手法和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新的科技手法,打通時空,讓主持人與古人對話,讓古人看到其著作在后世的傳播情況以及社會巨變,具有獨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藝術感染力,讓在場的一些青年學子熱淚涔涔,我觀看時也深受感動。在文學創作上,許多作家也苦心孤詣,奉獻出了許多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贏得了廣大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喜歡。這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發展無窮期,創新無止境,以文學形式創造性地轉化優秀傳統文化,作家們大有用武之地。我們要大膽探索,守正創新,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盡最大力量讓觀念與手段相結合、內容與形式相融合。
不忘傳統,立足當代,面向世界和未來,這是當代中國作家應有的姿態,也是中國文學走向新的輝煌的必由之路。
- 虎年趣談虎文化[2022-01-30]
- “八蠟”與臘八節[2022-01-10]
- 傳統文化類綜藝,何以成為年輕人的爆款?[2021-12-26]
- 傳統文化緣何頻頻破圈[2021-11-24]
- 《中國文化觀念通詮》敘論:中國文化觀念的條理脈絡和精神結構[2021-11-21]
- 《花間詞外》:草木,集于“花間”[2021-11-21]